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生有点狠

第150章 欧远山的初次见面(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50章 欧远山的初次见面

“我的意思,你明白了小猛,放宽心我们不会让一个爱国的人受委屈的,相信爷爷,一切都会过去。”

王猛感动的不得了,对于这个退下来很少露面的人物,上一世的王猛也只是在电视里看到了一个镜头。

那时候的刘正已经是满头白发,想着想着眼泪含着眼圈。

让刘正一下子慌了起来

“小猛,你这是干什么?挺大个男子汉,怎么还哭了,这个可不好啊。”

“没事,大爷爷,就是想到一些别的事,我这都不算什么,国家需要我肯定会全力支持,哪怕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一句话说的刘正重新打量了一番…

“倾家荡产在所不惜,小家伙这回没少赚吧,真不知道你这个小脑瓜怎么长的,年纪轻轻论身价现在是华国首富了吧。”

王猛心里又是一阵发慌~

这可不能说实话,但是一想着自己的行为不在对方的监控下也不实际,看来以后得注意。

“哪有啊,我这小家小业没多少钱,这次也是很幸运,让我赶上了一波风口,而且我那点盈利跟您比差太多了,还是您运筹帷幄。”

这小子还拍上了马屁,刘正也是宽慰:

“你小子,还挺滑头,放心吧,国家不会亏待你的,说吧有什么要求,只要是不违反原则的,都可以!”

话没说完,周秘书带了一位50来岁的男人进了会客室。

王猛看到面前这位男子,眼睛直接愣住了,这不是自己的偶像么!

欧远山见会客室还有一位,也是认真打量起这个少年,看对方看向自己的眼神,友好的点了一下头打了一个招呼。

太有感染力了!

这动作这举止,看着就让人舒服。

王猛像个小迷弟似的看着欧远山。

“远山,这位就是我那个孙子,你应该听说过吧,跟周家那小子不对付的那位。”

一听这话,欧远山也是重视了起来,早就听说在宜宾出了一个年轻人,把周家那个小纨绔坑得是明明白白,而且据说全身而退还占了上风。

不简单啊!

“诶呀,是王猛,王小友么?”

“是我,是我,叔!”

想了半天~

王猛莫名其妙的喊了一声叔,让欧远山也是一阵错愕,但是属实听着亲切,对王猛的好感不自觉的又上了一个层次。

在双方谈话中得知,欧远山刚从地方调到上京党政第一学校任校长,王猛一下子想到了什么!

“爷爷,欧叔,我有个请求,不知道今年学校还有没有专修班了,我想给一个人要个名额,深造深造学习一下。”

哦!

刘正认真的看了看欧远山,见刘老这是等自己表态,欧远山赶忙点头答应。

如果王安全现在知道王猛这小子给自己要来了一个上京党政第一学校进修的名额,估计血压都得飘一下。

要知道到了现在王安全的级别,学习回来以后那是妥妥的更进一步,而且有第一档党政学校学习的经历,后续可以说是平步青云。

王猛兴奋异常,一个劲的跟欧远山畅想着未来,唠着唠着把刘正都给忽略了,一番变化让欧远山尴尬得不得了。

小伙子,悠着点,你爷爷可看着呢…

但是不得不说王猛的一些见解,让两位大佬豁然开朗。

就这样,两位合起来100多岁的人,跟着一个20岁的小伙子,在会客室唠了两个点。

出来的时候,欧远山对于王猛的欣赏又上了一个台阶,简直超过了自己的儿子。

这小子真优秀!

小脑瓜子,3万亿投资,怎么想的?

厉害~

小白爱看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1985:从车间小工到商业帝国
重生1985:从车间小工到商业帝国
故事横跨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为背景,聚焦江州市国营红星食品厂,一个前世悲惨的男人重生至1985年,从工厂普工逐渐缔造出民族食品商业帝国。剧中贯穿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醋溜肥肠
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
关于我当天下第一的那些年:三十七年,踏冥山巅。劫云压顶,天雷滚滚。江湖上公认的天下第一,想要渡劫成仙!天劫之下,那位天下第一魂飞魄散,彻底消散天地之间。————“我叫林错,曾经的……天下第一。”
赵树下
八零:三年没见面,提离婚冷面军少红了眼
八零:三年没见面,提离婚冷面军少红了眼
【年代+军婚+双洁+打脸+虐渣】温茯苓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成了年代文里的悲惨女配——爹妈早逝,舅舅一家把她当摇钱树,还差点被厂长儿子强暴。原主上吊自杀的结局?不不不,她可不想重蹈覆辙!温茯苓开启了逆袭
苏拾
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
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
关于我去上坟,爷爷从坟里出来了!:“爷爷你让我赚套房,丫鬟我给你送满堂,爷爷保佑我买宝马,我让你住的更豪华,爷爷你让我财运发,我保证你元宝有的花,爷爷保佑我中大奖,鞭炮给你整十万响!”“乖孙,清明节是
清风浮云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你照顾你闺蜜老公,我照顾你闺蜜
姜远出车祸而死,重生归来要让奸夫淫妇付出代价,也要将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狠狠踩在脚下,看我股市搅风云。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