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含经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一(2/2)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一

佛说如是。尊者跋陀和利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跋陀和利经第三竟(四千三百七字)。

(一九五)中阿含大品阿湿贝经第四(第五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迦尸国。与大比丘众俱。游在一处。告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

尔时。世尊为比丘众施设日一食戒。诸比丘众皆奉学戒及世尊境界诸微妙法。于是。世尊展转到迦罗赖。住迦罗赖北村尸摄和林。

尔时。迦罗赖中有二比丘。一名阿湿贝。二名弗那婆修。旧土地主.寺主.宗主。彼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彼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众多比丘闻已。往诣阿湿贝及弗那婆修比丘所。而语彼曰。阿湿贝。弗那婆修。世尊游迦尸国。与大比丘众俱。游在一处。告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尔时。世尊为比丘众施设日一食戒。诸比丘众皆奉学戒及世尊境界诸微妙法。阿湿贝。弗那婆修。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莫违世尊及比丘众。

阿湿贝.弗那婆修闻已。报曰。诸贤。我等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我等何缘舍现而须待后。如是再三。

彼众多比丘不能令阿湿贝及弗那婆修除恶邪见。即从坐起。舍之而去。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此迦罗赖中有二比丘。一名阿湿贝。二名弗那婆修。旧土地主.寺主.宗主。彼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彼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世尊。我等闻已。便往至阿湿贝及弗那婆修比丘所。而语彼曰。阿湿贝。弗那婆修。世尊游迦尸国。与大比丘众俱。游在一处。告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尔时。世尊为比丘众施设日一食戒。诸比丘众皆奉学戒及世尊境界诸微妙法。阿湿贝。弗那婆修。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莫违世尊及比丘众。

阿湿贝.弗那婆修闻已。报我等曰。诸贤。我等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我等何缘舍现而须待后。如是再三。世尊。如我等不能令阿湿贝.弗那婆修除恶邪见。即从坐起。舍之而去。

世尊闻已。告一比丘。汝往至阿湿贝.弗那婆修比丘所。语如是曰。阿湿贝。弗那婆修。世尊呼汝等。

一比丘闻已。唯然世尊。即从坐起。稽首佛足。绕三匝而去。至阿湿贝及弗那婆修比丘所。语如是曰。阿湿贝。弗那婆修。世尊呼贤者等。

阿湿贝.弗那婆修闻已。即诣佛所。稽首佛足。却坐一面。

世尊问曰。阿湿贝。弗那婆修。众多比丘实语汝等。阿湿贝弗那婆修比丘。世尊游迦尸国。与大比丘众俱。游在一处。告诸比丘。我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尔时。世尊为比丘众施设日一食戒。诸比丘众皆奉学戒及世尊境界诸微妙法。阿湿贝。弗那婆修。汝等亦应日一食。日一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汝等莫违世尊及比丘众。

阿湿贝。弗那婆修。汝等闻已。语诸比丘曰。诸贤。我等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朝食.暮食.昼食.过中食已。无为无求。无有病痛。身体轻便。气力康强。安隐快乐。我等何缘舍现而须待后。如是再三。阿湿贝。弗那婆修。诸比丘不能令汝舍恶邪见。即从坐起。舍之而去耶。

阿湿贝.弗那婆修答曰。实尔。

世尊告曰。阿湿贝。弗那婆修。汝等知说如是法。若有觉乐觉者。彼觉乐觉已。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若有觉苦觉者。彼觉苦觉已。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耶。

阿湿贝.弗那婆修答曰。唯然。我等如是知世尊说法。若有觉乐觉者。彼觉乐觉已。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若有觉苦觉者。彼觉苦觉已。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

世尊呵阿湿贝.弗那婆修比丘。汝等痴人。何由知我如是说法。汝等痴人。从何口闻知如是说法。汝等痴人。我不一向说。汝等一向受持。汝等痴人。为众多比丘语时。应如是如法答。我等未知。当问诸比丘。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亦如是知我说法。若有觉乐觉者。彼觉乐觉已。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若有觉苦觉者。彼觉苦觉已。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耶。

众多比丘答曰。不也。世尊。

世尊复问曰。汝等云何知我说法。

众多比丘答曰。世尊。我等如是知世尊说法。或有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或有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或有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或有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世尊。我等如是知世尊所说法。

世尊闻已。叹诸比丘曰。善哉。善哉。若汝如是说。或有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或有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或有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或有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所以者何。我亦如是说。或有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或有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或有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或有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

若我不知如真。不见.不解.不得.不正尽觉者。或有乐觉者。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我不应说断乐觉。若我不知如真。不见.不解.不得.不正尽觉者。或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我不应说修乐觉。若我不知如真。不见.不解.不得.不正尽觉者。或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我不应说断苦觉。若我不知如真。不见.不解.不得.不正尽觉者。或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我不应说修苦觉。

若我知如真。见.解.得.正尽觉者。或有乐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是故我说断乐觉。若我知如真。见.解.得.正尽觉者。或有乐觉。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是故我说修乐觉。若我知如真。见.解.得.正尽觉者。或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是故我说断苦觉。若我知如真。见.解.得.正尽觉者。或有苦觉者。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是故我说修苦觉。所以者何。我不说修一切身乐。亦不说莫修一切身乐。我不说修一切身苦。亦不说莫修一切身苦。我不说修一切心乐。亦不说莫修一切心乐。我不说修一切心苦。亦不说莫修一切心苦。

云何身乐我说不修。若修身乐。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者。如是身乐我说不修。云何身乐我说修耶。若修身乐。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者。如是身乐我说修也。云何身苦我说不修。若修身苦。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者。如是身苦我说不修。云何身苦我说修耶。若修身苦。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者。如是身苦我说修也。云何心乐我说不修。若修心乐。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者。如是心乐我说不修。云何心乐我说修耶。若修心乐。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者。如是心乐我说修也。云何心苦我说不修。若修心苦。恶不善法转增。善法转减者。如是心苦我说不修。云何心苦我说修耶。若修心苦。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者。如是心苦我说修也。彼可修法知如真。不可修法亦知如真。彼可修法知如真。不可修法亦知如真已。不可修法便不修。可修法便修。不可修法便不修。可修法便修已。便恶不善法转减。善法转增。

我不说一切比丘行无放逸。亦复不说一切比丘不行无放逸。云何比丘我说不行无放逸。若有比丘俱解脱者。云何比丘有俱解脱。若有比丘八解脱身触成就游。已慧见诸漏已尽已知。如是比丘有俱解脱。此比丘我说不行无放逸。所以者何。此贤者本已行无放逸。若此贤者本有放逸者。终无是处。是故我说此比丘不行无放逸。若有比丘非俱解脱。有慧解脱者。云何比丘有慧解脱。若有比丘八解脱身不触成就游。以慧见诸漏已尽已知。如是比丘有慧解脱。此比丘我说不行无放逸。所以者何。此贤者本已行无放逸。若此贤者本有放逸者。终无是处。是故我说此比丘不行无放逸。此二比丘我说不行无放逸。

云何比丘我为说行无放逸。若有比丘非俱解脱。亦非慧解脱而有身证。云何比丘而有身证。若有比丘八解脱身触成就游。不以慧见诸漏已尽已知。如是比丘而有身证。此比丘我为说行无放逸。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谓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

若有比丘非俱解脱。非慧解脱。亦非身证而有见到。云何比丘而有见到。若有比丘一向决定信佛.法.众。随所闻法。便以慧增上观.增上忍。如是比丘而有见到。此比丘我说行无放逸。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谓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

若有比丘非俱解脱。非慧解脱。又非身证。亦非见到而有信解脱。云何比丘有信解脱。若有比丘一向决定信佛.法.众。随所闻法。以慧观忍。不如见到。如是比丘有信解脱。此比丘我为说行无放逸。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诸漏已尽得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知自觉自作证成就游。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谓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

若有比丘非俱解脱。非慧解脱。又非身证。复非见倒。亦非信解脱而有法行。云何比丘而有法行。若有比丘一向决定信佛.法.众。随所闻法。便以慧增上观.增上忍。如是比丘而有法行。此比丘我为说行无放逸。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于二果中必得一也。或于现法得究竟智。若有余者得阿那含。谓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

若有比丘非俱解脱。非慧解脱。又非身证。复非见到。非信解脱。亦非法行而有信行。云何比丘而有信行。若有比丘一向决定信佛.法.众。随所闻法。以慧观忍。不如法行。如是比丘而有信行。此比丘我为说行无放逸。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为有何果。令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耶。或此比丘求于诸根。习善知识。行随顺住止。于二果中必得一也。或于现法得究竟智。若有余者得阿那含。谓我见此比丘行无放逸。有如是果。是故我为此比丘说行无放逸此诸比丘我说行无放逸。

我不说一切诸比丘得究竟智。亦复不说一切诸比丘初得究竟智。然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此诸比丘所得究竟智。云何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此诸比丘所得究竟智耶。或有信者便往诣。往诣已便奉习。奉习已便一心听法。一心听法已便持法。持法已便思惟。思惟已便平量。平量已便观察。贤圣弟子观察已。身谛作证。慧增上观。彼作是念。此谛我未曾身作证。亦非慧增上观。此谛今身作证。以慧增上观。如是渐渐习学趣迹。受教受诃。然后诸比丘得究竟智。此诸比丘所得究竟智。

于是。世尊告曰。阿湿贝。弗那婆修。有法名四句。我欲为汝说。汝等欲知耶。

阿湿贝及弗那婆修白曰。世尊。我等是谁。何由知法。

于是。世尊便作是念。此愚痴人。越过于我此正法.律极大久远。若有法.律师贪著食.不离食者。彼弟子不应速行放逸。况复我不贪著食.远离于食。信弟子者应如是说。世尊是我师。我是世尊弟子。世尊为我说法。善逝为我说法。令我长夜得义.得饶益安隐快乐。

彼信弟子于世尊境界多有所作。于世尊境界多所饶益。于世尊境界多有所行。入世尊境界。止世尊境界者。若游东方。必得安乐。无众苦患。若游南方.西方.北方者。必得安乐。无众苦患。若信弟子于世尊境界多有所作。于世尊境界多所饶益。于世尊境界多有所行。入世尊境界。止世尊境界者。我尚不说诸善法住。况说衰退。但当昼夜增长善法而不衰退。若信弟子于世尊境界多有所作。于世尊境界多所饶益。于世尊境界多有所行。入世尊境界。止世尊境界者。于二果中必得一也。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含。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阿湿贝经第四竟(四千一百九十九字)。

中阿含经卷第五十一(八千五百六字)(第五后诵)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触碰蔷薇
触碰蔷薇
大龄单身女青年林筱帆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 某天林筱帆因反复性尿路感染去医院就诊。 遇上师从院士,刚从国外进修回国的泌尿外科专家浦应辛。 林筱帆接受了浦应辛对她的一次毫无隐私的外科查体。 检查后,她羞涩难当,逃之夭夭。 一周后,他们相遇在了相亲现场。 两人的故事由此展开, 且看一个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女青年,如何在职场情场逆袭。 …… 时也、运也、命也。 PS: 只写真实人物,不杜撰和污名化任
子木李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我的弟子全是大帝之资
众所周知,南域中有一个绝对不能惹的势力,草堂。 其中大弟子,是南域的青云剑圣,剑道通神。 二弟子,万古女帝,统领一个时代。 三弟子,当世大儒,文曲星下凡。 四弟子,魔神转世,镇压九幽。 …… 陆长生:我?我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他们的师尊罢了。
别让我通宵
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我的1957,从深山老村开始致富
21世纪的农家乐小老板,穿越成1957年农村里面专门捞狗屎的少年郎。 偏心的爷奶,愚昧的父亲,老实的母亲,将他们一家当成牛马来对待。 一群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王安平表示亚历山大! 面对即将到来的寒冬,王安平带着自治的武器,踏入绵绵深山之中。 开耕荒地,养殖家禽,抚养弟弟妹妹们,一步步崛起。
洪二少
张小曼洛尘
张小曼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大奇术师
大奇术师
关于大奇术师:摇滚,百老汇,华灯初上,一个被称作黄金的时代。囚犯,骗子,疯子,一群无可救药的人。理性,疯狂,蠕动阴影,一个从未醒来的旧日之梦。枪炮推动齿轮转动,古老的神秘在血中复苏。在这个即将落幕的时代中,我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奇迹。
鸫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