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究竟一乘宝性论 第三卷
不分别涅槃 涅槃有平等
后半偈者示现何义偈言
若无佛性者 不得厌诸苦
不求涅槃乐 亦不欲不愿
以是义故。圣者胜鬘经言。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得厌苦乐求涅槃。亦无欲涅槃亦不愿求。如是等此明何义。略说佛性清净正因于不定聚众生能作二种业。何等为二。一者依见世间种种苦恼。厌诸苦故。生心欲离诸世间中一切苦恼。偈言若无佛性者不得厌诸苦故。二者依见涅槃乐悕寂乐故。生求心欲心愿心。偈言若无佛性者不求涅槃乐亦不欲不愿故。又欲者。求涅槃故。求者。悕涅槃故。悕者。于悕求法中不怯弱故。欲得者。于所求法中方便追求故。及咨问故愿者。所期法中。所期法者。心心相行。是故偈言
见苦果乐果 此依性而有
若无佛性者 不起如是心
此偈明何义。凡所有见世间苦果者。凡所有见涅槃乐果者。此二种法。善根众生。有一切依因真如佛性。非离佛性无因缘故起如是心。偈言见苦果乐果。此依性而有故。若无因缘生如是心者。一阐提等无涅槃性。应发菩提心。偈言若无佛性者不起如是心故。以性未离一切客尘烦恼诸垢。于三乘中未曾修习一乘信心。又未亲近善知识等。亦未修习亲近善知识因缘。是故华严性起中言。次有乃至邪见聚等。众生身中皆有如来日轮光照。作彼众生利益。作未来因善根。增长诸白法故。向说一阐提常不入涅槃。无涅槃性者。此义云何。为欲示现谤大乘因故。此明何义。为欲回转诽谤大乘心不求大乘心故。依无量时故。如是说。以彼实有清净性故。不得说言彼常毕竟无清净性。又依相应义故。说一偈
大海器宝水 无量不可尽
如灯明触色 性功德如是
此初半偈示现何义。偈言
佛法身慧定 悲摄众生性
海珍宝水等 相似相对法
此偈明何义。以有三处故。次第有三种大海相似相对法。于如来性中依因毕竟成就相应义应知。何等三处。一者法身清净因。二者集佛智因。三者得如来大悲因。法身清净因者。信修行大乘器相似相对法。以彼无量不可尽故。偈言佛法身故。海相似相对法故。集佛智因者。般若三昧珍宝相似相对法。偈言慧定故。珍宝相似相对法故。得如来大悲因者。大慈悲心水相似相对法。偈言悲摄众生性故。水相似相对法故。又修行智慧三昧门宝相似相对法。以彼无分别不可思议有大势力功德相应故。又修行菩萨大悲水相似相对法。以于一切众生柔软大悲得一味等味相行故。如是彼三种法。此三种因和合。毕竟不相舍离。故名相应。后半偈者。示现何义。偈言
通智及无垢 不离于真如
如灯明暖色 无垢界相似
此偈明何义。有三处次第三种灯相似相对法。于如来法界中依果相应义应知。何等三处。一者通。二者知漏尽智。三者漏尽。此以何义。通者。有五通光明相似相对法。以受用事能散灭。彼与智相违。所治闇法能治相似相对法故。偈言通故。明故。知漏尽智者。无漏智暖相似相对法。以能烧业烦恼无有余残。能烧相似相对法故。偈言智故暖故。漏尽者。转身漏尽色相似相对法。以常无垢清净光明具足相无垢相似相对法故。偈言无垢故色故。又无垢者。以离烦恼障故。清净者。以离智障故。光明者。如自性清净体。彼二是客尘烦恼。如是略说六种无漏智。离烦恼无学身所摄法。于无漏法界中彼此迭共不相舍离。不差别法界平等毕竟。名相应义应知。又依行义故。说一偈
见实者说言 凡夫圣人佛
众生如来藏 真如无差别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凡夫心颠倒 见实异于彼
如实不颠倒 诸佛离戏论
此偈明何义。向明如来法界中一切法。真如清净明同相。依般若波罗蜜无分别智法门等。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此以何义。略明依三种人。何等为三。一者不实见凡夫。二者实见圣人。三者毕竟成就如来法身。是名三种行应知。应云何知。谓取颠倒。离颠倒。离戏论。如是次第。此以何义。取颠倒者。谓诸凡夫三种虚妄想心见故。偈言凡夫心颠倒故。离颠倒者。以圣人远离虚妄想心见故。偈言见实异于彼故。离戏论者。正离颠倒及诸戏论。以烦恼障智障及烦恼习气诸佛如来根本永尽故。偈言如实不颠倒诸佛离戏论故。自此以下即依此行。余四种义广差别说应知。又复即依彼三种人依时差别故。说一偈
有不净有净 及以善净等
如是次第说 众生菩萨佛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体等六句义 略明法性体
次第三时中 说三种名字
此偈明何义。谓向所明无漏法性。如来广说种种法门。彼诸法门略说依于六种句义。所谓摄聚体因果业相应及行偈言体等六句义略明法性体故。于三时中次第依彼三种名字毕竟应知。偈言次第三时中说三种名字故。此以何义。谓不净时名为众生。偈言有不净故。不净净时名为菩萨。偈言有净故。于善净时名为如来。偈言及以善净故以是义故。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即此法身过于恒沙。无量烦恼所缠。从无始来随顺世间生死涛波去来生退名为众生。舍利弗。即此法身厌离世间生死苦恼。舍一切欲。行十波罗蜜摄八万四千法门。修菩提行。名为菩萨。舍利弗。即此法身得离一切烦恼使缠。过一切苦。离一切烦恼垢得净得清净。得住彼岸清净法中。到一切众生所观之地。于一切境界中更无胜者。离一切障离一切碍。于一切法中得自在力。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故。偈言如是次第说众生菩萨佛故。自此以下即依彼三时。明如来法性遍一切处故。说一偈
如空遍一切 而空无分别
自性无垢心 亦遍无分别
此偈示现何义。偈言
过功德毕竟 遍至及同相
下中胜众生 如虚空中色
此偈明何义。所有凡夫圣人诸佛如来。自性清净心平等无分别。彼清净心于三时中次第于过失时。于功德时。于功德清净毕竟时。同相无差别。犹如虚空在瓦银金三种器中平等无异无差别一切时有。以是义故。经中说有三时次第。如不增不减经言。舍利弗。不离众生界有法身。不离法身有众生界。众生界即法身。法身即众生界。舍利弗。此二法者义一名异故。自此已下。即依此三时。明如来法性遍至一切处。依染净时不变不异。有十五偈。此等诸偈略说要义应知偈言
诸过客尘来 性功德相应
真法体不变 如本后亦尔
此偈明何义。偈言
十一偈及二 次第不净时
烦恼客尘过 第十四十五
于善净时中 过恒沙佛法
不离脱思议 佛自性功德
本际中间际 及以后际等
如来真如性 体不变不异
初依不净时不变不异。十一偈者
如虚空遍至 体细尘不染
佛性遍众生 诸烦恼不染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