首发:~第1156章 交公粮
孙大福所说的这个标准,是按亩计算的,而不分粮食的种类。
所以王安家一共该交水稻2275斤,麦子2100斤。
没办法,标准就是这么个标准,就是这么多。
不过这个标准,并不仅仅是公粮,这里面还包含着农业税、管理费、还有什么三提还有五统等这个那个的费用。
具体都有什么杂七杂八的费用,不光王安,别的屯民也整不机密,反正就是让交那么多粮食就完事儿,问了也白问。
当然,除了公粮那部分以外,剩下别的那些粮食,就相当于是平价卖给粮站了,只不过所卖的钱,顺便就抵扣那些费用了,如果拿的粮食多了,那多的那部分粮食还会退钱,要是少了就补钱。
反正交公粮这东西在当地来说,每年都是一个定数,绝对不会多收,但也绝对不会少收,只是交公粮对粮食的要求非常非常高。
粮食要饱满,一个粒的瘪子都不能有。
要干燥,绝对不能超过8个水,所谓的不能超过8个水,也就是粮食的水含量,不能超过百分之八。
要无杂质,也就是里面连一个小棍棍都不能有,至于稻壳、麦壳或者打碎的玉米瓤子啥的,那就更不能有了。
不然的话,那帮子艹蛋的质检员就会挑毛病,明明是非常好的上等粮食,也会给你划分成中等。
而真正的中等粮食或者下等粮食,压根就是不合格产品,都不需要往过带,直接退回或者现场过筛,要么就是重新扬场挑选。
千万不要想着不交公粮,或者是跟那些艹蛋的质检员拉硬,没点硬实力的人,必然就是蹲篱笆子,或者是强制劳役的下场。
说白了,那就是整不死你!
王安家要交上去的粮食,早在扬场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好了。
不但饱满无杂质,而且经过这么多天的晾晒,粮食可以说那叫一个嘎嘎干燥,不能说一点水没有,但绝对远低于8个水的标准。
大喇叭关闭后不久,大大爷王大树和三哥王敢,二大爷王大梁和王利,大哥王勇,二哥王顺,便全都来到了王安家。
之所以会都聚过来,那就是想着结伴一起交,毕竟交公粮这玩意儿纯纯就是力气活儿,一个两个人根本就干不过来。
简单的商量过后,王安家的四轮车和手扶拖拉机,包括王利家的手扶拖拉机,就全都担负起了拉粮食的使命。
大大爷王大梁他们爷仨还想着用自家的马车拉粮食,不过这一想法直接就被王大柱和王安爷俩给否决了。
当然,王安家的手扶拖拉机归王大树他们爷仨使用,而四轮车不但要拉王安家的粮食,还要拉上沈薇家的粮食,至于王利家的手扶拖拉机,拉的是王利家还有王顺家的粮食。
就这样,老王家的一帮子老爷们开始往车上装粮食。
装完王安家的,装沈薇家的,然后一家一家的粮食就全都被装上车了。
该说不说,这场面那叫一个相当的宏大。
当然,并不仅仅是老王家这样,老孙家和老牛家,还有老李家也是一样的操作。
只不过这三个姓因为人口较多的原因,都是至亲的几家凑一堆。
反正就是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交粮食这事儿。
王安等一众人装完车,三台车便一起出发,往兴安乡粮站走了过去。
王安等人出发的时候,靠山屯的一众屯民有很多也都出发了。
有用马车拉粮食的、有用骡子车的、也有用牛车和毛驴车的,甚至还有用手推车的,反正就是各种运输工具都出来了。
主要是交公粮这玩意儿向来是赶早不赶晚,越晚去人越多,到最后甚至要在粮站门口过夜才行。
就那么大风小嚎的在外边过一宿,是啥滋味儿那真是谁呆谁知道啊!
并且这还是交公粮的第一天,要是等明天的话,人们都会半夜就起来往粮站走,天黑能回家就正经不错了。
两台拖拉机和一台四轮车就那么冒着黑烟往兴安乡走了过去。
虽然拉着重载的拖拉机和四轮车速度并不快,但依然比拉着重载的马车和骡子车啥的要快很多,所以在整个靠山屯的屯民里,王安一行人依旧是第一波到达粮站的。
只不过在靠山屯,王安等人虽然是第一波,可当王安等人到达粮站的时候,却发现粮站门口已经聚满了交公粮的人和车。
没办法,靠山屯虽然距离兴安乡很近,可兴安乡乡正斧本身就在刘家屯的地界,人家更近,这跟谁说理去?
于是乎,王安他们这三台车就依次排起了长队。
这次来县城,老哥仨和沈薇全都没来,来的是王安他们哥五个。
主要是交公粮这玩意儿只要质检员不为难你,那谁来都是一样的,报上家庭住址和户主姓名,还有家庭成员人数就完事儿了。
粮食合格就直接过称,给你开个条子,证明你们家今年的义务完成了。
要是不合格就退回,要么重新拉粮食过来,要么用粮站的扇车将粮食重新处理一遍,再重新过秤。
就这样,十分无聊的哥五个就这么等了起来。
该说不说,这死冷寒天的,就这么傻等着是真特么够呛啊!
不知不觉中,一上午的时间就过去,而前面排队的人依旧不老少。
怕水箱冻上,三台车还得每过一个小时就得重新摇着火热乎一下。
到了下午一点多的时候,等待的人们开始纷纷拿出自带的干粮啃了起来。
只是经过这一上午的时间,不管是地瓜饼,野菜饼,玉米面大饼子,还是极少数的白面馒头和白面饼等干粮,也早都已经冻的冰冰凉了。
这个时候就能看的出来,绝大多数的人家,还处在刚刚解决饥饿问题的状态中。
王安他们哥五个也是带了饭的,带的还是刘桂兰等一众妇女烙的熊油饼。
在这个季节里,也就只有熊油饼能勉强抗住低温,让饼保持有一丝丝的热乎气儿。
左手大饼,右手咸菜疙瘩,这哥五个在凛冽的寒风中吃的那是正经挺香的。
白面饼在这年代本就是稀罕物,何况还是用熊油烙的。
吃完饼,哥五个抽着烟唠着嗑,感觉时间过的也不是非常慢,一直到了下午快4点的时候,终于轮到王安几个人交公粮了。
要知道王安5人来的时候可是才早上七点多,也就是说,9个小时的时间就这么白白的过去了。
没办法,交公粮这玩意儿就这样,爱交不交,不交就整你。
轮到王安5人了,王安他们还很高兴,因为最起码不用贪黑了。
奈何正在五人往下卸粮食的时候,艹蛋的事情就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