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末世,我努力活着

第10章 三楼被淹(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0章 三楼被淹

在李淡的记忆中,隔壁的老太太两口子都姓张,这两口子特别爱占人便宜,撒泼打滚相当熟练,去年末世初期也总说自己没吃的三天两头的来问李淡要,李淡耳根子软,有时候看她可怜就分过几次吃的给他们,结果两口子吃准了他心软,每次一发物资就来找他要吃的。

后来李淡也学聪明了不愿意给了,张老太还不愿意,对着李淡骂骂咧咧的。以后的日子再见到李淡就当没认识过一样把门一关根本不给答话的机会,后来李淡缺少食物的时候连一粒米都不舍得拿出来…

李淡想到前世自己居然还会把不多的食物分给张老头张老太一家就像扇自己一耳光,自己是什么神仙啊,自己都吃不饱了还去帮助别人,李淡自嘲的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自己为何如此圣母,不对,应该是圣父。如今经过前世末世洗礼,现在的自己不说心坚硬如石头至少会告诫自己不会再去同情别人。

日子还在继续,这天李淡正在爬楼锻炼,刚下到5楼时候就听到楼下一片闹哄哄的声音,秉承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李淡转身就想上楼。“李淡”突然传来冯坤天的声音,李淡停住脚步,等着冯坤天走上来,冯坤天说:“几天没扔垃圾了,今天下来,发现水淹到三楼了,现在三楼的住户在收拾行李,所以现在楼下闹哄哄的,咱们快上楼吧,如果被他们看到了,肯定会抓着我们让我们收留他们住,李淡可别让他们住进来啊,这人心隔肚皮呢,谁知道那人是好人还是坏人,想想他们也可怜啊,住的地方都被淹了,这雨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下来。”

李淡回到:“我是不会让他们进屋的,家里地方小,哪能收留得人,但是我们这层楼有一户应该没住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进去住”

冯坤天听了:“那间房的主人我见过,是一个儒雅的中年人,平常和他说话都能感觉是个很有涵养的不过这段时间刚还不在家,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是否也受灾了,如果他冒雨回来不知道家里有没有物资”

对于这个冯坤天口中的中年大叔,李淡都没有见过,毕竟搬来不久,加上自己宅宅,听到聊起邻居发现自己也没什么可以答的,只能随意的应了两声,两人走回20楼,互道了声再见就各自回家了。

李淡不敢随便下楼了,只能在家继续锻炼,过了一个小时左右,门果然被敲响,门外响起想借住的声音,李淡没有搭理,继续锻炼。门敲了很久,最后估计是放弃了,敲门声停了下来。

李淡想着水已经上涨到三楼了,三楼住户家里进水被淹,搬出家,如果再涨水,失去了房子的庇护,加上各家食物仓储量慢慢变少,各家也会开始有矛盾了。不过在李淡的记忆中,政,府会发放物资,应该就这几天了,靠着这些物资应该还是可以过一段时间平淡的日子。

吃瓜小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
从仙界穿回来后我靠种田发家致富
【无空间,无系统,微金手指+灵泉种田流+后山开荒+直播+温馨美食日常,有cp,但男主戏份不多】 前世许夏因为加班猝死,穿到了修仙界,兢兢业业在灵圃种了三百年的菜,没想到却被麒麟兽一脚踢回了现代。 好不容易回来,谁当牛马谁是狗! 嗯?贴身灵玉也跟着回来了,里面还会产玉露! 许夏立刻收拾包袱回了乡下。 遇到灾年,后山毁了,颗粒无收? 没事,许夏表示还能救一救。 开荒山,养蜜蜂,采玫瑰,炼精油,制纯露
佚名
都市影视:首选江莱
都市影视:首选江莱
关于都市影视:首选江莱:(系统+日常+影视剧+娱乐圈+幕后)都是黄泉预约客,何不逍遥如云鹤。滚滚红尘皆浮云,半生风流半生歌。本书为综合影视小说,以开始写入,好先生,欢乐颂,三十而已……签到各种技能,各种物品,地球有多大脑洞就有多大。若是还有其他喜欢的影视剧,请多多留言。
一v瞬v间
诸天皇帝聊天群
诸天皇帝聊天群
“叮,明太祖朱元璋加入聊天群。” “叮,隋炀帝杨广加入聊天群。” “叮,明思宗朱由检加入聊天群。” …… 洪武十二年,朱元璋脑海里突然传来一阵奇奇怪怪的声音,紧接着,就是一声撕心裂肺的痛哭声。 明思宗朱由检:群主仙人,救救大明!!! 隋炀帝杨广:大明?不是大隋么?” 秦始皇嬴政:什么大明大隋,寡人的大秦呢? 汉高祖刘邦:政哥,朕……呸,我举报,西楚霸王项羽灭了你的大秦帝国!
洛九尢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你是部族最后的男人了!” “先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部落比拼,没了父亲的照拂,整个部族没有一个能打的。 男人们败的败,逃的逃,最后只剩他一个年纪小的依偎在母亲怀里。 所有人都劝母亲带他走,他是部族未来的希望! 可他却爬上擂台…… 叛徒:“哈哈哈,就凭你,也想对抗我们。” 他:“就凭我!” 既然说他是青山,那他就要发挥这青山的作用! 守护部族!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