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五百一十五章
然而这样的加固对于段虎来说,丝毫没有作用,他在快要冲到城门的时候,取下那对大铜锤,身子微微后仰,双臂聚力,随后顺势甩出。
这些人的涌入和流传出去的传说,进一步壮大了月护圣主的影响力,使得她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一个可以跟大德圣主相抗衡的精神领袖。
对于这个在各种场合抨击婆门教制度的吠陀将领,婆门教高层曾经数次想要将他除掉。然而罗摩那与其种姓身份不相符的领兵能力,却使得他很受吠陀王的重用,并将其当作了一个对付婆门教的利器。
原本以他的功绩早就应该获得帝刹种姓,让家人脱离因为种姓问题而在生活上所受到的种种侮辱和限制。成为吠陀上层贵族地一员。可惜事与愿违,由于婆门教的阻挠使得罗摩的愿望落空,就连吠陀王也无法跃过婆门教中专门负责管理种姓世家的部门,单独的为罗摩设立一个帝刹种姓。
段虎准备攻占吠陀,彻底的断绝吠陀和北疆之间的狼道,借用一个冬天的时间,将缺衣少狼地北疆联军活活困死在自己的地盘上,然后等到来年春天,便可以最小的兵力将北疆叛乱彻底解决,同时也可以顺便攻下吠陀一国,将吠陀变成他段虎汉国的后勤狼仓。
然而令他感到不解的就是,吠陀并不是董斌与阿术叛军的后部,充其量只是一个盟友帮凶,即便攻下了吠陀,对于董斌和阿术的本体兵力没有丝毫影响。
然而当他来到城守府的时候,正好遇到了菲舍利派出的使者,之后跟是因为断了那名侍官城守的财路,而被陷害,并软禁起来,那封联名的信件也就不了之。
东部的中原大地,在绝大多数的吠陀人眼中几乎没有半点印象,他们只是从来往北疆、中原的商队口中和带过来的商品中,知道中原极为富饶。
再后来,他的手下通过一些参与过僧谛城之战的月护军口中,得到了一些关于月护王样貌以及其兵器坐骑的情报,除了兵器不同以外,这名月护王无论样貌、身材以及坐骑装备都与段虎的形象一模一样。
也正因如此,前一段时间南方的粮食运到洛加城后,就全部屯积到了拉各城,无法继续运往北方,供应北疆战事,直到前两天北疆联军的各个统帅联名派出使者要求将粮食运到北疆,这才迫使大德圣主将一船粮食放行。
就在段虎在查看罗摩的资料情报同时,位于拉各城内一间被数十名全副武装的兵丁围住的普通房舍之中,罗摩盘腿坐在毯子上,仔细地看着自己亲信刚刚送过来的情报,眼睛中不时的闪烁着惊骇的视线。
然而随着北疆战局陷入了僵持阶段,担任联军统帅的吠陀大王子中了贾渊之子贾晋以及林重师之子林凡的计谋,秘密回国,被吠陀王抓捕、软禁,北疆的吠陀军队也很快掌握在了吠陀王的手里。
虽然罗摩失去了自由,并且下定决心一定不再管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但是从情报上看到的不少疑问却始终围绕着他,段虎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的进入吠陀境内这件事,虽然令罗摩感到非常好奇,但是他更感兴趣的是段虎亲自领军攻打吠陀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种心理上面的问题,就使得整个吠陀上下没有人愿意派人前往中原调查,而只是将段虎的一些事情当作了夸大其词的神话,只有罗摩等少数一些出身难驮却久经战事的下层将军极为重视对段虎的情报收集。
对于这样一个富庶的地方,竟然能够将为祸千年的北疆异族如此彻底的剿灭,任何听到这个消息的人都保持着一种怀疑态度。
同时,在这股强悍军队的两侧,狼骑兵分列册应,每两头刀齿狼为一基座,一架架小型的投石器组装并架设在了刀齿狼的鞍座上,还没等拉各城上的守军做出反应,一枚枚装满火油的密封小陶罐便被投石器高高跑起,落到了城墙上,随后射出的火箭纷纷点燃了城墙上的火油,令拉各城的守军无法做出有效的防御。
随着对吠陀有着巨大威胁的北疆异族覆灭,吠陀王觉得自己可以创立下比其历代祖先都要高的功绩,于是便大肆扩军,想要完成吠陀境内的王权统一,而婆门教也不甘示弱,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兵力。
月护军的节节胜利以及月护圣主的神奇表现,使得那些无数吠陀百姓从他们身上看到了极为光明的前景,再加上各地奢那教的信徒将以僧谛城为中心的东部邦那,描绘成了一个人人有吃穿、人人有田种的乐土,无数不堪婆门教以及吠陀王压迫的吠陀百姓涌向了东部邦那。
由于罗摩坚定自己的看法,并且以拉各城的士兵未经吠陀王令不得擅自调动为由,将侍官城主的发财美梦给彻底打破,所以在菲舍利使者离开后地第二天,罗摩便他以蔑视吠陀王以及破坏坎婆罗和圣怕斯种姓和谐的理由,暂时解除了官职,被软禁在拉各城池家中。
由于安息和北疆之间间隔了茫茫沙漠,到了秋冬集结又是风沙期,根本无法从安息运送军狼到北疆来供应联军,如此一来,吠陀就成了整个北疆联军的后勤辎重之地。
随着手下人从中原收集到了详细的情报摆在罗摩面前,令罗摩看到了那儿号称以一敌万的杀神段虎起之。
“已经几天了?”罗摩缓缓的深呼吸了几口气,让混乱地脑袋冷静下来,然后问道:“从我被软禁那天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几天呢?”
虽然事后吠陀王没有责罚他,但却对他产生了不信任,在找了一个借口将他妻子、儿子及其父母等家人调回孔雀王城之后,又派出一个内宫侍官担任拉各城城主。分走了他手中一半地权力和兵力,对他形成了制约。
之后又因为婆门教的关系,他从孔雀王城的统兵大将,发配到了这个人烟荒芜的中部小城守狼仓,其地位与在孔雀王城之时不可同日而语,这样一来,就使得罗摩心中对婆门教和吠陀王的不满更加深厚了。
这次菲舍利在健步平原用兵之前,曾经派人向拉各城借兵,以增加自己地胜算。
随着铜锤和城门解除,段虎施加在铜锤之上的三层劲力瞬间爆发,将城门连同其后面的圆木一起砸成了碎片,其劲力随着那些碎木一起四散开来,射入那些守城军的体内,在他们毫无防备之下,夺取了他们的生命。
然而此刻段虎的势头却已经远远超出了常人想象,不但整个东部邦那落入其手,而且随着巴比司家族、巴比昂大师以及有着皇亲身份的吉迦尹加入其麾下,他对整个吠陀的影响力已经不仅仅局限于下层种姓的难驮信徒,而是全面扩张到了四大种姓的各个阶层。以此势头发展下去,再凭借其强悍的军队攻城略地,只怕用不着多久。整个吠陀就要改姓段了。
然而罗摩这个只有三十七岁,出身低贱的难驮种姓人,却没有任何信仰,是个彻底的无神论者。
如此庞大的兵力,给整个吠陀国内所带来的负担是不言而喻的,吠陀王提高了赋税,大德圣主也向其信徒新增加了一个赎罪银,这样就使得吠陀百姓怨声载道,对婆门教以及王族也产生了反感,从而使得讲究平等的萨满教得以迅速地在北方流行起来。
拉各城现任守城军统帅罗摩算是吠陀王麾下一个相对另类的将领,在吠陀差不多所有的将领都信仰婆门教,少数人信仰佛家密宗或是萨满教。
短短的一年之内,整个吠陀境内的兵力,就疯狂的增长了十倍有余,在迫使西部土王投降之后,总兵力曾经一度达到了六百万的最高峰。虽然后来吠陀王和大德圣主都主动的削减了不少的士兵,但是这些年来吠陀的总兵力始终都还是保持在四百万左右。
两者地利益和志向几乎完全一致,吠陀王和大德圣主想要进入中原也需要以北疆为通道。于是两者一拍即合,很快便达成了相互攻防的同盟协议。对于入侵中原,并且与段虎为敌,罗摩和其他人的看法完全不一样,他早在一年前就已经非常清楚段虎的兵势之强,绝对不是吠陀这四百万兵力所能抵挡的。
由此罗摩可以肯定,月护王就是段虎,而那个月护王的女儿月护圣主就是那个传说能够御百兽,且拥有天生神力的九灵公主段九灵。
这一连串的事情使得大德圣主以为吠陀王是早有预谋,想要借此令兵力超过婆门教,而吠陀王却也以为大德圣主想要利用自己的儿子夺得吠陀的王权,双方矛盾再次加深,几乎到了一点火就要把炸的边缘。
段虎将随手写好的将令交给从洛加城方向来的信使,命他尽快将其交到周纯和文正手里。
就在此刻,身穿一身火甲的段虎一马当先,驱赶着虎王极速奔跑,朝城门冲了去,那杆长幡状的王旗被他随势投掷出去,一连穿过了三个守城士兵的身体后,稳稳的钉在了城墙上的石砌主城楼上。
那对铜锤在半空中旋转着,四溢的气劲将地面冲开了一道深沟,铜锤表面聚集了一层随时都会爆发的力量。
婆门教由于信徒众多,又不需要多少开支用度,每年来能从吠陀王那里得到一大笔的教会津贴,所以其历年来所累积的金钱令他轻而易举的就组建了一支四十万人的庞大骑军和战象兵团,而吠陀王则却只能组建二十万的骑军。
在一次和下级将领的聚会中,喝醉酒的他说了不少不满吠陀王和大德圣主的话,那些听到的人就立刻把这些话上报给了吠陀王。
对于罗摩这样一个颇有才能的吠陀人,段虎很感兴趣,加上即将成立的第三支月护军还没有合适的统帅,所以他有了将罗摩收归麾下的想法,于是吩咐左右传令下去,等攻破拉各城后,务必将罗摩活捉。
罗摩早在孔雀王城的时候,就曾仔细的研究过段虎的崛起神话,段虎身上所发生的绝大多数事件他都了解得非常清楚,对于段虎这样一个战神般的人物他是既敬仰又恐惧。当初北疆异族覆灭的消息传到了孔雀王城之后,罗摩的反应和绝大多数人一样,先是惊讶,然后是怀疑,最后是兴奋和高兴。
当罗摩翻开自己手下拼命收集来的情报后,他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有关直属于月护王麾下的兽骑兵的描写,当时他就几乎可以肯定那一定就是段虎的亲随兽骑军。
当时罗摩曾多次上书劝谏吠陀王,不应该和董斌结盟,应该慎重地对待中原事务。然而他所说的这些话都没有被早已让未来虚幻美景充斥了内心地吠陀王听进去,反而引起了吠陀王的反感,最后借由婆门教想要对其不利。将其调离了孔雀王城,让他在中部地巴亚邦监控婆门教的主力大军。
在他身后,全身被鳞甲覆盖,脸带恶鬼面具的白虎军紧紧跟随,他们一部分手持短枪,成突刺状,一部分则取下背后的连发强弩,朝城上的守军激射过去。如雨一般的箭矢,在取走了数百人的性命后,将守城军彻底的压制在城墩后面,不敢冒头。
这份情报极为详细的将月护军出现后所发生的所有事情全都——罗列了下来,在这份情报后面还有一本相对较旧的情报册子,只见在册子的封皮上用吠陀文字清晰的写着中原汉王段虎等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