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052章 下辈子,记得投生个好人家
“带她去。”
啧啧啧,真是一个乖巧的好姑娘。
难不成这又是“历尽劫波兄弟在”?
只当演戏!
“可是……”月毓咬了咬唇,还是回过头来,问了,“爷,那您睡哪儿?”
“我……”莺歌自知嘴快,有些悻悻然,“我错了。”
“怎么了?月大姐”
她偷眼一瞄,直想发笑。
“脏吗?不脏啊,我觉着挺好。”其实,在催吐洗胃之后,夏初七是真没多少心力来与这货斗嘴了。不过也不知怎的,瞧着这货明明已经气得头顶都快要冒青烟了,还得故意装出一脸高贵冷漠的样子,她心里那成就感,就在不断飙啊,飙啊,飙得头痛减缓,四脚舒坦。
有人在查“千年石碑出土”之事儿……
“去吧去吧!”夏初七眯上眼,懒得理她。
“那楚七就不送了,早去早投胎。大都督,下辈子,记得投生个好人家。”
又吃了几口粥,夏初七便不爱吃了,她是一个能躺着绝对不会坐着主儿。打了个呵欠,又懒洋洋的躺回了被窝里,一只手揉着胀痛的脑袋,一双眼睛对着天花板瞪了一眼。
东方青玄一双凤眸微睐,脾气极好,从来都是语带笑意。
一个作为储君来培养花费了心的儿子病成这样儿,而此时却又传来北方雪灾,南方洪涝,灾民们陷入饥荒的各种奏折。同时,两年前被赵樽一举撵入关外的游牧民族北狄人近来也屡犯边境……
当然,宁王赵析一愣之下,却也是掬了一把感伤的眼泪,只说兄弟二人两载未见,这次过来不仅给十九弟添了麻烦,还差一点就害得十九弟葬身洪涝,回京都不敢向父皇交差了,那声色动容的样子,很是感动了好些人。
他却走近一步,笑弯着眼补充,“其实比起杀人,本座更享受磨刀的快|感。”
冷笑半声,不过,这些都不是夏初七目前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这个莺歌能不能给了元小公爷去。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呢,她是一个会绝对讲信用的人,既然答应了人家元小公爷的事儿,她就必定会办倒。
东方大妖人一张妖艳如花的脸还是美艳得让她嫉妒,可他原本红润如花瓣一样的唇瓣儿,大概因了那天晚上泡了过多的冷水,都过去这些日子了,还有那么一丝苍白。有可能是看见她瘦得麻杆子一样的身子比他还要凄惨几分,东方大都督的心里头找到了平衡,他这回却是没有再动她,精神头儿也是突然就好了起来。
一串串损人的话说出来,她脸不红气不喘。
自从太子赵柘生病开始,那洪泰帝便老了一头,尤其近日来的火气是越来越压不住了。
郑二宝连滚带爬的奔了过来,几欲抓狂的想要替他擦拭。月毓也慌不迭的上前,那责怪的目光这一回没有再装,直接刀子似的剜向了夏初七,一边儿替赵樽找换洗的衣服,一边儿吩咐人在净房里面备水。梅子则偷偷擦了一把冷汗,直冲夏初七丢眼神儿,让她赶紧识趣儿的向爷讨饶。
她这一病,确实也是真真儿病了。
可那东方妖人就像没有感觉一样,只意味深长的瞄了她一眼,淡定地说,“本座等着你一道儿回京师,很快了……”
“爷!”
之前撞破的脑袋上,大概痛过去了,除了麻木之外,就是头有些发晕,她让梅子借她缠上了一圈儿药布,又喝完了那些汤药,眼风扫了赵樽一眼,索性舒舒服服的躺下去,扯过铺盖来往身子上一裹,打了个大大的呵欠,一副就要鸠占鹊巢的样子,嗅着月大姐新熏上的幽幽淡香,觉得这滋味儿好闻得紧。
东方青玄突地一笑,俯耳下来,“那千年石碑之事,楚小郎出力不少,殿下会怎么感谢你呢?”
怪不着她,没有卫生棉的时代……
懒洋洋地爬起来,她确实是有气无力,不是装的。
当然,也不排除还想继续整她。
除非……情况不正常了。
“身子脏死了,快去洗。”赵樽面上寒霜多了一层。
可月毓却不是那么想的,在她的心里,爷对楚七的包容,甚至可以说对她的纵容,已经超越了她对他所有认识的临界点,一次次挑战了她对他认知的底线,因此她是相信的,那漂亮的芙蓉脸儿唰的一白,神色明显焦灼了起来,张了张口。正想说点儿什么,一直在屋外的二鬼,便进来禀报了。
“该!实在该。只是有些不明白而已。”东方青玄轻笑浅语,风姿卓绝的拂了一下他大红的袍袖,与她挑衅的目光浅浅的对视了一眼,突地一弯唇角,笑得十分妖娆。
什么叫越描越黑,这就是了?
而东方青玄妖艳如花的面色,不着痕迹的变了变,却又在转瞬之间,恢复了一贯的浅笑与淡然,只在瞧她时,那一双浅琥珀般晶莹的眸子,更深邃了几分。
“你说。”莺歌那态度,那娇软,实在令人骨头发……颤。
天儿刚蒙蒙亮的时候。昨日初入驿站的宁王殿下赵析就差人给锦衣卫的大都督东方青玄送去了从京师带过来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中的前两件儿。
想了想,她又良心发现了。当然,另外一层意思,还是害怕当真惹恼了他,毕竟目前她还得倚仗这货来对付那个东方妖人呢,暗暗收拾下行,还是不要太让他下不得台,不要得罪得太狠了好。所谓“打一棒槌给一颗甜枣”,她得明白废物利用,以恶制恶的道理。
所以说……
“爷自然也睡这儿。”赵樽答得自在。
月毓目光亮了亮,福了一下身,“是,爷。”
她转头,随意的那么一问。
人她都懒得霸占,不要说床。
又吃了一口粥,夏初七淡淡的,问得漫不经心。
又另一派人说,宁王赵析掌着都察院,却利用风闻奏事的便利,与某些权臣串通一气,结党营私,对忠臣们屡加陷害,往上欺君,往下压民,扰乱朝廷纲纪,言行不端,虽身为嫡子,却实无储君之能。
因此,比起上头那事更让洪泰帝头痛的是,锦城府鎏年村发现的“千年石碑”及丈人山高僧的天机禅言,正像瘟疫一般极快地传播着,老百姓便纷纷向官府请愿,各地都在为赵樽立祠,学子们纷纷做诗写赋,而各地的官吏们就此事的奏报,也是雪花儿一样飞入了京师。
“我用不着你来照顾,你又不是我的孝子贤孙,这么用心照顾我,我还真怕折了寿呢。”
这么心急?为了哪般?真对赵樽一见钟情,二见倾心?
夏初七不知道他说这个是什么意思,可如今她额头上“贱”字没有了,顶着的只是一个还没有好利索的大伤疤,身份还是晋王爷的仆役,不再是谁的囚犯了,心下便踏实了不少,对东方青玄也没有了以往那么多的忌讳。
弯了弯嘴角,夏初七心里突了下,又问:“那人的声音你可听仔细了?”
姒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