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欽定勝朝殉節諸臣錄卷九
渭南訓導蔡其誠,籍貫未詳。崇禎十六年,與知縣楊暄同守城,死節。
秦藩右護衛旗官徐應魁,長安人;崇禎十六年,城陷,絕粒死(見陝西通志)。
城固訓導竇汝器,富平人;崇禎十六年,闖賊至,戮力拒守,城陷,不屈,遇害(見陝西通志)。
華亭教諭鄒邦榮(明史不著其名),籍貫未詳;訓導何相劉,乾州人。崇禎十六年,賊至,率諸生共守,城陷,皆殉節(見明史及一統志)。
陝西按察司經歷楊于邦,保安州人;賊破城,于邦不受偽職,杖死(見畿輔通志)。
兵道中軍柳永年,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分守榆林東南樓,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世襲千戶賀世魁,榆林人;崇禎十六年,悉力城守,及陷,偕妻柳氏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光裕,榆林人;有勇略。崇禎十六年,城陷,趣家人先死,遂自刎(見明史及輯覽)。
材官李耀(一作耀宇),榆林人;以善射名。崇禎十六年,捍城,矢盡,自刎死(見明史及輯覽)。
右營掌標官張天敘,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城破,焚其積聚,自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榆林千戶黃廷用、百戶黃廷弼,俱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兄弟守城,力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道標中軍官劉光祐(一作光裕),榆林人;崇禎十六年,力戰,罵賊死(見明史及輯覽)。
千總劉燦,甘州衛人;崇禎十六年,甘州破,與父副總兵國棟同焚死(見甘肅通志)。
靖遠衛教授童志道,甘州衛人;闖賊陷城,衣冠端坐,遇害(見甘肅通志)。
百戶鄧德,寧夏人;與王風木等共舉義兵,謀洩,不屈,死(見甘肅通志)。
百戶徐承斌,岷州人;崇禎四年,領兵赴秦州勦流寇,沒於陣(見甘肅通志)。
陝西苑馬寺監正游之雲,廣濟人;崇禎十六年,流寇圍城,死守七日,不食死(見湖廣通志)。
照磨朱國禎(一作吳國楨),環縣人;里居。崇禎十六年,被執紿城,臨城,呼使固守,賊怒,殺之(見甘肅通志)。
武邑典史張宏道,環縣人;崇禎十六年,賊至,赴敵死(見甘肅通志)。
沭陽訓導陳濟世,五河人;歸里。崇禎十六年,流賊破城,同妻趙氏罵賊死(見江南通志)。
武昌衛經歷汪文熙、江夏巡檢戴良瑄,籍貫俱未詳。崇禎十六年,武昌城陷,罵賊不屈,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蘄水縣丞吳文奕,福建人;崇禎十六年,流賊襲城,比陷,遇害,賊焚其屍於明倫堂(見湖廣通志)。
蘄水教諭孫瑋,鍾祥人;崇禎十六年,城陷,朝服坐明倫堂,罵賊死(見湖廣通志)。
蘄水訓導童天申,施州衛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歸州千戶呂調元,歸州人;崇禎十六年,賊至,招降不屈,率義勇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黃岡縣丞吳文燮(一作英),福建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守汛地不去,死之(見明史及輯覽)。
武昌教授王會篇,漢陽人;崇禎十六年,城陷,闔門三十餘口殉難(見湖廣通志)。
衡山教諭彭永中,分宜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死節(見明史及輯覽)。
邵陽教諭王紱,貴州人;崇禎十六年,獻賊陷城,不屈,死(見湖廣通志)。
京山典史張自新,分宜人;崇禎間,統民兵往勦流賊,死於羅漢嶺(見江西通志)。
隨州吏目沈元鑑,金壇人;獻賊犯隨,防守兩月,援不至,被執,脅降不從,死(見江南通志)。
益陽教諭賴大雅(一作天耀),贛州人;崇禎十六年,賊陷城,脅從不屈,罵賊,被害(見湖廣通志)。
汝寧守禦所千戶劉懋勛、楊紹祖、袁永(一作守)基及子世廕、百戶葉榮蔭、張承德、李衍壽、閻(一作關)忠國,俱汝陽人;崇禎十五年,分城固守,比陷,皆力戰死。永基母王氏投井死(見明史及輯覽)。
新總營將陳宗朱、援汴將白亮采、梁魏都,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俱與闖賊戰死於汴(見河南通志)。
山西巡撫標將牛勇、朱孔訓、把總王永魁,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俱從巡撫蔡懋德戰死(見明史及輯覽)。
遼州吏目曾淑尼,江南人;崇禎十七年,流寇破城,殉節(見一統志)。
晉府群牧所千戶王德新、典仗官樊子英,籍貫俱未詳。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太原,並不屈死。德新母李氏聞之,亦自盡(見明史及輯覽)。
太原千戶(一作百戶)彭鯤,陽曲人;以父參將振雲陣亡,廕職。崇禎十七年,闖賊陷城,力竭,被殺(見山西通志)。
蒲州學正孫■〈衤吳〉,陽曲人;崇禎十七年,城陷,投井死(見山西通志)。
太原前衛千戶司鼎,忻州人;崇禎十七年,賊犯太原,協守北城,比陷,死於城樓(見山西通志)。
沁州所正千戶張運亨,沁州人;崇禎十七年,調征河曲,與賊力戰死(見山西通志)。
朔州副千戶史朝顯,朔州人;闖賊陷城,脅從不屈,一門遇害(見山西通志)。
文水典史趙希壯,富平人;崇禎十七年,流寇入境,督鄉兵禦賊,戰死(見山西通志)。
大寧典史史掌文,良鄉人;崇禎十七年,流寇集城下,固守力屈,死(見一統志)。
大寧教諭左(一作王)中道,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流賊破城,殉節(見山西通志)。
大寧訓導高錫、巡檢陳國俊,籍貫未詳;崇禎十七年,獻賊至,並與知縣高日臨死節,妻女皆死(見明史及輯覽)。
裨將湯名揚,瀘州人;崇禎十七年,流賊入蜀,苦戰殺賊,被磔死(見四川通志)。
大足教諭高仲選,汶川人;崇禎十七年,獻賊攻汶川,攜子女投江死(見四川通志)。
內江教諭姚思孝,遂寧人;崇禎十七年,獻賊陷城,被執,大罵不屈,死(見四川通志)。
綿竹典史卜大經,丹徒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與其僕俱縊死(見明史及輯覽)。
郫縣主簿趙嘉煒,山陰人;崇禎十七年,獻賊至,守都江堰,脅降,不屈,投江死(見明史及輯覽)。
太湖城守王培基,潛山人;城陷,被執死(見江南通志)。
巢縣訓導奐緯,西固所人;崇禎末,闖賊破巢,死之(見甘肅通志)。
安慶訓導柳鳴鳳,鳳陽人;流寇破城,被害(見江南通志)。
南京羽林衛經歷蘇良貞、寶坻縣丞蘇良輔、上林教諭蘇良臣,俱思恩人;崇禎末年,流寇入思恩,兄弟率鄉勇拒戰,被害(見廣西通志)。
考城訓導王臣,榆次人;流寇陷城,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泌陽訓導李本實,永平人,崇禎末,城陷,死節(見河南通志)。
唐縣主簿譚聖言,臨川人;崇禎末,流寇破城,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唐縣典史藺起龍,華州人;城破,被執,不屈死(見河南通志)。
唐縣教諭王深澤,林縣人;崇禎中,闖賊陷城,執之,罵賊,被殺(見河南通志)。
總河旗牌官劉士俊,嘉祥人;數殲巨盜,乘勝追逐,中伏,被賊刺脅死(見山東通志)。
新城訓導邢熿,柘城人;城陷,殉節死(見河南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