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无妄卦第二十五
六二,不事耕耘,不图收获,不务开垦,不望熟田,听其自然,有所行动可得利益。
《象传》说:“不事耕耘,不图收获”,说明不想着谋求富贵。
【解说】
获,收割。“菑”为只杀除杂草但尚未耕种的田,即开荒的田。“畬”是已垦种三年的熟田。六二阴之居阴,安分守己,不耕不获,不“菑”不畬,不富而安,这样的君子行为不失其正,从没有非分之想。他就是收获不是自己耕作的作物,开垦不是自己侍弄的良田,也是应当的,取之有道,非妄想不劳而获者可比。
【原文】
六三,无妄之灾1,或2系之牛,行人3之得,邑人4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注释】
1无妄之灾:指无妄行而有的灾祸,是意外之灾。
2或:有人。
3行人:过路人。
4邑人:指附近居住的邻人。
【译文】
六三,意想不到的灾祸,如有人拴系着一头耕牛,被路人顺手牵走,附近人家却因此而蒙冤遭灾。
《象传》说:过路人偷得了牛,邻居却因此被怀疑而受到中伤。
【解说】
牛是财富的象征,牛失就是财失,为破财之灾。本地的人误遭嫌疑,这是无妄之灾,意外之祸。盖因三爻不当位,而互巽为草木为伏为盗,故有此象。六三无故怀疑甚至诬陷当地人,是想失而复得,出发点并不算虚妄,但方式方法则是极为虚妄荒诞,只能适得其反。
疑邻盗斧的寓言就说明了此意。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被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他观察那人走路的样子,怎么看怎么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面部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谈吐,更像是偷斧子的。总之,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这个丢斧子的人在翻动他家的谷物的时候发现了他丢的斧子,第二天再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谈举止都不像是偷斧子的人了。看来,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巨大障碍。如果以成见去观察世界,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原文】
九四,可贞1,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2之也。[朱熹《周易本义》:“有,犹守也。”]
【注释】
1贞:正。
2有:守。
【译文】
九四,可以守持正道,没有灾咎。
《象传》说:“可以守持正道,没有灾咎”,说明要坚守正道才能免灾。
【解说】
阳遇阳则窒,九四上遇众阳无法前进,下又无应,不适合于动。九四居艮止,故可以贞定不妄动(可贞)。失位不妄动故“无咎”。下乘重阴,故亦“无咎”。九四知足守柔,长久则益。
【原文】
九五,无妄之疾1,勿药2有喜3。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4也。
【注释】
1疾:小病。
2药:这里作动词,服药。
3有喜:病愈。
4试:用。
【译文】
九五,没有意想到的疾患,不必用药即愈,会有喜庆。
《象传》说:没有意想到的疾患不药而愈,不能够随意用药。
【解说】
“无妄之疾”是说疾病已无痊愈希望,后来不药而愈,其喜可知。此爻不言吉而言喜,盖生病有灾本无吉可言。九五虽当位有应,然承乘皆阳,过于刚健,志向过强,虽正亦有过,故有疾病。“不可试”,言此为事之偶然,非所期望,不可尝试。
文种之死,最可说明九五、上九两爻。
越国灭吴后,文种不听范蠡的劝告,仍留在越国为相。在要和平还是要称霸的战略方针上,主张养民生息的文种与勾践又发生了冲突。勾践这时便起了杀机。后来,当勾践以当初夫差赐死伍子胥的方法赐文种死时,文种仍“执迷不悟”。他只怨勾践无情无义,却不知自己的心境,已与现在的越王相去甚远。某种程度上说,文种之死无可避免!这正是“王者之道”与人之本性不可共存的必然结果。
【原文】
上九,无妄,行有眚1,无攸2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3之灾也。
【注释】
1眚:过错,祸殃。
2攸:所。
3穷:穷途末路。
【译文】
上九,不妄为,而行动遭祸患,不会有什么利益。
《象传》说:不妄为而行遭祸患,说明上九至极,穷途末路而要遭灾。
【解说】
上九居亢穷之地,身在乾体,阳刚健行,上无所往之地,下又乘阳遇敌,又是不可妄动之时,失位不安,故“行有眚”,“无攸利”。上九亢阳穷途末路,宜早回头,再进必有灾。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