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卷之三十七
○军机大臣等奏请、新封郡王永璘封号。得旨。着封为惠郡王。
○丁卯。享太庙。遣庄亲王绵课。恭代行礼。
○遣官祭太庙后殿。
○遣官祭太岁之神。
○谕内阁、各部院衙门文武大臣。及直省督抚藩臬。凡有奏事之责者。及军营带兵大臣等、嗣后陈奏事件。俱应直达朕前。俱不许另有副封关会军机处。各部院文武大臣。亦不得将所奏之事。豫先告知军机大臣。即如各部院衙门奏章呈递后。朕可即行召见。面为商酌。各交该衙门办理。不关军机大臣指示也。何得豫行宣露。致启通同扶饰之弊耶。将此通谕知之。各宜凛遵。
○命改惠郡王永璘封号为庆郡王。
○革大学士和珅、户部尚书福长安职。下狱治罪。
○命成亲王永瑆、前任大学士署刑部尚书董诰、兵部尚书庆桂、在军机处行走。户部侍郎那彦成、戴衢亨、仍留军机处。户部尚书沈初年老。无庸在军机处行走。
○命仪亲王永璇、总理吏部。成亲王永瑆、总理户部。兼三库。调兵部尚书庆桂、为刑部尚书。以工部右侍郎盛住、兼署工部尚书。睿亲王淳颖、管理理藩院。定亲王绵恩、管理步军统领。调户部左侍郎傅森、为刑部侍郎。以户部右侍郎那彦成、兼翰林院掌院学士。兵部左侍郎布彦达赉、上驷院卿永来、为总管内务府大臣。
○以刑部尚书庆桂、为御前大臣。仪亲王永璇、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贝勒绵懿、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兼镶白旗满洲都统。成亲王永瑆、为镶黄旗满洲都统。礼部尚书德明、为镶蓝旗满洲都统。定亲王绵恩、为正白旗满洲都统。武备院乡阿兰保、为正红旗护军统领。乾清门行走喀喇沁公丹巴多尔济、为镶红旗护军统领。兵部左侍郎布彦达赉、管理銮仪卫事。
○戊辰。谕军机大臣等、勒保在川东剿贼多时。未能迅速蒇事。固有应得之咎。但伊剿捕狆苗。一手妥办。着有劳绩。入川后又将首逆王三槐擒获。较之各路领兵大员。犹为彼善于此。此时若另简总办军务之员。一时不得其人。勒保。着仍授总统之任。自惠龄以下。皆受其节制。庶事权画一。责有攸归。若伊等不能认真剿贼。或不听勒保调遣。即当据实严参。以违军制论。从前军营带兵各大员。皆以和珅为可恃。祇图迎合钻营。并不以军事为重。虚报功级。坐冒空粮。其毙不一而足。今和珅业经革职拏交刑部。伊等失所依恃。向来掩饰虚捏之技已穷。惟当以国事为重。勉力蒇功。若再不力加悛改。奋发有为。督率将领等设法兜截。速擒各首逆。则军律具在。断不能为伊等屡次曲贷也。至明亮等所剿张汉潮一股。至今迄未擒获。闻张汉潮一老病无能之贼。逃窜时薙去须发。用椅台行。其衰惫可知。乃明亮等任其往来奔逸。日久稽诛。实属无能已极。经朕此次饬谕、若再不知愧奋。设法兜擒。必按军法严惩。凛之慎之。将此传谕知之。
○又谕、宜绵在兴安一带防堵贼匪。伊系陕甘总督。封疆是其专责。乃从前贼前贼匪至境。任其越界奔窜。往来自如。不能实力堵截。每奏称汉江水浅。窜贼得以偷渡。皆系藉词捏饰。以掩其纵贼之咎。嗣后着责成宜绵。务须于陕省边境一带严密防堵。毋许窜匪一名阑入。若能于堵剿时将贼首拏获。固属甚善。即或不能擒拏首逆。总当以实力防堵。固守边疆为要。将此传谕知之。
○又谕、秦承恩在汉中一带边界堵御。并不能严密防范。任贼往来奔窜。即如张汉潮一股贼匪。系由汉中入陕。复由陕至豫。竟无兵勇阻截。该抚有封疆之责。咎实难辞。着传谕秦承恩。督率兵勇。实力防御。当以边界为重。毋任贼匪越境奔窜。嗣后傥有贼匪阑入陕境之事。惟秦承恩是问。
○命伊犁将军协办大学士保宁、为大学士。刑部尚书庆桂、协办大学士。为国史馆总裁官。以乌噜木齐都统书麟、为吏部尚书。驻藏大臣松筠、为户部尚书。成亲王永瑆、暂署。以镶蓝旗蒙古都统富锐、为兵部尚书。调兵部侍郎布彦达赉、为户部侍郎。刑部侍郎英善、为兵部侍郎。
○命吏部侍郎铁保、教习庶吉士。
○命睿亲王淳颖、为御前大臣。庆郡王永璘、在内廷行走。以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绵佐、为正白旗汉军都统。吏部尚书书麟、兼正红旗汉军都统。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永玉、为正白旗护军统领。
○以直隶天津镇总兵官苏宁阿、为甘肃提督。
○己巳。谕内阁、保宁现已补授大学士。向来新疆办事将军大臣简任大学士后。自应入阁办事。但伊犁将军。任关紧要。一时未得其人。保宁、着暂留伊犁。仍当照常实心办事。俟朕简放有人。再降谕旨。更换来京。
○又谕、自二月初一日起。至朕百日内释缟素止。所有各部院衙门应行引见人员。俱着于中正殿夹道门外豫备。在西厂内幄次带领引见。
○以喀尔喀亲王固伦额驸拉旺多尔济、为正白旗领侍卫内大臣。
○以安徽布政使陈用敷、为巡抚。实授恩明、为布政使。
○庚午。谕内阁、和珅受大行太上皇考特恩。由侍卫洊擢至大学士。在军机处行走多年。叨沐殊施。在廷诸臣无有其比。朕亲承付托之重。兹猝遭皇考大故。苫块之中。每思论语所云三年无改之义。如我皇考敬天法祖勤政爱民。实心实政。薄海内外。咸所闻知。方将垂示万年。永为家法。何止三年无改。至皇考所简用之重臣。朕断不肯轻为更易。即有获罪者。若稍有可原。犹未尝不思保全。此实朕之本衷。自必仰蒙昭鉴。今和珅情罪重大。并经科道诸臣列款参奏、实有难以刻贷者。是以朕于恭颁遗诰日。即将和珅革职拏问。胪列罪状。特谕众知之。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洩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上年正月。皇考在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莫此为甚。又因腿疾。乘坐椅轿。台入大内。肩舆出入神武门。众目共睹。毫无忌惮。并将出宫女子取为次妻。罔顾廉耻。年来剿办川楚教匪。皇考盼望军书。刻萦宵旰。乃和珅于各路军营递到奏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以致军务日久未竣。前奉皇考敕旨。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理户部题奏事件。伊竟将部务一人把持。昨冬皇考圣躬不豫。批摺字画。闲有未真之处。和珅胆敢口称不如撕去。竟另行拟旨。腊月闲。奎舒奏报、循化贵德二厅贼番聚众千余。抢夺达赖喇嘛商人牛只。杀伤二命。在青海肆行抢掠一案。和珅竟将原奏驳回。隐匿不办。及皇考升遐后。朕谕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不遵谕旨。令己未出痘者。俱不必来京。不顾国家抚绥外藩之意。其居心实不可问。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惫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欺隐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皆曾在伊家教读。并保列卿贰。兼任学政。又军机处记名人员。任意彻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踰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居心。又所藏珠宝内。珍珠手串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又宝石顶并非伊应戴之物。伊所藏真宝石顶数十余个。而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且有内府所无者。至金银数目。尚未抄毕。已有数百余万之多。似此贪黩营私。实从来罕见罕闻。以上各款。皆经王大臣等公同鞫讯。和珅俱供认不讳。和珅如此丧心昧良。目无君上。贻误军国重务。弄权舞弊。僭妄不法。而贪惏无厌。蠹国肥家。犹其罪之小者。实属辜负皇考厚恩。设数年来。廷臣中有能及早参奏、必蒙圣断。立寘重典。而竟无一人奏及者。内外诸臣。自以皇考圣寿日高。不敢烦劳圣心。实则畏惧和珅。箝口结舌。皆朕所深知。今和珅罪状已着。其得罪我皇考之处。擢发难数。亦百喙难辞。朕若置之不办。何以仰对在天之灵。此不得已之苦衷。尔封疆大臣等以为何如。除交在京王公大臣会审定拟外。着通谕各督抚。将指出和珅各款。应如何议罪。并此外有何款迹。各行据实迅速覆奏。
○谕军机大臣等、上年十二月十七日。奎舒所奏贵德循化众番群集。抢掠达赖喇嘛商贩牛只等物。和珅率行私驳。今经查出。奎舒所见尚是。接奉此旨。即行带领青海蒙古兵丁。晓谕番众。果能知惧。将为首贼匪及掠去牛只一并献出。即将该解送之人。觌面晓谕、为首者即行正法。枭首示众。其余番众。仍应妥为抚慰。亦可毋庸彻底根究。傥仍不知惧。肆行抗拒。必须调兵剿办。亦应据实奏明。候朕降旨遵行。将此传谕知之。
○以镶蓝旗满洲副都统斌宁、为镶黄旗汉军都统。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积拉堪、为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以内阁学士文宁、兼镶白旗蒙古副都统。不入八分公绵志、为正白旗蒙古副都统。銮仪卫銮仪使阿迪斯、兼正白旗汉军副都统。调镶红旗汉军副都统緼布、为正蓝旗满洲副都统。起已革副都统扎郎阿、为镶红旗汉军副都统。
○以甘肃甘凉道福庆、为安徽按察使。
○辛未。祭祈谷坛。遣豫亲王裕丰、恭代行礼。
○谕内阁、吴省钦条奏摺内。请将监禁贼首王三槐即行王法一条。何待尔言。前此未即办理之故。欲俟川北首逆罗其清解到。一并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审办。岂有将此等首恶重犯释放。令其招降同伙之理。至所称候补知府李基。晓谙兵法。有手车火雷列卦图。又举人王昙。能作气按掌。辟易多人。请加试看等语。殊属大谬。前此特颁谕旨。广开言路。吴省钦为风宪之长。于和珅福长安二人。并无一言举劾。自系畏其声势。及将和珅福长安革职拏交刑部后。伊尚心存畏怯。缄默不言。兹见各科道等纷纷密封陈奏。伊任总宪。不能不以一奏塞责。而所言竟属荒谬。试问伊所称李基所着手车火雷列卦图。较之本朝训练之九进连环。孰为得用。其作气按掌之语。即稗官野史所谓掌心雷者是也。系属邪术。现当剿办教匪之时。正当将妖言左道。痛绝根株。方严禁之不暇。岂可转引而试验。吴省钦身为台长。不知政体。惑于邪言。妄行渎奏、与学习邪教者何异耶。吴省钦、着交部严加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有人条奏、近来洋盗充斥。皆由抢掠商船粮食。暗地勾通行户。重价购米。得以久留。请一律禁止。并于海口陆路添设重兵等事。此种情节。沿海各地方谅所不免。但应如何设法办理。朕难以悬断。着传谕凡有海疆将军督抚等、各就该处地方海口情形。悉心确核。务使洋面日渐肃清。而于商民仍无妨碍。各抒所见。据实奏闻。候朕指示施行。其水师各营。作何训练整顿之处。亦着一并详议具奏。
○又谕、近闻京师步军统领衙门及巡捕五营所管步甲兵丁。在和珅宅内供厮役者。竟有千余名之多。实出情理之外。其两翼步军协尉。及司员笔帖式等官。亦有坐甲十数名。以致步甲之数日少。盗贼肆意夜行。殊属不成事体。国家设立兵额。原资捕盗缉匪之用。岂可任大小营员冒食空粮。甚至将归伍之兵。供私宅之役。无怪乎兵数日少。盗贼肆行也。京师辇毂之下。耳目甚近。营制废弛。尚复如此。则此种情弊。各直省自所不免。着传谕各该将军督抚提镇等、即秉公据实查明。如有似此情弊。各按照原设额数一律补足。不准冒食空粮。亦不许大小营员私役兵丁。以昭核实而靖地方。至养兵原以卫民。自应平昔勤加训练。则调遣时庶可得力。近闻各省营务。如提镇大员。一味养尊处櫌。全不习劳。将营务委之将备。而将备又复委之千把。因循玩愒。所谓训练操防。全属有名无实。又安用此兵制为耶。兹特明白示谕各该将军督抚提镇。务须力除前弊。严饬各属。一体认真训练。俾生疏恇怯之兵。技艺纯熟。悉成劲旅。以备应用。傥经此次训谕之后。不知悛改。仍蹈故辙。则不能逃罪。毋谓教之不豫也。
○又谕、张家口税务监督和精额。前经馈送和珅银两。既经查出。着传谕察哈尔副都统锦良。即行派员押解和精额来京候旨。
○以户部侍郎戴衢亨、署吏部侍郎。礼部侍郎周兴岱、署工部侍郎。
○命署国子监祭酒钱樾、仍在上书房行走。
○命翰林院检讨万承风、提督广东学政。
○以直隶三屯协副将哈丰阿、为天津镇总兵官。
○壬申。谕内阁、本日伊江阿由驿递到奏摺。有寄和珅书信。业经闻知大行太上皇帝龙驭上宾。信内惟谆劝和珅节哀办事等语。而于朕遭罹大故。并无一字提及。即以常情而论。寄书唁问。自当以慰唁人子为重。今伊江阿于和珅则再三劝以节哀。而于朕躬仅照常具一请安之摺。转将寻常地方事件陈奏、不知其是何居心。昨吴熊光一闻皇考升遐之信。即专摺沥陈哀悃。敦劝朕躬。情词真切。似此方合君臣之义。吴熊光系汉人。又祇系布政使。尚有良心。伊江阿身为满州。现任巡抚。又系大学士永贵之子。且曾在军机处行走。非不晓事者可比。乃竟如此心存膜视。转于和珅慰问殷勤。可见伊江阿平日不知有皇考。今日复不知有朕。惟知有和珅一人。负恩味良。莫此为甚。伊江阿。着传旨严行申饬。并交部严加议处。仍着明白回奏。
○领队大臣惠龄等、以元日攻克麻坝寨。生擒逆首冉文俦。扫荡贼巢情形入奏、谕军机大臣等、川北贼首冉文俦。与罗其清同时起事。到处焚掠。扰害良民。实属罪大恶极。罗其清、前已生缚解京。此次擒获冉文俦。扫荡贼巢。适当元日。仰荷上天垂眷。皇考默佑。嘉慰之余。叩感不尽。冉文俦首级。着即于该首逆滋扰地方。每处传示悬挂数日。俾受害良民。快心洩憾。而不逞之徒。亦共知警惕。冉文俦之子冉添受。着即行凌迟枭示。此时兵威已振。事机须利。尤当鼓勇直前。探明何路紧要。即向何路剿办。以次肃清余孽。绥靖地方。近来各路领兵大员。皆以专擒首逆为事。竟置余匪于不问。是以王三槐。罗其清。拏获后。余党仍四出焚掠。未见郭清。今首逆冉文俦。又经擒获。必当将各股窜匪一律剿尽。方为着有成效。又闻各路剿贼名为绕截。其实畏贼远避。民闲有贼至兵无影。兵来贼没踪。可怜兵与贼。何日得相逢之谣。又闻贼来不见官兵面。贼去官兵才出现二语。此等积弊。已非一日。朕所深知。嗣后各路带兵大员。务当痛加悛改。实心实力。奋勇立功。迅速蒇事。不得仍蹈故辙。致干重谴。着传谕各路军营一体谨遵。
○以剿克麻坝寨贼巢擒获首逆功。赏领队大臣惠龄、副都统衔。德楞泰、头等轻车都尉世职。副将衔参将穆克登布、总兵衔。参领希灵阿、巴图鲁名号。参领塔津保、防御欢福、穆腾额、花翎。领催苏冲阿等、蓝翎。余升赏有差。
○癸酉。谕内阁、孙士毅之孙孙均、原系汉人入旗。且年尚穉弱。于散秩大臣差务。不能谙悉。着回本旗当闲散差使。不必在散秩大臣上行走。
○又谕、吏部议处左都御史吴省钦一摺。昨因吴省钦条奏摺内。语多不经。以伊平日学问而谕、尚不至如此迂诞。盖伊自揣系和珅私人。且在学政任内。声名甚属平常。恐被人列款弹劾。故尔避重就轻。先为此荒谬之奏、藉得罢官回籍。遂其田园之乐。其居心取巧。大率不出乎此。但此系诛心之论。吴省钦劣迹既未败露。朕亦不为已甚。姑免深究。即论其陈奏荒谬。已难胜台长之任。吴省钦、着即照部议革职回籍。
○礼部奏、大行太上皇帝梓宫奉移观德殿。一月后。请上间一日亲诣一次。二月后。闲二日亲诣一次。百日后。闲数日亲诣一次。得旨。百日后。闲三日亲诣一次。
○甲戌。申禁呈进贡物。谕内阁、朕恭阅皇考朱笔。有严禁内外大臣呈进贡物谕旨二道。圣训煌煌。垂诫至为明切。夫贡之为义。始于禹贡。原指任土作贡而言。并非崇尚珍奇。所谓不贵异物贱用物也。我皇考颁谕饬禁。至再至三。祇因和珅揽权纳贿。凡遇外省督抚等呈进物件。准递与否。必须先向和珅关白。伊即擅自准驳。明示有权。而督抚等所进贡物。在皇考不过赏收一二件。其余尽入和珅私宅。是以我皇考虽屡经禁止。仍未杜绝。试思外省备办玉铜瓷书画插屏挂屏等件。岂皆出自己资。必下而取之州县。而州县又必取之百姓。稍不足数。敲扑随之。以闾阎有限之脂膏。供官吏无穷之朘削。民何以堪。况此等古玩。饥不可食。寒不可衣。真粪土之不若。而以奇货视之可乎。国家百数十年来。昇平昌阜。财赋丰盈。内府所存陈设物件。充牣骈罗。现在几于无可收贮之处。且所贡之物。断不胜于大内所藏。即或较胜。朕视之直如粪土也。朕之所宝者。惟在时和年丰。民物康阜。得贤才以分理庶政。方为国家至宝耳。至应进土贡。原为日用所必需。如吉林黑龙江将军每年所进貂皮东珠人薓。系该处所产之物。其他如川广之药材。九江之瓷器。江浙之绸缎。及徽墨湖笔笺纸茶叶瓜果等项。原不外任土作贡之义。仍准按例呈进。所有如意玉。铜瓷书画挂屏插屏等物。嗣后概不许呈进。至在京王公大臣每年所得分例。尚不能敷当差之用。岂有余资。亦不许呈进贡物。若内廷翰林所录御制诗文册页。及自作书画等件。尚可呈进。断不许增入古玩。至各省盐政织造关差等、并无地方理民之责。其应交盈余银两。现令户部查明。方拟酌减。伊等办公更可裕如。应进贡物。准其照例呈进。再年节王公大臣督抚等所进如意。取兆吉祥。殊觉无谓。诸臣以为如意。而朕观之转不如意也。亦着一并禁止。经朕此次严谕之后。诸臣等有将所禁之物呈进者。即以违制论。决不稍贷。特此明白宣示。通谕中外知之。
○又谕、昨经降旨、将和珅罪状宣谕各督抚。令其议罪。兹据直隶总督胡季堂奏称。和珅丧尽天良。非复人类。种种悖逆不臣。蠹国病民。几同川楚贼匪。贪黩放荡。真一无耻小人。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请依大逆律凌迟处死。并查出和珅蓟州坟茔僭妄违制。及附近州县置有当铺资财。现饬查办各等语。又据连日续行抄出和珅金银等物。特再行谕众知之。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洩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上年正月。皇考在圆明园召见和珅。伊竟骑马直进左门。过正大光明殿。至寿山口。无父无君。莫此为甚。其大罪二。又因腿疾。乘坐椅轿台入大内。肩舆出入神武门。众目共睹。毫无忌惮。其大罪三。并将出宫女子娶为次妻。罔顾廉耻。其大罪四。自剿办教匪以来。皇考盼望军书。刻萦宵旰。乃和珅于各路军营递到奏报、任意延搁。有心欺蔽。以致军务日久未竣。其大罪五。皇考圣躬不豫时。和珅毫无忧戚。每进见后。出向外廷人员叙说。谈笑如常。丧心病狂。其大罪六。昨冬皇考力疾披章。批谕字画。闲有未真之处。和珅胆敢口称不如撕去。竟另行拟旨。其大罪七。前奉皇考谕旨。令伊管理吏部刑部事务。嗣因军需销算。伊系熟手。是以又谕令兼理户部题奏报销事件。伊竟将户部事务一人把持。变更成例。不许部臣参议一字。其大罪八。上年十二月内。奎舒奏报、循化。贵德。二厅贼番聚众千余。抢夺达赖喇嘛商人牛只。杀伤二命。在青海肆劫一案。和珅竟将原奏驳回。隐匿不办。全不以边务为事。其大罪九。皇考升遐后。朕谕令蒙古王公未出痘者。不必来京。和珅不遵谕旨。令已未出痘者。俱不必来京。全不顾国家抚绥外藩之意。其居心实不可问。其大罪十。大学士苏凌阿。两耳重听。衰迈难堪。因系伊弟和琳姻亲。竟隐匿不奏、侍郎吴省兰。李潢。太仆寺卿李光云。皆曾在伊家教读。并保列卿阶。兼任学政。其大罪十一、军机处记名人员。和珅任意彻去。种种专擅。不可枚举。其大罪十二。昨将和珅家产查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踰制。其多宝阁。及隔段式样。皆仿照宁寿宫制度。其园寓点缀。竟与圆明园蓬岛瑶台无异。不知是何肺肠。其大罪十三。蓟州坟茔。居然设立享殿。开置隧道。附近居民有和陵之称。其大罪十四。家内所藏珍宝。内珍珠手串。竟有二百余串。较之大内多至数倍。并有大珠。较御用冠顶尤大。其大罪十五。又宝石顶并非伊应戴之物。所藏真宝石顶有数十余个。而整块大宝石不计其数。且有内府所无者。其大罪十六。家内银两及衣服等件。数逾千万。其大罪十七。且有夹墙藏金二万六千余两。私库藏金六千余两。地窖内并有埋茂银两百余万。其大罪十八。附近通州蓟州地方。均有当铺钱店。查计资本。又不下十余万。以首辅大臣。下与小民争利。其大罪十九。伊家人刘全。不过下贱家奴。而查抄赀产。竟至二十余万。并有大珠及珍珠手串。若非纵令需索。何得如此丰饶。其大罪二十。其余贪纵狂妄之处。尚难悉数。实从来罕见罕闻者。着将胡季堂原摺。发交在京文武三品以上官员。并翰詹科道阅看。即着悉心妥议具奏、此内如有自抒所见者。不妨另摺封陈。若意见皆合。即连衔具奏、至福长安祖父督侄兄弟。世受厚恩。尤非他人可比。其在军机处行走。与和珅朝夕聚处。凡和珅贪黩营私。种种不法罪款。知之最悉。伊受皇考重恩。常有独对之时。若果将和珅纵恣藐玩各款。据实直陈。较之他人举劾。尤为确凿有据。皇考心早将和珅从重治罪正法。如从前办理讷亲之案。何尝稍有宽纵。岂尚任其贻误军国重务。一至于此。即谓皇考高年。不敢仰烦圣虑。亦应在朕前据实直陈。乃三年中并未将和珅罪迹奏及。是其扶同徇隐。情弊显然。如果福长安曾在朕前有一字提及。朕断不肯将伊一并革职拏问。现在查抄伊家资物。虽不及和珅之金银珠宝数逾千万。但已非伊家之所应有。其贪黩昧良。仅居和珅之次。并着一并议罪。
○又谕、本日召见刑部侍郎熊枚。谕以刑名事务。向来刑部引律断狱。于本律之外。多有不足蔽辜。无以示惩。及从重定拟等字样。所办实未允协。罪名大小。律有明条。自应勘核案情。援引确当。务使法足蔽辜。不致畸轻畸重。方为用法之平。今既引本律。又称不足蔽辜。从重定拟。并有加至数等者。是仍不按律办理。又安用律例为耶。即案情内有情节较重者。朕自可随案酌安。总之不足蔽辜之语。非执法之官所宜出。嗣后问刑衙门。俱应恪遵宪典。专引本律。不得于律外又称不足蔽辜及从重字样。即虽字但字抑扬文法。亦不准用。上谳后。经朕阅看案情。或有酌加增减者。亦不治以失出失入之咎。用副朕矜慎庶狱至意。
○以镶白旗满洲副都统绵标、为正蓝旗护军统领。参领那敏泰、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