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四
中書舍人袁從鶚(一作諤),郴州人;募兵援萬元吉,贛州之圍,守東門,望西垣火起,聞萬元吉已歿,躍入烈燄中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職方員外郎(一作主事)黎遂球,番禺人;常與諸名士在揚州鄭進士元勳影園賦黃牡丹詩十首,時推第一,號黃牡丹狀元。乙酉,督師廣東,兵援贛州,城破,巷戰死。弟遂珙同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主事於(一作于)斯昌,黃岡人;贛州破,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戶部主事林琦(一作挺),閩縣人;贛州破,被戮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一作刑部)主事王其宖,安福人;贛州破,被戮死。兄其■〈宀隆〉,亦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職方主事周瑚,大名人;守贛州,城破,被執,磔死(見明史及輯覽)。
翰林院編修兼兵科給事中萬發祥,新喻人;贛州破,被戮死(見明史及輯覽)。
工部(一作兵部)主事柳昂霄、兵部主事錢謙亨,籍貫俱未詳;守贛州,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主事曾嗣宗,寧都人;楊廷麟募兵,嗣宗出金饗軍,同入贛州城守禦;比城破,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中書舍人劉孟鍧(一作鞫)、劉應試(一作駟),並安福人;守贛州,城破,被戮(見明史及輯覽)。
吏部文選主事曾亨應,臨川人;被謫去官,後與楊重遇募兵守撫州,大兵至,被執,不屈被戮。子舉人筠,先受刑死(見明史及輯覽)。
中書賴雍(一作繼謹),平和人;中書蔡紹謹(一作春溶、一作春泗),龍溪人;江西廣信府通判毛玉潔,六合人;兵部主事蔡士超(一作趙士超),閩縣人;皆黃道周幕下士,從道周同死江寧(見明史及輯覽)。
以上唐王殉節諸臣三十七人(附入祠士民八人)。
武英殿大學士兼兵部尚書劉中藻,福安人;初事唐王,巡撫溫州;後事魯王,攻取福寧,移駐福安,大兵破城,冠帶坐堂上,為文自祭,吞金屑死。
吏部文選司員外郎(一作左僉都御史)林垐,侯官人;率福清鄉兵攻福寧城,兵敗,中流矢死(見明史及輯覽)。
建寧守將鄖國公王祈,太倉人;建寧破,巷戰不勝,自焚死(見明史及輯覽)。
分守福興泉三府福建布政司參政湯芬,嘉善(一作海鹽)人;興化破,緋衣坐堂上,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貴州道御史楊文瓚,鄞縣人;寧波破,謀起兵,事洩,被執,死之。妻張氏從死。兄文琦同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職方司主事屠獻宸,鄞縣人;與楊文瓚同死,妻朱氏殉之(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史王翊,餘姚人;魯王航海,聚眾四明山,兵敗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吏部左侍郎朱永祐,上海人;從魯王至舟山,城破,被執,戮死(見明史及輯覽)。
安洋將軍劉世勳,上元人;守安洋城,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右都督張名揚,江寧人;定西侯張名振之弟。舟山破,被執,不屈死。母范氏,赴水死。親屬二十餘人同自焚(見明史及輯覽)。
錦衣衛指揮王朝相,籍貫未詳;舟山破,護魯王妃嬪入井,用巨石覆之,自刎其旁(見明史及輯覽)。
以上魯王殉節諸臣十一人(附入祠士民一人)。
監軍御史麥而炫,高明人;起兵復高明,迎陳子莊,大兵克高明,被執至廣州,不屈,戮死(見明史及輯覽)。
戶部郎中(一作主事)朱實蓮,南海人;與麥而炫復高明,攝縣事。大兵至,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僕寺少卿霍子衡,南海人;初知袁州,廉潔自持,歸里。廣州破,召三子訓以死節,大書忠孝節烈之家,懸於中堂。易朝服,北向拜,又易緋袍,拜家廟。先赴井死。妾莫氏從之。子生員應蘭,偕妻梁氏、一女繼之。生員應荃、應芷(一作芑),偕其妻徐氏、區氏又繼之。有小婢見之,亦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部職方司主事韓如璜(一作如炎),博羅人;起兵與張家玉攻東莞,會大兵來擊,戰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清遠衛指揮白常燦,清遠人;迎陳邦彥守城,兵敗,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湖南道副使陳象明,東莞人;總督何騰蛟令徵餉廣西,調土兵至梧州,遇大兵,戰敗死(見明史及輯覽)。
總督廣西軍務宣國公焦璉,山西人;與瞿式耜同守桂林,後移駐南寧,訓練兵士,行至平樂,陳邦傅說降,不屈,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掛鎮西將軍印左軍都督府右都督朱旻如,臨桂人;堅守平樂,城破,殺其妻子,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全州守備孟泰,全州人;大兵至全州,守將降,泰仰藥死;其妻子自殺(見明史及輯覽)。
吏部考功司主事侯偉時,公安人;從吳炳走城步,大兵至,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虎賁將軍、廣寧伯王興,漳州人;大兵平粵,興堅守文村踰年,力盡,闔室自焚死(見明史及輯覽)。
沅江土知府那嵩,沅江人;嗣職,循法守沅江。大兵至,登樓自焚,闔家死。那氏藏書甲於滇中,至是盡焚(見明史及輯覽)。
雲南參將徐日舜,西安人;為雲南參將,城破,被擒,不屈,矢貫舌端而死(見浙江通志)。
總兵官管黎平參將事蕭曠,武昌人;大兵破黎平,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兵科都給事中劉堯珍,鎮雄府人;兵科給事中吳霖,歙縣人;御史張載述,涇縣人;俱以阻封議,為孫可望所殺(見明史及輯覽)。
刑科給事中張鐫,寧國人;中軍都督府左都督鄭允元,歙縣人;大理寺丞林(一作楊)鍾,湖廣人(一作江西人);太僕寺少卿趙賡禹,袁州人;翰林院檢討蔣乾昌,晉江人;李元開,善化人;吏科給事中徐極(一作吉),江西人;江西道御史周允吉,錢塘人;廣西道御史朱議■〈尾上水下〉,南昌人;福建道御史胡士瑞(一作端),進賢人;兵部郎中(一作主事)朱東旦,四川人;工部郎中(一作員外)蔡縯(一作綰),九江人;主事(一作內閣中書)易士佳,廬陵人;員外(一作內閣中書)任斗墟,鄞縣人;兵科給事中(一作主事)林青陽,新寧人;俱事桂王,奉命圖去孫可望,事洩,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山東道御史李如月,東莞人;事桂王,劾孫可望不臣,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晉寧知州冷陽春,石阡人;孫可望遣李定國陷晉寧,拒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師宗知州徐道興,睢州人;廉潔愛民。孫可望遣李定國陷曲靖,脅之迎賊,以杯擊賊首,罵不絕口,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分巡上川南道僉事胡恆,竟陵人;孫可望陷邛州,被執,罵賊死之;妻樊氏、子之驊,投端公河死(見一統志)。
戶部郎中譚先哲,平壩衛人;孫可望陷安順,與妻劉氏罵賊,全家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巡按貴州御史朱奉■〈金伊〉,華陽人;左遷陝西道參議。歸蜀,率眾禦孫可望於雅州,兵敗,罵賊被殺(見明史及輯覽)。
戶部浙江司主事鄭延爵,內江人;起兵拒孫可望之眾於雅州,屢戰不勝,歿於陣(見四川通志)。
興寧知縣吳子騏,貴陽人;去職歸,曾諭降蠻賊阿烏謎等,上功優獎。孫可望攻貴州,率鄉兵禦賊,戰敗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永寧知州曾異撰,榮昌人;孫可望寇永寧,異撰集眾拒守,城陷,自焚死(見明史及輯覽)。
天全碉門六番招討使楊之明,籍貫未詳;率師拒孫可望於飛仙關,兵敗被執,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大理衛指揮陳楨,大理衛人;沙賊陷城,督眾巷戰,手馘數賊而死(見四川通志)。
吏部左侍郎王錫袞,祿豐人;致仕歸。沙定洲之亂,起義兵討賊,被執,不屈,死(見明史及輯覽)。
楚雄衛指揮加陞遊擊王承憲,楚雄衛人;沙賊之亂,出城逆戰,賊皆披靡,俄中流矢死。弟承瑱(一作頊),力戰死,全軍皆沒(見明史及輯覽)。
大理衛守備陳誨,大理人;沙賊圍城,分門守禦,殺賊力屈死(見雲南通志)。
瀾滄衛指揮李君植,永昌人;領軍赴大理,值沙賊圍城,力戰死(見雲南通志)。
思恩知府董邦昌,昆明人;流寇陷城,舉家自焚死(見雲南通志)。
崑山知縣楊永言,昆明人;流寇破城,巷戰死(見雲南通志)。
臨安通判劉之蘭,平越人;崇禎末,流寇入滇,執之,脅授偽官,罵賊死(見貴州通志)。
————以上桂王殉節諸臣五十人(附入祠士民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