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标点本]

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二(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二

辰沅副總兵鄧祖禹,蘄水人;嘗以遊擊入衛京師,力戰蘆溝橋。崇禎九年,檄援應城,血戰殺賊甚多,陷重圍,被執,勸之降,罵賊剖腹死(見明史及輯覽)。

鎮守四川總兵官、左都督侯良柱,敘南衛人;初討奢寇,復遵義城;崇禎十年,闖賊自陝西趨四川廣元縣,大敗之;賊至益眾,戰於綿州,力竭,死於陣(見明史及輯覽)。

安慶副總兵潘可大,江寧人;崇禎十年,賊犯太湖,與程龍等禦賊酆家店,多殺傷,會天雨,甲重不得出,力戰月餘,矢盡糧絕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房縣知縣郝景春,江都人;前攝黃安縣,堅守八日,賊解去,羅汝才等降,景春立意主勦,總制熊文燦不從。崇禎十二年,獻賊等叛攻房縣,景春請援於文燦,十四往不報,督兵固守,力不支,為所執,說降,不從,被磔死。其子生員鳴鑾,力敵萬人,嘗詣羅汝才勸降,知其偽,授兵登陴固守,城將崩,灌以熱油,又擊傷獻賊左足,入壘,識其臥帳,將襲擒之,指揮張三錫導賊至,被殺,僕陳宜同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寧知縣武大烈,臨潼人;崇禎十三年,闖賊攻城,戰守三晝夜,殺賊甚多,力竭,城陷,被執,索印不予,燔灼死(見明史及輯覽)。

巴縣知縣王錫,新建人;屢著戰功;崇禎十七年,獻賊穴城,錫熱油灌之,賊多死,遂發大砲,陷城,被執,罵賊,備極刑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鎮守川北副總兵張令,藺州土人;永寧宣撫司土目。忠勇善戰,所至竭力守禦。崇禎十三年,獻賊至重慶,令年七十,馬上能用五石弩,與女將秦良玉扼之於竹箘坪,大殺賊,乘勝前進,中伏弩死(見明史及輯覽)。

大梁道兵備僉事劉乘雲,高陽人;知浮山,擊賊卻走;崇禎十四年,闖賊寇禹州,誓死固守,賊以十萬眾陷城;執使跪,罵賊,縛於樹,攢射之,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保定提督三關總兵官劉光祚,榆林人,累戰有功;崇禎十四年,闖賊覆傅宗龍兵,乘勝攻南陽,唐王邀與守城,用計殺賊精銳,血戰七晝夜,城破,短兵巷戰,大呼衝擊,血盈袍袖,為賊揕死(見明史及輯覽)。

南陽知府顏日愉,上虞人;初令葉,有惠政;崇禎十四年,獻賊攻城,設守具,賊冒雨登城,擊殺幾盡,賊引去,城獲全;日愉被一矢二刃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康知縣魏(一作衛)令望,武鄉人;崇禎十四年,流賊攻城,嚴加守備,賊憤甚力攻,城陷,巷戰死,闔門自焚(見明史及輯覽)。

舞陽知縣潘宏(一作宏道),淮安山陽人;數討土寇有功。崇禎十四年,闖賊至,固城守,發砲擊賊,諸生潛降,賊縛宏以獻;索印,不予;大罵,不屈,支解死。子澄瀾,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鄢陵知縣劉振之,慈溪人;剛方敦行;崇禎十四年,闖賊至,嬰城固守,城陷,賊縛置雪中三日夜,罵不絕聲,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翰林院檢討馬剛中,商城人;省覲歸。崇禎十四年,闖賊至,分城守,募義勇,搏戰,城陷,不屈,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瀘洲知州蘇瓊,石埭人;崇禎十四年,獻賊陷瀘,被執,罵賊磔死;妻舒氏,自刎,一家從死者七人(見一統志)。

鎮守南陽總兵官猛如虎,榆林人;驍果善戰,屢著勞績。崇禎十五年,闖賊攻南陽,疽發背,力疾奮戰,以計破賊,砲傷其精銳,城陷,持短兵巷戰,袖血淋漓,賊臠殺之(見明史及輯覽)。

保定河北山東總督中軍總兵官姜名武,保德州人,慷慨有才略,守昌平,論功加秩;崇禎十五年,闖賊圍開封,往援,左良玉兵先退,諸軍皆潰,獨名武堅壁固守,與賊血戰,力竭被執,罵賊,磔死,麾下無一人降者(見明史及輯覽)。

睢陳道兵備副使關永傑,蒲州籍,鞏昌衛人;為紹興推官,強立不阿。崇禎十五年,闖賊攻陳州,勵卒守城,賊遣使說降,斬之,懸於城上,賊攻益急,力竭,城陷,格殺數賊,中亂刃死(見明史及輯覽)。

總督陝西三邊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汪喬年,遂安人;清正自持,有才武,嘗檄米脂令邊大綬發掘李自成祖父塚;崇禎十五年,攻闖賊於襄城,解左良玉郾城之圍,率先登陴,禦七晝夜,矢石俱盡,良玉兵不赴援,城陷,巷戰力竭,自刎未殊,被磔死(見明史及輯覽)。

總督保定河北山東軍務、兵部右侍郎、右副都御史楊文岳,南充人;嘗擒斬闖賊梟將於開、歸、陳、許間。崇禎十五年,在汝寧,闖賊來攻,文岳率兵悉力守禦,賊眾環攻,砲矢雨下,力竭城潰,被執罵賊;賊以大砲擊之,洞胸糜骨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三邊總督中軍副總兵黨威,神木人,初與闖賊大小十七戰,頗得勝;崇禎十五年,總督汪喬年被困襄城,率兵衝突,當者披靡,力漸竭,城中食盡,援不至,身被數十創,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郟縣知縣李貞佐(一作李貞),安邑人,以學行著,訓民有方,前令李可灼守城遇害,邑被焚掠,至則練鄉兵守城邑;崇禎十五年,闖賊復陷城,被執,大罵,賊斷其舌,支解死。母喬氏亦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防守汝寧總兵官虎大威,榆林人,嫻將略,扼賊數有功;崇禎十五年,隨總督楊文岳援河南,大敗賊於汝寧,乘勝逐北,中飛砲死(見明史及輯覽)。

分巡汝南道僉事王世琮,達州人;初為何南府推官,善殺賊,嘗矢貫耳,不為動;人號為王鐵耳。崇禎十五年,闖賊陷汝寧,被執,大罵,賊以砲擊之,肉糜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總兵官左都督孫應元,籍貫未詳;善戰,所至有功;崇禎十五年,擊賊羅山,乘勝逐北,孤軍無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宜城知縣陳美,新建人;安輯流亡,擊賊敗去;崇禎十五年,闖賊攻城,悉力守禦,相持八晝夜,賊以大砲攻擊,城陷,被執,罵賊,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安知縣陳顯元,蘄縣人;城經摧頹,率民入保關門寨,碎賊偽檄;崇禎十五年,賊來犯,守月餘,力竭,寨陷,罵賊,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撫治商雒道副使黃世清,滕縣人;崇禎十六年,賊犯商州,有降賊者,發砲斃之,憑城守,士民效死,砲石盡,婦人掘街砌繼之,城陷,罵賊,與一家十三人同遇害;僕朱化鳳,願與主同死,罵賊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整飭榆林中路按察司副使(一作布政使)都任,祥符人;性剛方,多忤物;崇禎十六年,闖賊陷西安,任集軍將,流涕諭以大義,憑城死守,殺賊甚眾,連十三晝夜,城陷,士卒不逃,巷戰三日,罵賊自刎,全家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署領榆林鎮原任延綏總兵官都督僉事李昌齡,鎮番衛人;崇禎十六年,闖賊犯榆林,倡義與副使都任等守城,瀝血誓師,用砲擊賊,死者無算,七晝夜城摧,撤屋為重垣,比陷,巷戰,無一人降者。昌齡被執,罵賊,磔於市(見明史及輯覽)。

山海關南部總兵官王世欽,榆林衛人;乞養在家;崇禎十六年,闖賊犯榆林,與副使都任等分城拒守,出戰屢勝,援絕,城陷,被執,械至西安,罵賊死之;妻高氏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延綏撫標參將劉廷傑,綏德州人;崇禎十六年,闖賊犯榆林,率眾激以大義,分城固守,殺賊甚多;城陷,被執,罵賊,支解死。其弟廷夔,收兄屍,亦投閣死(見明史及輯覽)。

延綏鎮中協副總兵惠顯,清澗人,以忠義自許。崇禎十六年,闖賊犯榆林,與副使都任等,嬰城死守,城陷,被執,罵賊,磔於市(見明史及輯覽)。

寧夏總兵官侯世祿,綏德州人,勇敢精悍,屢著戰功,里居;崇禎十六年,闖賊犯榆林,募敢死士,縋城擊賊,分城拒守;城陷,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巡撫大同右副都御史焦源溥,三原人;為御史,抗疏直言;巡按真定,為崔文陞所忌,引疾歸。崇禎十六年,闖賊陷城,罵賊,拔其舌,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甘肅西協副總兵郭天吉,榆林衛人;崇禎十六年,闖賊犯甘州,城陷,巷戰,不屈,被磔死(見明史及輯覽)。

甘肅總兵官馬爌,蔚州人,總兵林子。崇禎十六年,甘州城陷,焚妻子媵妾,戰死,僕馬兒亦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鍾祥知縣蕭漢,南豐人,有廉名。崇禎十六年,闖賊薄城,登陴拒守五晝夜,突圍出,護獻陵,城遂陷,被執,拘之吉祥寺,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河西道參議段復興,陽榖人;闖賊陷西安,遣使三至,勸降,皆斬之;簡精銳,城守,發砲石,殺賊滿濠。崇禎十六年,賊盡銳日攻四日,不能支,遂自刎。母田氏與妻楊氏、妾牛氏、宗氏、張氏及女同焚死,家人單周及妻李氏殉焉(見明史及輯覽)。

工部尚書南居益,渭南人,少勵操行,撫閩時,屢平海患,奪職歸。崇禎十六年,闖賊入關,誘之降,加以砲烙,終不屈,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巡撫湖南御史劉熙祚,武進人;為縣令,有善政。崇禎十六年,獻賊寇長沙,督水寨兵以禦,力不支,遣部將護吉、惠二王赴廣西,而己還守永州,戰敗茅栗鋪,被執,說降,不屈,受極刑死(見明史及輯覽)。

長沙推官蔡道憲,晉江人,廉明有才略。崇禎十六年,獻賊薄長沙,時道憲署府事,慷慨登陴,誓死固守。獻賊至城下,呼與語,道憲大罵,挽強弩射之,賊穿地道攻城,三日,城陷,被執,百計勸降,罵益厲,先殺其健卒脅之,不屈,被磔死。其卒瘞之南郊醴陵坡(見明史及輯覽)。

監軍分守上湖南道副使陳璸,漳浦籍,鎮海衛人;令永嘉,有治聲;為袁州推官,拒楚賊有功;守湖南,討平八排賊。崇禎十六年,督衡永等兵,誓師鰲山鋪,與獻賊戰,乘勝深入,血戰六十里,被執,罵賊,斷手足,剖肝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湖廣糧儲道參政許文岐,仁和人;鎮靜有謀,歷著勳略。崇禎十六年,由左江道擢任當行,獻賊攻蘄州,發砲斃賊甚眾,夜大雪,賊破西門,文岐巷戰,被執,謀襲賊,事覺,見殺(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武漢黃三府參將、加副總兵崔文榮,海寧人;崇禎十六年,獻賊攻漢陽,文榮自武昌夜襲賊營,斬賊六百餘,勸主將守漢水,不聽,賊遂渡江,陷武昌;文榮出戰,殺賊,賊攢槊刺之,洞胸死(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上荊南道兵備參政周鳳岐,永康人;崇禎十六年,獻賊來攻,分守澧州,孤城援絕,城陷,被執,勸降,罵賊,剖腹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棗陽知縣郭裕,新淦籍,清江人。崇禎十六年,獻賊將至,率精兵守城,殺賊七百餘人,賊盡銳來攻,明年元旦,城陷,被執,罵賊,支解死。闔門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陝西監軍道僉事李新,蘄州人,乞養歸。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盡殺其家人脅之,新抱父屍,罵賊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沔陽州同知馬飆,蔚州籍,同官人,世為將家,有膽智。崇禎十六年,闖賊寇州城,奸民通賊,飆出,逆戰,殺賊甚眾,力竭,被執,罵賊,以槍洞腹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巡撫甘肅、贊理軍務、右副都御史林日瑞,詔安人;為寧紹道、浙江按察使,並有政聲。崇禎十七年,闖賊犯甘州,乘城守禦,會大雪,寒甚,賊夜襲城,被執,罵賊,磔死(見明史及輯覽)。

巡撫四川、提督軍務、右僉都御史陳士奇,漳浦籍,鎮海衛人。崇禎十七年,獻賊破涪州,眾百萬,至城下,日夜登陴,以砲擊死賊無數,城陷,被執脅降,罵賊,支解死(見明史及輯覽)。

巡按四川御史劉之勃(一作渤),寶雞人。崇禎十七年,力守成都,城陷,被執,獻賊以同鄉,百計誘降,嗔目大罵,被攢射死。從子生員文鬱,抱屍痛哭,觸樹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右侍郎李含乙,渠縣人,以憂歸。崇禎十七年,獻賊陷成都,含乙破家募兵,恢復廣安州,後與賊戰,馬蹶被執,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重慶知府王行儉,宜興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率民死守,城陷被執,不屈,臠割而死(見明史及輯覽)。

華陽知縣沈雲祚,長洲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夔門,亟謁蜀府,晝守禦策,勸出帑藏募士,不從;城陷,被執,幽於大慈寺,誘之降,罵賊,為所殺(見明史及輯覽)。

資陽知縣賀應選,丹陽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罵賊死;闔門十七人,皆被害(見江南通志)。

山西撫標中軍副總兵應時盛,慈溪人,世居遼陽。崇禎十七年,從巡撫蔡懋德守城,巷戰,殺賊,力不支,先殺妻子,縊死懋德屍側(見明史及輯覽)。

河內知縣丁泰運,澤州人,著廉直聲。崇禎十七年,誓死守南城,巷戰,被執,罵賊,爇以鐵索,終不屈,磔死(見明史及輯覽)。

以上寇難殉節諸臣六十六人(附入祠士民四人)。

右自杜松以下共一百十一人,或血戰捐軀、或竭力守土、或闔門赴義、或抗論輕生,義烈較著,俱通謚忠烈。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废材逆袭陆仁云青瑶
【无敌热血快节奏】十万年前,人人如龙,任何人都可以修炼,可十万年后,天道制约,想修炼的人要经历各种磨难。只有血脉无敌的人,才能踏上修仙之路。而他,只是一个拥有废柴血脉的躯壳而已,入山门拜师,都是站在最
佚名
不装了,我就是绝世天才楚枫楚月
不装了,我就是绝世天才楚枫楚月
"五年前,他被九色神雷劈中,世间强者苦寻不得的神雷却藏于他体内;神雷能助他,修行如坐火箭,却也能阻他,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他体内灵气;而神雷觉醒之日,也是他逆袭之时!且看少年如何以武证道,成就修罗至尊!"
佚名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林枫冷寒霜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林枫冷寒霜
前世,他年少轻狂,早早失去自己的性命……今生,意外穿到修仙世界,他誓要在这伤亡率顶级高的世界苟住性命!他低调做人,可咋这些宵小都当他软柿子?哥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佚名
修罗武神楚枫楚月
修罗武神楚枫楚月
"五年前,他被九色神雷劈中,世间强者苦寻不得的神雷却藏于他体内;神雷能助他,修行如坐火箭,却也能阻他,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他体内灵气;而神雷觉醒之日,也是他逆袭之时!且看少年如何以武证道,成就修罗至尊!"
佚名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林枫苏慕白
神霄剑修:哥这苟王手握七剑成最强林枫苏慕白
前世,他年少轻狂,早早失去自己的性命……今生,意外穿到修仙世界,他誓要在这伤亡率顶级高的世界苟住性命!他低调做人,可咋这些宵小都当他软柿子?哥是时候展现真正的实力了!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