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十
【鉴赏】此曲侧重描述茶的稀有名贵以及诱人的味道,主要是向人们介绍和盛赞茶的功能与价值。
首句“金芽嫩采枝头露”生动而形象地描绘了采茶时的情景:破晓时分,晨曦方降,枝头的露珠尚存,茶叶的芽很嫩,色泽金黄诱人。茶叶以和露采下的嫩尖最为名贵,作者在渲染物美之中,表现出茶叶的品级档次极高。
紧接着第二句“雪乳香浮塞上酥”,抒写了茶香。烹茶时,茶面上堆起的泡沫,像晶莹洁白的雪乳,香味浮动诱人馋涎。作者以塞外少数民族饮用的奶茶作为比喻,唤起读者的联想,既突出了它的香气,又调动起人强烈的品茶欲望,符合元代的时代特色。如此珍贵的名茶世上也只有我一家,旨在吸引茶客们快来饮茶。“君听取,声价彻皇都”是对前句的补充,意思是说,你如能听取我的邀请,踏进茶肆尝一尝这稀世珍品的茶,便知道它响彻京都的盛名不掺半点儿虚假。作者用语夸张,口气夸大,字里行间充满了溢美之词。
这首曲子语言流畅,形象生动,言简意赅,风格清新活泼。
张鸣善
〔中吕〕普天乐
愁怀
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雨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1]?雨风儿定当[2],风雨儿难当[3]。
【注释】
[1]怎当:怎么能受得了。
[2]定当:一定让人承受。
[3]难当:难以让人承受。
【鉴赏】此曲作者抓住了秋风秋雨的凄凉的特征并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抒发了哀愁情怀。
开头“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四句,从风雨着笔,写风雨带给人的烦恼与哀愁。人生际遇不顺,再添以风雨的搅扰,不禁更令人愁思绵绵,柔肠寸断。
接下来以风吹梧桐、雨打芭蕉象征着自己内心的忧愁苦闷,渲染了一种凄凉、萧索、清冷、孤寂的意境。这两句景中寓情,生动地表现出作者内心的愁怀。紧接着是从正面直接抒发作者的感受。人生漫长,有甜也有苦,有喜也有悲,而作者此时只感到“风雨相留”、“雨和风卷”,人世间的风雨,更增添了他内心的凄凉与悲怆。
结尾三句,“风雨儿怎当,雨风儿定当,风雨儿难当”,进一步借风雨的无情写出愁怀的难遣。作者由“怎当”到“定当”,又由“定当”到“难当”,先设问,继而肯定,最后否定,一波三折,描写出作者内心的愁绪,突出表现了作者的无可奈何。愁怀本无形,化作风雨,可感可触。
此曲语言通俗,反反复复只写了一个愁字,不仅有力地表现了浓厚的忧愁,而且内蕴丰厚,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
〔中吕〕普天乐
嘲西席[1]
讲诗书,习功课:爷娘行[2]孝顺,兄弟行谦和,为臣要尽忠,与朋友休言过[3],养性终朝[4]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5]道不识字由他。
【注释】
[1]西席:对老师的称呼。
[2]行:这边,那边。
[3]休言过:不说别人的过失和不足。
[4]养性终朝:养性,修养心性。终朝,全日,整天。
[5]馆东:主人,家长。馆,私塾。东,东家,主人。
【鉴赏】此曲题为《嘲西席》,嘲笑的是封建社会私塾馆里的教书先生。
前八句是写私塾先生对学生的谆谆训导。“讲诗书,习功课”,是要学习四书五经,以下都是诗书里的教条规范:“爷娘行孝顺”,是指要孝顺父母;“兄弟行谦和”,是指兄弟之间要谦和友爱;“为臣要尽忠”,是指要对君主忠心;“与朋友休言过”,就是不要谈论朋友的过错。这四者概括起来就是孝、悌、忠、义,可以说是封建道德和传统教育的核心内容。先生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这堆做人的大道理一股脑儿端了出来,结果还嫌不够,“养性终朝端然坐,免教人笑俺风魔”,还要加上修身养性,规规矩矩,免遭人嘲笑。这些都是迂腐的教室规范,也是束缚学生的教条。曲子的最后三句“先生道学生琢磨,学生道先生絮聒,馆东道不识字由他”,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的不同看法,对教师的不识时务和顽固守旧提出了调侃和讽刺。结尾巧妙地点醒全篇,褒贬之情尽在不言中,耐人寻味。
〔双调〕水仙子
讥时
嘱香醪[1]一醉再休醒,半霎里[2]千般俏万种情。孟郊寒贾岛瘦相如病[3],刚滴留[4]得老性命。偏今宵梦境难成,做甚么月儿昏昏瞪瞪,阿的[5]般人儿孤孤另另,些娘[6]大房儿冷冷清清。
【注释】
[1]香醪:好酒。
[2]半霎里:转眼间,一瞬间。
[3]孟郊寒贾岛瘦相如病:孟郊、贾岛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寒”、“瘦”二字本指二人的诗歌风格,险峭瘦硬,因此世人有“郊寒岛瘦”之说。相如指的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这里此喻司马相如多才多病。
[4]滴留:担心。
[5]阿的:指示代词,这。
[6]些娘:一些儿,点儿。
【鉴赏】此曲是对作者酒醉后的情态的描写和刻画,展现了作者痛苦矛盾的内心世界。
前四句描写了作者的醉态。开头两句以拟人的方式,表达作者希望长醉不醒,逃避现实,所以才到醉乡寻求解脱。只有沉醉,才能使他暂时忘却忧愁,抛掉烦恼,感到轻松自如,形象地刻画出了作者醉酒后的情态。接下来“孟郊寒贾岛瘦相如病”一句,作者引用了孟郊、贾岛二人“寒”、“瘦”的诗歌风格和司马相如多病的体质,直取其义,说明自身的穷困潦倒,多愁多病。“刚滴留得老性命”一句,生动地描绘出作者醉后眩晕的情态。
第五句“偏今宵梦境难成”,一个“偏”字,笔锋一转,写作者醒来后的情形。接下来,“做甚么月儿昏昏瞪瞪,阿的般人儿孤孤另另,些娘大房儿冷冷清清”三句,是作者内心痛苦的独白,作者本想一醉不醒,却只是单纯地幻想。醒来后还是要继续面对残酷的现实,受伤的心灵感到愈加痛苦难耐。
此曲使用了宋元口语,清丽自然,刻画生动形象且富于感情色彩。
〔双调〕水仙子
咏雪
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冻杀吴民[1]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注释】
[1]吴民:指吴地的百姓。
【鉴赏】此曲是描写雪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开头两句,直接叙事,寒冬时节,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来,构思精巧,一语双关地道出了曲子的主题,对仗势欺人、强行霸占广大民田的张士德进行了无情地抨击。“白占”二字,妙语双关,这场大雪漫天盖野,望去变成一片银白世界,这是指现实中的“雪”,是表层意义;而张士德仗兄势力,为了自己的享受,强夺民田无数,白白地占据民田,这是作者借“白占”所要表明的真实含义。作者写至此,不禁感情激发,怒火中烧,巧妙地借怨雪之际,发出了“冻杀吴民都是你”这一发自肺腑的愤激之词。张士德强夺了大量民田,农民以种地为生,夺去了田地,就失去了他们的衣食之源。本来就在饥寒线上挣扎的穷苦人民,现在岂不是要冻死饿死!尽管如此,作者还不满足,以“难道是国家祥瑞”一句反诘。民间有“瑞雪兆丰年”的说法,但这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来说,这种祥瑞又有什么用呢?
周德清
〔正宫〕塞鸿秋
浔阳[1]即景(二首)
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2]。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3],塞鸿一字来如线。
灞桥雪拥驴难跨[4],剡溪冰冻船难驾[5]。秦楼[6]美酝添高价,陶家[7]风味都闲话。羊羔饮兴佳,金帐[8]歌声罢,醉魂不到蓝关[9]下。
【注释】
[1]浔阳:今九江市,长江流经浔阳北的一段称浔阳江。
[2]淀:同靛,一种深蓝色的染料,这里形容山色的深黝。
[3]新月初学扇:初升的新月,也有欲圆之势,所以用团扇来形容待圆之月,故曰“初学扇”。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