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妃天天盼守寡,换亲后她杀疯了

第二十九章:这一世不会再出手(1/3)

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十九章:这一世不会再出手

很多人都知道济药堂是国舅夫人的铺子。

梁玉宽觉得沈幽月既然认出了他是谁,定也知道他是来找茬的。

所以故意想要吓他。

肯定是这样的!

沈幽月此时想的却是另一件事。

梁玉宽竟然得了和皇后一样的病!

她之前有把握能制住皇后,就是因为皇后快要发病了,而这病,除了她能根治,太医们根本没办法,只能替她稍稍缓解。

上辈子,她看在皇后对宋明轩不错的面子上,替她治好了。

这一世,她可不会再出手。

然而这还不是重点。

重点是,上一世,宋明轩也得了这个特殊的病。

她一直觉得是巧合。

可怎么会巧合成这样,梁玉宽是皇后的侄子,也得这病正常,她师父说过,拥有同种血脉的人,容易得同种病!叫做遗传病!

可这病很特殊,特殊到万人中,都难有一个。若是同血脉的遗传病,会更加说得通。

这么特殊的病,她身边却一次出现三个,虽说上辈子,宋明轩是皇后身边的一个侍寝宫女所生,可那宫女,并不是梁家的血脉。

这些真的就只是巧合吗?

沈幽月不再思考这么多,她得回去再仔细探探楚寒渊的脉。

毕竟他是皇后所生,说不定,他身体里也隐藏了这种病,只是自己之前疏忽了。

沈幽月对梁玉宽说道。

“你可以不信,但不要怀疑我的医术。你这个病,我叫它闲里癫,平时不发作还好,若发作起来,会突然全身僵硬,拿不住东西,手脚口鼻眼会僵直或者痉挛抽搐!严重起来,连自己的舌头都可能咬断!”

“你这些年,是不是偶尔会出现短暂性的愣神,突然拿不住东西,或者全身僵硬?这只是早期症状,真正发作起来,那才难受。”

沈幽月能研制出让人短暂性动不了的木头丸,是因为上辈子治疗宋明轩时,她耗费了大量精力去研究这种病!所以对这种病发作的原因也几乎一清二楚。

沈幽月话音落下时,梁玉宽的脸色变得青白交错。

他看着满脸笃定的沈幽月,突然一把掀翻了她的摊子,破口大骂。

“好你个小贱人,竟然敢咒我得了什么疯癫病?!我才没有得你说的什么病症,你就是个胡说八道的骗子,小爷今日就把你的摊子砸了,看你以后还怎么吓唬别人!”

周围的人都被他突然暴起掀桌的样子吓了一跳。

沈幽月依旧很淡定,还用眼神示意暗处的罗妇别出来。

她慢悠悠地开口。

“我给你一句忠告,这种病最忌讳的就是情绪和动作激烈,越是控制不住自己情绪,越容易诱发病症发作!”

梁玉宽听着更气了,他伸脚就用力踹向桌椅。

突然,他浑身一僵,扇子脱手,而后手不受控制缩紧,双手不停颤抖,眼睛僵直,嘴也有些歪斜。

嘴里含糊不清。

“我、我怎么了?好痛,快来救我。把我手拉直!”

嘴角竟然还留下了口水。

周围那些人看到梁玉宽这模样,倒吸一口凉气。

“女神医,他这模样,像极了你刚刚说的什么疯癫症!他果然得了那病!”

“活该,谁让他又是掀桌子又是踹凳子,还骂女神医是骗子。这就是现世报!”

打手们赶紧上前要帮他拉手。

沈幽月冷笑出声。

“你们若强行去拉直他的手,手被拉伤都是轻的,重则会直接拉断手骨!”

打手们脸上惊恐,哪还敢乱动。

“少爷,要不,去让药堂的大夫给您看看?”

十九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小可怜怀着崽崽,被顾少抱回家宠
误打误撞睡了个小姑娘,后来人人都说是因为她怀孕了顾钦泽才对她百般宠爱的。她被欺负他为她出头,她缺钱他一张黑卡给了她,阮安安也以为他真的只是因为孩子才对她好的。生下孩子准备离开这个她想爱却觉得亏欠的男人
音音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彩礼千万,任他嚣张跋扈我也爱!
上一世,人人都说表姐韩丽丽嫁得比江婉好!表姐嫁给陆厂长的弟弟,新郎又高又俊又有钱。江婉嫁的却是下乡青年,长相普通,家里更是穷得叮当响。后来陆家不幸落了难,家道中落,韩丽丽因丈夫常年在外不着家,独守空房
飞猪猪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藏心引诱!腹黑大佬暗宠作精美人
在那个年少轻狂的年纪,谁也没能料到,十六岁的学霸竟会被十三岁的学渣辅导作业气到泪崩,那段既尴尬又温馨的过往,成了两人青春里最想逃避却又无比怀念的篇章。时光荏苒,当曾经的学渣摇身一变成为应聘者,而学霸则
佚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下山救了绝色贵妇,闹着当我岳母
叶家弃子叶天行,于昆仑山修行十年。今日下山,出手救下绝色贵妇小姐姐,却没想到对方非要闹着当他岳母……小姐姐,拜托你矜持点!可别乱点鸳鸯谱啊!
佚名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玩命变强祁云章,开局托举儿子
祁云章穿进高山下的花环,成了赵蒙生搭档,刚给儿子祁同伟办完毕业宴,就听说被分配到了穷山沟。梁璐嗑着瓜子冷笑:"谁要跪着求婚跟我姓,我倒可以考虑。"学生会主席侯明抱着胳膊嘲讽:"我侯家人从不为五斗米折腰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