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天下

第493章 兄弟情,路不同(1/1)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493章 兄弟情,路不同

想到自己将来能够平步青云,徐子元的心情顿时好了许多,脚下的步子也加快了。不多时就到了沧州行宫门外,不知出了什么事情,行宫外面有许多人在排队,而且还不是寻常百姓,都好像是有几个身家的人物。不仅身穿着绫罗绸缎,每个人身边还都有几个仆人,仆人们还都挑着箱子箩筐什么的,看上去沉甸甸的,也不知里面是什么?

对了,咱兄弟不如拜个把子。哥哥你长我三岁,便是兄长,将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何?”

“两位爵爷,那些排队的人都是来干什么的?”徐子元问。

“这样也好,”徐子元道,“先委屈端甫兄几年,等小弟外放了州县,定然给端甫兄安排个官职。”

如果足够的恪尽职守,过上一两年或许能得到一个士爵和300亩田庄,还会有外放做地方官的机会。在陈德兴的侍从处,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前任已经发出去当代理知县了,而前任侍从长眼下更是沧州知州。

徐子元带着一脑袋疑问走到了行宫偏门,那里有两个钢甲武士,一动不动的立着,手中还持着长枪。看到徐子元过来,两杆长枪交叉起来挡住了去路。

“端甫兄何来此话?”徐子元叹口气,“你我都是天涯沦落人,好端端有家有业,却变得一无所有。小弟现在有些余力,怎能不帮扶哥哥?若是哥哥和小弟换个位子,也定会帮小弟一把的。

另一方面也和大明的政体有关。大明其实是一个封建民主制的国家,并不是一个传统的封建官僚制国家。因而也就无法照搬封建官僚国家的官制——就好比后世的米帝就没有办法照搬中国的干部管理体系。在米帝,一个没有任何行政级别的平民甚至可能选上总统,至于选上市长、县长什么的就更加普遍了。

“好好好。”刘敏中感激地连连点头,眼睛一酸,泪珠儿又下来了。徐子元心里也不好过,想起自己的爹娘,也是泪水连连。两兄弟又是一场抱头痛哭,哭完以后才拜了天地,哦,是拜了把子,又相约一年以后在燕京见面。徐子元估计,自己到那时应该有点权力可以帮助刘敏中谋个差事了。

“端甫,这些银子你先拿着花,这所宅子我也用不着,你想住多久都行。”徐子元苦笑道,“小弟入了王府当秘书官,职责所在,不能擅离。而且明王也不会在沧州久驻,不日就要驾返燕京了。”

徐子元往炕上一坐,就取出自己预支的俸禄——两个一两重的小银块,换成铜钱有三贯半,这便是他当秘书官的月收入。另外,过年时候还能有一份赏,每年还能发四身衣裳,一日三餐都吃陈德兴的。

“可惜这天子近臣眼下的俸禄却是微薄,只给预支一个月的俸禄,才二两银子……”

“两位爵爷,这是下官的腰牌。”徐子元客气的称呼两个看门的士兵为“爵爷”,实际上这两人的确是士爵。而徐子元却是平民(以爵位论),身份是低于他们的——明王的秘书官居然会低于一个看大门的大头兵!这样的高低秩序大概也就是受惯了蒙古人欺负的北儒能够接受吧?

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大明草创,实在还没有正式建国,官制自然不完善。

而陈德兴现在因为实行了贵族民主和地方自治,所以也出现类似米帝的文官行政级别混乱的问题。在燕云——河北之战前就并入北明的五府四州之地,知府、知州虽然是陈德兴委派的,但是直接管民的知县、知市,却都是贵族议会选举的。

总的来说,给陈德兴当秘书是个前途似锦的差事,只是眼下的收入有些微薄,和普通士兵的军饷一样。

徐子元摇摇头,也没有多话,就迈步进了行宫。行宫院子里面很热闹,摆出了一溜大称,还有管军需后勤的军官在那里点验金银,先验成色,再称分量,然后装箱贴上封条……

给徐子元分派工作的是个女人,就是杨婆儿,她也是陈德兴随身带着的总管,本来只管内务,负责伺候陈德兴。不过现在也管起了外事,因为陈德兴身边的侍从长刚刚被任命为沧州知州,所以侍从长一职就由杨婆儿暂时兼任了——这北明的地盘人口一下扩张大发了,官员储备自然不足,只能将就一下了。

不过也不愁卖不出去,花500贯买张赎罪券,再花500贯买个有投票权的士绅,合起来不过1000贯,对于一帮奸商而言,根本不算什么嘛!

而授予和职分离的散官,并且给文官定立品级以确定其资历的做法,不能说完全不适用于北明,但也不能简单照搬宋制、唐制。

而这种选上来的市长该给什么级别?地厅级?昨天是平民,今天一下就地厅级,过两年任期到了又是平民……这是不是太不像话了?

领了好了差遣,又在侍从处报了道,领了些文房用具,又预支了一个月的俸禄,还在行宫内院分到了一间小小的厢房。这才告了假,回了一趟自己在沧州城内的宅子。

“够了,够了,”刘敏中笑道,“我已经想好了,就在沧州做些小买卖糊口,好在我现在就是一个人,一个吃饱,全家不饿。”

到家的时候,刘敏中正靠在炕上发呆,炕桌上放着一个酒壶,还有两盘吃剩下的下酒菜。

“如此,真是感激不尽……”刘敏中的眼睛顿时有些湿润,现在他可以说是举目无亲,走投无路,还好有个世交兄弟肯相帮。

“是来买赎罪券的。”一个士爵兵笑着回答,“这些人都有罪,跟鞑子混过,所以要买赎罪券,买了赎罪券后就不追究以往了。”

……

另一个士爵兵也道:“若是汉人,一张赎罪券要500贯钱,若是色目就要1000贯了。”

目前的北明,官制并不健全。军官倒是有军衔来替代武散官阶,以表明官位大小。可是文官却没有表明官位大小的散官阶,只有一个差遣,或者说是“官职合一”的。官就是职,职就是官,而且也没有定什么品级。

理论上,任何一个拥有选举权的士爵、士绅,都有可能选上知县、知市,而他们的任期届满后,又会失去官职。所以他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僚。

而他可以当上“天子近臣”,成为秘书官,真的是无异登仙啊!

看到徐子元推门进来,刘敏中一愣,“复真兄,怎这么早?”

“徐子元,你的字儿写的工整,就负责抄录大王殿下的口谕,记录朝议各官及大王言论。每日辰时前必须到大王身边,戌时才能离开。不过你的差遣是机密紧要,不经我的允许,不可离开大王幕府。今日下午准你半天假,去收拾家当,安排琐事,若有妻子可带在身边,我会替你们夫妻安排住处。”

最后又把一张盖着明王大印的赎罪券交给某个沧州城的头面人物,附带着还送上一张《士绅册封说明》,上面的内容是士绅身份怎么出售的。随着大明国的气势不断抬升,大有一统天下的苗头,大明士绅的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了。现在200贯买个士绅的好日子一去不返了。士绅的价格已经涨到了500贯!

还有这种事情!?徐子元张了下嘴,这陈明王做事情还真够出格的——罪罚之事是国之重器,怎能让人出钱赎罪呢?这不等于在买卖法度么?

“徐秘书啊?可以进去了。”

在徐子元这样的北地文士看来,如他这种一介书生,想要当上大明的官是很困难的。留给他们的出路,不过就是当个跑腿办事的小吏,辛辛苦苦一辈子也难升到知县、知市,更不用说封疆大吏或中枢宰执了。

“哦,那可就要恭喜复真兄了,你现在是天子近臣了。”刘敏中努力挤出一点笑容,天子近臣,将来自是前途无量,那日自己若是和他一起跑了,或许现在也有一个秘书官了……

验过腰牌以后,两根长枪一分开,进门的路就算通畅了。

不过此刻他们俩谁也不会想到,此一别,便是二十余春秋,两人也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两条人生路……

北明无法实行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这种封建贵族民主制——因为政务官多是选举而来,自然没有足够的位置安排科举文官了。而中下层知识分子的登天之梯,也因此被打断了大半!

“复真,你这是……”看到银子,刘敏中突然有一种不大好的预感。

怎么也没个言官进谏啊?对了,大明这里还真没有言官。

安顿好刘敏中的第二天一大早,徐子元就带着秘书官的腰牌,穿上件从某个沧州士子那里借来的儒服,步行去沧州行宫上班了。

此外,北明的这种封建贵族共和制,反过来又对中国传统官僚体系形成了扼杀。因为各级议员和当选的知县、知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僚,而是贵族政客。他们和担任事务官的官僚属于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大罗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捡漏正阳绿,我异能强度拉满
开局捡漏正阳绿,我异能强度拉满
落魄田泽,遭尽世态炎凉,偶获神秘手机,解锁逆天异能,财源滚滚来,邂逅绝美佳人。一场惊天逆袭,改写命运轨迹……
耿直大叔
穿越斩神,我是林七夜的同班同学
穿越斩神,我是林七夜的同班同学
穿越后,我来的了斩神的世界,成了林七夜的同班同学,拥有了不一般的金手指。 觉醒了黑龙血脉,成为龙族混血种,只要吞噬神秘,就能提高血脉纯度。 身具尼伯龙根,塑造四大君主。 这是斩神的时代,也是龙族的时代。 更是我的时代!
佚名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 【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 【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 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 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历代败家子继承人》,而第一个出场的,就是大秦小公子,胡亥。 秦始皇:“???” 看到胡亥将大秦基业拱手让人,一时间…… 秦始皇:“孽障!” 大明,当朱元璋看到每一个继承者的事迹,也被气晕了
佚名
离婚后,我成为豪门座上宾
离婚后,我成为豪门座上宾
秦川一诺千金,蛰伏多年,为老婆奠定家族地位!老婆却偷走母亲的救命药,只为救青梅竹马!秦川发怒,直接离婚!离婚后的他,转身成为神秘组织座上宾,挥一挥手,千万家族俯首听令!什么?前妻后悔了?“让她滚!”
睡醒就是千万富翁
前途尽毁?无所谓,国科大会特招我
前途尽毁?无所谓,国科大会特招我
穿越后,我就面临天崩开局, 爸爸因为贪污锒铛入狱,我也因为爸爸的错,高考喜提零分, 但是天无绝人之路,我凭着优秀的建造天赋我被国科大特招了, 可侯平亮却觉得我的特招一定走了后门,对我穷追不舍。 平亮,国家的军舰航母,还有这些难得的高科技全是我造的, 哥把国家放心里,你却想把我踹沟里,你有何居心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