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碑传集

●续碑传选集(一)(6/7)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续碑传选集(一)

公姓他塔喇氏,讳裕泰,字东岩,号余山。先世,由长白山札库穆臣附隶镶红旗满洲第十三佐领。五传至五达色者,为骁骑校;公曾祖考也。祖全保,不仕;考萨郎阿,繙译举人、吏部文选司主事:皆以公贵,赠光禄大夫。

公为文选少子;生有异禀,文选觉其不凡。四龄时,侍父对客;客问何以为天?应声曰:『天乃气也』。客大奇之。五岁,通「国语」。六岁,庭授「九经」。髫年补官学生,考取繙译中书,在阁行走。未冠,能簪笔扈从。嘉庆壬申、癸酉,连遭父母忧。时林清乱后,人多惊惧;公独经营葬亲,多服其镇定。

屡充繙译同考官;察最,升侍读,充国史馆提调。察又最,简四川松茂兵备。襄平相国重公才,为请拓辖境,改分巡成、龙、绵、茂等处,驻省;倚以治水利、襄庶政,极相契。道光二年,襄平内召。三年春,授湖南按察使;未赴,调四川。任满,调安徽,兼摄布政司。旋升湖南布政使,三护抚印。调陕西,未至,移安徽;甫三月,拜盛京刑部侍郎,兼管移居宗室事务。十二年,调盛京工部兼府尹,署将军;派往边外勘办开荒事宜,考试宗室觉罗学汉教习,监永陵启运殿工。明年,内调刑部右侍郎。是冬,命为贵州巡抚。莅黔二年,调抚湖南者二年,又抚江西者二年,复任湖南。比年迁湖广总督,俄摄巡抚。以剿崇阳逆民钟人杰,赏花翎;禽逆复城,加太子太保,换双眼花翎,奉命接阅湖南、北营伍。二十四年,入朝;召对十次。二十七年,巡察苗疆。是冬,以年六十,有御书「绩懋兼圻」之赐。三十年,剿新宁逆民李沅发;至武冈,闻先帝宾天,请入谒,今上命军蒇。以禽逆功,晋太子太传。未几,调总督闽浙,摄福建巡抚事。咸丰元年,调陕甘,召来京陛见。抵京疾作,赏假十日,手诏「期早愈速往,以整理边圉』。遽以十月二十日卒于里第,年六十有四。遗疏奏入,上震悼,赐恤视尚书,四子皆授官,赐谥「庄毅」。

公识见洞达,处事明决;遇大疑难,批却导窾,绝无滞机。当初任提刑,即能鞫「杀死九命数年不定」之狱。后入佐两京刑部,治狱务平。迨历大圻六、七行省,锄强去虣,匪丑必禽;钟、李两巨案外,所捕邪徒、枭贩、奸宄、重囚,岁以数百计。而大憝既诛,余党多令解散,不过苛削;人畏其法,尤感其仁。其在两湖,数有水灾,发仓蠲税之请无虚日;灾重,即请帑振之。于荆、襄堤防,尤惨淡经营,不遗余力;既大修筑,复仿两河之法定三汛课书,得报安澜者数年。柁杆洲台石基,周文忠欲取以塞堤;公谓行舟赖此守泊,不可去。其动关民隐,多类此。至无事则讲求保甲甚详,有事则董率训练甚备;而于番估弄兵、反复向背之际,尝顿兵江上设簰、制舰,集坚利以御不虞。再三上言,以攘夷为正。抚议久定,闽中乌石山有酋欲占葬;公尚力拒之。议奏漏卮一疏,海禁、烟禁皆于治吏弁加严;获烟遂众,然不轻戮人。在陪京,定边荒地,惩抗占蒙古租为首一、二人;移民别给空地,不使失其所。在闽,定噶玛兰荒埔地二千甲,岛民称便。其厘定苗疆、屯务,使苗民无屈抑,而练卒无竞争。于荆州,定旗民交涉章程,一无偏袒。台湾大风为灾,亟恤之如内地。吴、楚大祲,流民常奔楚郊,为收养无算。盖其知周量溥,胸无畛畦;远人窭子,莫不受福。宜荷先皇帝之知、承今上之眷,生予褒崇,没隆优恤,恩泽久而未已也。昔见公眉宇轩举,对人议论侃直、无所避,不知者以为傲;先帝微廉之,故戒其满、导其谦,更以「行之维艰、始终如一」者为加勉成令德者,圣训孔多。公每一言及,辄流涕不能止云。

公孝友敦笃;仕优益学,手不释经史,好与文士讲艺、讌咏,令人忘其尊贵。遇人无城府,即小触忤,怡然若不知。李星沅病戆而稷辰拙直,皆令为子师,使子长启事之;洒扫、趋侍必严,历十余年不衰。稷辰犹记公来朝时与论天下人才,至于体用本末,无不契合;其所涵纳者大矣。

元配瓜尔佳氏夫人,最贤;先卒。是生长子长启,由举人为吏部郎、直隶候补知府,现权广平守。侧室游氏,生三子、二女。长善,由部郎改二等侍卫,出为云南参将;长敬,官工部员外郎;长叙,候选员外郎。廖氏生二女,皆殇。孙五人。长启出者三:志润,一品廕生;次志变、三志觐。长敬出:志锐、志钧。

宗稷辰曰:夙闻公少日趋内阁,多徒步;李太夫人日与钱买小食,每归多不用:其清俭如此。故其贵显,于民生之困苦,皆若身亲蹈之而心知之。虽荣宠日加,而澹然如老书生;非其学有本原,而能若是乎?自公没,海内群盗日横,莫得重臣以靖疆圉;令人益思之不置矣!

————见「续碑传集」卷二十三「道光朝督抚(三)」。

·魏源

魏默深先生传姚永朴

魏先生讳源,字默深;先世,由江西太和县迁居湖南之邵阳。曾祖讳大公,祖讳志顺。考讳邦鲁,生四子;先生,其仲也。八岁受书,即解大义。扃一室不出;偶出,犬不识,辄群嗥。父母恐其致疾,夜灭灯,趣之寝。先生俟二亲睡熟,更篝灯被底默诵。年十有五,补诸生;乃究心王阳明氏学,尤好读史。嘉庆十九年,以拔贡入都。复从胡先生承琪问汉儒学、姚先生学塽问宋儒学,又别受公羊学于刘先生逢禄;诗、古文词,则与董君桂敷、龚君自珍相切劘。萧山汤公金钊雅重之,尝造其寓。先生出迓,鬓发如蓬,汤公■〈目咢〉眙;既知订「大学古本」,叹曰:『吾子深造,乃若是邪』!寻两中副榜;道光二年,举顺天乡试。善化贺公长龄为江苏布政使,延辑「皇朝经世文编」;由是,留心时务。九年,纳赀为内阁中书,得遍观秘籍;由是,又熟于国故朝章。二十四年,成进士;以尝改知州,殿试后,仍以知州发江苏用。明年,权知东台县;为政平恕,民便之。又明年,丁母忧,归。

二十九年服阕,复台兴化县。兴化于里河,地极洼,形如釜底;近高宝、洪泽二湖,秋必涨。旧设南关、中新等坝,资宣泄;嗣以堤防不固,河员虑横决致罪,甫涨即启坝,虽榖未登弗顾。里河七州县,用是岁恒饥,而兴化尤剧。先生至,时方大暑,河员遽议启坝,民汹汹。先生止之不可,则驰至总督署击鼓;总督陆公建瀛亲往勘,得免。是岁大穰,民谓其稻曰「魏公稻」也。先生勘运河东堤外,故有西堤,久未修;白陆公,复之。又定启坝期于处暑后,自是水不为灾。初,陶公澍为总督,筹办海运水利、变淮北盐行票法,多谘于先生。三十年,陆公以淮北改票已效,欲推行淮南;先生谓:『淮南课额重,引地辽阔,宜先自食岸,始以渐图之』。陆公不从。值南盐产缺,檄先生权淮北海州运判;先生督各场官稽扫晒、杜偷漏,于是北产大盛,收逾额,以二十余万大引济淮南,南课以充,而北课又倍。因筹银三十万生息,为高宝西堤岁修之用。

咸丰元年,补高邮州知州。三年,粤贼扰江南,省城陷,扬州继失守;贼至召伯埭,去州城四十里。先生倡办团练,督以防堵,又斩奸民内应者;会钦差大臣琦善统兵至,人心乃安。已而与大吏忤,坐驿报迟误,夺职。明年,周侍郎天爵督军于院,奏留营。以剿宿州匪,降其众,复原官;先生于时年逾六十矣。辞归,侨居兴化。寻卒。

先生罕嗜欲,自博览群籍外,惟好游;轮蹄几遍域内。与客接,无多言。独至古今成败、国家利病、学术得失,则反覆辨难,风起潮涌,不可遏;或未当,亦能虚以受人。尝至粤,闻陈君澧议其书,大喜;亟易所撰,与论交。因有感于英吉利构衅,述开国以来兵事,为「圣武记」十四卷;又考东西洋诸国地形,为「海国图志」一百卷。此外,尚有「书古微」、「诗古微」、「公羊古微」、「曾子发微」、「子思子发微」、「高子学谱」、「孝经集传」、「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小学古经」、「大学古本」、「两汉今古文家法考」、「明代兵食二政录」、「春秋繁露、老子、墨子、说苑、六韬、孙子、吴子注」及「诗文集」各若干卷;或行于世,或藏于家。

论曰:昔乾隆中,有总督劾县令者,高宗知其人贤;会总督陛见,诘之。对曰:『以书气重耳』。上曰:『官气不可有;若书气,人之命脉,岂为牧、令可无邪』!今观先生博极群书而居官慈惠若此,益信高宗之言,洵千古用人者之蓍龟也。自明末泰西人利马窦、艾儒略撰「坤舆图说」、「职方外纪」,吾国人始谈西洋地理。其后南怀仁、蒋友仁复有「地球全图」之作,林文忠公在粤东亦译「四州志」。先生因之,辑「海国图志」。虽近年来晚出之书或益翔实,然创为之者之艰何如哉!永朴大父,与先生交颇笃;丙辰春,适得先生子耆所为行述于京师,爰论次之,以贻今之史氏。

————见「碑传集补」卷二十四「守令(四)」。

·徐鼒

徐鼒传夏寅官

徐先生鼒,字彝舟;江苏六合县人。二十岁,入邑庠;中道光乙未举人。赴礼部试,不售。馆江都史致俨司寇家,司寇藏书甚富,书箧高与屋齐,先生纵览坐读之,学以大进;交上元梅伯言、温明叔、句容陈卓人、阳湖张仲远、益阳汤海秋、永春赖子莹。初,先生喜为唐四杰骈体文。至是,专研经义,以许、郑为宗;与人书云:『读近儒说经书,虽与宋儒多所抵牾,而其思虑精专、坚守师法,实足以昌明周、孔之传,而补「心性」诸儒所不及。惧其久而散佚,拟效贾、孔之例,与同志数人集「皇清经解」、诸儒经说并藏本未刻行者成「十三经后疏」,就中惟「易」、「论语」稍有端绪云』。戊戌南归,游扬州,仍馆司寇家,与刘孟瞻、刘楚桢、罗茗香、梅蕴生、薛介伯订交。问难既多,劄记日富;有「读书杂释」之作,成「戴礼、吕览、月令异同疏解」二卷、「说文引经考」二卷、「四书广义」若干卷、「楚词劄记」一卷。

中道光乙已进士殿试三甲、朝考二等第一,改庶吉士;散馆,授检讨,充实录馆协修。先生志在经世,尽读中秘书;恭译纯皇帝谕旨,谓『史臣不当斥明福、唐、桂三藩为伪国,惜当日史臣不能仰体宸衷,发扬大旨』,因仰遵纯庙「分注福王年号,撮序唐、桂二王本末」之谕,为「小腆纪年」二十卷。其自序曰:『世运治乱之大小,人心之邪正分之也。「易」之占曰:「坤变干至二成遯,为子弑父;至三成否,为臣弑君。「洪范」「五行传」之言,天人感应也,曰彝伦攸叙、彝伦攸斁。彝伦叙,则人心未死、天理犹存;兵戈、水旱之灾,人力可施其补救。彝伦斁,则晦盲否塞,大乱而不知止。孔子之作「春秋」以讨乱贼,所以明君臣之义,正人心而维世运也。两汉近古,气节未尽泯亡,其祸变亦数十年而即定。自魏、晋、南北朝以及随、唐、五代之季,人心波靡,伦纪荡然;或一人而传见两史、或一官而命拜数朝:荣遇自夸,恬不知耻。故其间篡弑相仍,两千年中可惊可愕、绝无人理之事,层见迭出。盖人心之变、世运之穷,极矣!朱子忧之,作「纲目」一书以昌明孔子之教,踵事「春秋」;而义例较浅显,稍识文字者能读之而知其说。于是愚夫妇亦晓然于君父之义,怵然于名节之防。故自南宋后七、八百年中,有递嬗之世,无篡立之君;极微贱之人,知节义之重:则圣贤正人心而维世运之明效大验也。臣鼒恭读纯庙「实录」及「御制胜朝殉节诸臣录序」谓:「史可法、刘宗周、黄道周、为一代完人。其他死守城池、身陨行陈,琐尾间关,有死无二;在「人臣忠于所事」之义,实为无愧。朕深为嘉予,不欲令其湮没无传。下及诸生韦布、山樵市隐之流慷慨轻生者,亦当令俎豆其乡,以昭畛慰」。凡赐谥者千六百余人,入祀忠义祠者又二千余人。命儒臣于「通监辑览」之末附纪福王年号,撮叙唐、桂二王本末,铨次死事诸臣;又命史馆编明降臣刘良佐等百二十余人为「贰臣传」、吴三桂等二十余人为「逆臣传」。煌煌圣谕,至再至三。盖以前圣人公天下之心,行后圣人正人心之教;大中至正,超越千古。而史臣惑忌讳之私、稗史习传闻之谬,漏略舛错,不可究诘。臣鼒仰遵纯庙附书之谕、窃取「春秋」纲目之义,原本正史、博采旧闻,为「小腆纪年附考」一书。考而知其梗概者,则王鸿绪「明史稿」、温睿临「南疆绎史」、李瑶「绎史摭遗」、黄宗羲「行朝录」、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也;参考而订其谬误者,甲申三月以前即吴伟业「绥寇纪略」、邹漪「明季遗闻」、李逊之「三朝野纪」、文秉「烈皇小识」、钱■〈■〈甹只〉〉「甲申传信录」、陈济之「再生纪」、某氏「国变难臣钞」、戴田有「桐城孑遗录」、「保定榆林城守纪略」暨「国子监进士题名碑」、「贡举考」也,福王南渡事则顾炎武「圣安本纪」、黄宗羲「弘光实录」、李清「南渡录」、「三垣笔纪」、夏允彝「幸存录」、文秉「甲乙纪」、许重熙「甲乙汇略」、应廷吉「青磷屑」、戴田有「伪东宫伪后事略」、某氏「弘光大事纪」、「金陵賸事」、「扬州殉难觚」、「福人录」暨各省郡县志、诸家诗文集也,唐、桂二王事则钱秉镫「所知录」、瞿昌文「天南逸史」、闽人「思文大纪」、刘湘客「行在阳秋」、沈氏「存信编」、鲁可藻「岭表纪年」、冯苏「劫灰录」、某氏「南粤新书」、「粤游见闻」、「东明闻见录」、范康生「仿指南录」、何卬甫「风倒梧桐纪」、杨在「纪事始末」、邓凯「滇缅纪闻」、「遗忠录」、「求野录」、「也是录」、黄曦「江阴城守纪」、某氏「赣州乙丙纪略」、徐世溥「江变纪」、沈荀蔚「蜀难叙」、郑元庆「湖录」暨闽、广各志书也,鲁监国及赐姓成功事则冯京第「浮海纪」、鲍泽「甲子纪略」、陈睿思「闽海见闻」、汪光复「航海遗闻」、某氏「江东事案」、「江南义师始末」、「鲁乘」、「舟山忠节表」、「江上孤忠录」、黄宗羲「朱成功始末」、江东旭「台湾外纪」暨台湾、厦门志、海外诸遗老诗文集也。臣鼒入史馆后,始创是书。壬子冬,乞假归觐,奉命办理团练;扞掫之暇,发家藏稗史参互推勘,五历寒暑。每月夜登陴,与诸同事相劳苦,辄举书中忠义事,口讲手画;环而听者,咸感喟不能自已。戊午春,扬州官军移营浦口,士民额手相庆。臣鼒亦解团练事,需次入都,属门下士汪达利缮写成帙。方冀故乡友朋参订讹阙,乃五载金汤,一朝瓦碎。向时家藏之书毁焉,无复荐矣;登陴听讲之人,较书中死事之人为更惨矣!独臣鼒以孑然之身,远宦数千里外;烽烟未息,羽檄交驰。脱并是书灰烬焉,则臣鼒所以仰遵纯庙圣谕、窃取「春秋」纲目之义,汲汲以正人心、维世运之愚衷,与不才之躯同忽焉没矣!是则梓而存之之意也夫』。呜呼!先生深思钜痛、卓识苦心,诚非一二迂儒小生所能梦见也。

粤寇扰江南,在籍办理团练。咸丰八年,入都;七月,授福建福宁府知府。福宁与浙江温、处接壤,粤贼从横肆扰,防堵年余,登陴尽瘁。八月初九日,卒于福宁府署;年五十三。疾革,时检「小腆纪传」稿,总为一大簏;属其子承礼曰:『吾非谈、彪,不敢望汝等为迁、固也。虽然,小子勉之』!承礼因就遗稿,汇辑为六十五卷;盖「纪年」以年经,「纪传」以人纬。承礼仰继先志,不懈益虔;复延大兴传以礼、仁和魏锡曾同事校雠,付刊以行。生平着述多毁于兵,见存者「务本论」二卷、「周易旧注」十二卷、「四书广义」若干卷、「小腆纪年」二十卷、「小腆纪传」六十五卷、「明史艺文志补遗」一卷、「读书杂释」十四卷、「度支辑略」十卷、「未灰斋文集」八卷,「外集」一卷、「诗钞」四卷、「校勘杂记」若干卷。

夏寅官曰:徐先生遭遇圣世,身列承明;乃犹睠睠然甄综遗闻、发潜阐幽,以彰胜国谊士荩臣之风烈于不朽。其明哲保身,视庄廷鑨、戴名世诸人远矣!读其书翔赡有法,别史之良也。惜「纪传」未见,尚当访而求之。

————见「碑传集补」卷二十四「守令(四)」。

·吕佺孙

吕佺孙传(「武阳合志」)

吕佺孙,字尧仙。道光丙申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充庚戌会试同考官。四月,授广东高廉道;未赴任,擢四川按察使。咸丰元年,迁贵州布政使,署巡抚。

四年,擢福建巡抚。时南安、永安匪先后作乱,佺孙与总督分兵禽治之。漳浦匪肆扰日久,佺孙亦檄饬其府、县剿平之。先是,御史蒋达请改兵制,而山西巡抚亦有「富者出财、贫者出力编练乡兵」之奏,下各督、抚议。佺孙奏曰:『兵、农之分,其由来已久。我朝民惟完赋,兵以卫民;即有差派,亦皆给值。闽地负山面海,兵额甲于他省,而地多斥卤,俗悍民贫,械斗之风几成锢习。台湾、澎湖又闽、粤杂处,气类攸分,必藉客兵以资镇压。他若巡洋、守卡,水陆交严,往返动逾千里。今以犷悍之众授之干戈,既恐助其骄横,又复限以方隅,不听远调,则拨戍巡防,更属无从措置:是有籍丁之名而无实兵之用。且自丁粮归并以来,任田始有钱粮,力作从无徭役。兹复以押丁之古法,歆以免役空言;不独民易阻疑,抑恐粮人多抗!况兵额既改,营制自裁。而所抽之丁,若隶州县,则牧令尽掌兵权;仍设营官,则将备兼理民事:尤与大局相妨。至于富出财而贫出力,当寇患逼处,民有戒心,行之一时,未尝无效。然人情懈于已安,民力难以持久;安可编为定额,遂欲议以裁兵』。摺入,帝以所奏明晰,从之。佺孙诸所陈奏,洞切事理;如停铺租、饬盐课、榷茶税、免抽厘、弛铜禁、铸铁钱及请豁水田钱粮皆见施行,军用以充而民不病。

七年,以病乞归,卒。

————见「续碑传集」卷二十五「咸丰朝督抚(五)」。

·林天龄

翰林院侍读学士林君墓表俞樾

光绪四年十一月己酉,翰林院侍读学士、提督江苏学政林君卒于官。巡抚以闻,皇太后以其在穆宗毅皇帝时曾预君畴务成之列,缅怀旧学,有恻圣怀;玺书悼惜,赐次子开棻为举人,异数也。于是,诸孤奉其丧以归。其明年十有一月丁酉,葬于侯官县阵坂山之阳。先期,具书状走吴下,乞铭于樾。书至,而君之葬逾月矣,铭幽之文无及焉。乃举君行谊之大者,表于其阡。

按状:君讳天龄,字受恒,又字锡三,姓林氏;福建长乐人。其十世祖由长乐迁省城,遂家焉;而仍籍长乐。曾祖辅廷、祖逢春,雄于财;喜施与,耗其赀。父经光,能承其志。以举人官黔中二十年,历任剧县、权牧守,多惠政。然性鲠直,不能事上官。年未六十,引疾归。所得俸钱,辄以赡族姻之贫者,无铢金、寸锦之储;而称贷者犹踵于门,解衣质钱以应之,无吝也。生丈夫子三,而君为长。幼颖悟,异常儿。然以廉吏子,又少孤;一家十余人,皆恃君生母刘太夫人织紝以食。太夫人泣,君亦泣;机声镫影间,涟如也。长乐陈公学澜以耆年旧德教授乡里,知君之才,许以其子妻之;招之就学,畀以膏火之资。每语同学者曰:『如林生者,岂长贫贱者哉』!年十八,充府学生。以诗赋受知于长洲彭文敬公,公授以「儒门法语」一书曰:『士先器识;吾愿子不徒以文章名也』!君自是,始博览先儒之书。其所造,于姚江为近;然其论学曰:『主敬、主静,一也。而学者必从主敬始,则程、朱之说尤为无弊矣』。

咸丰五年,应乡试,中式副榜。九年,举于乡。其明年,成进士;改庶吉士。请假南归,主台湾海东书院讲席者两年。台湾悬大海中,风涛滉瀁,行者畏之。君与陈夫人俱往,舟至澎湖,飓风大作,砰訇淙射波而上摇而下,釜■〈鬲瓦〉皆毁,不能具食者五、六日。同舟之人惶失措,有号哭者;君手一编读之,阳阳如平常。既至,立课程、校文艺;讲求义理、陈说古今,与诸生相勉为根柢之学。暇则,或为歌诗以娱之。台湾之俗:富而悍,僿而不文。主讲席者,率鄙夷之;又以瘴疠之地,不久辄求去,无有勤恳如君者。于是诸生咸大喜,南、北两路彬彬多文学之士矣。

同治二年,假满辽朝;散馆,授编修。渖阳相国倭文端公方掌翰林院事,独器重君;每与纵论古今学术得失,未尝不称善。又见君所拟「治安策」四篇,奇赏之;荐于朝,遂有「上书房行走」之命。当是时,朝政清明,宫府无间;而不得志者有所觖望,从而媒孽之意叵测。君力言于文端,又以书进,反复数千言;文端韪之,事遂寝。越数日,廷臣亦有疏论是事者,不知君已先之矣。

俄奉命视学山右,所至严关防、杜弊窦。试之日,键内外门,禁仆隶出入。终日危坐堂皇,食于是、饮于是;皆以一人于门隙传送茶铫、饭筥,必验也。阅试卷,遇有佳者,或字句有疑,则召而试之,以定去取。其或议论权奇、能驰骋笔力,则文虽未纯,亦皆甄录;曰:『其文如此,是非庸庸者也。收之,或可为国家得一士之用。弃之,则郁邑侘傺,穨然自放于礼法之外;而其甚者,以跅弛之材、挟不轨之志,如唐之黄巢、明之牛金星、李岩皆其已事也,是尤可惧矣』!君之所虑者远而所见者大,类如此。未三载,以上书房需人,召还朝,命授孚郡王及惠王二子读。

九年,以赞善充江南乡试副考官。闱中积劳呕血;复命前一夕,犹呕血至升许。已而擢侍讲,转侍读;京察一等,记名以道、府用。政府中有知君贫者,议出之为监司;皇太后以廷臣品学无逾君者,命在弘德殿行走。君拜疏,辞;疏入,召见,温谕慰勉之。君感激流涕,遂入直。寅而入、申而出,每当天寒风劲,驱车东华门,轮铁碾冰雪中,輷輷然;霜霰腾蹂入帷,齿相击也。君素有风欬疾,至是益剧;然以圣学为重,虽甚病,不敢以休沐请。穆宗每间数日,必问曰:『汝嗽稍可邪』?十一年,转右庶子,权国子监祭酒。是岁,大婚礼成,上始亲政;以万几无暇,不能日御书房。君与同直诸公合辞言十余事,其尤要者曰勤圣学′保圣躬′罢土木;上韪其言。

未几,有江苏学政之命。君出都时,赋诗曰:『三年讲幄惭无补,但愿群公辅圣明』;情见乎辞矣。未至江苏,道拜侍讲学士;寻转侍读学士。其视苏学也,与视晋学同;而遇士较宽,士亦无敢干之者。手书数百言榜诸堂,惓惓以「砥学励行」为多士勖。又会同督、抚言于朝,请以太仓陆桴亭氏从祀文庙;部议从之。故事:乡试中式者,必自书年貌及三代名氏呈学使者,谓之「亲供」;由使者咨礼部。而吏胥即因以为利,江苏尤甚;君严禁之,士林称焉。十三年冬,穆宗崩;明年正月;遗诏下。君自以讲幄旧臣,不获攀髯一恸;北望擗踊,欷歔澎濞。每言先朝故事,未尝不涕泗横流也。光绪二年,学政报满,奉命留任;于是视事如故。

四年八月,自江阴行部至太仓而疾作。十月辛未,至松江;甫入试院,气逆上,不可止。或劝回署,不许,力疾行试事。至卒之日,天迟明即起,手书「四书」文题四道,发提调官考试童生,犹以不克亲莅为憾。午后,尚进糜粥,与幕中诸友谈文艺相酬答。薄暮,小极,将就枕。甫登床,奄然逝矣;手加膝,犹趺坐也。事出仓卒,故无遗疏。而事闻之日,朝廷震悼,下诏褒叹,赏延于世;盖君直内廷久,其学行固两宫所深悉矣。配陈夫人,贤而才;主内政三十年,咸有条理,故君末尝一问家事也。子五人:长开章,光绪元年恩科举人,官郎中;次开棻,即君殁后赐举人也,官内阁中书;又次,开諅、开佑、开淦。女子子二人。孙一人,胥生。孙女二人。夫以君之贤,又为甘盘旧学;后之过是墓者,宜何如矜式欤!

樾自君视学江苏,始相识,不足以知君之深。谨就行状掇大略,刊贞石,毖来世。乃系以铭曰:天启穆宗,圣神文武;稍平祸乱,乂安区宇。一二儒臣,日侍禁籞;启心沃心,岂曰小补。懿欤林君,宇量高雅;三十登朝,通籍金马。敬奉丹书,亲承天语。出其绪余,声动朝野;三晋、三吴,同被时雨。厥德之纯、厥学之裕,虽啬于年,垂曜千古。谓余不信,视此抔土。

————见「续碑传集」卷十八「翰詹」。

·孔昭慈

孔云鹤墓志铭宗稷辰

曩与云鹤同号舍,见其言简而貌端,以为同年出自圣门,心敬之。后登第,习馆业;出为令,罕继觌。乃阅三十年,友其从弟宇华、复友其母弟东葊,而知云鹤行谊特详。逮云鹤以节死海外,殊闵之!越三年,丧始归。既卜祔于曲阜祖林,东葊率其两孤求志其墓,何忍辞!

君讳昭慈,云鹤其号,为至圣七十一代裔孙。乾隆朝,官江南布政使讳传炣者,君曾祖也;子讳继申,恬退不仕,多善行,是为君祖。其乡贡士有名以善教闻讳广禧,君考也。

君少孤,母夫人为梅文穆公女孙,授以学;遂早成。由四氏学生,举道光辛已乡试。至癸已,成进士,用庶吉士。丙申散馆,改知县,选粤东之饶平。治未三月,遭母忧。服阕,拣发福建随营效力,差往广东购铁器。寻权莆田、沙县,摄兴化通判,实任古田,充甲午同考官;调闽县,升邵武丞,移鹿港。以禽贼劳,赏知府衔。未几,擢台湾知府、台澎兵备道加按察使衔兼督学政;又以助饷,加二品衔。在台五年,威信大着,外裔内番皆畏服。乃以彰化乱民不靖,危城猝陷,遂于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二日尽节彰化城中文庙;年六十有八。事闻,恤廕骑都尉世职。民痛其忠,吁请赠谥、建祠不能已。

君为政,先去敝俗之为民害者。其治莆田,得人心,好斗之民相戒毋斗以贻贤父母忧。林君岵瞻闻之,叹为其邑昔未所闻。邑多孔氏寄籍,为创义学,气习益变。后谕禁鹿港积习,劝以惩忿保身,尤必治正凶;民始惮法罢斗。其为沙县,知土利艺茶,少耕植;游民率规其地种之,暇则事攘夺;君为拔禁之,而农桑始兴,人至今颂焉。监俗吏利己之病,深耻弗为。如古田停采买而罢津贴,台郡捐粟平粜,多损己益民;推之船政、盐法,其裁宂费、绝私弊,类如此。若鬻生徒选取,更陋之甚者,宜痛刈无所累也。自闻粤寇犯闽连界诸郡邑,倡捐助饷缗钱十万,出自廉余节羡,尤人之所难也。其抑洋酋,格以情理,竟帖然不竞,而互市仅于鸡笼,无扰郡邑;沿海孰能及之!至治盗剿匪,如鹿港、斗六门、凤山,皆能获其魁,平其乱;盗之良,或重其贤而避之。独至彰化,变起仓卒,雠一丞,先被戕,而援兵不至;酿变者实亦非欲祸君也,故殁后敛殡归丧,眷属无损:由素所敬忌而致之。彼群丑,尚愧叹曰:『吾侪有负孔使君』!夫盗虽欲曲全,而守「城亡与亡」之经,不求「生于横逆」之手,毅然归命于先圣之前;非用力于仁而不为心害,乌能致此哉!君爱才,得真士于胶庠,场屋既尽其秀彦。而重林君文察材略,白其「复父雠可宥」而荐之,杀贼复故土;后累功至提军,人谓滕公荐韩、李生荐郭,不是过也。其善政不胜书,书其大要如此。

配郑夫人,前卒;杨夫人,继之亦卒。子二:宪曾、宪高,皆议叙部郎中。女四。

乃为之铭曰:受半文,非吾徒;虐一民,无后乎!君取前言警坐隅,砥廉矢慎严范模;苟和国家忘身图,间钱转粜资流输。力疏沟甽耕荒芜,惠绥齎愿长郁纡;未尽格顽怜惷愚,致身殉道夫岂迂!不忝儒门良牧夫,法宜刻名藏黄垆。

————见「续碑传集」卷六十「忠节(七)」。

·李元度

诰授光禄大夫贵州布政使李公神道碑王先谦

公姓李氏,讳元度,字次青,一字笏庭;自号天岳山樵,晚更号超然老人。其先出唐太宗三子吴王恪后,迁江西建昌。石晋天福中,再迁湖南平江,为县人,曾祖自芳,县学生;祖家庚,从九品;父传祁,府学生。母喻氏,旌表「节孝」。以公贵,三世皆赠光禄大夫,妣皆一品太夫人。

公生有异禀,四岁而父殁。稍长,读书过目成诵。年十八,为诸生,食廪饩;中式道光癸卯举人。会试报罢,游奉天学政幕;陪都尊藏「列朝实录」,公得以仰闚美富,通知一代政事。又随使车遍览关东形势,浩然有得,益肆力掌故、地理之书,旁稽百家载籍。才识宏裕;大挑,选授黔阳教谕。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夫君疯点怎么了,爱我
重生:夫君疯点怎么了,爱我
关于重生:夫君疯点怎么了,爱我:前世沈璃死的很惨,究其原因便是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天胡开局愣是被她玩成了满门抄斩。沈璃,门阀贵女兼第一才女,书画双绝一纸千金,蕙质兰心引得无数世家公子求娶。可她偏偏中意太子李恒这个渣渣,为替李恒笼络人才甚至不惜下嫁皇帝宠臣顾长安。人人皆知顾长安狠戾无情不择手段,却不知这个人在沈璃面前可以卑微到骨子里,他愿意为她做任何事,却不强迫她半分。明知会被她害死,他也甘之如饴的
红豆熟了
尸妻美人
尸妻美人
爷爷说我身负恶龙,十九岁后,就会命犯桃花煞星,要我远离异性,不然灾难不断,很容易短命。 当杨寡妇找上门,我的噩梦就开始了……
佚名
陪嫁丫鬟爬床后,偏执王爷不装了
陪嫁丫鬟爬床后,偏执王爷不装了
为了弟弟的安危,她甘愿替远房长姐爬上了宣王的床。 这宣王可是出了名的私生活混乱,传言还有脏病。 她怕极了,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就被这猛兽给吃了。 她做梦都想带着弟弟跑,可每一次她都被追了回来。 后来,她认命了。 可发现她身份的宣王却急了。 "你就对本王没半点感情?” 接着将她拽向了床榻,“本王的床,可不是随便能爬的。” 完了,她这是被赖上了? 后来她成了王妃,又成了皇后,果然宣王缠人不一般啊。
梅梅子
从属性面板开始无敌
从属性面板开始无敌
萧凡穿越高武世界开局激活属性拾取系统。 “叮!拾取力量10点,获得十牛之力。” “叮!拾取空间属性一点,获得空间法则!” “叮!拾取九天玄女头发一根,获得月老红绳一根!” 只要掉落的东西,就能拾取。 成神很难吗? “叮!拾取神女铠甲碎片一块,获得神格一份,立地成神!” 无敌就是这么简单!!
鲳鱼黄瓜
我,成魔后,一剑撼天王腾莫湘
我,成魔后,一剑撼天王腾莫湘
至尊神脉被挖,少年王腾一夕之间跌入谷底, 却借此触发了神魔令,得太古凶兽真血淬体。 少年不再善良,神不管世间,佛不渡众生,那就让魔来掌控天地人道!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