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棍修仙传

第611章 初遇冥族(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611章 初遇冥族

相同的情况,白玉吸完凹坑中的幽冥水。

而整个圆台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不信邪,宋扬又取出一块白玉放入,仔细观祭。

这次,发现了圆台的不一样,中心处的光柱似乎更凝实了一些。

于是宋扬把剩下的五块白玉拿出,依次放入凹坑中。

此时圆台上的光柱凝实的差不多肉眼可见。

观察了一会,发现圆台似乎没其它变化,宋扬只能一脚踏入光柱中。

踏入的瞬间,八个凹坑中的白玉消失,汇成八个虚影飘在宋扬身前,然后本体像被分解一般。

变成无数块,消失在光柱中。

宋扬恍惚了一下,然后自己就落在了地面。

身前的八块白玉又呈现实体飘浮着,不过上面的箭头则是消失了。

重新收进玉盒放好,宋扬这才放出神识打量周围。

与幽冥之地一样,灰色,不过他发现这些灰色似乎没有腐蚀自己本体以及神魂。

神识也没受到压缩。

随意选了一个方向,升空飞行查看。

而他不知道的是,放入凹坑中用于传送的白玉越多,虚空挪移的光柱越凝实,其挪移位置越靠近冥界中心处。

此时宋扬算是走在了各界寻宝修士的前列。

神识扫向地面,寻找人族老祖所说的冥石,一种灰黑石头,拳头大小。

这种石头可以帮助修士壮大神魂,其不同于元石或者灵石,不会深藏在地底。

一般会在地面某些幽冥气聚集之地诞生,只要仔细些,还是有可能寻到一两块的。

飞了两天,他就锁定了一块冥石。

在一处像地下泉水的地方,液化的幽冥气从一个孔洞中冒出。

在其旁边,一块幽冥石形成。

落到地面,元气手浮现,抓向这块石头。

然而手没抓到石头,却是碰到了一根木棍。

木棍一挥,整个元气手消散。

神识扫过,才发现泉水旁,不知何时站立着一位冥族。

外形与人族相当,不过呈灰色。

“异族,你来自哪界?”这位男冥族开口询问。

“我来自元界,通过白玉令牌过来的。”宋扬摸不清这位具体修为,如实回答。

“这么说来,你手里有多块白玉了?”冥族意外的问道。

“我手里有八块。”宋扬想了想,还是道出具体数量。

“难怪,你能这么快深入冥族腹地。”冥族似乎笑了一下。

不过下一刻,他手里的木棍就朝着宋扬站立之地挥来,并且其人影直接消失。

宋扬一直警惕着,看见对方动作,激发雷羽,一下闪现逃离。

木棍击在空处,冥族也在旁边现出身形,手里还是握着木棍。

看着远处的宋扬,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不过,他的下一次攻击又快速释放。

举起手中的木棍,朝着远处的宋扬一指。

宋扬再次激发雷羽准备闪现避开,然而周身一紧,似乎有一股无形之力禁锢着自己。

虽然翅膀在振动,但就是没有离开原地。

好在体内元力未禁,马上祭出灵晶针朝身前戳去。

sbanjvko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恐怖末世,开局我有万亿冥币
恐怖末世,开局我有万亿冥币
末世中,诡异横行,人间成了一幅炼狱的景象。 想要活下来,要么和诡签订契约,要么有道具,要么有非凡的智慧,要么有冥币! 只要拿出的冥币足够多,诡王都能在你面前臣服。 上一世中,他幸活了五年,在机缘巧合之下,他找到了冥府银行。 谁知,在他动手的时候,惊动了冥府银行的机关,无数的地狱烈火熊熊燃烧,将他吞噬殆尽...... 不过还好他手里有一枚空间戒指,是最稀有的道具之一,能够装下无数的冥币。 重新活过
佚名
假千金被嘲笑?亲哥哥们会出手
假千金被嘲笑?亲哥哥们会出手
她本是都市首富之女,可一朝真相大白,她才发现自己只不过是个穷人家的孩子。 亲生父母穷的叮当响,还有八个穷光蛋哥哥。 在她以为人生无望时,八个哥哥却都有了一番大出息! 各个领域都有哥哥们的人手,一个比一个厉害。 昔日看她笑话的人们都气红了脸。
佚名
开局两间破瓦房(美食)
开局两间破瓦房(美食)
每晚11点左右更新,不定时加更,谢谢小可爱们支持~ 温苒苒,身为三百年厨艺世家唯一的传承人,是全国烹饪大赛最年轻的冠军。 刚走上人生巅峰,温苒苒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居然穿越了。 好消息:穿成了官家贵女。 坏消息:原身不得宠。祖母不疼、伯娘婶娘不喜、兄弟姐妹嫌弃。 坏消息中的坏消息:刚穿来没几天就家道中落。 一大家子十几口,老的老小的
糖泡饭
小师妹为何那样
小师妹为何那样
徐行穿越进了修真世界。 穿越前,她开局一手烂牌,成功卷成了王中王,江湖人称“打工皇帝”,结果天外飞车,不幸卒。 然后重来一世,来到了这个完全不讲道理的修真世界。 且又是一手烂牌,成为了天下第一大宗中最讨人嫌的那个小师妹。 徐行:…… 她真的已经精疲力尽,斗不动了.jpg 所以,她决定要低调。她决定要躺平。她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从
熊也
政世间
政世间
县政府公务员杨鸣讲了真话,被贬至乡镇政府,处处被歧视,处处被打压。无意救了美女,终于有了出头之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