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55章 蒙学
凌平安听到这话,也没有再推辞,将银子收了回来。
并说道:“好吧,这银子我就先收着。如果以后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来找我。”
原本他打算留半两银子以备不时之需,没想到现在又回到了四两多的银子上。
深感自己依旧囊中羞涩,如果能随手拿出十两银子,倒也想看看这周家究竟是何居心。
但眼下他只有四两多银子,实在是有心无力。
夜幕低垂,一家人围坐饭桌上吃饭。
饭饱闲谈时,凌玉梅突然提及了一个重要的话题——读书启蒙。
近些日子,凌玉梅观察到凌平安在房间里读书,留意了附近是否有教书先生。
经过一番打听,真让她发现了隔壁赵家村有一位童生,专门负责孩童的启蒙教育,且学费低廉,每位孩童只需支付半两银子。
是以,凌玉梅在得知此事后,迫不及待地向凌平安提出建议。
现如今家中经济状况尚可,能够负担得起这微薄的学费,因此建议凌平安前往赵家村求学。
这书,一定要读。
这功名一定要有。
读书是穷人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功名则是立身之本。
在这个时代,人们普遍尊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信条。
没有功名的人,即使再富有,也难以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如若没有功名在身,再有钱也只是别人的养料。
何况商人重利,为世人所不容。
明朝富商沈万三就是最好的例子,说明即使拥有万贯家财,也难以抵挡权势的剥削和压迫。
这也是为何诸多商贾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之后,纷纷选择购置房产或土地。
其实这也是一种转型。
凌平安并非不想读书,他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只是他有着自己的考量。
在他看来,眼下的首要任务是赚钱养家,待家中经济宽裕,无后顾之忧时,再专心向学。
凌玉梅的一句“读书宜早不宜迟”,让他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
况且,求学与谋生本身并非水火不容。
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坚持阅读,尽管凭借着前世的记忆,能够辨认出这个时代的一些文字,但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阅读起来仍然颇感吃力。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终于还是听从凌玉梅的建议,决定前往赵家村的私塾求学。
拜师学艺需要交纳学费,即所谓的束脩。
赵家私塾的束脩相对亲民,仅需半两银子。
凌平安早就未雨绸缪,在第二次前往县城的时候,就已经置办了这些学习用品。
因为他深知自己终将踏上科举之路,追求功名。
晚准备不如早准备,现在看来他非常有先见之明。
次日,凌平安踏上了前往赵家村的路途。
原本他是打算独自前往,但李二庆却执意要与他同行。
李二庆平日无事时,便喜欢来找凌平安闲谈。
当听说凌平安即将去赵家私塾求学时,他便兴致勃勃地表示要一同前往。
凌平安欣然应允,毕竟有了李二庆作伴,路途上也能多个人说说话,也不至于无趣。
残血凌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