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八百零七章 交易(二)
而说到星视通讯电子将来的研发投入以及研发人员的薪资问题,也不是说星视每年有六七十亿,远比星源高得多的盈利能力,就可以大举投入了。
星视电讯的盈利,主要是电讯集团产生的,这些盈利如何列支,决策权在董事会,不是郑仲湘想怎么用就能怎么用的——
香港电讯的原股东们,自然是强烈希望盈利能尽可能多的拿出来分红,而不是留给郑仲湘他们糟蹋。
当然,郑仲湘要能像萧良那样,拿自己的钱拼命的往里砸,别人自然只能闭嘴,不敢吭声说什么。
而薪资问题,也是星视电讯董事会下设薪酬委员会做出相应的方案,交由董事会讨论通过,同样不是郑仲湘他们想怎么做就能怎么做的。
袁可飞发现,他们除了尽可能说服其他董事、大股东,加强对星视通讯电子的资源、资金倾斜,林杰能否出任新荣公司的执行董事,也是他们短期遏制星源系的一个办法。
要不然,在跟现代电子海外运营权的合作中,他们很难竞争过星源系。
萧良同意林杰兼任新荣公司执行董事作为筹码,大概也有对他们的不以为意吧?
袁可飞当然不可能将这点说出来,太伤自尊心了。
在能眺望玄武湖的小会议室商议良久,郑仲湘最终对陈逸森决定道:
“这件事还是你负责跟刘柏以及韩文松那边交涉。林杰兼任新荣公司执行董事这事瞒不过去,可以说是萧良答应的交易条件,但也要说我们还额外付出一些代价——看看刘柏、韩文松那边需要什么才能让这事平息掉!韩振亚、韩振国那边,你也要多加安抚,我们最终的目标还是希望宏亚科技能真正做大起来。”
“韩振亚这两天有说宏亚科技到香港借壳上市的事情……”陈逸森说道。
“如果可以,宏亚科技到香港借壳上市,也是一个选择。”郑仲湘说道。
韩振亚、韩振国兄弟希望宏亚科技最终能到香港上市,自然是考虑到韩家的影响力,对香港证券市场的渗透还是极为有限的,肯定比在内地借壳上市,要对他们兄弟二人有利得多。
而郑仲湘以及丁文江他们支持明通电子与宏亚的合并,甚至强迫韩家兄弟低头,也不是说真要支持韩家夺取新宏亚科技的控制权,根本目的还是希望通过资源整合,让新宏亚科技成为他们这边的一个重要筹码。
如何平衡韩家兄弟与刘柏及背后的韩家的关系,也是郑仲湘需要认真审视的一个问题。
总之,星视现在下决心要做信息通讯电子领域的巨头,他们的所有作为都要为这个目标服务……
…………
…………
预料到刘柏以及背后的韩家,会有一番讨价还价,郑仲湘这次就没有在秣陵多作逗留,第二天就留开秣陵飞回香港处理其他事务了,而是将一切都交给陈逸森出面斡旋交涉。
“新荣公司承接现代电子的海外运营权,我们星视与宏亚科技,再加上星源系总计出资两亿美元,但新荣公司的核心管理层都由日籍、韩籍人士充当,是很难保证新荣公司的大陆策略,能得到完完全全的贯彻的。因此,我们月初提出推荐林杰到新荣公司参加日常管理,甚至这几天都在做星源的工作,也做出了不少让步,但星源那边一直没有给予正面的回应。昨天郑先生与林杰飞来秣陵,就这事算是第一次接到星源的正面回应,但除了我们之前做出的一些让步外,星源还提出范晓卿公司涉及的问题,希望能网开一面。”
陈逸森更得郑仲湘的喜欢,也确实他更能不折不扣执行郑仲湘的决定,不会像林杰、袁可飞以及周培薇,有太多个人看法——当然,陈逸森也不是没有个人的主张,只不过他的主张与郑仲湘更接近罢了。
陈逸森因此将韩振亚、韩振国、刘柏、丁文江以及温骏、韩晓明等人邀请过来,商讨星源提起的这次“交易”,先假称他们事先已经做出了很大的让步,范晓卿这事仅仅是筹码之一。
这也是要韩文松那边松口网开一面,不要提太过分的条件。
“卿钰公司涉及的问题,我找人了解了一下,确实不能算有多严重;韩书记那里真要过于严厉处理,还是有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韩振亚声音永远是那样的沉稳,说道,
“当然了,我倒不是说韩书记之前就是有意为难人家,韩书记也是在法律允许的弹性范围之内,稍稍严厉了一些。只是现在省市都以发展经济为先,对轻微的经济犯罪,基本上都是从轻、减轻处理。我觉得让范晓卿这家伙得到应有的教训就好,还是要遵从发展经济为先的大局嘛……”
谁都不傻,韩文松对这么一个小角色,大动干戈,是做给谁看的?
所以只要有可能,韩振亚、韩振国肯定是从轻处理;而且他们现在表态,也不用再像以往那么小心翼翼了。
在合并一事上,他们已经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了,韩文松、韩晓明还要搞这些动作做给他们看,也多少有些欺人太甚了。
说过这话,韩振亚也是玩味的朝刘柏看过去:
即便他此时不便流露出倾向性的态度,但也要知道“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
韩振亚希望他明白韩家为何一定要将卿钰公司合并进来,又为何要对这么一个小角色痛下杀手,当真只是对他们兄弟二人敲山震虎、杀鸡骇猴?
刘柏却似乎没有看到韩振亚的眼神,低头看着手指间燃烧着的烟头:
星视得到明确的好处,肯定会力推从轻;韩振亚、韩振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心甘情愿;丁文江是老狐狸不会轻易表态,温骏则是急于表忠心的时候……
想到这里,刘柏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
“卿钰公司涉及的问题看似不大,但也不能说是轻微的经济犯罪。偷税漏税不能说是小事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几年也一直都是国家重点打击的对象,每两三年就会部署一次专项行动。因此,这种本身就是需要严厉打击的犯罪行为,现在因为私人关系,就对范晓卿从轻从宽处理,这不是叫韩书记纵容包庇犯罪分子吗?而且韩书记随便干涉税务、公安部门的工作,更容易叫人非议啊!”
刘柏的态度,竟然比想象中强得多,韩振国有些诧异的看向他哥。
韩振亚只是微微一笑,表面的态度与实际的选择,他还是能区分开来的。
刘柏稍稍停顿了片晌,说道:
“我觉得范晓卿的问题没有什么好讨论的,应该怎么处理,交给税务司法部门去处理就好了,我们还是多花些心思,研究研究宏亚科技后续的发展吧!说实话,在新荣公司的大陆战略里,哪怕明通电子跟宏亚合并组建新宏亚,实力也是远远弱于星视与星源的。也是基于这点,我们这次才考虑将卿钰等公司也合并进来,希望能加强新宏亚系统开发能力之外,新开辟软件开发业务。现在卿钰科技撤出合并,软件开发业务也就无从谈起,我们还需要想一些业务,去填补这个空缺。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星视会不会考虑?”
“刘总你说。”陈逸森说道。
“能不能将笔记本电脑制造业务,合并到宏亚科技来?”刘柏问道。
星视通讯电子的笔记本电脑制造,最初是朱鹮电子跟摩托罗拉联合成立的笔记本电脑合资公司,主要为摩托罗拉代工生产笔记本电脑。
不过,摩托罗拉的笔记本电脑,远不及其手机业务。
因此笔记本电脑合资公司这几年来一直不瘟不火,规模也极为有限,去年年初为星视收购,作价才两亿港元,跟朱鹮电子与爱立信的合资手机公司,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笔记本电脑公司为星视收购,合并到星视通讯电子旗下后,除了还是为摩托罗拉代工生产产品外,今年又推动宏亚上了笔记本电脑产品,将生产承接下来。
不过宏亚的笔记本电脑刚刚上线,影响力也极低,卖力吆喝,每月销量都不到一千台,对星视通讯电子做出的贡献自然有限。
不过,现代电子旗下,笔记本电脑却是一个大项,海外市场年销售量在五十万台左右。
星视原本将这部分制造订单视为囊中之物,没想到刘柏的胃口竟然这么大,竟然要将笔记本电脑公司,从星视拿出来,合并到全新的宏亚科技之中!
陈逸森看到韩振亚、韩振国以及丁文江他们眼里都泛光,就算刘柏之前没有找他们商议,但这个提议也对他们有极大的诱惑力:
合并台式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制造与销售,宏亚科技将来能算得上完全的pc制造商。
这些人的股份都在宏亚,又不在星视,当然希望未来在跟新荣公司的合作中,更多优质资产与业务放在宏亚,而不是星视。
哪怕新的调整,让星视在宏亚科技多占些股份,对他们也是百利而无一弊。
再说了,韩振亚、韩振国他们,又或者刘柏这些人,他们真的会介意星视在宏亚科技多占股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