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开局破了刑侦一号案

第258章 工作和学习难平衡(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258章 工作和学习难平衡

“请问你是吴爱花的室友?”

在一间教室里,陈青峰和张庆路一起盘问着吴爱花同屋的朋友。

“是!”

“事情发生的那天晚上到底是什么一个情况,你能再帮我们回忆一下吗?”

“那天?那天下午的时候,我们说一起出去转转,毕竟在石门这边,还没怎么逛过这边的商场,吴爱花说不想去,可我们几个都想去,然后就说要不回来给他带点儿炒瓜子!”

“然后呢?”

“然后我们三个一直在一起,大概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回来的,回来的时候,宿舍里还没有见到吴爱花,我们以为他是在图书馆那边学习,就没多想,但到了宿舍那边关门的时候,吴爱花还没回来?”

“然后呢?”

“这种事情肯定要上报,再说吴爱花在这边也没有什么朋友和亲人,也没听说他家里人来接她走了?”

中专和大学不一样。

一般都是初中毕业之后选择报考中专,有一些中专其实还不错,起码在这年头工作都是国家包分配的,毕业之后也算是干部的身份。

当然也有一些会选择去当工人,原因当然是因为收入方面的考虑。

但多年之后,很多人会后悔这个决定。

当然现在来看工人和干部的身份其实区别不大。

甚至因为工人少了很多事情,有的人还更喜欢这种简单而不用操心的工作。

这年头民风都比较保守,虽然有偷着谈恋爱的,但一般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以前陈青峰当知青的时候知道不少,毕竟是少男少女,情窦初开。

但如果被人抓住了,那可是要身败名裂的。

所以一般能够考进学校,未来有个好前途的,基本不会让自己的名声臭掉,很多人都是等工作稳定之后才找的对象,而且一般都是找城里户口。

既然室友说吴爱华在学校这边没有要好的男性朋友,这个可信度还是很高的。

问了半天之后,基本上和之前案件中记录的情况一样。

陈青峰找到了学校的老师,询问吴爱花的表现。

得知这个学生平日里心思比较单纯,对男生也不是特别的亲近。

而且属于那种性格偏腼腆的女孩。

虽然是农村来的,但因为长相漂亮,在学校里似乎也有一些男生对他有意思。

但按照老师的说法,吴爱华这孩子在学校就努力学习,毕竟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以后最大的想法就是留在城里当护士。

事实上这也的确是农村人离开土地的唯一一条道路。

进城有什么好?

意味着你不用在土里刨食,可以吃上城里人的商品粮。

这个诱惑可是太大了,农村人需要交公粮,交公粮的时候可不是说真的按上面要求的给,其中的损耗可都是粮站那些工作人员的小金库。

都说这年头人们都比较清廉单纯,但粮站的工作人员可不是这样的。

事实上这年头也有不少人喜欢拿公家的东西,不过一般都是粮票之类的。

陈青峰依稀记得以前插队的时候还曾经看过50年代拍的教育片。

当时有一些经受不住诱惑的干部,拿了不少东西,但现在看来就是笑话,有的人贪污了40多个脸盆,十几个暖水瓶,几十把手电筒。

东西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放在这年头,什么东西都有价值,再普通的东西都有人偷!

询问了一圈之后,虽然暂时还不能排除是熟人作案,但陈青峰觉得学校里的学生作案不太可能。

因为医专就这么大,如果哪个人在案发的时间点没有回宿舍的话,估计很快就会被人发现。

……

询问完现场的情况之后,陈青峰和张庆禄推着车往外走。

这个案子是从市局转过来的,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头绪。

钓月耕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张扬张小曼
张扬张小曼
社畜张扬,白天和院花儿摸鱼,晚上看大姨子练腿,女友小曼每天盯着张扬陷入沉思……终于有一天骑在张扬身上发出灵魂拷问:为什么院长给你鞠躬?首富给你别墅?满脸纹身的大哥给你跪下,求你收下他老婆?
草木四月天
修仙从养蛇开始
修仙从养蛇开始
无系统,不套路,不一样的凡人异形修仙流。众生皆苦,唯有自渡。白蛇化龙,扶摇乘风。
十月流年
凡人修仙记
凡人修仙记
【玄幻】+【凡人流】+【无系统】+【慢热】+【剑道】+【推理】万年大战,天地交崩,三族并立,神器沉沦。一个没有灵根的山野少年,从尘世走来,为报大仇,历经磨难。以一剑而成万剑,因道心而入魔劫!挥掌中剑,
梧桐悠悠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
关于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许灼穿越到了八零年。家里是人口挤挤的四合院。有个同父同母的干爷爷,一个恶事做尽的红卫兵奶奶。作为老二的爹要让许灼每天天不亮出去割草喂猪和鸭,中午要喂,晚上要喂,他百忙
钛铉金
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
传承在手,我成了混世国医
他是村里唯一的大学生,本应该骄子一般的存在,却意外被纨绔所伤,成了傻子。为了活下去,他不得不回到村子里,跟着父母一起生活,这天却无意间撞破了村长好事。上一秒,他被灭口推下悬崖;下一秒,他不仅没死,还觉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