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四百八十一章 魔踪初现
“回师尊,是宋、明二朝!纵观人间王朝变更史,唯有宋、明二朝的根基最为稳固,即便灭国多年,也仍然被人记住。”李永丰也变得严肃了不少,一边回答一边回想自己所做的一系列安排,脸上的自信也逐渐消退,开始变得有些凝重,最后朝徐长青抱拳,说道:“弟子明白该怎么做了,现在就去改正过来。”
九灵仙是个对自己智慧非常自傲的仙人,他常常觉得自己的修炼资质虽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的智慧却绝对是最顶尖的,比起那些内门灵山各个宗派中以谋略闻名的智谋之仙们也丝毫不差。这一点甚至清风阁内的仙人们也表示赞同,每有大事也会向其闻讯,甚至同门还为他想了九灵仙这个仙号,所以他对自己想出的一些原由结果都非常的肯定,而且是毫不怀疑的肯定。于是,在明白自己不是首要攻击对象,还有不少时间可以补救自己以前做的一些事情后,他也稍微安心了一些,不过心中还是忍不住咒骂那些设下阵法的前辈仙人们,为何要将这本源阵力设在地脉之上。
说完,慈心大士便准备转身离开,而九灵仙已经被慈心大士勾起了心中的好奇,哪会愿意他就此离开,于是立刻叫住了他,然后朝左右众仙道了声歉意,让其退到殿外,施展开一面银光闪闪的网兜法宝,将自己和慈心大士围起来,说道:“现在大士可以放心的说了。”
说着话,徐长青一把抓住李永丰的手臂,迈步跨入了眼前的阵法之中,来到了龙血木旁。只见此刻被生死有无法力所包裹的龙血木正在大肆从引导阵之中,吸收雾镇地脉之中的灵气,而这些灵气通过龙血木的枝干转化为特殊的血龙之气,从各处节点散发出来,形成了八条血龙,汇聚在龙血木的顶端,滋养着从顶端冒出的一小节龙血木幼芽。
徐长青没有多说什么,等和李永丰相处长了自然会有所改观,举止也能够亲近一些。毕竟这是他在昆仑收下的第一个记名弟子,虽然怀有其他目的,其资质也不怎么好,但是他对李永丰依然非常重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绝不会比龙进宝差多少。随后,他又想到了一件事,问道:“我一年前让你做的事情,你都做好了吗?”
李永丰原本以为徐长青让他这么做只不过是怕他会在建立自己势力的时候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才让他留下后裔的,可现在听到徐长青的解释,才明白自己身上竟然还有一个大秘密。他忽然想到自己养母有时候看他的古怪眼神,以及对他非同寻常的关怀,现在似乎都有了答案,很可能一切都源自于自己身份血脉中的这个秘密。然而,在他极度的渴望知道自己这个秘密的同时,他也不由自主的产生出一种害怕,害怕知道这个秘密之后,自己一直非常重视的家人就会突然崩溃,离他而去。这种不可抑制的害怕,最终令他做出了选择,道:“弟子不想知道!师尊,您不是常常说机缘吗?弟子觉得现在知道自己身份和血脉秘密的机缘未到,等机缘到了,弟子自己会去找出答案的。”
可是,现在突然出现地脉灵气急剧减弱,甚至影响到了阵法运转。从负责阵法的青木道人口中,他已经知道有几个由前人安设非常精妙的核心法阵如今已经因为灵气不足而停止,甚至自行崩溃,用不了多久就会影响到整个阵法。这几个阵法之精妙远非他们所能修复的,需要从内门灵山清风阁阵修堂中调几名长老阵修方能修复,而这阵修堂却和九灵仙的法修堂向来不对路,若是派人下来,只怕很多事情即便遮掩了也会被他们翻出来,到时门内为了与楼观道的关系必然会牺牲他们几个。
“弟子觐尊师谕。”李永丰点点头,遵照徐长青的意思只是躬身敬谢,但举止依然显得有些拘束、谨慎。
“贫僧必扫榻以待,恭候尊者大驾。”慈心大士此刻也不好久留,转过身正准备离开,在走到门口时,又转身朝众仙合十行礼,就看到安置大耳童子的内室闪出一道佛光冲入慈心大士体内,跟着便听到屋内大耳童子的疑问声。
驻扎在外门灵山的内门灵山诸派之中,金刚寺或许是一个另类,因为他们从来没有主动参加过一次利益之争,仿佛这些修得金刚道果的高僧们一个个真的是无欲无求。然而,内门灵山小清微天的金刚寺却有和雾镇金刚寺截然相反,几乎所有涉及到他们利益的事情他们都要参予,更有甚者不惜以法相争,一个个皆为忿怒金刚。这内外两家金刚寺感觉就像是两个单独的宗派似的,让人实在不明白其用意为何。
“随你吧!”徐长青点点头,然后一改稍显严肃的神色,笑着说道:“你倒是学得很快,也开口闭口对为师说起机缘了。”
李永丰愣了愣很快想起徐长青话中含意,一张有些风霜的脸庞上竟然泛起了少年的羞涩,瞬间红了一大片,神色颇显尴尬的点了点头,说道:“都已经做好了!弟子留下了多名后裔,她们这几对母子都已经由忠心的侍卫送到了其他城池隐居起来,另外还有一对留在了母亲那里,等回来后再把她们母子都接回来,正式迎娶入门。”
慈心大士微微一笑,看了看左右众仙,便毫不犹豫的躬身道:“既然如此,贫僧告辞,等仙兄什么时候愿意和贫僧单独谈谈的时候,再去金刚寺便是。”
依然还有些激动的李永丰正色道:“弟子必潜心苦修,名正言顺的从师尊手中得到此宝。”
玄甲仙人不动声色的让这几名被他怀疑的仙人将赏罚殿内外跪附在地的凡人遣散,并宣布暂时关闭赏罚殿,然后按照规矩将此事以传讯玉符的方式传给了无妄山的仙宫总殿。做完这一切后,他又以通天聚神阵告诉了其他未济山凡人城镇赏罚殿殿主这里的情况,并且询问他们那里是否出现异常。不过由于这些凡人城镇的地脉乃是和雾镇一脉相承,自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异常反应,这些反应并没有雾镇这样强烈,但可以预料到的是这些城镇的赏罚殿阵法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些许损坏。在玄甲仙人将他的猜测公布给这些同谋道友之后,种种惶恐、不安、惊骇、疑惑的负面情绪很快在这些仙人的道心之中蔓延开来,依靠丹药提升修为境界的弊端很快显露出来,玄甲仙人的心魔也无声无息的通过通天聚神阵像瘟疫一般蔓延开来。
一时间在玄甲仙人眼中,面前几名下属仙人立刻成了他首要怀疑的对象,因为他如果受罚的话,最终的受益者将会是这几名可能顶替他位置的下属仙人。但他又觉得这些下属仙人的修为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背后肯定还有其他强大仙人势力的介入。一时间清风阁、金刚寺、神农谷,甚至和他依然保持合作关系的外道盟、虎猊堂和冥王殿等等都成了他怀疑的对象。这种猜疑很快就充满了他的整个心神,特别是看到这几名下属仙人脸上因为赏罚殿阵法出问题而露出惶恐之色时,更错以为这是因为自己有所察觉才使得对方惶恐的。从而他愈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浑然未能察觉自己的道心之中已经暗生心魔。
清风阁众仙的举动彻底的打乱了楼观道事先定下的计划,可以说是完全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虽然清风阁众仙口口声声请求责罚,但真正要责罚也轮不到楼观道众仙来处理。即便清风阁乃是楼观道的下门宗派,可人家毕竟是单独的宗派,宗派内的事务就算是上门宗派也无权过问。而且清风阁口中所说的那些事情虽然是事实,但却并未给楼观道造成任何损害,反而从某一方面来看,更是在配合楼观道的一些计划。细算起来,楼观道众仙充其量也只能将他们的行为定性为破坏两派友谊之类的罪名,至于处罚更只能让清风阁自己的门规来决定。
忽然,徐长青像是感觉到什么,神色微微一变,颇有些意外的看了看花园中被阵法幻象所掩盖的龙血木种植之地,又惊讶的看了看李永丰,说道:“说起机缘,你这小子倒是真的有些机缘。”
当年玄甲仙人修成金丹大道之后,正逢仙宫收取外门灵山的仙人,而他只是兴起参加,却被第一个选入仙宫。当时还未完全化形的他激动不已,本想着自己就此平步青云,成为仙宫之中的逍遥仙人,可他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就又被仙宫派到了雾镇赏罚殿之中,充当殿主。虽然这听起来似乎是一种非常显赫的身份,但实际上这对他而言不过是一个另类的囚笼,因为他已经被仙宫限制在赏罚殿方圆千里之内,没有特殊情况不得随意离开。至于仙宫所付出的代价,却只不过是一门还算过得去的仙宫仙法、一套制式的仙宫法宝以及每月都能领到的修炼灵丹。
就在九灵仙考虑着怎样在不惊动内门灵山清风阁的情况下,从其他地方召来专修阵法的仙人,修复清风阁阵法的时候,一名一直在外殿主事的同门师弟突然找来,告诉他金刚寺的慈心大士求见。
由于慈心大士在外门灵山多年,和外门灵山的仙家势力关系都还不错,所以外门灵山,特别是灵药三山不少的仙人争斗都会找他做和事佬,而他也会秉持公正,久而久之就令他在外门灵山有了不小的声望。原本这次灵药三山的仙人争斗,散仙盟、冥王殿等外门灵山仙家势力,也准备邀请慈心大士前往排解纠纷,但是却被其以闭关苦修为由给推辞了,眼下这应该还在闭关的慈心大士却来清风阁拜访,不得不让人心存疑惑。
李永丰乃是一名老道的采药人,对昆仑各种品级的灵药都非常了解,至少在凡人能够知道的那些灵药知识之中,他可以算得上是精通,所以他才能成为雾镇采药师的门上人。见到这神异非常的龙血木,他很快就意识到眼前之物是什么,脸上显露出了震惊之色,因为他即便再不了解仙界对龙血木的运用,也知道单单一节就已经被认为是上品灵药的龙血木现在快要长到第九节了到底意味着什么。
也不知道是否收到慈心大士身上特有的平和佛力的影响,还是聚宝尊者本身已经冷静了下来,只见他因为计划被打乱而略显恼怒的神色已经在脸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沉思之色,似乎实在思考如何将事情拨回正轨上来。
“慈心大士?他怎么突然来了?”九灵仙听后面露疑色,看着周围的众师弟们,说道:“我记得金刚寺的阵法好像并没有摄取地脉灵气,他们应该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才是?”
据传慈心大士在佛界时,乃是西方三圣无上佛法的佛印传人,其境界其实早已入菩萨乘,只可惜被逐出佛界的时候,让佛界灵山法主斩去了般若灵光,修为硬生生的跌落道了阿罗汉境。昆仑仙界流传其现在所修佛法来自金刚寺,其实大谬,相反金刚寺的佛法还需向他请教,方能完善,从金刚寺甘愿让慈心大士另立法统,便能看出金刚寺在其身上得到了不少的好处。
在没有完全掌握地脉灵气衰竭原因之前,玄甲仙人不得不依靠自己的经验做出一些先入为主的猜测。他并不认为是赏罚殿的阵法出现问题,毕竟赏罚殿屹立在此千万年,从未有过任何异常,可如今却发生这样几乎毁灭性的打击,令他不能不开始往其他方面猜想。同样,他也不认为地脉灵气会无缘无故的衰竭,如此一来,他的思绪不得不往其他方面猜测。
李永丰见徐长青进来,连忙站起来,恭敬行礼,肯定且自信的回答道:“弟子已经将事情完全安排好了,就算离开数年,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你都已经安排好了吗?”徐长青将最后一份工钱教给伙计后,关上门,来到后院,看着早已等候在这里的李永丰点了点头,问道:“我们这次离开后,你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回来。”
“大士还真是昆仑少有的大德之事!”虽然慈心大士神态诚恳,但聚宝尊者却总感觉有些别扭,语气不由得带了一丝讥讽之音。
“有些事情不一定苦修就能达到的。”徐长青颇显深意的说了一句,然后不再对面露疑色的李永丰做过多解释,吩咐他在一旁静修炼心诀,跟着就将大部分的注意力放在了控制周围层叠了七十二层的各种阵法,遮蔽龙血木完全成熟时的异象,以及从地脉之中引导大量灵气注入龙血木之中,令其滋养不至断绝。
在这个赏罚殿之中,玄甲仙人渡过了五百个春秋,从一个刚刚入门的妖仙,变成了一个善于钻营的老妖。困守雾镇赏罚殿对于真身是玄龟的他而言算不得什么,只要他愿意,他甚至刻意运用本命神通在殿内潜修数百年,但他似乎并不甘于就这样死守这里。于是他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来提升自己的修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利,私下和冥王殿、虎猊堂等外门灵山势力达成了协议,令他们能够不受阻碍的进入雾镇之中,甚至还牵线搭桥,将其他凡人城镇赏罚殿的驻守殿主拉入其中。至于他从这些交易之中得到的回报也是巨大的,巨大到令他能够在这五百年中顺利的修成返虚人仙之境,其实力比起那些仙宫真君们也丝毫不差,并且他也俨然成了仙宫在灵药三山的势力首脑。
就在清风阁众仙猜疑不定的时候,慈心大士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虽然清风阁众仙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慈心大士了,但还是被其绰约风采所吸引,心中也生出感叹之声。论其外貌,慈心大士并不是那种俊秀超凡的人,反而他先得非常普通,而且他身上也没有一般修佛之人身上那种夺目耀眼的灵光异彩,从头到脚,他就和一般的普通僧人没什么两样。然而就是这种简简单单的普通身姿却隐隐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肺的平和气息,让任何靠近他的人,都会感觉像是一股清泉在身上清洗流过,而其眉宇间隐现的慈悲色,更是让人见了以后不由得受其影响,心生善念。
就在李永丰准备向徐长青行大礼的时候,徐长青却阻止了他,说道:“不用如此,我门下不兴这套,以后随便一些就行了。”
“众位道友请起。”很快聚宝尊者就像是想到了解决办法似的,向周围众仙示意一下,然后和同门一同将还趴在地上的清风阁众仙扶起来,跟着举止诚恳的说道:“实不相瞒,众位道友所为之事,我等早已了然于心,只不过因为众位道友并未做出任何不可饶恕之事,所以我等才在一旁静观,等待众位道友能够幡然醒悟。眼下经过慈心大士出面劝解,众位道友能够及时回头,没有酿成亲者痛、仇者快的大错,更没有伤害到你我两家宗派的数百年轻易,实在乃我等大幸。本座在这里代表楼观道和清风阁两派谢过慈心大士的慈悲之举,来日若是慈心大士有什么事用得着我楼观道的,还请直言,我楼观道必鼎力相助。”
清风阁也有不少的防御法阵需要借用几乎无穷无尽的地脉灵气,所以当地脉灵气减弱的时候,清风阁也无可避免的有所察觉。九灵仙在事发之时,还在因为外界传闻不久前在未济山斗法破坏灵脉之人中有楼观道四灵剑祖一事而伤脑筋。虽然他自信自己和同门做的一些事情,可以瞒过修为不比他高多少的聚宝尊者,但他却无法让自己相信,自己可以瞒过成命千年的四灵剑祖一些事情,只要他们四人当时在雾镇的话。所幸他还有不少后招,加上他并没有在背离楼观道一事上陷入太深,完全可以重新补救回来,唯一所需的就是一些时间来补救。至少在楼观道从被搞得焦头烂额的灵脉断绝一事脱身之前,他和他的师兄弟们还是有非常充足的时间。
“你能够对自己把握手下心性的手段非常自信,这是好事。”徐长青似乎不喜李永丰的态度,皱了皱眉头,先给李永丰一个甜枣,而巴掌随后而至,道:“但太过自信的话,就是盲目的自傲了,往往盲目自傲的人,最终结果都不会很好。要知道人的心性永远都会随着利益而改变,当利益大到超出心性承受范围之后,所为忠心不过是一个笑话罢了。唯一能够抑制住这种心性异变的方法只有制定一个拥有抑制和权衡作用的制度,还记得我给你看的那套记载世俗王朝变更的书籍《资治通鉴》吗?你认为在这些王朝中,哪个王朝的制度最符合你的需要?”
几名才第一次来外门灵山、性格有些心高气傲的楼观道内门剑仙见同门被暗算全都怒不可竭,叫嚷着要去找慈心大士的麻烦,但是却被云笙用一句以何理前往质问给叫住了身形,这时他们才想到是自己无礼窥探在先,去质问岂不是不打自招,落人话柄。
就在聚宝尊者等楼观道众仙猜测慈心大士贸然出现的原由,时间也一点点的过去,大概一个多时辰后,事情就如聚宝尊者事先所料的那样,被他安排在必经之路等候的同门传来消息,说慈心大士求见,但有些不同的是与其一同来此的还有以九灵仙为首的清风阁众仙。当众仙被领入了竹林小筑后,九灵仙等清风阁众仙便在众人惊讶的视线中,以五体投地大礼,朝楼观道众仙跪拜请罪,并将自己等人所做的一些背离楼观道之事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并请求责罚,看上去就像是在负荆请罪。
“阿弥陀佛!尊者何必明知故问,昆仑大劫将至,我等昆仑众仙当群起群力,抵抗大劫,九灵仙兄只因一事被劫数所迷,不明因果,才会犯下这等错事。”慈心大士双手合十,道了声佛号,微笑着解释道:“所幸所犯之事未成大错,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九灵仙兄如今能够幡然醒悟,避免将来清风阁和楼观道的分裂,领众仙负荆请罪,实乃大善大悟之举,贫僧只不过是顺势而为,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