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碍解道

慧品第一 大慧论(2/5)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慧品第一 大慧论

于此处或者有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圆满诸戒故是捷慧,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圆满诸根之防护故是捷慧,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圆满食之知足故是捷慧,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圆满守心故是捷慧,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圆满戒蕴……乃至……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智见蕴故是捷慧,通达处非处故、圆满住等至故、通达[四]圣谛故、修习[四]念住故、修习[四]正勤故、修习[四]神足故、修习[五]根故、修习[五]力故、修习[七]觉支故、修习圣道故、现证沙门果故是捷慧,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通达通智故是捷慧,喜多、明多、适悦多、胜喜多现证涅槃故是捷慧。资捷慧故是捷慧。

一七

资速慧者如何是速慧?

于过去、未来、现在之诸色之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劣、或妙、或远、或近之一切色是无常速疾[决定]故而是速慧,依苦而速疾[决定]故是速慧,依无我而速疾[决定]故是速慧,依无常而速疾[决定][过去、现在、未来之]诸受……乃至……诸想、诸行、诸识、诸眼……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诸老死故是速慧,依苦而速疾[决定]故是速慧,依无我而速疾[决定]故是速慧。

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依灭尽之义而无常,依怖畏之义而苦,依不坚固之义而无我,为观、度、量、明澄而色灭速疾[住于]涅槃故是速慧。过去、未来、现在之色是无常、有为、缘已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为量、度、观明澄而色灭速疾住于涅槃故是速慧。[于过去、未来、现在之]受、想、行、识、眼……乃至……过去、未来、现在之老死是无常、有为、缘已生、尽法、衰法、离法、灭法,为观、度、量、度明澄而老死灭速疾[住]于老死灭、涅槃故是速慧。资速慧故此是速慧。

一八

资利慧者如何是利慧?

速碎诸烦恼故是利慧,不忍已生之欲寻而断除、离令归于无故是利慧,不忍已生之瞋寻而断除、离令归于无故是利慧,不忍已生之害寻……乃至……不忍已生未生之恶不善法而断除、离令归于无故是利慧,不忍已生之贪而断除、离令归于无故是利慧,不忍已生之瞋……乃至……已生之痴、已生之忿、恨、覆、恼、嫉、悭、谄、诳、傲、怒、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所、一切现行……乃至……不忍一切顺有业而断除、离令归于无故是利慧,于一座现证、证得四圣道、四沙门果、四无碍解、六通智而以慧触接故是利慧。资利慧故此是利慧。

一九

资决择慧者如何是决择慧?

于此处或者于一切诸行,厌意多、惊怖多、悔多、不欣喜多、不现喜多而面背于一切诸行而不欣喜,于前不破于前不裂而破裂贪蕴故是决择慧,于前不破于前不裂而破裂瞋蕴故是决择慧,于前不破于前不裂而破痴蕴故是决择慧,于前不破于前不裂而破裂忿……乃至……恨、覆、恼、嫉、悭、谄、诳、傲、怒、慢、过慢、憍、放逸、一切烦恼、一切恶行、一切现行……乃至……破裂一切顺有业故是决择慧。资决择慧故此是决择慧。

如是有十六慧。

二〇

如是具十六慧人乃得无碍解。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一是成就宿缘他者是未成就宿缘。成就宿缘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一是多闻而他非多闻。多闻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成为多闻。一所说多而他所说不多。所说多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为多闻、俱所说多。一依倚于师而他不依倚于师。依倚于师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为多闻、俱所说多、俱依倚于师。一所住多而他者所住不多。所住多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多闻、俱所说多、俱依倚于师、俱所住多。一观察多而他者观察不多。观察多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为多闻、俱所说多、俱依倚于师、俱所住多、俱观察多。一得无学无碍解,他者得有学无碍解。得无学无碍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为多闻、俱所说多、俱依倚于师、俱所住多、俱观察多、俱得无学无碍解。一得声闻之究竟,他者未得声闻之究竟。得声闻究竟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得无碍解者有二人,俱成就宿缘、俱为多闻、俱所说多、俱依倚于师、俱所住多、俱观察多、俱得无学无碍解。一得声闻之究竟,他者独等觉者。独等觉者较他者超出、增上、殊胜而开展其智。

如来、应供、正等觉者对于独等觉者与及人、天、世间是得最上无碍解,慧分别善巧,智分明而证得无碍解,得四无畏,持十刀、胜丈夫、人师子……乃至……为诸彼贤刹帝利、贤婆罗门、贤居士、贤沙门之能察而善作论议,如割(锐利射者之)毛发而游行,以成慧善摧破诸成见。彼等起所问,至如来之前,对问秘密、覆隐[之义]世尊回答论说其所问。以此处世尊即以慧显照故而是得最上无碍解者。

慧品第二 神通论

何为神通?于神通有几何?于神通之地有几何?于足有几何?于句有几何?于根有几何?

何为神通?依通之义为神通。于神通有几何?于神通有十。于神通之地有四,于足有四,于句有八,于根有十六。

何为十神通?是摄受神通、神变神通、意所成神通、智遍满神通、定遍满神通、圣神通、业异熟生神通、具福神通、明所成神通、随处之正加行缘通义之神通。

何为神通之四地?初静虑是离生地,第二静虑是喜乐地,第三静虑是舍乐地,第四静虑是不苦不乐地。于神通有如是四地而资于神通之得、神通之获得、神通之神变、神通之遍流、神通之得自在、神通之无畏。

何为神通之四足?于此处比丘乃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习勤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神足。于神通有如是四足资于神通之得、神通之获得、神通之神变、神通之遍流、神通之得自在、神通之无畏。

何为神通之八句?若有比丘依欲得定时,得心之一境性。欲非是定,定非是欲,欲与定者异也。若有比丘,依勤得定时,得心之一境性。勤非是定,定非是勤,勤与定是异也。若有比丘,依心得定时,得心之一境性。心非是定,定非是心,心与定是异也。若有比丘,依观得定时,得心之一境性。观非是定,定非是观,观与定是异也。于神通有如是八句资于神通之得、神通之获得、神通之神变、神通之遍流、神通之得自在、神通之无畏。

何为神通之十六根?不下之心于懈怠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不高之心于掉举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不前之心于贪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不侧之心于瞋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不倚之心于见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不系之心于欲贪无动转故是为不动,解脱之心于欲欲无动转故是为不动,离系之心于烦恼无动转故是为不动,永尽之心于烦恼遍取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一境性之心于种种性烦恼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信所摄之心于不信无动转故是为不动,精进所摄之心于懈怠无动转故是为不动,念所摄之心于放逸无动转故是为不动,定所摄之心于放逸无动转故是为不动,慧所摄之心于无明无动转故是为不动,光耀之心于无明之闇黑无动转故是为不动。于神通有如是十六根而资神通之得、神通之获得、神通之神变、神通之遍流、神通之得自在、神通之无畏。

何为摄受神通?于此处有比丘领受多端神变,一身而为多身,多身而复成为一身,或现、或隐,过墙壁山崖,无有碍事如于虚空,出没于地中,如于水中,行于水上,无坏[于水]如于地上,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而行,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乃至到达梵世以身所及之威。

于“此处”者,于此见、此忍、此喜、此摄受、此法、此律、此教、此梵行、此教师,故云于“此处。”

“比丘”者是或善异生,或有学之比丘,或为法不动之阿罗汉。

“领受多端神变者”,乃领受种种之神变。

“一身成为多身者”,乃本性一身而倾心于多身,或百,或千,或倾心于百千,倾心已,“我是多身”,以智摄受而为多身。犹如具寿朱荼半托迦,一身而为多身,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一身而为多身。

“多身而为一身者”,乃本性多身而倾心于一身,倾心已,“我是一身”以智摄受而为一身。犹如具寿朱荼半托迦多身而为一身,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多身而为一身。

“现者”,乃无障盖、覆藏而辩了、明白。

“隐者”,乃有障盖、覆藏、围绕者。

“过墙壁山崖,无有碍事,如于虚空者”,乃于本性获得空遍等至,倾心于过墙壁山崖,倾心已,“成为空!”以智摄受而为空,彼倾心行过墙壁山崖,犹如于本性无有神通之人于无障盖、围绕为无碍而行,如是彼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过墙壁山崖无碍,如于虚空。

“出没于地中如于水中者”,于本性获得水遍等至而倾心于地,倾心已,“成为水!”以智摄受而成水,彼出没于地中,犹如于本性无有神通之人出没于水中,如是彼有神通心得自在者,出没于地中,如于水中。

“行水上无坏[于水],如于地上者”,于本性获得地遍等至而倾心于水中,倾心已,“成为地!”以智摄受而成地,彼行水上而无坏[于水],犹如于本性无有神通之人行地上而不为坏,如是彼有神通,心得自在者,行水上而无壤[于水],如于地上。

“于虚空结跏趺坐,如飞鸟之行者”,于本性获得地遍等至而倾心于虚空,倾心已,“成为地!”以智摄受而成地,彼于虚空行、立、坐、卧,犹如于本性无有神通之人于地上行、立、坐、卧,如是彼有神通,心得自在者、行、立、坐、卧如飞鸟于虚空。

“有大神通、大威德以手扪摸日月者”,于此处彼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或坐或卧倾心于日月,倾心已,“在手侧!”以智摄受而有于手侧,彼或坐或卧而以手扪摸日月,犹如于本性无有神通之人,于手侧扪摸某色,如是彼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或坐或卧而以手扪摸日月。

“乃至到达梵世,以身所及之威者”,若彼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欲往于梵世时,于远而[令]“近之!”以摄持近而近,于近而[令]“远之!”以摄持远而远,于多而[令]“少之!”以摄持少而少,于少而[令]“多之!”摄持多而多,以天眼见彼梵色,以天耳界闻彼梵声,以心差别智了知彼梵心,若彼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以可见之身,欲往梵世时,以身之力转变心,以身之力摄持心,以身之力转变心以身之力摄持心已,入于乐想、轻想而以可见之身往于梵世,若彼有神通而心得自在者,以不可见之身欲往梵世时,以心之力转变身,以心之力摄持身,以心之力转变身以心之力摄持身已,入于乐想、轻想以不可见之身往梵世,彼于彼梵世为有色意所成而具一切肢节,化作令诸根圆满者,若彼有神通者往之,化人亦往其处,若彼有神通者立之,化人亦立其处,若彼有神通者坐之,化人亦坐其处,若彼有神通者卧之,化人亦卧其处,若彼有神通者出香,化人亦出香其处,若彼有神通者炽然,化人亦炽然其处,若彼有神通者说法,化人亦说法其处,若彼有神通者作问,化人亦作问其处,若彼有神通者被问而回答,化人亦被问回答于其处,若彼有神通者与彼梵俱在而对谈、谈论,化人亦与彼梵俱在而对谈、谈论其处,彼有神通者为者彼化人为之。

如是为摄受神通。

何为神变神通?

于尸弃世尊、应供、正等觉者时有名阿毗浮声闻,于梵世不断出声而教说千世界。彼以可见之身而说法,以不可见之身而说法,下半身可见上半身不可见而说法,上半身可见下半身不可见而说法,彼舍本性身或示现童子身,或示现龙身,或示现妙翅鸟身,或示现药叉身,或示现因陀罗身,或示现天身,或示现梵身,或示现海身,或示现山身,或示现林身,或示现狮子身,或示现虎身,或示现彪身,示现象[军],示现马[军],示现车[军],示现步[军],示现多多军士之庄严。

如是为神变神通。

何为意所成神通?

于此处有比丘由此身为有色、意所成而具诸根圆满一切之肢节而化作他身,犹如有人由文叉草以拔苇,彼生如是念:“此是文叉草,此是苇,文叉草与苇相异,然苇由文叉草拔者”,或复犹如有人由鞘拔剑而彼生如是念:“此是剑,此是鞘,剑与鞘相异,然剑由鞘拔出者”或复犹如有人欲由蜕出蛇而彼生如是念:“此是蛇,此是蜕,蛇与蜕相异,然蛇是由蜕而出”,如是比丘由此身为有色、意所成而具诸根圆满一切之肢节而化作他身。

如是为神变神通。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夜墨寒
叶楚月,神武帝国臭名昭著的痴傻丑女,与人“苟且”,生下野孩子。未婚夫成亲之日,身穿喜袍从城墙跳下,为情而死。美眸初睁,来自21世纪的古武门主将掀起血雨腥风,一雪前耻!废物?素手撼帝国,乾坤足下踏!痴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外。野孩子?帝尊之子,天皇血脉,放眼八荒谁敢放肆?“娘亲,外面有个俊俏的大哥哥,说是我的爹爹。”“让他带着钱到后面排队去。”某日,帝尊大人邪魅一笑:听说,你到处跟人说我死了?
佚名
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
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
关于海贼:我,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夏辰意外穿越到海贼世界,开局就激活剧情岛屿打卡系统。“什么?打卡剧情岛屿就变强?那不是要起飞?”打卡第一个岛屿风车村就获得了动物系?幻兽种?人人果实?齐天大圣形态!太阳神尼卡很牛?知不知道你就算成神了也只是阻挡我的十万天兵天将之一?同时偶遇刚准备出海的路飞,在路飞的邀请下成为草帽团的副船长。跟着主角团到处打卡剧情岛屿,不断变强!……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主要写的
香蕉香不香
重返未来之与维同行
重返未来之与维同行
关于重返未来之与维同行:(萌新作者的第一本书!希望玩1999的各位可以看得开心)(男主在1999的部分会放在正文,在其他世界的则会放在番外,其他世界的内容不算多,大概会同步更新。)(番外写的实际上并不好,建议看完第一卷后直接跳转第三卷)“告诉我,我们人联的目的是什么?”“促进人类与神秘学家的融合,实现种族平等!”“告诉我,我们人联的依仗是什么?”“科技与军事实力!”“告诉我,我们人联实现目的手段
APILEZ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种田:貌美小夫郎会撒娇
种田:貌美小夫郎会撒娇
姜澄自从娘亲逝世,父亲娶了后娘,在家中一直卑微行事。得知要替妹嫁人之后,果断的离开了姜家,另谋生路。 误打误撞和原本要嫁给的宋庭之有了深入的了解。两人在一次次的相处中情绪逐渐萌芽。 对未来有了美好的向往
芒果大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