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三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白身(1),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注释】
(1)题:额头。
【译文】
再往北二百八十里,有座石者山,山上没有草木,遍布着瑶、碧之类的美玉。泚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注入黄河。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豹子,长着花斑额头,身体是白色的,这野兽的名字叫孟极,善于隐藏身形,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多葱、葵、韭、桃、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1),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2),其鸣自呼。
【注释】
(1)禺(yú):兽名,类似猿猴。
(2)幽(è):古代传说中的怪兽名。
【译文】
再往北一百一十里,有座边春山,山上遍布着野葱、葵菜、韭菜、桃树和李树。杠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注入泑泽。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禺,身上长满了花纹,它喜欢笑,一看见人就假装睡着了,它的名字叫幽,这野兽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1),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2),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3),名曰(4),其鸣自呼,食之已风(5)。
【注释】
(1)鬣(liè):动物头、颈上的鬃毛。
(2)足訾(zi):兽名。
(3)雉(zhì):野鸡。
(4)(jiāo):鸟名。
(5)风:风痹病。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蔓联山,山上没有草木。山里有种野兽,样子像禺,脖子上长着鬃毛,牛尾,双臂上遍布着花纹,马蹄,它一看到人就呼唤,它的名字叫足訾,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山里有种鸟,喜欢成群栖息,也喜欢结队飞行,它的羽毛很像雌野鸡的,名字叫,它的叫声就是自己的名字,人吃了它能治风痹。
又北百八十里,曰单张之山,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咤(1),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2)。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3),食之已嗌痛(4),可以已痸(5)。栎水出焉(6),而南流注于杠水。
【注释】
(1)咤(zhà):吆喝。
(2)蟠(pán):盘曲,盘结。
(3)(yè):传说中的鸟名。
(4)嗌(yì):咽喉。
(5)痸(chì):癫狂病。
(6)栎(lì)水:水名。
【译文】
再往北一百八十里,有座单张山,山上没有草木。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豹,拖着长尾巴,有人的脑袋和牛的耳朵,长着一只眼睛,它的名字叫诸犍,这野兽喜欢吼叫,走动时用嘴叼着尾巴,在睡觉的时候把尾巴盘起来。山里有种鸟,它的形状像野鸡,脑袋上有花纹,有白色的翅膀和黄色的脚爪,名字叫白,吃了它就能治咽喉疼痛,还可以治癫狂病。栎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流注入杠水。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其上多樗柘(1),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2),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斯(3),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
【注释】
(1)樗柘(chu zhè):樗,木名,即臭椿树。柘,木名,桑科。是贵重的木料,木汁能染赤黄色。
(2)(jiào):大声呼叫。
(3)竦(song)斯:传说中的人面神鸟名。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有座灌题山,山上有很多臭椿树和柘树,山下遍布着流沙,还出产大量的磨刀石。山里有种野兽,长得像牛,有一条白色的尾巴,它的叫声像人在高呼,这种野兽的名字叫那父。山里有种鸟,样子像雌野鸡,有一张人的面孔,看见人就跳跃不止,它的名字叫竦斯,它叫的声音就是自己的名字。匠韩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注入泑泽,水中有大量的磁铁石。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1),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2)。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注释】
(1)楛(hù):荆一类的植物,茎可制箭杆。
(2)旄(máo)牛:即牦牛,产于我国西南地区。
【译文】
再往北二百里,有座潘侯山,山上遍布松树和柏树,山下遍布着榛树和楛树,山的南边盛产玉石,山的北边盛产铁。山里有种野兽,形状像牛,四肢的关节上长着长毛,它的名字叫牦牛。边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南流注入栎泽。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无草木,冬夏有雪。
【译文】
再往北二百三十里,有座小咸山,山上不生长草木,不论是冬天和夏天都有积雪覆盖。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豪(1),其音如鼓柝(2)。
【注释】
(1)彘(zhì)豪:猪颈部的长毛,猪鬃。
(2)柝(tuò):古代巡夜敲击报更的木梆。
【译文】
往北二百八十里,有座大咸山,山上不生长草木,山下出产大量的玉石。大咸山是四方形的,人根本不能攀爬上去。山里有种蛇叫长蛇,它的身上有毛,这毛和猪脖子上的硬鬃毛相似,它的叫声像人在敲击梆子。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敦薨之山,其上多棕枏,其下多茈草(1)。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出于昆仑之东北隅,实惟河原(2)。其中多赤鲑(3)。其兽多兕、旄牛(4),其鸟多尸鸠。
【注释】
(1)茈(zi)草:即紫草。可作紫色染料。
(2)河原:黄河的源头。
(3)赤鲑(gui):河豚的别名。也称鲐。
(4)兕(sì):古代兽名。皮厚,可以制甲。
【译文】
再往北三百二十里,有座敦薨山,山上有很多棕树和楠树,山下到处是紫草。敦薨水就从这山发源,之后向西流注入泑泽。泑泽位于昆仑山的东北边,这里是黄河的源头。敦薨水中有大量的赤鲑鱼。山里的野兽以兕、牦牛居多,而鸟类以布谷鸟居多。
又北二百里,曰少咸之山,无草木,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牛,而赤身、人面、马足,名曰窫窳(1),其音如婴儿,是食人。敦水出焉,东流注于雁门之水,其中多之鱼(2),食之杀人。
【注释】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