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318章
“您觉得怎么样?”朱慈烺问史可法,他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和焦急。
史可法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坏了!这是要把我当挡箭牌啊!让钱谦益到我府上做幕僚,实际上就是给太子当幕僚了。万一出了什么事,责任可就全在我身上了!他的心里泛起了一丝苦涩和无奈。
然而,朱慈烺却看出了史可法的顾虑。他站起身,走到史可法身边,轻声说道:“史尚书,您是忠厚识大体的人,朝廷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现在南京吏部尚书一职空缺,我想让您来担任这个职务。”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诚恳和期待。
史可法犹豫了一下,但很快就下定了决心。为了大明,为了太子,他愿意豁出去!他抬起头,坚定地看着朱慈烺说道:“臣史可法敢不从命!谢殿下赏识!”说完,他跪下来领旨,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
朱慈烺看着史可法坚定的眼神和果决的行动,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史可法是一个可以信赖的人,一个愿意为大明江山社稷付出一切的人。他轻轻拍了拍史可法的肩膀,说道:“好!有你在,我放心多了!”
此时,窗外的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下来,照耀在两人的身上。他们的身影在阳光下拉长,仿佛预示着未来的希望和挑战。朱慈烺和史可法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信心和决心。他们知道,只要他们齐心协力,一定能够度过这个难关,为大明江山社稷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话说,看着史可法的背影渐渐远去,明太子朱慈烺长长地吐了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疲惫,却也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坚定。大殿的门缓缓关上,发出沉重的响声,仿佛在为这场密谈画上一个暂时的句号。
倪元璐从后面走出,一脸沉稳,他的步伐不急不缓,每一步都显得那么从容。慈烺转头看着他,眼中闪过一丝询问的光芒,他问道:“倪先生,您这趟出去,事情能办成吗?”他的声音虽轻,却带着几分急切。
元璐斩钉截铁地回答:“没问题!原因有三。”他的声音坚定有力,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第一,钱谦益那老小子已经被父皇贬了,还没正式发话呢,殿下您可千万别擅自给他安排官职,不然御史们的弹劾奏章能堆满整个皇城,让人头疼。”元璐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戏谑,却也透露出朝堂之上的复杂。
慈烺闻言,眉头微皱,似乎在思考着什么。他轻轻地点了点头,示意元璐继续说下去。
“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是让他先在史可法手底下藏着,做殿下的智囊团,等时机成熟了再说。”元璐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深思熟虑。
“我猜钱谦益自己心里也明白这道理!”他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
“如果他肯听话,那三十万两银子就能解咱们的燃眉之急;他要是不从,咱们也不能硬来。”元璐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却也透露出几分坚决。
慈烺点了点头,他的眼神在不断地变化,仿佛在琢磨着元璐的话。他轻轻地叹了口气,似乎在为这朝堂之上的纷争而感到无奈。
元璐接着说:“第二,史可法本来是管兵的兵部尚书,现在又兼管了吏部,这是啥意思?”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询问,却也透露出几分明了。
“表示父皇对我的重视呗!”慈烺眨眨眼,轻松地回答,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却也透露出几分稚嫩。
“没那么简单,殿下您忘了史可法的出身了吗?”元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提醒,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东林党?”慈烺的眉头微皱,似乎在回忆着什么。
“对头!”元璐捋了捋胡子,笑着说,“群臣一看,您重用史可法,就等于重用东林党。这样一来,慕容炯然那边的人,因为跟东林党关系好,就能打消不少疑虑。再加上钱谦益这事儿,双管齐下,华瑞奇那边的压力自然就小了。”
慈烺闻言,恍然大悟,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之前还真没想到,史可法兼任吏部竟然还有这么深的门道。
“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么做能安抚南京这边的官宦和勋戚们。”元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严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深沉。
慈烺挑起眉毛问:“他们想干嘛?”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警惕,却也透露出几分好奇。
元璐苦笑了一下:“殿下您别多想。虽然跟着咱们南迁的官宦勋戚不多,但也不是没有。在他们眼里,北京那边的都是敌人。”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却也透露出几分理解。他知道,这些官宦勋戚们的心思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您收了钱谦益的钱,又提拔南京的史可法,这不就是告诉他们,您不会让北边的人来取代他们嘛。”元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解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明了。
慈烺闻言,眼神变得冷峻起来:“勋戚敢跟东林党勾结,我就撤了他的操江提督!”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怒意,却也透露出几分坚决。
“使不得!”元璐连忙阻止,“殿下您现在缺钱,钱谦益愿意捐,刘孔昭这么做也是为了您和朝廷着想。他没什么错,您无缘无故地治他的罪,会寒了大家的心啊。”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恳求,却也透露出几分担忧。他知道,慈烺虽然聪明,但毕竟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考虑得不够周全。
听了元璐的话,慈烺心里五味杂陈。他有种不想当这个太子的感觉,这朝堂上的事儿,比他想的复杂多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迷茫的光芒,仿佛在寻找着出路。
元璐看出他的心思,劝道:“殿下您是储君,做事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温和,却也透露出几分坚定。
“那些逢迎上司的人,有的是为了升官发财,但更多的是为了自保。殿下您得明白这一点。”元璐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提醒,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睿智。
慈烺叹了口气:“来南京之前,我只知道读书写字,偶尔看看父皇的奏章。从来没接触过这些政事。现在监国南京,才知道朝堂上有多乱。”
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无奈,却也透露出几分成熟。他知道,自己必须面对这些纷繁复杂的政事,不能逃避。
“学生受教了,多谢先生。”慈烺郑重地行了个礼,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他知道,元璐是为了他好,是在教他如何在这复杂的朝堂上立足。
元璐哪敢受他的礼,连忙阻止。他笑着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他知道,慈烺虽然年轻,但聪明好学,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君主。
君臣俩又商量了好久,慈烺问道:“先生,要不要赶紧给华瑞奇发急递,催他出兵?”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急切,却也透露出几分担忧。
元璐沉吟片刻,然后缓缓说道:“急递是要发的,但密信也得写。急递是朝廷的公文,密信则是殿下的私人意思。”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解释,却也透露出几分深思。他知道,这两封信的内容必须谨慎考虑,不能有任何差错。
“那内容怎么写?”慈烺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询问,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好奇的光芒。
元璐微微一笑:“武昌上游的岳州是重镇,张献忠在那里屯了几万兵。华瑞奇是老将了,自然能权衡利弊。”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却也透露出几分担忧。他知道,华瑞奇是个老将,经验丰富,但张献忠也不是吃素的,这场战斗必将十分艰难。
“急递就催他赶紧出兵,密信则让他稳重行事。”元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沉稳,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睿智。
“两封信内容相反,华瑞奇会听谁的?”慈烺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疑惑,他的眼神中闪烁着不解的光芒。
元璐微微一笑:“这就要看华瑞奇的智慧了。他是个老将,自然能明白殿下的意思。殿下您口头催促一下就行了,别轻易插手军机大事。您应该多留意南京的朝局。”
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提醒,却也透露出几分担忧。他知道,慈烺虽然聪明,但毕竟还年轻,有些事情可能考虑得不够周全。他必须时刻提醒他,让他保持清醒的头脑。
“东林党不能一家独大,得找个能制衡他们的人。”元璐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思,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睿智。
慈烺想了想:“南京有实权的,除了徐弘基,就是刘孔昭了。”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确定,却也透露出几分犹豫。他知道,这两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想要制衡他们并不容易。
元璐点了点头:“对,就是他们。不过,具体怎么做还需要殿下您自己拿捏分寸。”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提醒,却也透露出几分信任。他知道,慈烺虽然年轻,但聪明好学,只要给他时间,他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出色的君主。
在南京的市井中,一家酒楼的雅室里,刘孔昭和钱谦益对面而坐。室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两人各怀心思的脸庞。窗外夜色深沉,偶尔传来几声远处的更鼓声,更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
“多谢诚意伯出手相助!”钱谦益恭敬地行礼感谢,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感激的光芒。他知道,这次能够成功,多亏了刘孔昭的帮助。
孔昭笑着站起身,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客气,却也透露出几分狡黠。“钱老客气了,我这么做也是为了殿下和朝廷,没什么私心。”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解释,却也透露出几分自嘲。
钱谦益知道他是假客气,但还是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他:“诚意伯奔波劳累,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他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诚恳,却也透露出几分无奈。他知道,这封信里装的是银子,是他为了感谢刘孔昭而准备的。
孔昭往后退了半步,装出一副要走的样子:“钱老这是要害我啊?南京到处都是锦衣卫和东厂的耳目,我虽然想收,但也不敢啊!”他的声音中带着几分惊慌,却也透露出几分戏谑。他知道,这封信里装的是银子,但他并不想收。
钱谦益尴尬地笑了笑:“我以为……诚意伯能避开锦衣卫的耳目。没想到……”他的话没说完,意思已经很明显了。他知道,自己这次可能做错了。
“避开不难,但反而更引人注目。不如大大方方地见面。”孔昭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解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几分睿智。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躲躲藏藏,否则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
“事情办完了,我就先走了。”孔昭说着就要走,他的步伐不急不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