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1章 马利
其实马利确实是中国血统,正宗的老家,虽名字听起来有些异国情调,但这早已成了人们揶揄的对象。
他姓马,单名利,面容全无洋人的特色,和大多数中国人没什么两样。
说到不同,身体里的确有令人好奇的存在——两个手臂上那种鱼鳞般的图案。
从记事起,马利就对此困惑不解,这图案是如何形成的?
有何用途?
难道是家族标记,比如好莱坞道格拉斯家族那名有下巴凹陷的成员一样?
可惜,除了这个神秘的鳞纹,马利一家没有人具备鳞甲、鳍、鳃或是气囊的特征,甚至连父母也无法解释原因。
小时候,母亲说是胎记,出生时就有;父亲呢,甚至拿刀说过要帮忙清除“鱼鳞”
,旁边妈妈还调侃要不要加葱姜料酒以去腥气,这让马利常感觉不太自在。
每当听到这些,马利都怀疑这不是爸妈亲生的自己。
也许体内隐藏着鱼或者蛇的因子,不过只是形态相像罢了。
想起每年端午的白蛇喝了雄黄酒,床上翻腾的情景,马利便多年滴酒未沾。
他在公共场合担心酒后失态吓坏他人,独自一人又害怕失控后的模样惊扰到自己。
马利此行抵达科利鲁兹瓦格,经过哥本哈根的中转才到达此地——这片绿光尚未成名的格尔陵兰小镇,算不上城市,仅仅是小镇级别。
然而,竟然设有个飞机场,对于想要直逼目的地,这就是最靠近的一程了。
裹得如阿拉斯加棕熊般的马利虽名为马利,却与丹麦无关。
不会丹语的他只能依赖英语和翻译软件,租赁一辆车子。
“这地方真荒僻,如同鸟类都不屑于此。”尽管知道这样的话并不高雅,但他仍然忍不住咕哝一句。
拉尔森租车行的老板听得云里雾里,或许对 人把丹麦姓氏末尾“森”
音如此不解的疑惑程度,也不亚于听到马利的话语。
无法与之正常对话的他们,毕竟文化差异显著,像北欧海盗般的大胡子男子在马利看来就是如此。
拉尔森只懂得极少的英语,但目光里的困惑明显。
这里租车辆前往北极的通常是考察员或探险者,然而这位举止有礼的东方面孔、行李也不专业的样子显然不合标准。
但这不妨碍他们达成交易。
只要付费,其他细节无需关心。
这里的租车手续简单,护照加上费用就行。
即使在这样的极地小镇,酗酒也无需担惊受怕——驾驶偏离车道又如何,一路上鲜有活物。
告别之时,拉尔森递过一瓶伏特加,定价虽不高,估计已经计入租金,以防冻途。
这里没有“酒驾”
说法,饮酒狂澜也不怕引起意外,一路向北的荒漠里如此。
拉尔森用他的丹麦话道别,好在这次的英语交流还算顺利,即使通过工具理解的只有基本的道别辞。
马利心里暗想:“丹麦‘再见’竟是‘枯燥’,还真是个无聊所在啊。”带着这思绪,他踏上北向旅程。
驾车途中,马利的思绪飘向了安徒生,进而联想到童话故事《海的女儿》。
海的女儿的鳞片生长在尾巴上,而他的图案却出现在手臂上,让他怀疑或许自己是海中生物的一位偏远亲族:是海的女儿的远方堂兄弟?
或是海洋的远方表亲,甚至远祖后裔?
是专程来丹麦寻找根源吗?
寻找什么根源,自嘲地说,自己骨子里流淌着的,分明是彻头彻尾的华夏血脉。
实际上,他身上的纹路更接近于纹身的风格,只不过那种细微起伏,更像是……熟透的金黄色玉米。
马利最近观看《海王》电影,对主角那件如同金色玉米般的盔甲印象颇深,只是觉得电影中展现的效果并未这般鲜活逼真。
尽管图案独特奇异,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胎记般存在的感觉,它并不妨碍日常生活,生活照旧。
在大学里,那个因对他手臂上奇特图案好奇而渐近的女孩让他有过一次短暂的爱情经历,他认为能省下几千块纹身费用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虽然外界可能会有些偏见,但他觉得拥有一个个性的刺青也是一种酷劲。
他的心灵如同装有内置gps,光点指示他的方向,让无需外部导航也能确定路径。
抵达此地后,他内心的疑虑终于开始寻求答案,或许这里将是答案揭晓之地。
格陵兰虽在极昼期间仍有其美丽,宛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的壮观。
但在马利看来,“格林兰”
更像是青岛的名字更适合于此。
这块洁白土地被称为绿色的土地,大概寄托着当地人民对于绿色生态的美好期许吧。
驾车两日后,离开了公路上的热闹,荒凉的冰雪世界让人情绪低落。
日不落让他倍感不适应,甚至渴望夜色降临以求一道绚丽极光,与脑海中不断闪烁的指引还相距两天的路程,这让心情变得格外难熬,这种孤独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尤为显著。
轮胎辗雪前行,令马利陷入深思……
在过去一年中,马利反复做了同一个梦。
梦 现一位神仙般的老者,白眉白须,宛如世外仙人,像张三丰、王重阳、风清扬或扫地僧那般。
尽管老者在梦中称呼他的语气既不深情,但无比温和慈祥。
“马利,这是天赐的机会,也是你的使命。你要来到这里,人生会因你而不同,你眼中的世界也将改观。”这是马利一年来梦境中的核心信息。
热归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