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士冠礼第一
(97)拜受:拜而接脯。男女间行礼,妇人拜两次,男子拜一次,称作侠拜。子已成人,故母对子亦侠拜。
(98)自“宾降”至“冠者对”,述宾为冠者命字之仪。
(99)字之:命字。字在此为动词。男子二十而冠,根据原名之涵义取一别名叫作字,或叫表字。
(100)对:应。
(101)从“宾出”至“如见母”,述冠者见兄弟、赞者及姑姊之仪。
(102)次:门外更衣处,用布或竹席搭成。
(103)入见姑姊:姑姊在寝不在庙。入见即出庙门入寝门见之。
(104)从“乃易服”至“乡先生”,述冠者见君等礼仪。易:更、换。
(105)奠挚:奠:献、停、置。古时卑者见尊者,礼物不亲授,奠于地。挚:初见的礼物。士挚用雉。乡大夫:周代官名,掌一乡之政教。或谓乡大夫乃“卿大夫”之误。乡先生:年老致仕归乡的卿大夫。
(106)从“乃醴宾”至“归宾俎”,述醴宾、送宾之仪。醴宾:礼宾。壹献之礼;主人酌酒敬宾叫作献。壹献,敬酒一次,无亚(二次)献。
(107)酬宾:主人献宾毕,宾回敬主人,叫作酢,主人复答敬宾,叫作酬。一献、一酢、一酬,礼成。
(108)束帛俪皮:束帛:帛五匹为束,每束从两端卷起,共十端。俪皮:两张鹿皮;俪,两;皮,鹿皮。饮宾又赠财物,是为表达主人对宾的厚意。
(109)赞者皆与:此处赞者,指众宾;与:参与。众宾亦一同饮酒。
(110)赞冠者为介:赞冠者即上赞宾行加冠礼者。为介:指为正宾介,非指众宾。
(111)归宾俎:俎:设筵或祭时盛牲器。归宾俎,即使人将牲送至宾之家。
(112)从“若不醴”至“取笾脯以降如初”,述冠于醮法。
(113)醮用酒:加冠之礼有醮、醴两种仪式。饮酒无酬酢叫作醮。醮法与醴法仪节稍有不同。
(114)房户之间:房之西,室门之东。
(115)禁:承酒尊的器具。名为禁,取禁戒,饮酒有所节制之义。
(116)玄酒:即水。按后人解释,太古无酒,以水当酒。水色黑,故称玄酒。玄酒不用而设立,乃不忘古始之义。
(117)南枋:柄向南。
(118)洗有篚:洗指设于东屋翼前之洗。洗西置篚,用以盛勺觯。
(119)南顺:以北为上。
(120)宾降取爵于篚:爵在洗西篚中,酒在堂上。醮法,宾自酌酒,故降取爵。与上醴法不同。
(121)彻荐爵,筵尊不彻:荐、爵,每次加冠须更设。故彻;筵尊三加并用,故不彻。醴法三加共一醴,醮法则三加三醮。此亦醴与醮的一个不同之点。
(122)摄酒:对酒加以整理、挠搅、添益。
(123)折俎:将牲体解节,折盛于俎,称为折俎。
(124)哜(j@):尝。
(125)杀:杀牲。
(126)特豚:特:一;豚:小猪。特豚即一只小猪。
(127)载合升:牲煮于镬(无足鼎),叫作烹;由镬而盛于鼎,叫作升;由鼎盛于俎,叫作载;合牲之左右体,叫作合。载合升,谓用整牲。
(128)离肺:离:割开。把肺切割开,以便于祭时用。
(129)扃(jiong):贯通鼎的两耳,用以抬鼎的横杠。鼏(m@):鼎盖。
(130)葵菹(&):一种腌菜。蠃(luo)醢:蠃:蜗牛。蠃醢即蜗牛酱。
(131)从“若孤子”至“受脯于西阶下”,述孤子、庶子冠法。孤子:此处指无父的嫡子。父兄:指冠者的伯父、叔父及诸从兄。
(132)主人:指将冠的孤子,无父,故以主人身份迎宾;此时尚未冠,故紒。 (133)冠主:冠者亲父。
(134)举鼎陈于门外:门外指庙门外。父在则鼎不陈于外。
(135)直东塾:正对着东塾。在东塾之南。
(136)庶子:与嫡子相对,即妾所生子。
(137)母不在:不在,谓因故(或归宁,或有外戚丧服未除等原因)而不在,非谓去世。死称作“没”。
(138)从“戒宾曰”至“仲、叔、季唯其所当”,述行冠礼时各种应对之辞。 (139)加布:即加冠。初加为缁布冠,故称。
(140)吾子:吾:主人自称。子:对男子之美称。
(141)不敏:不才,不聪明。乃自谦之辞。
(142)病:犹辱,亦谦辞。
(143)莅:临。
(144)令:善。
(145)元:首,头。
(146)弃尔幼志:弃:除掉;尔:你;幼志:童稚之心。
(147)顺尔成德,寿考惟祺:顺:与慎通;成德:成人之德。寿考:长寿。祺:祥,福。
(148)介尔景福:介:助;景:大。
(149)申:重复。
(150)淑:善。
(151)眉寿:长寿。眉,指老人的长眉毛,象征高寿。
(152)胡:远。
(153)咸加:皆加。指三次加冠。
(154)厥:其,此指冠者。
(155)黄耇(gou):老人,此言长寿。黄:老人白发落后而生黄发;耇:老人面如冻黎,其色如浮垢。
(156)嘉荐:嘉:善;荐:脯醢。
(157)休:美。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