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卷之三百三十二
○又谕、向来命将出师。必有参赞。此定例也。今经略大学士傅恒、奉命督师。内大臣傅尔丹、尚书达勒当阿、舒赫德、总督尹继善、策楞、俱着参赞军务。经略大学士傅恒调度一切机宜。和衷采纳。务期筹画万全。于军旅实有裨益。尹继善、策楞、未能在任。着传谕巡抚陈宏谋、署抚班第、于地方一切事宜。并台站供亿。留心查办。
○又谕、台站关系紧要。今既设有排单。可以沿途挨次稽查。无愆晷刻。但在京须得大员经理。以专责成。邮政乃兵曹执掌。着交侍郎蒋炳、于报到时。逐一详悉核对。如有稽误。即指名挨查惩究。至军营事同一体。经略大学士傅恒、亦酌派司员专司稽核。庶收发俱有章程。往来不致迟滞。于军机公务。实有裨益。
○又谕、侍卫富德、伊德、于良尔吉案内。承受经略大学士指示。办理妥协。伊德于途次随从行走。又甚黾勉。着加恩俱授为二等侍卫。
○谕军机大臣等、番境之难。乃天生奇险。以为鼠辈窟穴。自朕度之。此事实应早为转计。从前圣祖仁皇帝三征沙漠。究未亲擒噶尔丹。是时诸将无不锐意俘馘。圣祖仁皇帝。因挽运稽迟。不得已下诏班师。其事载在方略。因命抄出寄看。夫以皇祖之神明英武。当时文武大臣之智谋勇略。满兵之骁健果锐。尚不能得志于平坦之沙漠。卷旆而还。岂非限于地远。势有所不能乎。今经略大学士、自问一己之韬钤若何。同行参赞诸人之筹策若何。满兵之力量若何。顾欲强其所不能。图其所难得耶。皇祖之英武。超冠千古。至今薄海内外。无不仰颂。亦由圣心知进知退。洞悉机宜。能忘一己之成见。俯纳群言。归于一是。实乃大圣人万全无弊之道。可以垂法奕禩。子孙臣庶。皆当效法。以朕所见。既知番境之难。即当见险而止。经略大学士接到朕连日所降谕旨。定必悉化成见。循理度势。熟筹长策。慰朕悬注。经略大学士远劳于外。朕固时为驰念。然亦不专为此。盖国家经费不可不节。民力不可不恤。而川省之险远疲困。不可不思患豫防。朕所见者远。所全者大。着详悉传谕经略大学士傅恒、并傅尔丹、达勒当阿、舒赫德、尹继善、策楞、共体此意。
○戊午。享太庙。遣和硕恒亲王弘晊、恭代行礼。
○遣官祭太岁之神。
○谕曰、左副都御史朱定元、太常寺少卿郑其储、才具俱属平常。难以胜任。着以原品休致。其左副都御史员缺。着叶一栋补授。
○又谕、詹事府衙门事务简少。其庶子等官。余设有左右员缺。惟左谕德满汉二缺、则有左无右。于官制殊未画一。所有左春坊左谕德满汉员缺、着裁去。其现任满汉二员、着该部照例以应补之缺、奏请补用。
○又谕、吏部拣选分发各省人员。内同知高沅、赵慎、刘曰宽、三员。恐发往金川。规避不到。伊等虽系微员。但受朝廷一命之荣。自应稍知大义。似此有心规避。情属可恶。着交与兵部、限五日内、押赴金川军营。差委效力。以示惩戒。其上官勋、周祚锦、二员。既经补到引见分发。着从宽免其议处。
○谕军机大臣等、总督尹继善、现命参赞军务。陕甘总督事务。着瑚宝署理。瑚宝奉到谕旨。不必来京。即行赴任。陕省系入川要路。台站供亿等事。关系紧要。应往来查察。以速军邮。及吏治民情。均宜加意抚辑。实力整顿。以副委任。
○又谕、经略大学士傅恒所奏、进兵路径。力主直取刮耳崖之策。想由确加咨访。体勘情形。有可进之道。但自朕思之。究属险着。即使可进。亦当先令马良柱、冶大雄、莽阿纳、努三、班第、乌尔登、哈尚德、哈攀龙之类。摧锋先入。伊等皆骁勇善战。能驭士卒之人。继以傅尔丹、曾历戎行。以重兵督率其后。使声势联络。首尾相应。经略大学士亲驻卡撒大营。调度策应。早晚之间。时通消息。方为万全。贼或因我兵攻其中坚。而防守要害者、皆还兵自救。防御必疎。经略大学士即乘虚进据左右山梁、腊岭等处。与刮耳崖之兵会合。两路夹攻。可以得志。朕逆料如此。经略大学士未经奏及。未知果如是否。然此亦侥幸万一之想。想左右山梁、腊岭等处。碉楼既多。刮耳崖必更完固。设稍见其难。即当持重。若经略大学士提师深入。则卡撒大营。付之何人料理。自古用兵。未有大帅离营独进。而付中军于别人者。假若经略大学士由党坝进兵。则傅尔丹尚当留驻卡撒。乃一定不易之理。且行军原非王道。必当计算短长。舍难就易。思占便宜。断无因避岳钟琪争功之嫌。甘心冒险前赴之理。即使争功。亦何嫌可避。如谓由党坝、为与岳钟琪争功。则由卡撒、独非与傅尔丹争功耶。经略大学士躬历番境。目击形势。似较朕为亲切。但此番大学士如朕亲往。既经具奏。设非尽据实、则不可知。倘皆实在情形。则经略大学士之所见。即朕之所见。朕既一一洞悉。则朕所指示机宜。与身历者无异。经略大学士虽才智颖敏。亦由朕数年以来教导而成。识见何能高出于朕。朕初非以此自夸。实是如此经略大学士亦当以朕言为是。心说诚服。凡事遵朕谕旨而行。若以不能亲自领兵。孤军深入。以博勇敢之名。为不满已意而生愤懑。是乃犹有少年习气。而非大臣为国家任事者之所宜出也。审如是、又非欲与马良柱、乌尔登等、战将争功乎。此大不可也。经略大学士、乃国家倚任大臣。当思于国有济。若因此小丑。奋不顾身。如所谓不斩楼兰誓不还者。岂非以珠抵鹊。徒增朕之悬结。而非为国家远计者耶。其将朕前后谕旨。详悉体念。熟筹万全。以副朕殷切垂注之意。参赞大臣等、皆当共悉。
○吏部议奏、班第身任封疆。贻误军行。应照溺职例革职。得旨、班第着革职。仍署理四川巡抚。效力赎罪。
○以内阁学士观保、兼管国子监事务。
○是日起。上以祈谷于上帝。斋戒三日。
○己未。谕军机大臣等、金川水土恶薄。与内地迥殊。前据鄂实奏称、人易发喘。须服人参。经略大学士傅恒亦奏称、番境气候不佳。观此则蛮方荒徼。非人所处也明甚。经略大学士身体素非强壮。所以勤劳罔惜者。惟恃此心之忠诚坚固。然军中事务繁多。机宜关系重大。祗赖经略大学士指挥调度。必应加意爱护。使精神充裕。天下事颇有力不从心之处。非谓有是心、即能事事周到。食少事繁。古人所戒。可不慎乎。今发到库参三斤。赐经略大学士服用。余照另单传旨分发。以示朕注念诸大臣之意。自办理金川军务以来。一切政务。未免因此分心。朕昨御斋宫。偶一检点应发之旨。遂有数件。六部为天下政务根本。经略大学士以阁臣而兼理吏户两部。今既专任军旅。而尚书之在军前者。吏部则有达勒当阿。户部则有舒赫德。兵部瑚宝、现亦暂留陕甘。而军机大臣中。大学士张廷玉、现以年高。优予休暇。其大学士来保、尚书陈大受、汪由敦、纳延泰、所理之吏户刑三部。及理藩院。均属紧要。而近来晨夕内直。承旨办理军前事务。若谓仍能照常料理部件。毫无旷误。朕实不敢保其必无。而诸臣亦不敢自许。金川军务一日不竣。则诸大臣一日无暇。即朕亦不忍更责以旷误部务之愆。而直隶数省、督抚州县。因供亿军行。于吏治民事。迟延担误者。又可想而知矣。从前准噶尔用兵。西北两路。不过委之大将数人。未尝聚能办事之部院大臣。悉赴行间。致旷内外诸务。今金川小丑。何值如此办理。经略大学士、即遵朕四月初旬之谕。班师言旋。达勒当阿、舒赫德等、同时返旆。亦须至五月杪始得还朝。尚不免半年废弛。此理甚明。而朕今始觉悟。实悔其迟。此亦上年运度驳杂之所致也。且今日偶有雨雪。内廷乘舆。犹虞蹉滑。况番境春雪夏涝。跋履维艰。天时地利。皆非人力所能强违。是乃上苍特设奇险。以处化外异类。纵令贼酋授首。郡县其地。而小金川等界处其中。倘更有莎罗奔其人。又馥蓄志抗违。辗转不已。经略大学士即留驻十年。安能尽歼丑类。而内外诸大臣各旷厥职。悉萃于彼。以成经略大学士一人之勇名。有是理乎。经略大学士宜深为内外政务筹虑。早还朝一日。即可早办一日之事。诸臣亦得各事其事。朕亦得安心万几。不致萦念。此旨实因所系者大。不专为经略大学士一人心切悬注。亦不专为四川内地物力难支。实为天下国家寄托重大。不可以一隅而贻误全局。盖过犹不及。讷亲之退缩、已失之不及。而观经略大学士一往之概。若执意不悟。将来恐失于太过。经略大学士顾可不长虑却顾耶。舒赫德之前往。经略大学士谓承朕意旨。将力主彻兵。朕是以复遣尹继善前往。尹继善未尝承朕意旨。岂亦先有成见乎。凡事祗论于理当否。理之所在。确不可易。岂经略大学士至今日。即不当承朕意旨乎。如仍固执己见。则滞于一偏。虽擒贼渠首。倾贼巢穴。于经略大学士亦有何益。经略大学士宜翻然改悟。如果恪遵朕旨。心悦诚服。即传旨令尹继善回陕甘之任。俾得绥辑岩疆。如此方见经略大学士实心为国之诚。可以承受恩典。不然、朕即明降谕旨。召经略大学士还京。以军事付策楞、岳钟琪等经理。经略大学士其熟思而审处之。参赞诸臣、着一并传谕。
○礼部奏、翰林院应换银印。现改铸理藩院印。查无钦定蒙古篆体。应否仍照本文。外藩及办理西藏。一切印信。凡兼写唐古特字者。均候钦定。得旨、理藩院印文之蒙古字样。不必篆写。外藩札萨克盟长喇嘛、并蒙古、西藏、一应满洲、蒙古、唐古特字样。亦不必篆写。其在京章嘉呼图克图喇嘛等印。满文着篆写。蒙古字样不必篆写。
○庚申。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辛酉。祈谷于上帝。上亲诣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军机大臣等、据尚书舒赫德奏称、将来大兵凯旋。西安一路。夫马供亿。恐应付竭蹶。闻由川江直达湖广。一水可抵京师等语。大军回营。若果水路可行。则备船较备马为易。着传谕总督新柱、令其查明四五月间、川江是否尚可行舟。楚蜀两省船只。是否足敷雇觅。若溯长江而下。过淮入运。正值漕艘遄行之际。是否不致羁阻。由川抵京。水路应需时日几何。一一详悉奏闻。再前据新柱奏、所调湖北兵丁。悉会于宜昌。水陆两路。均可前抵重庆。如夏间封江难下。改由此路。是否可行。自汉而北。其水程有无别道可抵京师。不致与漕艘同时拥挤。一并密行查明速奏。
○壬戌。上至静安庄、孝贤皇后梓宫前奠酒。
○上还宫。
○陕甘总督尹继善议奏、署甘肃巡抚瑚宝奏调营兵、所关草乾银。已留本营。无现银携带。请先在各台站支领。俟回营按扣。其银每日止三五分不等。陕省歉收。即将草乾酌中定数。亦多不敷。概于季饷扣除。未免拮据。应将不敷之数。作正报销。凯旋兵口食。虽应自备。但远道当差。本年食物又贵。请每日酌给四分。均应如所请。又查各台站、看守帐房兵。一体应差。可否照给口食。得旨、亦着一体给与。
○癸亥。上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陕省为入川要路。其武功以西。栈道绵亘。较川省尤长。所有大兵经过地方。一切供亿。虽丝毫不扰闾阎。而夫马支应。未免有资民力。前曾降旨。将川省己巳年地丁钱粮。再行缓徵在案。其陕省入栈、毗连川境之州县。应与川省一体加恩。着该督抚查明各该州县、本年应徵地丁钱粮。全行缓徵。以舒民力。该督抚其悉心查办。俾穷黎均沾实惠。以示朕轸恤民劳之意。
○又谕、山西雁平道一缺。驻劄代州。路当孔道。现值川省用兵。军务络绎。必得干练之员。方足以资任使。着山东盐运使明德调补。山东盐运使员缺。着巡抚准泰、于该省现任道员内、拣选一员调补。其原掣山西雁平道之汪汉倬、交与该抚准泰、将拣选所遗之缺。题请补授。
○甲子。上诣寿皇殿行礼。
○诣皇太后宫问安。
○谕、金川用兵一事。朕本意欲以禁遏凶暴。绥辑群番。并非利其人民土地。而从前讷亲、张广泗、措置乖方。屡经贻误。是以特命经略大学士傅恒、前往视师。熟察形势。相度攻剿。经略大学士傅恒、自奉命以至抵军。忠诚劳勚。超出等伦。其办事则钜细周详。锄奸则番蛮慑服。整顿营伍。则纪律严明。鼓励戎行。则士气踊跃。且终宵督战。不避风雪。击碉夺卡。大着声威。诚为仰副委任。朕思蕞尔穷番。何足当我师颜。而机政重大。部务殷繁。诸大臣皆为此一事。驰驱经营。经略大学士傅恒、乃中朝第一宣力大臣。素深倚毗。岂可因荒徼小丑。久稽于外。朕心实为不忍。即擒获渠魁。扫荡巢穴。亦不足以偿劳。此旨到日。经略大学士傅恒、着即驰驿还朝。尚书达勒当阿、舒赫德、各有部职。亦未便久旷。总督尹继善、统制全秦。边防綦重。着一同回任。所有军营一切事宜。交与该省总督策楞、提督岳钟琪等、尽现在兵力。足以调派。即传尔丹、尚有满兵在彼。亦应暂留。殚心筹画。妥协办理。以竣军务。
○谕军机大臣等、朕思用兵一事。总系从前不知其难。错误办理。今已洞悉实在形势。定计彻兵。另有谕旨寄发。召经略大学士傅恒还朝。计此旨到日。经略大学士抵营、已四十余日。番境所有可进之路。自必熟悉。而所带京兵。及各路满兵。至者约有三千余人。现在尚乘夜攻碉。则满兵亦必已令其及锋而用。利钝之势。当已较然。果能克捷渐进。逼近贼巢。成功实有指望。此旨不妨暂留。稍待时日。或此四十日中。续到兵多。而经略大学士办理。又有就绪。功有可成。即掣回此旨。亦无不可。如坚碉难破。尚徘徊卡撒腊岭之间。即稍进而离贼巢尚远。则迟待亦无可望。足见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天险非人力可施。用兵之道。在知彼知己。满兵虽属骁勇。而所长乃在骑射。平原旷野。实可以一当百。若以攻碉。则石难饮羽。长技举无可展。即据奏石卡守御仅十一人。我以七百人攻之。祇毙其半。而土兵绿旗死者已十一人。伤者至七十余人。若以百人敌一贼。则贼徒三千。当用三十万众。有是理乎。卡撒、腊岭、坚碉如此。即予以一月之功。未必能克。勒乌围、刮耳崖、险必更甚。即有坦道、可以直抵勒乌围、刮耳崖、而贼巢仍是坚碉。舍攻碉更有何策。二千余觔大炮。安能运往施用。况悬军深入。歧径莫测。设伏断后。种种可虞。险着讵宜尝试。用兵原非易事。但可希冀成功。劳瘁自所不惜。不然、则以身所目击、万无可望之举。欲违其本心。勉强从事。虽愚者亦不出此。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岂宜固执成见。结为痴想。今朕所降谕旨。名正言顺。实经再四筹酌。见其确不可移。经略大学士遵谕而行。于国家已为有益。于颜面已为有光。况事无钜细。不能全求美善。而远近异势。中外异情。直省办事。不如六部。六部不如内廷。此理易见。何况蛮荒徼外。何况军务机宜。又何况屡经贻误。难于措手之会。而为所难为。欲求快意。其将能乎。经略大学士、乃国家第一宣力大臣。赞襄机务。所关綦重。早还一日。早办一日之事。即达勒当阿、舒赫德等、亦各有部务。岂容久旷。从前准噶尔用兵。仅委一二大帅。金川小丑。何值聚如许大臣。与之相持。经略大学士整理营盘。欲变绿旗风气。今既彻兵。则营盘亦无所用。而绿旗风气。非旬日可以整顿。且亦安能以一人之力。遍天下之绿旗而整顿之耶。况人情劳苦则怨生。经略大学士彻夜督战。固由受恩深重。图报心殷。不知其然而然。即朕意亦谓理当如是。然他人受恩。举能如经略大学士乎。大臣或犹知大义。然大臣中即有受恩最重。而已成负恩者。何论随营员弁。又何论士卒。今无故而驱之锋镝之下。其有功可图者。尚踊跃争先。若确知其必不可成。而使之捐躯命。冒矢石。其谁甘之。即岳钟琪之在党坝。奏报多不据实。亦因势处至难。无足深责。且此事错误。朕君臣同之。朕既知而速改。所谓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不早图则将无及。乘此收局。犹为未晚。若更日引月长。无所底止。何以善其后。部库帑藏。内地民力。皆所当惜。经略大学士、独奈何明知错误而迁就之。且孝贤皇后、念经略大学士手足至亲。教导成就。恩意笃挚。即朕亦因孝贤皇后诸弟中、能如此忠诚任事。殊不易得。是以优加眷遇。今孝贤皇后服纪已及小祥。经略大学士理应奔赴行礼。此旨月内可到。若二月初旬起程。尚可届期而至。经略大学士宁或忘之耶。营中诸事。可交与傅尔丹、策楞、令其次第筹办。因势纳降。此事原不值经略大学士亲身料理。交与伊等承办。更为得体。其满汉官兵。当陆续彻回。各整队伍。分起就道。酌令岳钟琪、带兵驻守打箭炉。达勒当阿、舒赫德、亦一同回任。经略大学士在营。行师节制。皆众人所亲见。回京后。傅尔丹、乌尔登等、自可循照办理。如不能妥协。咎有攸归。朕此旨原为收局。傅尔丹等当知领会。如策楞尚未抵军。经略大学中途相遇。亦当以此意密告之。此朕国家大计。日夕悬注。经略大学士不速还不可。并非欲经略大学士之前进。而以此相激。经略大学士如存此见。是不以诚心视朕。误更甚矣。朕前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惟当理而切于事机者方可。然孔子又云。君命召不俟驾而行。其理原互相发明。若不论理之当否。而谓在外即可不受君命。是不明君臣大义。而与不俟驾之言相悖矣。从前讷亲在营。惟图安逸畏缩。诸事并不据实陈奏。朕降旨令其回京。因其本有思家之念。自蹈罪愆耳。经略大学士行走如此勤劳。办事如此周到。锄奸如此妥贴。营伍如此整顿。临阵督战。彻夜露立风雪之中。此岂常人所能堪。特召还朝。实出于朕心之不忍。经略大学士宁不能深体朕意耶。且番境情形。人人共睹。必不可再有迁延。经略大学士、及参赞诸臣、共阅此旨。以为于理如何。于事势如何。悉心公议。如于理势尚有未合。不妨据实陈奏。倘无可疑议。自应以遵旨为是。盖臣不可违君。子不可违父。乃天经地义之当然。不遵朕旨。为人臣者敢当此乎。经略大学士在京时。观朕办理诸事。凡所豫料。是否俱有先见之明。若能切中窾要。则此事之难易进止。自不出朕之范围。经略大学士顾可不熟思而深念之耶。朕于今年正月初三日。始定彻兵之计。今日皇太后圣母慈谕。此即朕新运顺畅之机。适与朕前日向军机大臣所论符合。实愿大学士同此嘉祥也。着将此旨并谕傅尔丹、达勒当阿、舒赫德、尹继善、策楞、知之。
○又谕、据福建巡抚潘思榘奏称、制钱攸关民用。各省开炉鼓铸。期于泉布流通。源源利赖。乃不法铺户。竟敢剪边易换。奸商越省兴贩。至八九十千之多。现据闽县、侯官、长汀、三县。拏获奸贩郑梅梅等。并起有剪边钱文、及器具碎铜等项。饬发司府严审定拟等语。制钱为民生日用所必需。奸棍营私射利。敢将钱质剪锉。偷贩外省。以致钱文日少。钱价益昂。殊属不法。闽广既有此弊。他省或不能无。着传谕各督抚、令其转饬各属员、留心稽察。如有前项弊端。立即查拏究处、以示惩警。事关钱法。定例綦严。毋得视为具文。虚应故事。亦不得任听胥役、藉端滋扰。
○又谕、前命侍卫鄂实赍旨交尚书舒赫德、将讷亲带往军前。会同经略大学士傅恒审明、于军门正法。续据福成奏称、讷亲不进饮食。卧床不起。舒赫德过宁羌时。已交法保、押赴川省等语。讷亲负恩误国。宜正典刑。今心知情罪重大。欲求自毙。不得听其幸免。着传谕鄂实、如讷亲尚在中途。鄂实即暂留成都。催令讷亲到日、会同该署抚藩臬、及副都统等。宣布此旨。于该处将讷亲正法。鄂实仍赴军营。留住一二日、即行回京。若已过成都。着速行押赴军营。遵照前旨办理。鄂实亦于一二日后回京。
○顺天府行乡饮酒礼。
卷之三百三十二
佚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