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第475章 现在是非元即明了(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75章 现在是非元即明了

郭侃道:“必须改,明军陆军编制不合理,一旅仅千三百人太少,应该增加到三千人以上,按照银甲旅的办法编制。中军第四师可扩充出3个三千人的旅;近卫师若改编成步兵可扩充出两个三千人的旅,还能给大王留出数百亲卫;臣的银甲旅则可扩充成两个旅。如此,但是步兵就能有7旅精锐了。另外,归附大王的土豪子弟中多有善于骑战者,足够可以招募到两千轻骑。”

同时,陈德兴裹挟的三十万民众,就更没有可能投入生产,成为北明政权的钱粮来源了。

陈德兴一笑,反问道:“郭卿一定有办法?”

“大王……”

“臣弟遵旨!”

“臣谢大王恩典!”郭侃闻言大喜,俯身就是一礼。

倒是有了和忽必烈的六七万大军一战的力量!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

只要陈德兴的精兵回不了燕云,燕京的明军就无力驱逐占据燕山的末哥所部。而取不下燕山,燕京周遭的农业生产就没有办法恢复——蒙古人随时可以越过燕山各口到燕京周遭和翼东平原上抢上一把!谁还有心思种地?

“可以将新军编入旧军……新军士卒皆配长枪或弓箭,无甲新军持长枪着不立于阵前,再头戴一圆盾抵挡弓箭抛射即可。”

东唐兵败已经说明了一点,李璮打不过忽必烈!那么恢复汉土,拯救中原千万汉家百姓的重任,便只有让明王陈德兴来承担了!只要陈德兴能打败忽必烈——这件事情对陈德兴而言好像没有什么难度——那么陈德兴就将是中原之主。

这样一来,北明的粮食短缺就会一直延续到后年。而忽必烈便有了足够的时间整顿中原,联合南朝,改良武器——已经见识过大炮、天雷箭和钢甲威力的忽必烈,现在已经下决心要让大蒙古的勇士也用上13世纪最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了!

所以靠辽东和高丽富余的粮食,根本不可能养活燕京、大名至少八十万人口。

郭侃笑道:“大王,您就放心吧。您给我一个月,俺保管给您六万能打能冲的精锐!”

陈德兴思索一下,又问:“如此,各军编制也要大改了?”

陈德兴是出城来查看地形的,和忽必烈的决战的必须要打了!而且决战不大可能在大名城下爆发,忽必烈不会让他的蒙古勇士来攻城,也不能让陈德兴背城一战。可能爆发会战的区域,就是漳水以南或运河以东。陈德兴今夜出城,就是来看地形的——这年头的地图根本不可信,还是亲眼查看一下叫人放心。

陈德兴应了一声,挥手让杨阿喜退开。然后回头对郭侃、王陆飞和朱四九三人道:“孤王思虑再三,大名府的政务皆由韩安生管,军务便有陆飞来管吧。”

陈德兴看着月色下的这河水,还有河对岸蒙古大军的连营,只是摇头苦笑。这忽必烈原来是狗皮膏药的性子,刚刚打完李璮,就又带着七万疲惫之师粘了上来,依着漳水下寨,挡住了陈德兴东去运河之路。

七个三千余人的旅合计就有两万两千人左右,骑兵扩充两千人后会总数增加到五千五百。另外,跟随陈德兴出征的还有3个炮兵连和2个弩炮连,还有几百陈德兴的近卫(在近卫师改编后剩下的),这样大名这里能够出城野战的部队就会增加到两万八千以上。

如果燕京的五十万人和大名的三十万人都没有办法在来年耕种季节之前安排妥帖,那么陈德兴就得为八十万人一年的口粮操碎心了——现在北方的粮食作物,主要就是麦(大麦、小麦)、高粱、粟(小米)和大豆等等,产量都不是很大。蕃薯、马铃薯等高产作物,还在美洲等着大探险家文天祥去发现呢!

吩咐完这些话,陈德兴冲着眼前三人点了点头,然后就跨上了一匹高大的西域战马,大声道:“走,咱们沿着漳水看看,看看什么地方适合当个决战之地!”

抬眼望去,漳水北岸,蒙古大营,灯火通明,隐约还有蒙古人的欢呼声和汉家儿女的哭喊之音传来!

而此时河北平原上的两大雄城——燕京和大名,都已经在大明牢控之中了。

郭侃又动问一声,却仿佛有些犹豫。陈德兴朝他看看,示意他继续往下说。郭侃道:“新军的问题在于没有盔甲……没有盔甲,上了战阵便难挡蒙古人的弓箭!”

陈德兴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低声道:“陆飞、四九,你们就照郭卿的办法整军,从大名城内的新军中间挑人,凡是入选的,都按寻常士兵的标准发放田地、军饷,安家费立即就发下去。”他又看了郭侃一眼,“至于银甲旅……扩编成师,给6500人的军额!各种制度,都按照原先规定好的来!这兵,依旧是郭卿的!”

大名城原本也在史天泽治下,不过却远不及真定城繁荣,居民不过数千户,都聚集在原本的大名宫城以南的大名御街两侧。至于其余的城区,都是一片破败,基本没有什么人烟。直到被陈德兴裹挟的近三十万民众的到来,才让这座昔日富丽繁华的雄城恢复了一些生气。

王陆飞是北明陆军骑兵军军将,陆军上将军的衔儿。在大名府军中的地位,是仅次于陈德兴的。如果陈德兴率部出城,防守大名城的任务只能由他来承担。

还真是个办法!让有甲的挡在前面,无甲的缩在后面——这样蒙古人的直射弓箭就很难伤着无甲的新兵。

“坚守便是!”陈德兴顿了一下,又吩咐郭侃等人道,“新军也需加紧训练……最多一个月,吾等便要和忽必烈决战了。到时候新军也是要上战场的!”

陈德兴看着漳水对岸的蒙古军大营,只是出神,半天都没有发出声音。在他身边的郭侃、王陆飞和朱四九等人,同样出神的看着漳水和周遭开阔的平原。可以看出,这三个明军大将,同样心潮澎湃。

忽必烈在井陉大捷之后,便是一路抄掠而来——可怜那些没有被某个邪教头子裹挟的汉家百姓,现在又在蒙古的铁蹄和屠刀之下丧生了。

“头戴圆盾?”陈德兴有些不明白的看着郭侃。只见郭侃从牵着的马上取过一面蒙古柳条盾,然后取下头盔,把这面盾牌扣在了脑袋上——原来这种盾牌是可以戴在头上当头盔的(一般在攀登云梯时戴)。

郭侃道:“不够,但是可以临时打造,此盾并不难造,用柳条,用革条,用藤条都行。”

而陈德兴在得知李璮兵败井陉关后,所思所想也起了变化。兵败后的李璮,已经无力越太行而有河北了,甚至连益都老巢都难保全。这河北之地,现在是非元即明。

新军就是从三十万被“解放”的民众中动员起来的军队,人数很多,有七八万人,但是训练和装备很差。

前面突然传来声响,却是三五个正黑旗马甲护卫着杨阿喜策马飞奔过来,几个人身上都是汗水淋漓的,奔到陈德兴跟前才勒住缰绳。杨阿喜翻身下马,单膝落下回报:“大王,臣沿着运河巡了三十里,并未发现有蒙古骑兵活动的迹象。臣还在沿途安排了暗哨,都备了火箭(是用步弓发射的),若是有什么异常,便会发箭示警,大王尽可以放心通行。”

“圆盾可够?”

还别说,这位“郭大侠”虽然没有读过《武穆遗书》,但是打仗的办法是真个不少,张世杰还真不如他。只是这个家伙总有些野心,不肯把兵权交出来……

只要逼退了忽必烈的六七万大军,大明就可以雄踞河北,虎视中原!

至于忽必烈的目的,也是明摆着的。就是不让陈德兴返回燕云,更不让陈德兴在大名府安稳的建立据点。

不过随后挟着井陉大胜的余威,气势汹汹从真定路赶来的蒙古大军,又让整座城市笼罩在一派大战将临的气氛当中。

漳水一川浑浊的河水,只是哗啦啦的横在元明两军之间。

但是忽必烈并没有因为一场大捷而失去理性,仍然打得非常小心。并没有去攻击有坚城可恃的陈德兴,而是小心翼翼地在大名城东,依着漳水立了硬寨,当起了挡路的恶狗!

而和蒙古大军夹河对峙的,则是陈德兴所部控制的大名城——就是那座《水浒传》中“城高地险,堑阔濠深;鼓楼雄壮,人物繁华;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千员猛将统层城,百万黎民居上国”的大宋北京大名府。

这座始建于北宋仁宗朝的雄城分外城内宫,外城周长四十八里,内有宫城周长三里,虽然已经破败了百余年,人口也不及鼎盛时期百余万的二十分之一。但是仍然能从高大坚固的城廓看出昔日的雄伟壮丽。

王陆飞又道:“大哥,若忽必烈出兵围城,臣弟当如何应付?”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可怜孕吐后,司少捡回家里宠!
小可怜孕吐后,司少捡回家里宠!
关于小可怜孕吐后,司少捡回家里宠!:司云霆,商界崛起新贵,人人膜拜仰望的狠戾角色。韩晴晴,养父母从外头抱养回来的小可怜。养父母待她极其刻薄,她的存在就是每个月给自己的假哥哥输血,供给她的哥哥。一次意外,她在希尔顿酒店打工兼职,被人拽进房间荒唐一夜。那晚之后,韩晴晴一夜怀孕,绝嗣佛子就此被拉下神坛。他将韩晴晴捡回锦园。捧在手心千宠万宠。韩晴晴怀孕难受,他鞍前马后各种买买买、酸梅、水果、各种配方缓解
番茄小宝
别人苦修我速成,狂斩亿万敌成圣
别人苦修我速成,狂斩亿万敌成圣
关于别人苦修我速成,狂斩亿万敌成圣:与生俱来人中首,唯我与天同齐寿;双手杀穿三千界,一肩担尽万古愁。原本的地球打工人姜离,意外穿越到高武世界,开局就获得一千年寿命。别人苦修功法,我一念之间,耗费几十年轻松大成。别人望而生畏的武学,我直接耗费寿元,臻至化境。觉醒了垃圾天赋,浪费资源,低人一等?我姜离一生不输于人,耗费寿元提升,成为世上最强天赋,位列人族天赋巅峰。杀尽异兽,斩妖除魔,轻轻松松天下无敌
梦中笔丶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重生1960,我在山沟里攒下万亩良田
李世辉小时候他就经常听奶奶讲她们当年在山沟沟里开荒的故事,感觉很是向往,长大了后就做了一个荒野求生的博主,没想到意外魂穿到自己英年早逝的三爷爷身上,他开始利用自己荒野求生的本事,在这片黑土地上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
四季执笔
3366洛尘
3366洛尘
【2019最火爆新书】“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村野小神农
村野小神农
关于村野小神农:(乡村+致富+种田+神医)一次意外,李平安的父亲带领村里男人做工时,所有人葬身于火海中。李平安心怀愧疚,暗暗发誓,一定要让村里的孤儿寡母过上好日子。从此,在李平安的努力下,村里搞起了养殖,种起了果园,开发了温泉,搞起了旅游,将失去了男人的横山村发展的蒸蒸日上。打那以后,刘平安过上了惬意的乡村生活……
文娱小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