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艮卦第五十二
【译文】
六二,抑止其小腿的行动,无法举步向上承应跟随,心里不痛快。
《象传》说:“无法举步向上承应跟随”,这是由于未能听从其劝退回。
【解说】
腓是腿肚,指小腿,六二所在相当于小腿肚。“不拯其随”是不能抬腿,拯为举,随为腿,就是小腿艮止不能动了,六二本来居中得正,但居互坎(二三四爻)被陷,不能退让听从九三(大腿)。坎为耳,为听从。小腿僵直是因为不顺从上面,六二此时是不当止而止。
【原文】
九三,艮其限1,[陆德明《经典释文》:“限,要也。”朱熹《周易本义》:“限,上下身之际,即腰胯也。”]列2其夤3,[王弼注:“夤,当中脊之肉也。”]厉薰心。
《象》曰:“艮其限”,危薰心也。
【注释】
1限:腰部。
2列:同“裂”,分离。
3夤:夹脊肉。
【译文】
九三,抑止其腰部的行动,脊肉撕裂,危险就像烈火一样熏灼其心。
《象传》说:“抑止其腰部的行动”,说明身处的危险像烈火一样熏烤其心。
【解说】
“艮其限”,是腰不能动。限,人体上下的界限,指腰部。九三处上下两阴之间,阴阴排斥,故危厉,心急如焚。“夤”是脊背的肉。“列”是裂的本字。九三刚爻居刚位,又不在中位,过分刚硬僵直,使腰不能屈伸,痛苦万分。九三阳爻是下卦艮的主爻,又与上卦唯一的阳爻敌应,与上下左右的人,都不能和谐相处,当然危厉。
【原文】
六四,艮其身1,无咎。[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身,腹也。观坤为身,故‘艮其身’。得位承五,故‘无咎’。”]
《象》曰:“艮其身”,止诸2躬3也。
【注释】
1身:躯干。
2诸:之于。
3躬:身体,自身。
【译文】
六四,抑止上身的活动,没有过错。
《象传》说:“抑止上身的活动”,说明能自己控制而保持正直。
【解说】
六四是腰以上的身体部分不动(止诸躬也,躬即是身)。六四阴爻居阴位得正,这部分从来不自行其是地妄动,与腰腿和谐相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所以“无咎”。
【原文】
六五,艮其辅1,[程颐《易传》:“辅,言之所由出也。”]言有序2,[高亨《周易大传今注》:“言有序,不妄谈也。”]悔亡3。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孔颖达《周易正义》曰:“‘以中正’者,位虽不正,以居得其中,故不失其正,故‘言有序’也。”]
【注释】
1辅:颊辅,即面部的两颊,此指嘴巴。
2序:次序,条理。
3亡:消除。
【译文】
六五,抑止其口,说话中肯而条理分明,悔恨消亡。
《象传》说:“抑止其口”,因为不偏倚,正确无误。
【解说】
“辅”是颚的关节。六五在卦的上方,相当于颚的关节,艮止在颚的关节,是要求言语谨慎,说话中肯条理分明。俗话说,“祸从口出”,言语有所把关,自然可以“悔亡”。
【原文】
上九,敦1艮,吉。[李鼎祚《周易集解》引虞翻曰:“无应静止,下据二阴,故‘敦艮,吉’也。”]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注释】
1敦:敦厚。
【译文】
上九,敦厚而知足知止,吉利。
《象传》说:谨慎敦厚而知足知止,吉利,说明上九能以敦厚的品德获得善终。
【解说】
上九是艮止的最上方,且是终极阳爻,说明能够保持晚节,止于至善。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