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真是孤儿院,不是杀手堂

卷引:脚印(1/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引:脚印

一处原始山林内。

山林茂密,阴气极重,行走在林间,皮肤森寒,凉至心间。

腐烂的树叶下毒虫出没,遥远的深林内兽吼咆哮。

此刻。

一股浓郁到了极点的血腥味弥漫在林中。

林地上。

站着三个人。

三人皆是女子,两人身穿黑衣,手持染血长剑。

另一人是个少女,脸色苍白,一袭青衣袍褂,原本青色的袍褂已经被鲜血染红。

她们周围倒着十余具尸体,战斗的痕迹十分惨烈,鲜血满地。

尸体上却只有一道剑痕。

死者喉咙被利剑贯穿,眼睛大睁,神情迷茫。

死的时候,他们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杀他们的剑快到了极致!

两名黑衣女子年龄不一,右手持剑,护在青袍少女身边。

其中一个年长的女子神色清冷,看向青袍少女,有些紧张的问道:“陈毅呢?”

青袍少女将目光从周围的尸体上收回,闻着浓郁的血腥味,她脸色有些发白。

“毅哥把他们引去那边了。”

“他有毒药防身,还带着千年雪莲,神农帮的人短时间不会拿他怎么样。”

“我们快些过去,迟则生变。”青袍女子声音急促道。

黑衣女子点了点头,她上前一步,低声道:“少主,得罪了!”

说完,她提起少女的后心,身子化作一道黑影,脚下施展身法向山林深处追去。

另一个身穿黑衣,面无表情的少女跟在后面,一言不发。

时间不长。

寻着别人走过的痕迹。

三人穿过一片山林,看到不远处地面上躺着几具尸体,地面上散落着磨有利刃的药锄。

黑衣女子停下脚步,放下手中的青袍少女。

青袍少女赶忙跑到尸体旁,神情紧张的看向尸体。

这些人穿着相同,皆是黄色袍褂,胸口位置绣有一柄绿色的玉如意。

“是神农帮的人!”

青袍少女见死的人都是神农帮的人,心里顿时松了口气。

“毅哥应该就在前面了,我们快……”

青袍少女还未说完,只见一旁的黑衣女子拉住了她。

少女一脸疑惑的看去。

那黑衣女子表情凝重,一双秋水般的眸子紧盯地面。

她缓缓蹲下身去,白皙的玉手轻抚地面上的叶子。

青袍少女目光顺着她的手看去,也发现了异常。

地面上的草叶向两边分开,中间有一道深深的痕迹。

那道痕迹少说也有三尺宽,从这里开始,一直延伸向山林深处。

青袍少女一愣,随后忽然意识到。

这里好像太安静了。

周围就连鸟雀声都没有!

站在后面的黑衣少女像是想起什么。

她赶忙伏下身子,仔细查看地面。

黑衣少女轻动了两下鼻子,开口说道:“有一股很重的腥臭味。”

“看这痕迹,草叶向两侧倒开,地面有过重压的痕迹。”

“师父,这是蛇道。”

“林子里刚刚有大蛇爬过。”

蹲下身子的黑衣女子柳眉微皱。

蛇道?

蛇道足足三尺宽。

这么大的蛇?

她目光延伸,看向密林深处。

三尺宽的痕迹夹杂着一些脚印,一路延伸到林内。

黑衣女子站起身,仔细打量周围死者的尸体。

她眼底闪烁光泽,沉声说道:“他们死的时候表情很惊恐……”

“清宁,你按一下他们的尸体。”

黑衣少女走到一具尸体旁边,按了两下尸体。

尸体入手发软,骨骼碎裂。

她面无表情的说道:“师父,有大蛇,把他们撞死了。”

说着,黑衣少女目光扫过地面,敏锐的发现一些黏液和散落的鞋子。

我是牛战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野雀
野雀
关于野雀:十八岁,桑晚被迫做了许连城的金丝雀。许连城高高在上,永远强势,将她禁锢在身边。桑晚恨他,说,“我永远不会爱你。”许连城轻蔑,“你以为我在乎。”许家三少只要一时欢愉,不爱任何人。十年纠缠,她以
春日金
代嫁春情
代嫁春情
虐文?追妻火葬场?强取豪夺?囚禁?宅斗天生媚骨陪嫁丫鬟?人前正人君子人后疯批阴暗权臣先虐女主后虐男主/后期独宠/女主成长系,先弱后强不心软,有仇必报。酒酿的第一次是卖给沈渊的,被当作试婚丫鬟抬进沈府,
无糖黑茶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真千金归来,发现家人住狗窝
全能女神夏灼灼回家认亲,发现家人被害得破产。夏父锒铛入狱,夏母病重在床。六个哥哥更是残的残,废的废。而家里的假千金见情况不对,抱上别的大腿抛弃家人而去,还害得家人只能住狗窝。众人嘲笑夏家是落水狗,人人
温小浅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顶不住了,禁欲大佬把我摁着亲
【破镜不重圆+禁欲大佬+暗恋成真】订婚前夕。未婚夫的白月光回国。沈佳蓉爱了他十年,最后只得到一句:对不起。在众人嘲笑下她狼狈出国。几个月后。京圈第一世家爆出婚讯和一张求婚照片。照片中,俊美男人将娇小女
小妖重生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