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惜惜战北望

第325章 忽然而至的嫁妆(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325章 忽然而至的嫁妆

梁嬷嬷请了妙仪阁的娘子出去吃酒,酒席已经摆下了,是要提前吃的,因为申时过后,新娘子便要出门了。

吃了酒席,妙仪阁的娘子还不会马上离开,她们会有其中一人跟着到王府去,等喝过合卺酒,新郎和新娘子是要出去敬茶,因此要有一人跟妆,毕竟,王府宴客太多,一直走动敬茶敬酒的话,容易花了妆容。

申时到了,嫁妆要出门了。

锣鼓声喧天响起,宋族的子弟们亲自抬嫁妆出门去。

六十四抬嫁妆,里头多是值钱贵重的,其中有一抬是沈青禾的画,那可是珍贵得很。

平西伯府与国公府只相隔两条街,他们也是申时抬嫁妆出门。

王清如也穿上嫁衣,等着嫁妆出门之后,到酉时战北望带着迎亲队伍来接。

她派人出去看着国公府的嫁妆是否也出门了,再让人数一数,是否六十四抬。

丫鬟悦儿出去数着,果然是六十四抬,她当即便笑了起来,“呵,堂堂国公府的千金,嫁妆竟不如我这伯府女儿。”

她自然没想到宋惜惜的嫁妆有多金贵,想着嫁妆无非就是那些了。

可就在王清如有些得意的时候,却听得外头有人敲锣打鼓地喊着:“江南沈家给宋惜惜将军添妆,锦缎五十匹,金镶玉头面三套,玉如意一对,龙凤手镯十八对。”

她一怔,心道是何人喊得这样大声?这是假的吧?

正当要派人出去打听的时候,又听得另外一道声音大喊,“青玉帮给国公府宋将军添妆,玄铁剑两把,长枪一柄,金玉刀一把,金银首饰一箱。”

声音显然是用内力送出去的,因为竟然比铜锣的声音还要高,还要响。

几条街都是勋贵人家,纷纷跑出去看。

果然看见有人抬着嫁妆跟在了国公府嫁妆队伍的后面,第一批双手捧着,一看就知道是十分贵重的物品。

至于第二批,则是兵器居多,也是双手捧着,用红绸带捆了柄,第二批的像是江湖的人。

“镜花派给国公府宋惜惜添妆,白玉送子观音一座,檀木屏风两扇,蜀锦十匹……”

宋惜惜也听到了这些声音,她整个人浑身一颤,有些不敢置信,猛地吩咐,“快,出去看看是不是沈万紫和馒头辰辰他们……宝珠?宝珠呢?”

宝珠已经跑出去了,一路追着嫁妆队伍跑,呜呜呜,不是说不来么?怎么嫁妆出门的时候才来?害得姑娘难受了一场。

但就在宝珠刚要赶上的时候,锣鼓声再响起。

“古月派给国公府宋惜惜添妆,武林中一流高手侍卫一名,桃花酒十八坛,绸缎十匹……”

宋惜惜听得此言,差点忍不住哭出来,古月派啊,那是棍儿的所在的门派,都是女子,穷得叮当响,每年连租金都交不起。

给她送的那一位武林高手侍卫,大概几时棍儿孟天生了,但桃花酒她真的好爱啊,还给她买了绸缎十匹,这十匹绸缎,怕是要古月派上下两个月都喝稀粥了吧?

“赤炎门给国公府宋惜惜添妆,东珠一斛,和田玉摆件三件,古琴一架,古琴谱十首,红宝石十八颗,蓝宝石十八颗,织锦被褥十床……”

宋惜惜眼睛红了,赤炎门是沈万紫所在的门派,沈家添了妆不够,赤炎门也要添妆?

围观的人听到这些添妆的礼单,都大为震惊,尤其是赤炎门,这添的可不是寻常用品啊,那都是千金难求的宝贝。

小说免费阅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少夫(女尊)
少夫(女尊)
沈元柔第一次见裴寂时,他尚在襁褓之中,任她再讨厌孩子,也架不住好友热情,做了那男婴的义母。 沉浮官场十余年,她再听闻裴家消息,已是十三年后,裴家不再是一手遮天的主儿,徐州早已物是人非。 然那一年,府外自称是她义子的少年求见。 少年生了一张倔强的俊脸,那双酷似好友的眼眸叫她仿佛回到了十年前的光景:“……义母。” “安心住下,”沈元柔掀起眼睫,审视着眼前
呕花深处
破罪强人
破罪强人
变化多样的手法精心布局的凶案错综复杂的谜团为情?为财?为仇?案件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遵循凡走过必离下痕迹的真理警方能否将隐藏在黑暗角落里的凶手绳之于法《破罪强人》带你进入一个真实的刑侦世界层层抽丝剥茧揭开案件背后的真相
金泓瀚
戚家军演义
戚家军演义
天降戚继光,十六岁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 倭寇袭扰大明东南沿海城镇,抢掠财物、屠戮军民。 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发明鸳鸯阵、改良军刀、火器。 在上百次的抗倭战斗中,创造出极其悬殊的战损比,甚至多次零伤亡歼灭大批倭寇。 大明军神、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抗击敌人、维护国家尊严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学习、崇拜!
千重草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一剑光寒十四洲
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九龙夺嫡,这江山朕不坐
楚宁穿越成大楚皇子。 但,太子要他做替死鬼! 郡主不愿嫁他! 就连皇帝,也要他去送死! 所以,楚宁只能训练一支无敌兵马自保! 皇帝:楚宁,太子势大,你手中二十万兵马能否借给父皇? 太子:十八弟,咱把父皇收拾了,平分江山! 郡主:我们该洞房花烛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