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卷七十八(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七十八

畅春园等处拨派可否恳

恩添给奉

谕畅春园等处现有园户园隶二百余名自应通融拨派毋庸另行添设

谕向来緑旗世职无承袭罔替之例第念官弁等果能宣力効忠勲猷卓越则国家延赏酬庸谊无歧视前经降旨将黄芳度张勇等特予加恩准其子孙永远承袭世职并令军机大臣会同兵部详查国初以来凡有功册可稽者分别等差通行列名具奏请旨兹据覆奏内有殉节阵亡之张国彦等十七员又军功较着之惠应诏等十四员核其事蹟或致命疆场克昭义烈或折冲阃外茂着勤劳均宜锡以殊施俾臣工共知激劝所有张国彦等子孙其世职有尚应承袭者俟将来袭次满日着加恩各赏给恩骑尉并准其世袭罔替

又大学士公傅恒等议御史王懿德奏本年

京察届期翰林院学士及左右春坊庶子应俱入於四五品京堂内归王大臣验看列为等次分别去留带领引

见恭候

钦定奉

旨依议

三十三年

谕向来各衙门保举抚民同知通判例由吏部请旨特派大员考试第思此项人员原不过取其通晓字义标判文书而止并非场屋衡文可比若一一传集校艺恐其中转易滋代倩传递诸弊甚属无谓嗣後各衙门保举此项人员彚送吏部照月选官之例令其赴部亲笔缮写履历以凭核对不必另为派员考试着为例

谕教职遇有悬缺向来率委别学教官代理此等司铎微员两任岂能兼顾现在各省有挑选二等举人在籍候选教职之员伊等得缺尚迟如有情愿及时自効者即赴本省督抚处报名遇有缺出需人听候督抚会同学政挨次派委暂署则员缺既不致久悬而需次者亦不令闲旷自为一举两得该部即遵谕行又

谕向来外省请简文职各员俱特派大臣拣发而武职则止交兵部拣选引见嗣後遇有请发参将以上人员着兵部临时奏派大员会同该部拣选带领引见发往着为令

三十四年

谕向来万善殿有年幼太监十余人在内读书派汉教习一员专司其课太监职在供给使令就使读书不过教之略识字体何必选派科目人员与之讲授令其通晓文字乎现今读清书之太监等在长房一带派内务府笔帖式课之此等读书之人原可附近该处另选内务府笔帖式之曾读汉书者授之句读又何必为之专设一汉员教令读书乎所有万善殿派用汉教习之例着永远停止

【臣】等谨按内使之职供给使令即读书亦不过识文义通姓名乃前明坏政初犹内官监掌文籍尚宝监掌图书及永乐时已选教官入内教习宣宗时竟特开书堂聚至四五百人且令大学士陈山翰林朱祚等专司教习于是内官悉娴文墨掌章奏照阁票批朱渐与外庭往来交结正统初即有司礼秉笔之事贻毒至不可胜言我

朝立法谨严一洗胜代陋习太监等惟令内府笔帖式课读俾粗知字体

万善殿汉教习一员一并裁之仰见

皇上官方整肃防制尽善慎几微之渐饬宫府之规岂

特远越有明三代後无此良法也

三十五年

谕向来各省盐政关差一年任满例由该部院题请更换而关差内间有自行奏请并不经部办理者究非体制嗣後除将军督抚盐政织造兼管各关仍由该将军等照例自行题奏外其九江粤海等关将届一年期满并着一体报部听该衙门具题请旨着为令又

谕向来吏部定例四品以上京堂降至六品以下者既无应补之京堂员缺又以京堂品秩优崇若补用司员与体制不合遂停其补用殊属非是京堂品级虽优如因事获谴既经予降自应按品授铨用人乃朝廷大权黜陟进退惟视其人之自取设官虽有崇卑示谪本无同异即由崇阶而降为末科惟上所命孰敢抗违若拘堂不降司之说辄以曾膺高位不屑於复就下僚是国家诏禄之典竟任臣下自专拣择纪纲之谓何且以堂官降为司员於体制又有何碍而停其补用则此等人员一经镌级遂致摈锢终身所谓爱之适以害之於伊等亦复何益此皆相沿前明陋习不可为训着该部另行改议具奏寻议京堂官降至六品以下照各项降官补用以画一体制三十八年设镇西府及迪化州先是奉

谕勒尔谨奏巴里坤地方近来生息日繁兵民子弟敦书讲射渐已蔚然可观照乌噜木齐迪化宁边二厅封题代试之例专设学额一摺已批交该部议奏矣惟是该处民居稠密闾井殷繁兼之属国来王征轺辐凑实为边陲一大都会今既议定学额而原驻仅一同知尚於体制未合自应将巴里坤改设为府乌噜木齐改为属州或将安西府移於巴里坤而安西为州并令统隶於边郡规模尤为闳远其应如何定制设官酌予嘉名及建立学校之处着大学士九卿详悉妥议具奏寻议遵

旨将巴里坤改设为府即以乌噜木齐为属州所有哈密辟展穆垒及附近设有职官之处并归管辖以符体制查安西一府所辖渊泉玉门敦煌三县其地距嘉峪关不甚相远今巴里坤既改为府则安西更居内地应将安西府改为安西州直隶州知州其渊泉县一缺即行裁汰所有该州应设学正吏目各一员即将渊泉县训导典史裁改其应设州判一员即将原设马莲井县丞改置分驻仍以玉门敦煌为属县巴里坤既改设知府应添附府知县一员其应有经历一员改为吏目仍管仓大使事并添设学正一员其原设宁边城通判改为州同特讷格尔县丞改为州判其附近之哈密通判辟展同知均归巴里坤统辖至武职官员巴里坤现有总兵乌噜木齐现有提督安西现有参将均足资统辖控制无庸更易所有巴里坤改设府县及乌噜木齐改州应予嘉名臣等谨酌拟字様另缮清单恭候

钦定奉

旨依议府州县名

钦定为镇西府宜禾县迪化州

四十一年

谕昨四库馆呈进裒集永乐大典散篇内有麟台故事一编为宋待制程俱撰具详当时馆阁之制所载典掌三馆秘阁书籍以执政领阁事又有直秘阁秘阁校理等官颇称赅备方今蒐罗遗籍彚为四库全书每辑録奏进朕亲披閲厘正特於文华殿後建文渊阁弆之以充策府而昭文治渊海缥缃蔚然称盛第文渊阁国朝虽为大学士兼衔而非职掌在昔并无其地兹既崇构鼎新琅圅环列不可不设官兼掌以副其实自宜酌衷宋制设文渊阁领阁事总其成其次为直阁事同司典掌又其次为校理分司注册点验所有阁中书籍按时检曝虽责之内府官属而一切职掌则领阁事以下各任之於内阁翰詹衙门内兼用其每衔应设几员及以何官兼充着大学士会同吏部翰林院定议列名具奏候朕简定令各分职系衔将来即为定额用垂久远寻议查宋制秘书省有检閲文字官系不常置应请酌仿其制再设文渊阁检閲官於检曝书籍时诣阁点閲更足以昭慎重於是定文渊阁领阁事二员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充之提举一员以内务府大臣充之直阁事六员以由科甲出身之内阁学士由内班出身之满詹事少詹事读讲学士汉詹事少詹事读讲学士充之校理十六员以庶子侍读侍讲编修检讨充之检閲八员以内阁中书充之

谕向来奉天所属州县原系满汉人员兼用嗣因府尹苏昌等於办理流民案内奏称奉天各州县凡词讼等事关涉旗民者俱会同旗员审理往往意见参差若将旗员铨选较为画一等语经军机大臣议覆降旨允行今思奉天地方旗人居处者多旗员在彼不无沾涉亲故遇有审理事件恐不免心存偏狥嗣後奉天各州县缺出着照各省仍以满洲汉人通用惟是奉天地方兼管旗民较为繁剧初任之员恐难办理裕如所有各州县缺出应交该部於候补人员内拣选引见候朕简员补用

又礼部议奏查热河七厅应试童生分额取进统归道学应如该督等所奏准其总设道学教授一员得

旨允行

四十三年奉

谕向来步军统领衙门设有协理刑名部臣一人参酌刑律原以步军统领或从武职简放於一切刑名律例未及周知是以酌设协理以资参核今步军统领系朕简用部院内亲信大臣遇有刑名事件皆能自办无所用其参酌且协理所办刑名不过杖罪以下之稿又大抵随同画诺初未尝置可否於其间殊属有名无实嗣後步军统领有由都统等官简放者该部声明请旨简派其由尚书侍郎简放者即不必复派协理之员所有原派之侍郎阿扬阿即无庸协理着为令

四十七年

谕吏部议覆钦天监条奏五官正等官分别陞用之例一摺其蒙古五官正一项人员陞途久滞用之理藩院尚属通融之一法至请照小京官笔帖式之例遇有才具出衆之员一体保送抚民理事同知通判其事断不可行此等蒙古人员在监行走原以推算测验为事素非通习吏治与各部院衙门笔帖式等官不同其有年久熟谙推算者尤宜留於本衙门酌量陞用若一例保送同知通判等官分发试用在外省既增一不谙民社之员而在该衙门反少一推算熟手於量才授职之道两无禆益吏部议准此条明以钦天监系六阿哥管理未免意存迁就尤属非是吏部堂官着交都察院议处

四十八年

谕向例总督俱兼兵部尚书右都御史衔巡抚俱兼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衔但漕运河道总督并无地方之责究与各省总督不同况又有由道员陞署及简擢初任之员若一例兼衔未免太优不可不量为区别嗣後漕运河道总督该部俱奏请给与兵部侍郎衔着为令

五十年

谕满洲由科目出身为翰林者本应认真读书通达事理为国家有用之才方各称其实向来满洲之习举业者其文义本属浅陋及幸登科目列名翰苑问以文学则曰身系满洲岂汉人可比及至问以清语骑射又曰我系词林岂同武夫战卒两处躱避进退失据而落於无用之流朕所深恶即从前尹继善鄂容安钟音观保等在翰林中俱称出色者止能随常办事而於边疆重务并不能经理裕如虽其中鄂容安曾膺军旅重寄临危遇变亦惟知一死塞责究於国家大事何所禆补耶此次考试翰詹朕严加甄别满员出缺甚多除简擢数人外余竟无员可补与其滥竽充数毋宁核实酌裁所有现出之侍读侍讲学士二缺侍读侍讲二缺已另降旨裁汰嗣後满洲人员益当自知愧勉读书敦行砥砺成材以备国家器使如果能蒸蒸日上一变从前积习人材蔚兴彼时朕自当再补还旧额也

五十一年

谕三通馆进呈皇朝通志职官略一门朕详加披阅其中所载文武官阶诸多未协国家设官分职文武兼资在文职则内而阁部院司外而督抚以至守令丞尉阶级等差互相维制至武职为国干城同膺心膂之寄其阶级自应与文职相埒方足以重阃寄而励戎行今志内文职则系正一品起而武职则系从一品起既显然少予一阶且文职自正一品至从九品共十八阶武职自从一品至七品止十一阶多寡显有悬殊体制即暗为隆替非所以着朝章垂令典也大抵议定官制编纂志书多出於文臣之手其意在乎重文轻武殊不知国家设立武职原欲其折冲扞卫其责并不轻於文臣有明之季文臣用事於中武臣宣力於外一二台阁本兵科道书生构谋倡议俱足以掣武臣之肘卒至武备废弛疆圉孔棘国事遂不可为此皆重文轻武之流弊不可不引为殷鍳所有武职人员现在所缺正一品之阶应照朕前次钦定领侍卫内大臣将军为正一品之例增入一阶其自正七品以下较文职所少之五阶亦应於内外武职衙门微末员弁内按其职守酌定正从照文阶一体厘正以昭画一再志内载旧例武官正从一品俱封荣禄大夫正二品至从五品俱封将军既未为允当嗣更定新例则皆称大夫因思将军为专阃主帅大夫系文臣之称乃旧例则封将军而今又更封大夫名义殊觉混淆嗣後武职正一品至从二品俱应封为将军正三品至从九品应分别酌与都尉骑尉校尉等字样递为差等以示区别至向来文职遇有降级处分如降一级者俱以正从计算止於正降为从而武职则降一级即降一品办理既不画一而武职官员遇有处分即官阶较大者转瞬即降至末弁相形未免偏枯嗣後武职处分亦应照文员之例以正从核计议降庶为平允夫文武初无轻重官联要於整肃必当详为更正较若画一载入典章所有一切增改事宜着军机大臣会同大学士吏兵二部详晰定议具奏寻议查武职品级自正一品领侍卫内大臣起至从八品止共十六阶又自从一品提督起至正七品止共十一阶较之文职十八阶似觉参差惟文职之十八阶系合内外统计始有此数武职合内外统计本有十六阶较之文职少正九从九二阶自应遵

旨增设查八旗有蓝翎长太仆寺委署固山达向无品级今拟将蓝翎长作为正九品太仆寺委署固山达作为从九品又緑营七品以下未经设有官阶查有经制外委千总外委把总及额外外委亦向无品级今拟将经制外委千总作为正八品经制外委把总作为正九品额外外委作为从九品增入官阶内外合计以足十八阶之数与文职相埒至各省驻防将军旧例列入正一品嗣於乾隆三十二年奏明改为从一品查外省文职总督品级系从一品武职将军亦列从一品则外任文武统率大员品制相当应仍从其旧其降调处分如緑营之提督至参将游击本有正从遇有处分原得以次递降至都司以下等官有正无从遇有处分降一级即降一品似觉偏枯但查此等官职当其擢用时陞一等即陞一品是以降调时亦照此递降是升降亦属适均且八旗等官降调向系分别满洲蒙古汉军指有一定应补之缺营制各殊不能按级计算通融互降是以於乾隆三十二年奏准旗员降补俱照指定应补之缺补用无庸分别正从今请仍照奏定章程办理至

封典名号文职武职均称大夫体制诚有未协谨遵谕旨一二品俱封为将军三四品俱封为都尉五六七品俱封为骑尉八九品俱封为校尉其所增品级系就内外营制现有职任名目酌量添入并未增设官职是以一应陞迁俸禄钱粮等项俱仍照旧例恭候

命下纂入例册遵行并增入会典移咨三通馆将职官

略一体增定奉

旨依议

【臣】等谨按三通馆承纂各门体例俱遵

旨纂至五十年止此次画一内外文武官阶於五十一

年甫经议定奉

旨遵行仰见

皇上揆文奋武设官分职内外兼资体制合一之至意自经议奏准行即永垂典则从此品秩均平既洗前代畸重畸轻之陋习用昭千古相维相制之大经於

国典

朝章实有关系今会典既奉

命增入谨加案声明云

皇朝文献通考卷七十八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心意相通
心意相通
同人衍生二创,前期还是以原剧情为根本,有一些改动,后期会有不一样的安排... 不玄幻,不修仙。 简介短小,都在文里!! 首次尝试,各位大佬手下留情,鞠躬!!!
风起溪边
官场:带贫困乡摘帽后,我打脸亲爹
官场:带贫困乡摘帽后,我打脸亲爹
身为私生子的他,爹不疼娘不爱。 刚刚考公上岸,亲生父亲为了家族利益,劝他不要入职。 威逼利诱不成,竟然把他调到了全国最穷的乡镇。 准备让他在那个穷乡僻壤蹉跎一生。 “弃子如何?我偏要向上爬,狠狠打那个所谓的亲生父亲的脸!”
佚名
我有三个绝色师父
我有三个绝色师父
关于我有三个绝色师父:我有三个绝色师父。大师父罗舞,盖世杀神,倾国倾城。二师父苏倾城,医仙在世,生死人肉白骨,救人无数。三师父秦璐瑶琴棋书画,奇门遁甲,天下无双。
老韩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部族败落后,我一手撑乾坤
“你是部族最后的男人了!” “先走,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部落比拼,没了父亲的照拂,整个部族没有一个能打的。 男人们败的败,逃的逃,最后只剩他一个年纪小的依偎在母亲怀里。 所有人都劝母亲带他走,他是部族未来的希望! 可他却爬上擂台…… 叛徒:“哈哈哈,就凭你,也想对抗我们。” 他:“就凭我!” 既然说他是青山,那他就要发挥这青山的作用! 守护部族!
佚名
开局算计妈妈闺蜜主角的母亲
开局算计妈妈闺蜜主角的母亲
关于开局算计妈妈闺蜜主角的母亲:(都市反派、穿越、绑定系统、吊打主角,背景强大。)唐渊穿越异界开局绑定系统,不料这系统不按套路出牌。唐渊也只能走上了当反派的道路,渐渐的唐渊发现反派好像也不是不行,无聊了可以去找主角的老婆们聊聊天解解闷。简介怎么说也是苍白无力,有兴趣可以看看书。
我的笔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