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中阿含经卷第十三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中阿含王相应品第一(有七经第二日诵名小土城有四品半合有五十二经)
乌鸟喻.说本天奈林.善见
三十喻.转轮蜱肆最在后
(六五)中阿含王相应品乌鸟喻经第一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王舍城。在竹林加兰哆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转轮王欲试珠宝时。便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集四种军已。于夜闇中竖立高幢。安珠置上。出至园观。珠之光耀。照四种军。明之所及。方半由延。彼时。有一梵志而作是念。我宁可往见转轮王及四种军。观琉璃珠。尔时。梵志复作是念。且置见转轮王及四种军.观琉璃珠。我宁可往至彼林间。
于是。梵志便往诣林。到已入中。至一树下。坐已未久。有一獭兽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獭兽。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此池本时清泉盈溢。饶藕多华。鱼龟满中。我昔所依。而今枯熇。梵志当知。我欲舍去。入彼大河。我今欲去。唯畏于人。时。彼獭兽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梵志故坐。
复有究暮鸟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究暮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此池本时清泉盈溢。饶藕多华。鱼龟满中。我昔所依。而今枯熇。梵志当知。我欲舍去。依彼死牛聚处栖宿。或依死驴。或依死人聚处栖宿。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彼究暮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梵志故坐。
复有鹫鸟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鹫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大墓复至大墓杀害而来。我今欲食死象之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人。时。彼鹫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梵志故坐。
复有食吐鸟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食吐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汝见向者鹫鸟去耶。我食彼吐。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彼食吐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梵志故坐。
复有豺兽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豺兽。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深涧至深涧。从榛莽至榛莽。从僻静至僻静处来。我今欲食死象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人。时。彼豺兽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梵志故坐。
复有乌鸟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乌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汝强额痴狂。何为问我。汝从何来。为欲何去。彼时。乌鸟面诃梵志已。便舍而去。梵志故坐。
复有狌狌兽来。梵志见已而问之曰。善来。狌狌兽。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园至园。从观至观。从林至林。饮清泉水。食好果来。我今欲去。不畏于人。彼狌狌兽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
佛告诸比丘。吾说此喻。欲令解义。汝等当知此说有义。时。彼獭兽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行。比丘平旦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而彼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已。染著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獭兽已。而问之曰。善来。獭兽。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此池本时清泉盈溢。饶藕多华。鱼龟满中。我昔所依。而今枯熇。梵志当知。我欲舍去。入彼大河。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入恶不善秽污法中。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以比丘莫行如獭。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彼究暮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行。比丘平旦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彼入他家教化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已。染著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究暮已。而问之曰。善来。究暮。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此池本时清泉盈溢。饶藕多华。鱼龟满中。我昔所依。而今枯熇。梵志当知。我今欲去。依彼死牛聚处栖宿。或依死驴。或依死人聚处栖宿。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依恶不善秽污之法。为当来有本烦热苦报.生老病死因。是以比丘莫行如究暮。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时。彼鹫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行。比丘平旦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彼入他家教化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已。染著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鹫鸟已。而问之曰。善来。鹫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大墓复至大墓杀害而来。我今欲食死象之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是以比丘莫行如鹫鸟。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彼食吐鸟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行。比丘平旦著衣持钵。入村乞食。不护于身。不守诸根。不立正念。彼入比丘尼房教化说法。或佛所说。或声闻所说。彼比丘尼入若干家说好说恶。受信施物持与比丘。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已。染著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食吐鸟已。而问之曰。善来。食吐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汝见向者鹫鸟去耶。我食彼吐。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是以比丘莫行如食吐鸟。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时。彼豺兽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贫村住彼若知村邑及城郭中多有智慧精进梵行者。即便避去。若知村邑及城郭中无有智慧精进梵行者。而来住中。或九月。或十月。诸比丘见已。便问。贤者。何处游行。彼即答曰。诸贤。我依某处贫村邑行。诸比丘闻已即作是念。此贤者难行而行。所以者何。此贤者乃能依某贫村邑行。诸比丘等便共恭敬礼事供养。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已。染著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豺兽已。而问之曰。善来。豺兽。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深涧至深涧。从榛莽至榛莽。从僻静至僻静处来。我今欲食死象之肉。死马.死牛.死人之肉。我今欲去。唯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是以比丘莫行如豺。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彼时。乌鸟面诃梵志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贫无事处而受夏坐。彼若知村邑及城郭中多有智慧精进梵行者。即便避去。若知村邑及城郭中无有智慧精进梵行者。而来住中二月.三月。诸比丘见已。问曰。贤者。何处夏坐。答曰。诸贤。我今依某贫无事处而受夏坐。我不如彼诸愚痴辈。作床成就。具足五事而住于中。中前中后.中后中前。口随其味。味随其口。求而求。索而索。时。诸比丘闻已。即作是念。此贤者难行而行。所以者何。此贤者乃能依某贫无事处而受夏坐。诸比丘等便共恭敬礼事供养。因此得利衣被.饮食.床褥.汤药.诸生活具。彼得利已。染著触猗。不见灾患。不能舍离。随意而用。彼比丘行恶戒。成就恶法。最在其边。生弊腐败。非梵行称梵行。非沙门称沙门。犹如梵志见乌鸟已。而问之曰。善来。乌鸟。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汝强额痴狂。何为问我。汝从何来。为欲何去。吾说比丘亦复如是。是以比丘莫行如乌。莫依非法以自存命。当净身行。净口.意行。住无事中。著粪扫衣。常行乞食。次第乞食。少欲知足。乐住远离而习精勤。立正念.正智.正定.正慧。常当远离。应学如是。
彼狌狌兽与此梵志共论是已。便舍而去。吾说此喻有何义耶。若有比丘依村邑行。比丘平旦著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于身。守摄诸根。立于正念。彼从村邑乞食已竟。食讫。中后收举衣钵。澡洗手足。以尼师檀著于肩上。或至无事处。或至树下。或至空屋中。敷尼师檀。结加趺坐。正身正愿。反念不向。断除贪伺。心无有诤。见他财物.诸生活具。不起贪伺。欲令我得。彼于贪伺净除其心。如是嗔恚.睡眠.调悔。断疑度惑。于善法中无有犹豫。彼于疑惑净除其心。彼已断此五盖心秽慧羸。离欲.离恶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禅成就游。彼得如是定。心清净。无秽无烦。柔软善住。得不动。心趣向漏尽智通作证。彼便知此苦如真。知此苦习。知此苦灭。知此苦灭道如真。知此漏。知此漏习。知此漏灭。知此漏灭道如真。彼如是知。如是见已。则欲漏心解脱。有漏.无明漏心解脱。解脱已。便知解脱。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犹如梵志见狌狌已。而问之曰。善来。狌狌。汝从何来。为欲何去。答曰。梵志。我从园至园。从观至观。从林至林。饮清泉水。啖好果来。我今欲去。不畏于人。吾说比丘亦复如是。
是以比丘莫行如獭。莫行如究暮。莫行如鹫。莫行如食吐鸟。莫行如豺。莫行如乌。当行如狌狌。所以者何。世中无著真人如狌狌兽。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乌鸟喻经第一竟(三千一百七十八字)。
(六六)中阿含王相应品说本经第二(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波罗奈。在仙人住处鹿野园中。
时。诸比丘于中食后。以小因缘集坐讲堂。共论此事。云何。诸贤。居士在家何者为胜。为比丘等持戒妙法。成就威仪。入家受食耶。为朝朝益利百千万倍乎。
或有比丘作是说者。诸贤。何用益利百千万倍。唯此至要。若有比丘持戒妙法。成就威仪。入家受食。非为朝朝益利百千万倍。
是时。尊者阿那律陀亦在众中。于是。尊者阿那律陀告诸比丘。诸贤。何用益利百千万倍。设复过是。唯此至要。若有比丘持戒妙法。成就威仪。入家受食。非为朝朝益利百千万倍。所以者何。我忆昔时在此波罗奈国为贫穷人。唯仰捃拾客担生活。是时。此波罗奈国灾旱.早霜.虫蟥不熟。人民荒俭。乞求难得。是时。有一辟支佛。名曰无患。依此波罗奈住。于是。无患辟支佛过夜平旦著衣持钵。入波罗奈而行乞食。我于尔时为捃拾故。早出波罗奈。诸贤。我登出时。逢见无患辟支佛入彼。时。无患辟支佛持净钵入。如本净钵出。
诸贤。我时捃还入波罗奈。复见无患辟支佛出。彼见我已。便作是念。我旦入时。见此人出。我今还出。复见此人入。此人或能未得食也。我今宁可随此人去。时。辟支佛便追寻我。如影随形。诸贤。我持捃还到家。舍担而回顾视。便见无患辟支佛来追寻我后。如影随形。我见彼已。便作是念。我旦出时。见此仙人入城乞食。今此仙人或未得食。我宁可自阙己食。分与此仙人。作是念已。即持食分与辟支佛。白曰。仙人。当知此食是我己分。为慈愍故。愿哀受之。时。辟支佛即答我曰。居士。当知今年灾旱.早霜.虫蟥。五谷不熟。人民荒俭。乞求难得。汝可减半著我钵中。汝自食半。俱得存命。如是者好。我复白曰。仙人。当知我在居家自有釜灶.有樵薪.有谷米。饮食早晚亦无时节。仙人。当为慈愍我故。尽受此食。时。辟支佛为慈愍故。便尽受之。
诸贤。我因施彼一钵食福。七反生天。得为天王。七反生人。复为人王。诸贤。我因施彼一钵食福。得生如此释种族中。大富丰饶。多诸畜牧.封户.食邑。资财无量。珍宝具足。诸贤。我因施彼一钵食福。弃舍百千垓金钱王。出家学道。况复其余种种杂物。诸贤。我因施彼一钵食福。为王.王臣.梵志.居士.一切人民所见识待。及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所见敬重。诸贤。我因施彼一钵食福。常为人所请求。令受饮食.衣被.氍氀.毾[毯-炎+登].床褥.綩綖.病瘦汤药.诸生活具。非不请求。若我尔时知彼沙门是无著真人者。所获福报当复转倍。受大果报。极妙功德。明所彻照。极广甚大。
于是。尊者阿那律陀无著真人逮正解脱。说此颂曰。
我忆昔贫穷唯仰捃拾活
阙已供沙门无患最上德
因此生释种名曰阿那律
善解能歌舞作乐常欢喜
我得见世尊正觉如甘露
见已生信乐弃舍家学道
我得识宿命知本之所生
生三十三天七反住于彼
此七彼亦七世受生十四
人间及天上初不堕恶处
我今知死生众生往来处
知他心是非贤圣五娱乐
得五支禅定常息心静默
已得静正住便逮净天眼
所为今学道远离弃舍家
我今获此义得入佛境界
我不乐于死亦不愿于生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