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二十三集 吐谷归唐
薛万均、薛万彻以为大局已定,遂引轻骑先进,与吐谷浑战于赤水。
因为大意,薛氏兄弟遂为吐谷浑所围,兄弟二人皆中枪带伤,又失战马,拼死步斗。回顾从骑死者什之六七,万分危殆。
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左领军将军契苾何力率领数百骑杀入重围来救,部下敕勒勇士竭力奋击,所向披靡。万均、万彻兄弟由是得免,反败为胜。
薛氏兄弟遂与契苾何力合兵一处,极力感谢救命之恩。
便在此时,探马来报:李大亮将军大败吐谷浑于蜀浑山,执失思力将军复败吐谷浑于居茹川。李靖大帅督率诸军,经积石山河源至且末。慕容伏允见在突伦川,将奔于阗。
契苾何力闻说各路唐军捷报迭传,便与二薛商议,请将得胜之师追袭残敌。
薛万均惩其前败,心有余悸,固言不可深入险地。
何力暗笑其胆小,不以为然道:敌虏非有城郭,向随水草迁徙,今若不因其聚于一处袭取,一朝云散,岂得复倾其巢穴邪!公若不去,且看我独力杀敌。
乃自选骁骑千余,直趣突伦川。
薛万均见此,对兄弟万彻道:彼乃敕勒族人,前来助我大唐以战,某等反不如之耶!
乃引本部兵从之。于是越过沙碛,袭破伏允牙帐,斩首数千级,获杂畜二十余万,由此军粮之危顿解。
伏允脱身逃走,唐军俘其妻子。
侯君集等进逾星宿川,至柏海,还与李靖军会合。
由是南北两路军在大非川成功会师,吐谷浑军队被歼灭殆尽。李靖知道慕容伏允已是强弩之末,遂命大军驻扎休整,只命侯君集拣选精锐千余追击。
慕容伏允带残部千人继续向西逃窜,部众终于斗志崩溃,数名亲信遂杀慕容伏允,提其首级向唐军投降。
便在西击吐谷浑时,李靖曾以重金贿赂党项族诸部借道,并使其为向导。
党项酋长拓跋赤辞分遣部众,为诸路唐军完成向导任务,后对大唐诸将道:当年隋人无信,暴掠我族。今尔诸军苟无异心,我请供应资粮;如或不然,我将据险以塞诸军之道。
诸将齐都称是,便与其结盟遣之。
然而及唐军获胜以还,赤水道行军总管李道彦行至阔水,见拓跋赤辞无备,未知是头脑发热,或是得意忘形,竟率得胜之军突袭党项,俘获牛羊数千头。
因此党项各部愤怒,遂占据要塞以守,堵住唐军归途,使李道彦无法前进。
拓跋赤辞因为唐军违背盟约,又发举国之兵攻击李道彦军。李道彦大败,部众战死数万,损失过半,只得退守松州。
可叹一场完美大胜,只因贪盟友数千牲畜,以至转为大败,宁不遗恨千古。
唐朝六路大军之中,复有左骁卫将军樊兴逗遛以失军期,士卒失亡颇多。
唐太宗战后叙功论过,诸将皆获重赏,惟李道彦、樊兴二将有过无功,皆命坐罪,使其减死徙边。功过只在一念之差,令人感慨。
镜头转换,按下唐军,复说吐谷浑。
正当伏允可汗率部喋血沙漠之时,大臣天柱王却不顾老主生死,率吐谷浑贵族拥立伏允长子大宁王慕容顺为主,另立牙帐。
慕容顺自思被李靖攻破其国,吐谷浑国人穷蹙,皆由天柱王孤意叛唐所致,虽由其拥立为主,亦怀大怨。因而顺应部众心愿,毅然斩杀天柱王,举国向唐军请降。
李靖派人引吐谷浑使节前往长安以报,唐太宗准其归降,命以慕容顺为西平郡王,称趉故吕乌甘豆可汗(甘豆可汗),接替伏允之位。
吐谷浑战事由此结束,大唐完胜。李靖振旅还师,由此使自己“大唐战神”称号愈加响亮,为一生征战完美谢幕。
便在李靖大战西域之时,太上皇李渊崩,太宗李世民哀毁逾恒,守制宫中不朝。
群臣请天子准遗诰视军国大事,太宗再三不许,诏命太子李承乾于东宫平决庶政。六月己丑,群臣复请天子除孝听政,太宗许之,乃升朝问政,但细务仍委太子。
此后太宗每出京行幸周边州县,便常令太子居守监国。
党项因李道彦无故侵掠之故,就此与大唐交恶,出兵侵寇叠州。天子遣使往大斗拔谷慰劳西征诸将,薛万均排斥诋毁契苾何力功劳,只称己功。
何力不胜忿怒道:若非我率精骑拼死相救,焉容你今日在此说长道短,忘恩背义!
拔刀而起,便欲杀薛万均,诸将上前救止。
天子闻说此事,遣使责备何力:卿何敢对朝廷大将无礼,在大庭广众之下拔刀相向!
何力不服,具言其状。太宗查实其事大怒,欲尽撤薛万均官职,以授何力。
何力却又固辞道:陛下若以臣受冤枉之故,解除薛万均官职,群胡无知,必以陛下重胡轻汉。如此转相诬告,且使胡人谓大唐诸将皆如薛万均心胸狭窄,亦必将有轻汉之心。
太宗称善,寻令何力宿卫玄武门,检校屯营事,尚娶宗室女临洮县主。
薛成均之事未了,又有西征吐谷浑六大总管之一,岷州都督、盐泽道行军总管高甑生,因不依元帅调度,本部军延期而至,被总帅李靖由此按律治罪。
高甑生由此怨恨,便捏造罪状,诬告李靖谋反。
太宗命有司按察,验证全属子虚乌有,并无其状。李世民由此大怒,诏命高甑生反坐诬陷之罪,因有军功,减死徙边。
朝中便有与其亲近大臣上奏:高甑生乃是秦府功臣,尚请陛下宽赦其罪。
太宗怒道:高甑生违犯李靖节度在先,其后不服己罪,又诬三军统帅谋反,如此重罪若可宽恕,则国法将安施行!且国家自起晋阳,功臣多矣,若皆如高甑生获免,则人人犯法,安可复禁乎!我于诸公旧勋,时刻未尝忘之,亦正因为此,不敢赦耳。
进奏者惭愧称罪。李靖自知功高遭忌,由是阖门杜客,虽亲戚亦不得妄见。
太宗因起兵功臣老迈,诏命光禄大夫萧瑀为特进,复令参预政事,第四次入阁拜相。
近臣问道:陛下复用萧瑀入阁,是何缘故?
太宗答道:武德六年以后,我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萧瑀斯人当时不可以利诱,不可以死胁,真社稷臣也!
萧瑀入宫谢恩,太宗赠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吟罢,又谓萧瑀道:卿之忠直,古人不过;然善恶太明,亦有时而失。
萧瑀再拜称谢,涕泣交迸。
魏徵闻而叹道:萧瑀性格孤僻,违众独立,唯陛下素知其忠劲。此公向使不遇明君,求免于一死且难,又何能四落四起,复立于朝阁也!
来日早朝,李靖上书:请陛下早日除丧,依遗诰,御常服,临正殿听政,以安社稷。
太宗嘉善其奏,但定要守制,并命太子临政。又知李世积乃是李靖亲传弟子,且此时正当壮年,于是留意提拔重用,改封其为英国公,世袭蕲州刺史。
当时朝廷所封世袭刺史都只挂名,不到州郡就任,于是李世积又以并州大都督府长史官职,遥领太子左卫率。
李世民对侍臣说道:隋炀帝不能选贤安民,只知修筑长城防备突厥。朕今委任李积于并州,就使突厥望风逃走。用一人而使边塞安静,岂非远胜修筑万里长城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