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885章 自负
楚玄怀听着这话,脸上瞬间泛起怒容,她明明可以给他找个借口,比如不方便开口。
可她偏偏说了实话,这分明是在怪他对女儿毫不关心,同时也是向楚玄迟告状。
楚玄迟欣然答应,“好,待本王觐见父皇定会禀明此事,不管怎么说这孩子都是皇孙。”
皇室身份可以被撤去,可血脉关系不能,再加上文宗帝不想要楚玄怀的命,自会怜惜其子女。
李莹重重的磕了个响头,“民妇多谢殿下大恩。”
风影后知后觉的发现一件事,“咦?主子,这小孩儿好像不哭了?”
楚玄迟低头看向怀中的婴儿,“这孩子很好哄,只是抱一抱就不哭了。”
楚玄怀却冷嗤一声,“不,是连这孩子都知看人脸色,知道什么人惹不得。”
“大哥说笑了,本王还要去觐见父皇,大哥若无其他事,那本王便先行告辞了。”
楚玄迟既是奉命而来,自是要回去复命,当即将孩子还给飞燕,带着风影离开玉粹宫。
“恭送御王殿下。”李莹带着一众人行礼,唯有楚玄怀不曾吱声,目光复杂的看着他离去。
他也不知为何,楚玄迟坐在轮椅之上,这背影看起来却比楚玄寒要高大,莫非他眼睛出了问题?
傍晚时分,楚玄寒放衙回了祁王府。
冬祭大典在即,他近来很忙,办差期间都不好处理私事。
眼下除非是有大事,否则一律等到放衙回府,入了书房再向他禀告。
他一落座冷延便禀告,“主子,楚大今日见了御王,会不会趁机告发您?”
冷锋脑子比较简单,不会深思,“不可能,要不陛下早已派人来抓主子了吧?”
冷延想的就周全,“可能是陛下不信他,或者陛下故意等主子出手,好拿到证据。”
冷锋表情憨厚的挠了挠头,“是哦,还是你想的比较深,我都从没想过这些事。”
“主子,您怎么看?”冷延虽分析的很好,但他还是要以楚玄寒的意见为主。
楚玄寒自信满满,“除非他蠢到无可救药,否则这么好的报仇机会,他怎会不珍惜?”
他自认为对楚玄怀足够了解,若是没有一定的把握,他又怎么会特意去趟玉粹宫。
只是他忘了,过分的自信,那就是自负!
冷延点了点头,“也对,楚大向来很嚣张,与兄弟间的关系都不好,他们不可能帮他。”
“他们莫说是帮他,不落井下石就不错了吧?”冷锋冷笑一声,“换做是我就痛打落水狗。”
楚玄寒说的头头是道,“老五是老二的人,老七又攀上了老五,老八更与之交好,不可能害他。”
既然所有人都与楚玄迟是一伙的,那除了自己便无人会帮楚玄怀报仇,他还有什么理由告发?
冷锋不禁担忧,“可如此一来,届时御王出了事,岂不是第一个便要怀疑到主子的头上来?”
楚玄寒早有计划,“你莫不是忘了?是楚大在报复老五,本王可不会给楚大机会去喊冤。”
冷锋恍然大悟,“能死无对证便好,他们狗咬狗一嘴毛,最后主子坐收渔翁之利,岂不快哉?”
楚玄寒提醒,“你们都谨慎着些,这期间别出岔子,万一发现有问题,及时将楚大灭口以绝后患。”
他说的是这么轻巧,却忘了玉粹宫不是那么容易进出,传个消息都难,更何况是进去杀人灭口?
“是,主子!”冷锋与冷延齐齐应声,只是后者眉头微微皱着,总觉得事情有些有哪不对劲。
楚玄迟今天有应酬,回来的比较晚。
墨昭华早已让琉璃烧好热水,等他一回后院便准备浴汤。
楚玄迟也不等就寝后,在沐浴时便与墨昭华聊起来,“我下午去见过老大。”
“是慕迟主动去探口风,还是他要见你?”墨昭华知他早就想去趟玉粹宫探口风。
前世楚玄怀出事的太早,还没来得及伤害墨昭华及亲人,因此他们无需找他报什么仇。
再加上他们都不知楚玄怀对楚玄迟起过杀心,所以不仅没想要他的命,还想让他改过自新。
“老大主动的,他性子可比我急,我只要等着即可。”楚玄迟能忍着不去,原因便在此。
“原是如此,那慕迟得了些什么消息?”墨昭华眼里有了丝期待,“他可有出卖老六?”
“没有。”楚玄迟想的与楚玄寒一样,“他虽与老六有些旧怨,但如今也唯有老六会帮他。”
“这倒是,那慕迟要更加小心。”墨昭华为他担心,“他就只剩一条命,无所顾忌更豁得出去。”
楚玄迟如今惜命的很,“放心,为了能与昭昭白头偕老,生儿育女,我也定会好好活着。”
“好,那我们说回正事儿。”墨昭华将话题拉回来,“老大都与慕迟说了些什么?”
“老大也算是在试探我吧……”楚玄迟将在玉粹宫的事,尽量还原的仔细讲述了一遍。
墨昭华听完若有所思,“看样子老大应该还没答应老六,见慕迟是则为了做出最后的决定。”
“我也是这般想,但没法子试探出他的想法,只能静观其变了。”楚玄迟只是在尽力感化楚玄怀。
墨昭华打起了别的主意,“也不知李莹是否知晓些什么,妾身找个机会去看看她,探探口风。”
楚玄迟觉得没太大的必要,“老大本就不喜李莹,如今又与沈曦月同进同出,李莹怕是什么都不知。”
玉粹宫那么小,楚玄怀却连楚欣然病了都不知,显然许久不曾去偏殿,又怎会告知其楚玄寒之事?
“没关系,好歹是妯娌一场,妾身只是去看望也好。”墨昭华对李莹其实还是有几分好感。
一来是李莹从未害过她,既非敌人,又非仇人,二来是她们棋艺不相上下,她有惺惺相惜之情。
“好,便是父皇不许,至少也知昭昭心意。”她既真心想去看望李莹,楚玄迟自不会阻止。
墨昭华能得文宗帝欢心,便是因她恭敬孝顺,与人为善有好名声,此举正是善良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