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五百七十九章 血战高丽(三)
“大王,我们还攻不攻开京?”
“魏军进了城池,我们当然就不能攻了,”完颜阿骨打叹道,“可惜,若是没有辽人在身后牵制也许我能在那个人来之前,便把开京打下,就算最后也要交出去,但至少高丽的底蕴就要尽归金国了。”
猛安沉默片刻,问道:“大王是不是忌惮魏国太过了?”
“也就是你敢在我面前说这种话,不过这确实是事实,”完颜阿骨打说,“有人和我说,这世上仅有两个大国,其他的国家都是在捡残羹剩饭,金国这种刚刚才立起来还经不得风雨的更惨一点,尽管这两个大国注定要有一个倒下去,给了其他小国生存的位置,但在结果出来之前,要对他们保有足够的尊重。”
他沉默片刻,叹道:“当初我曾入魏国,走到魏国西北黄沙之地时,亲眼看到西夏是如何复国,又是如何被魏国套上绳子成为守门犬的,当时还不觉得,现在看来,原来金国的命运一开始就注定了,前狼后虎之地啊金国和辽国是世仇,双方没有和解余地,那金国也就只能彻底倒向魏国了。”
“可这是高丽战场,不是魏辽国战的地方,”猛安说,“如果一直避着魏国,那我们和魏国的奴仆有什么区别?”
“奴仆”这个字眼似乎刺痛了完颜阿骨打的眼眸,他猛地转过头,但确认猛安是无心而不是意有所指后,他很快调整好了状态,用金国国主的威严下了命令:
“去告诉要回到开京的高丽君臣,金国可以把西京还给他们,价钱让他们开。”
猛安猛地一惊:“大王!”
这可是西京!整个高丽最大的三座城池之一!虽然当初金国没费什么力气就奔袭而来拿下了这座城池,但就这么还给金国,是不是也太亏了点?
然而完颜阿骨打很想告诉他,如果还不趁现在和高丽谈价钱,再过些时日等黎盛把倭寇收拾了腾出手,那金国就真的什么也拿不到了。
完颜阿骨打摇头示意这事没得商量,问道:“后方战事如何?”
“辽国增兵两万,现在有四万大军列于马訾水南岸,在得知开京解围之后,他们的攻势缩小了很多,看起来是准备留下一部分人继续堵我们的后路,另外一部分转道去辽阳。”
“这样么?”完颜阿骨打轻轻点头,“看来高丽这地方也待不了多久了--好在这一趟过来抢得已经够多,人口,金银,铁器,丝绸再加上走之前还能敲高丽君臣一笔,这兵总算是没白出,这样一来回辽阳和辽人继续死磕也有了底气,起码几年之内,辽东都不会饿死太多人了。”
他的语气很随意,但其中的态度却展露无遗,猛安知道完颜阿骨打是准备撤兵了,换句话说,是金国对高丽的入侵就要到此结束了。
收获是挺大,但就是有股虎头蛇尾的味道。
完颜阿骨打清晰捕捉到猛安眼中那一抹遗憾与失望,他笑了起来:“当然,退兵不退兵,一切都还要取决于魏国是不是真的能把倭人赶下海,如果那黎盛一路高歌猛进,最后却在高丽南方两道翻了船,我们自然就不用退兵,也许还能趁着辽国分兵,强行把开京也啃下来--不过之前来的那个人说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金国的人太少了,辽东都铺不完,打下这么多的疆土,又有什么用呢?愁啊”
他摸了摸刀柄,看着南方,许久之后,突然开口:
“你觉得,如果把开京以北的高丽人尽数掳回辽东,让他们成为二等人,男人为奴隶,女人发下去配种生子,如何?”
猛安猛地一惊。
他看着眼前年轻但越来越有威严的完颜阿骨打,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点什么,但在完颜阿骨打的目光下,最后什么都没说出来,只是俯首。
然而他很想问一问。
大王,您是不是忘了,金国之所以会起来反辽,就是因为辽国的三等人种制度,不把女真人当人?
而您现在要做的事,难道不是和辽国一模一样?
随着忠清道的收复,高丽南方的战事逐渐明朗,开京之围被解,高丽君臣回京,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剩下的全罗道、庆尚道中,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在公州城被魏军收复后,倭国想一战而灭高丽的算盘彻底落了空,他们的身份瞬间从国敌变成了匪寇,而接下来,就必然是魏军与倭军的决一死战,魏军胜,则倭国这一次入侵血本无归;倭军胜,则高丽国祚再一次风雨飘摇。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首先动起来的却不是大摇大摆进开京城的黎盛,而是高丽的军队。
开京守将崔承允带着仅剩的两万开京守军悍然南下,越过公州城与锦江防线,在魏军分兵清扫忠清道内剩余倭军及其据点的同时,直扑全州。
全州是全罗道的首府,也是倭军退兵后大量兵力集中的地方,同时这里也囤积了许多粮草,向西可威胁魏军登陆地,向东可支援庆尚道。俨然是准备在这里和魏军再决一死战,这等军事重镇,就算魏军过来,怕也要打上几场恶仗,谁都想不到死守开京城的高丽军居然会这么有骨气,魏军还没动,他们先动了!
主将崔承允的话是:倭贼跨海而来,江山风雨飘摇,怎能尽靠大魏王师?我虽不才,仍愿带兵位王师开出一条血路赖,收复两道!
这一番话透着高丽仅存的血性,而守下开京城又紧接南征的崔承允在这一刻被高丽平民捧上了神坛,有人说他是高丽仅剩的名将,也有人说他是害怕功高震主,所以带兵出京免得遭到回京的高丽王清算--但这话很快就被其他人反驳,说堂堂高丽国王怎么会苛待如此功臣?
民间的议论声是止不住的,而回到心心念念王宫的李宗衍一开始还很开心,但听到这些流言后,他开心不起来了。
倒不是因为已经开始有人觉得他昏庸,而是愤怒于崔承允居然敢把仅剩的两万精锐兵力拉到南边去和倭人拼命,只留下魏军和一些杂牌军守高丽--这是在拿他的家底去挥霍,去赌博!
愤怒至极的李宗衍连下了七道金牌,怒斥崔承允不尊王令,不敬王师,私自带兵南下,要把他召回来,然而数天过去,等来的不是崔承允带兵回返的消息,而是他佯攻全州,引诱倭军从光州、南原分兵救援,途中设伏歼灭七千倭军的战绩。
这跟把他架在火上烤有什么区别?
事实证明,能守下开京崔承允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而那些在开京城内经历过血肉横飞守城的高丽士卒们也已经脱胎换骨,起码黎盛一开始就没指望过他们,接手城防后就忙着收拾忠清道满地乱窜的倭人,一抬头才发现崔承允居然还打了个胜仗,同时前线关于倭军兵力分布、各城城防之类的消息也被崔承允派人送了回来,替黎盛省了好大一番力气,这位高丽将领不仅没拖他后腿,反而还真的为剿倭大业尽了一份心力。
可崔承允偏偏就是没理那连着的七道金牌,该打仗打仗,该探路探路,手底下握着两万兵力也没高丽君臣敢去找他,民间的风声越来越激烈,崔承允的身影越高大伟岸,当初扔下开京逃跑现在又想把崔承允召回来的高丽王李宗衍就显得越像个昏庸无用的小人。
黎盛在一旁看戏看得心满意足,他还去参加了两场开京城内的朝会,看到高丽君臣都对如今的崔承允无从着手,原本只有党争而无分裂迹象的高丽现在因为金倭入侵而人心浮动时,这个一向不厚道喜欢看人倒霉的刺头摸着下巴笑起来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开心。
但看戏归看戏,该打的仗也还是要打的,确认了北边辽金还在打生打死,甚至金国还派了人来与高丽商谈归还西京的价钱,短时间内开京不会再有威胁,并且忠清道剩余倭军都被清扫干净后,黎盛在开京的校场点兵,正式南下。
不知道是不是从崔承允那儿得了灵感,亦或者说哪怕以黎盛看来全州也有点难打,所以黎盛并没有选择直接将兵力堵到全州城下,与倭军来一场城池攻防,而是把目光投向了同为全罗道枢纽之一的光州。
与此同时,他也知道了接下来要面对的对手是谁。
在织田信虎于战场切腹自尽以后,其实倭军中就很难找到一个有威信统领全军的人了,毕竟倭国的大军是由几十位诸侯的兵力组成的,这些诸侯有大有小,兵力自然也就有多有少,从釜山港登岸的时候,七万倭军被分成了九军,战事顺利便各抢各的,一直打到高丽开京,这才有织田信虎统筹前线战事。
而织田信虎被黎盛坑死,剩下的近四万倭军自然也就分崩离析,又划分了几军不好说,但黎盛得知接下来魏军要面对的几座军事重镇,里面的守将都各不服气,也就是说别看倭军如今明面上实力还很强,但只要魏军抢占了交通枢纽,将各座城池切割,那么在片面战场上,占优势的居然还是魏军。
东有扶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