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百七十六章 翻脸
由于窦学武这番举动完全就是出于“想替主帅分忧”的自发行动,根本没和旁人通过气,大营这一片乱起来其他人都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看到几个倭人满地乱窜,大惊之下还以为进了刺客,于是也纷纷提起武器追杀,一番鸡飞狗跳之后,二十多个进了魏军大营的倭人一个都没活下来。
此时赵裕和黎盛已经商量好了该怎么处理这些倭人,等到得了禀报走出大帐看到这么个场面当即就傻了眼,当窦学武这个破坏了全盘计划的傻大粗洋洋得意上来禀报的时候,黎盛看着他的目光像是恨不得一口把他咬死。
“把他给我拉出去砍头!”黎盛劈头盖脸给了窦学武几巴掌,“把他的脑袋挂在营寨的大门上!”
见黎盛真动了杀意,见窦学武这蠢货还愣在原地,一堆还提着刀的将领立刻上来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就一句话,为了几个倭人斩魏军一员大将实在犯不上,再说窦学武这家伙就这个性子,大家共事这么久谁不知道这是个没脑子的?但遇上打仗最难啃的攻坚最容易死的陷阵这家伙可从来没推辞过啊,之前打了败仗都没砍头,为了几个倭人就把他斩了,是不是太冤了点?
说到底还是因为魏军的全盘计划只有黎盛和赵裕以及少数几个人知道,为了防止消息泄露,魏军的大多数人还真以为高丽要和倭国议和呢,魏军登陆也就是走个过场,到时候人家谈妥了拿了钱就回家--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他们要替窦学武求情了。
然而黎盛这一次似乎铁了心要杀窦学武,见几个将领跪的跪抱大腿的抱大腿,他拔出刀就要自己动手,最后还是赵裕看不下去了,拉住他袖子轻声道:“他们不知道议和是假的,真为了几个倭寇斩了将领,军心必乱!”
黎盛冷冷地扫了跪在地上耸头搭脑的窦学武一眼,最后还是收起了刀,只叫人把他拖出去打五十军棍,军职直接削到底,从今以后就负责在军营喂马,此事才算了结。
五十军棍打下去,铁打的汉子也得丢半条命,这个惩罚不可谓不狠,然而回到大帐的黎盛和赵裕却知道,比起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窦学武挨这五十棍还真不冤。
“现在兵力达到了多少?”
“依旧不到四万,”黎盛看着地图,“荆湖兵要先到江南,再上海船,渡海过来又要好几天,更别提多有士卒水土不服上吐下泻最后勉强也就能凑够五万。”
“还是太少了点,高丽战场上五国军队混战,兵力一定不能差太多--倭国那边的事怎么办?”
不提还好,一提黎盛又是一肚子火:“还能怎么办?杀都已经杀了,总不能去和倭人说,这是一个误会,我本来打算出其不意,再过些日子才撕破和谈协议进攻,所以让他再派几个人来,咱们再谈谈?”
赵裕苦笑道:“只要那些倭人还是正常人,这事就没指望了,看来咱们的算盘落空了。”
“那就做好开战的准备吧,先下手为强,等明日整顿了兵力,便进攻锦江防线,”黎盛说,“只希望倭人还能因为这破事惊疑不定两天。”
此时在黎盛和赵裕的心里,和谈的破裂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忽悠来忽悠去,也就忽悠出来十来天的时间,有用但还不够有用,照眼下这么个情况,今晚就再打起来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然而这世上的事有时候还真会让人捉摸不透。
当前去讨赏的倭人死在魏人大营的消息传到论山城后,织田信虎和一众倭将都愣住了,他们仿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直到再三确认,才一个个面面相觑,半天没说出话来。
最后也不知道是谁开的口:“这是怎么回事?”
派倭人前去讨赏的确是试探和催促,毕竟这和谈也谈妥十来天了,高丽那边动作怎么这么慢?倭将们甚至有点疑惑现在到底被入侵的是高丽还是倭国,怎么都快灭国了还一点不慌呢?
这时候有个天才提出了派人去请赏,顺便催促一下高丽赶紧滚过来当面签国书的想法,于是二十多个倒霉蛋开开心心地出发了,结果传回来的消息居然是魏人把他们砍死在了大营里。
“难道是魏国想翻脸?”
“不对啊,翻脸砍死那些人做什么,不应该直接进攻锦江么?”
“可好端端的他们对讨赏的人动手干嘛”
“我知道了!”有人大喊一声,“肯定是他们都是粗人,没读过书,所以礼数不周到,才让魏人动了怒!”
织田信虎眉头一皱:“你的意思是说,这是个误会?”
这番对话如果被黎盛和赵裕听到,估计会直接傻在当场,然而事实证明他们还是不够了解倭国,或者说,了解倭人。
在汉人看来,派出去的使臣被杀了,那就相当于是把中原王朝的脸面放在地上踩,国力弱小比如当初的大魏那样也就罢了,国力强大比如汉朝,你看看大汉的军队会不会直接压你们脸上?“犯我强汉虽远必诛”这话就是不知道多少不信邪的国主的血写出来的。
然而倭人就不讲究这些,大概是现在倭国还流传着盛唐的那些风物的原因,很多人对中原王朝的观感就是兼具敬而远之的畏惧与想要模仿的憧憬,再加上现在倭国诸侯并起一片乱战,能混上来的都不是什么书香门第而是草根兵痞,久而久之在魏人面前就多出了种自卑。
自卑的表象下是贪婪,然而贪婪在当初的江南倭患中被打沉了下去,所以就剩自卑了。
魏国的海军至今还飘在海面上,步卒又直接堵到了锦江防线旁边,在倭人看来,如果魏国要翻脸,那么最应该做的就是直接进攻,杀几个讨赏的倭人算什么事?
所以织田信虎带着一群倭将听到派去的人被杀了的消息,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开始琢磨,想来想去,一拍脑袋,明白了:嗯,一定是误会
说不定就是说错了什么话冲撞了魏人的主帅,或者是手脚不干净拿了什么东西--这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派去的那些人都还算机灵,说白了就是当兵前都比较喜欢偷鸡摸狗,要不是走南闯北有点见识又会点汉话,派他们去干嘛?
能产生这样的想法,说明这帮倭人们对于大魏江南发生的那些事情有很清楚的认知,尤其是织田信虎,按道理来说在倭国百战百胜的他绝对不可能是这么抽象这么善于给敌人找理由的人,然而魏国的海军实在太强了,强到让他这个倭军主帅根本不敢去想魏国彻底翻脸的可能性。
没办法了,经过一番讨论,织田信虎决定,再派几个人过去,而且这次为了避免再发生什么误会,他还派上了自己的亲信。
此时距离那二十几个倭人被窦学武砍瓜切菜一样弄死才仅仅过了一天,当整个魏军大营都开始埋锅做饭,黎盛已经换上铠甲准备发起对锦江防线的进攻时,第二批倭人到了。
而他们的任务,不是宣战,也不是复仇,却是澄清误会。
误会?黎盛和赵裕目瞪口呆。
他们对视了一眼,一齐沉默下来,进了大帐的那个倭人还有些忐忑,忙问道是不是有什么地方不合礼数,而赵裕的反应要快些,给了黎盛一肘,反应过来的黎盛在短暂的茫然过后,立刻笑容满面地准备请这位倭人吃饭。
并且在席间确认了织田信虎的疑问:没错,就是误会。
既然是那二十多个倭人丧心病狂到想要在魏人的大营里行窃,这才被当成蟊贼乱刀砍死,那么就没事了,织田信虎的亲信肉眼可见地放松了下来--只要不是和谈大事出了问题就行,误会总是难免的,死了也就死了吧。
他带来了织田信虎的话,希望高丽方面能加快些速度,倒不是倭军抢够了想要彻底停战,而是后方的诸侯们等不及了,当听说高丽有意和谈割让锦江以南的三道给倭国时,以往打生打死的诸侯们眼睛都绿了,几乎没经过什么讨论,就得出了一致的意见:一定要签!并且要尽快签!原本只是想要抢一把,结果现在居然能白拿倭国三道土地,这不是天大的好事是什么?
面对倭国主帅的催促,黎盛表现得很郑重,他表示最多还有七天,如果高丽君臣再拿不出个章程来,那么大魏就要替高丽拿主意了,反正能不动兵打生打死对大魏来说也是好事,所以让倭国的人放心,和谈是一定有希望的。
双方在席间进行了友好的谈话,并且就议和之后以锦江为界倭国与高丽间可能产生的争议或者合作进行了安排与展望,他再三表示在高丽的使节正式前往论山城和谈时,他也会出席,到时候再好好和织田信虎这位素昧平生但惺惺相惜的将领喝顿酒,而且在倭国的几个人临走前,黎盛还给他们包了个大红包。
东有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