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八
后五句是〔喜春来〕,继续描写夜宿的情景。开头三句“春融南浦冰澌散,酒醒西楼月影悭,一天星斗水云寒”,描写早春湖光:春光融融,坚冰融化。最后两句“名利难。诗酒债且填还”,交代因由,点明题旨:“名利难”,意即在名利场上失意,仕进途中坎坷,这正是饮酒作乐的思想缘由;“诗酒债且填还”,为了补偿奔波仕途所耽搁的欢乐生涯,才会沉醉歌舞,以诗酒自娱。
全曲以写景为主,融叙事抒情于写景之中,构思奇妙,以乐景衬出哀情,结尾更是寄托遥深,耐人寻味。作者表面上似乎已经看开释然,实际上幽怨颇深。
〔中吕〕醉高歌过摊破喜春来
旅中
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1]。扁舟来往蒹葭岸[2],人憔悴云林又晚。
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3]。破清思、晚砧鸣,断愁肠、檐马[4]韵,惊客梦,晓钟寒。归去难!修[5]一缄,回[6]两字报平安。
【注释】
[1]回首难穷望眼:回首,舟中回望。难穷望眼,目光无法穷尽。
[2]蒹葭:芦苇。
[3]青蚨逐日悭:青蚨,钱。悭,缺少。
[4]檐马:屋檐下挂的风铃。
[5]修:指修书,写信。
[6]回:寄之意。
【鉴赏】此曲主要抒发了落魄士子在漂泊旅途中的穷愁和乡思。
前四句是〔醉高歌〕,描写作者在旅途中所见之景。开头两句“长江远映青山,回首难穷望眼”,描绘了长江远景,水天开阔,青山倒映,一望无际,含有无限眷恋之情。第三句“扁舟来往蒹葭岸”,扁舟一叶在江中漂泊,正是游子所在。紧接着“人憔悴云林又晚”一句,云林又晚,加上暮色苍茫,游子憔悴,更加渲染出迟暮悲凉的气氛,为下面的抒情埋下了伏笔,突出了作者迟暮潦倒、漂泊无依的状态,充满凄清苍凉的气氛。
“篱边”以下十一句是〔摊破喜春来〕。前两句“篱边黄菊经霜暗,囊底青蚨逐日悭”,进一步描绘旅途的秋色、刻画旅人的穷愁,表明沉郁的乡思。接下来是用六个句式颠倒的短句,通过听觉,着重抒写游子的思乡之情。“破清思,晚砧鸣”,天气日趋寒冷,人们日夜赶制寒衣,捣衣的砧杵之声,极易勾起游子的乡愁。“断愁肠,檐马韵”,屋檐下铁马声声,更是让游子愁肠寸断,难以入睡。“惊客梦,晓钟寒”,游子刚要入梦,又被寒风中送来一声声报晓的钟声惊醒。游子在这样的一个不眠之夜,不禁长叹“归去难”,把游子思乡又不能归去的复杂心情尽情道出:“修一缄,回两字报平安。”全曲笼罩在漂泊无依、凄凉伤心的心境之下。
此曲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情景相融,相互衬托,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感刻画细腻真挚。
曹 德
〔双调〕沉醉东风
村居(三首之一)
新分下[1]庭前竹栽,旋篘得缸面茅柴[2]。嬔弹[3]鸡,和根菜,小杯盘曾惯留客。活泼剌鲜鱼米换来,则除了茶都是买。
【注释】
[1]新分下:刚到手。
[2]旋篘得缸面茅柴:旋,现成。篘,指滤酒。缸面,新酿成的酒。茅柴,劣酒,自己酿的薄酒。
[3]嬔弹:嬔,方言,鸟类下蛋。弹,通“蛋”。
【鉴赏】这首曲子是对农村生活的情趣的细致描写,描绘了酒和食物都是自酿自种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村居生活的一种油然而生,发自内心的满足感。
开头两句分别交代了笋和酒是自种自酿的:新分栽下的笋是庭前竹园里的,刚刚滤出的是新酿的村居薄酒,点明“村居”的中心。
接下来写用生蛋的母鸡和刚从地里摘下的新鲜蔬菜招待客人,显示出主人的热情好客。“活泼刺鲜鱼米换来”一句,写招待客人用的活蹦乱跳的鱼,是用米换来的。以上所写都是酒食方面的情况,至于与酒食有关的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在最后的一句“则除了茶都是买”中作了交代————只有茶是用钱去买的。
此曲充满了生活情趣,行文活泼而富于变化。全曲夸耀了村居生活资料的丰富,表现出作者在这方面的满足感。
〔双调〕沉醉东风
村居(三首之二)
茅舍宽如钓舟,老夫闲似沙鸥[1]。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2],但开樽沉醉方休。江糯[3]吹香满穗秋,又打够重阳酿酒。
【注释】
[1]沙鸥:化用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意境。
[2]“黄花瘦”句:出自李清照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3]江糯:糯米又称江米。
【鉴赏】此曲描述作者闲居乡里,无所事事,只能以饮酒聊以自慰,消遣排忧,对作者闲居乡里的生活的描写。
首句“茅舍宽如钓舟”句中,以“钓舟”形容“茅舍”,说明很小,却说成宽。第二句“老夫闲似沙鸥”中的“沙鸥”,意思是说像沙鸥一样在天地之间漂泊无依,表达了杜甫当年孤苦凄凉的心情。本曲在“沙鸥”之前著一“闲”字,看似闲适,但却流露出悲苦愤激之情。
接下来“江清白发明,霜早黄花瘦”两句,是对村景的描写:江水如此清澈,江水之中映出的白发很清晰,而作者报国无门,壮志未酬,就已老去,含着寄托乡居的凄凉和痛苦,道出“但开樽沉醉方休”,作者借酒消愁,只能以醉来寻求解脱,排解心中的痛苦。
最后引出“江糯吹香满穗秋,又打够重阳酿酒”两句,等到籽粒饱满的糯稻发出特有的清香,在秋日的田野上弥漫的时候,作者不禁想到大好收成的糯米足够拿来作重阳酿酒之用了。因而,心情稍得舒畅。作者以糯米丰收、可以用来酿酒为慰藉,意蕴丰富,余味无穷。
〔双调〕沉醉东风
村居(三首之三)
枫林晚家家步锦[1],菊篱秋处处分金[2]。羞将宝剑[3]看,醉把瑶琴[4]枕,没三杯著甚消任[5]?若论到机[6]深祸亦深,却不是渊明好饮。
【注释】
[1]步锦:步,步入。锦,美好的图景。
[2]分金:分别堆着的耀眼的金子。
[3]宝剑:代指为国效劳的工作。
[4]瑶琴:个人消遣的一种方式。
[5]消任:消受、受用,这里是抒发作者的无限痛苦,强调多饮才能消受。
[6]机:这里指的是能力与智慧。
【鉴赏】此曲抒发作者怀才不遇,为避祸从而寓情于酒的苦闷心情。
开头两句“枫林晚家家步锦,菊篱秋处处分金”,刻画出了一派醉人的农村景色。在晚霞的辉映下,红艳艳的枫林旁,一户户农家好像是在锦绣的图画之中,令人心醉;在明净的秋色中,篱边菊花一片金黄,好像是到处分堆着的黄灿灿的金子,生气勃勃。
中间“羞将宝剑看,醉把瑶琴枕,没三杯著甚消任”三句,抒发了作者的心情。宝剑是驰骋疆场、保家卫国的武器,而瑶琴则是文人雅士消遣述怀的工具。此处作者运用借代和对比的手法,委婉抒发自己空有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才华,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郁闷与忧愁,表达出作者无法为国出力的痛苦,因此羞于再看宝剑,只能饮酒弹琴,消磨时光。
结尾两句“若论到机深祸亦深,却不是渊明好饮”,作者以陶渊明自比,点明自己饮酒是为了避祸,也是说明自己认识了“机”与“祸”的关系后,为了避祸,才饮这么多酒。曹德敢于触犯当朝宰相、正义直言(见下首),可见其正义感和治国安邦的远大理想。
此曲以鲜明的自然色彩来反衬自己的忧愤和苦闷,很有特色,而这种运用借代和对比的修辞方法,渲染了曲子的凄凉氛围,意蕴深长。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