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1章 来自阿房宫的诱惑
【阿房宫的诱惑】
从实力来说项羽兵强马壮,当时项羽率领着40万大军,刘邦满打满算10万军队,理论来讲率先进入关中的应该是项羽,结果却是刘邦。
后人通过分析认为,项羽强大不假,但是树大招风,秦国主力部队集中起来对付项羽,对项羽围追堵截,却没把刘邦当回事。
刘邦压力减小,在张良的谋划下,选择绕过主力专从薄弱地方过,刘邦赢在了“避重就轻”。另外宋义在救赵国途中停留了两个多月,也耽误了项羽的行程。
总之在多方面原因叠加下,让刘邦抢了头功。
子婴投降,代表着秦朝灭亡。刘邦率军进入了咸阳,士兵们都是乡下农民出身,哪见过如此繁华的都市呢?就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两眼不够使。
疯了!简直是疯了,刘邦手下士兵到处打砸抢。其实也没必要拔高刘邦,此时他没有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他能理解士兵的心情,打下了城池,抢点东西不算什么。
士兵们一路上披荆斩棘,把脑袋揣在裤裆里,到了花花世界,出出气有点收获也是应该的,刘邦没有下禁令等于默许。
刘邦也没见过大世面,很久以前修皇陵时到咸阳大街上转了一圈,碰巧看到了秦始皇出行的队伍,刘邦很羡慕。
如今咸阳城落入了囊中,刘邦的想法是,我要看看秦始皇父子是如何享受生活的,咱也腐败一会,哪怕死了也不冤。
本着这种精神,刘邦直奔阿房宫而去。
“哇塞!好漂亮呀!阿房宫咋建的如此雄伟壮观呢?”
如果说士兵进城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刘邦进阿房宫就是叫花子进“金銮殿”,史书说沛公的两只眼都直了。
“哇塞,你看阿房宫的大门,谁设计的?真有才!”
刘邦从没见过这么豪华的大门。
书中暗表,阿房宫的两扇大门都是用磁石切割而成的,又称“磁力门”。开关大门,靠的是磁力相吸相斥的原理,别看大门厚重却开关自如。
另外大门还有检查凶器的作用,如果有刺客,大门就紧紧吸住刺客的刀剑,据说荆轲刺秦王时,荆轲的匕首是经过特殊消磁处理的。
刘邦是流着“哈喇子”游览的。
进了大门,兰池宫出现在了刘邦视线中,那洁白的丝绸随风舞动,像婀娜的少女在向他招手。近前细看,兰池宫的建筑风格与蓬莱仙岛相似,据说这里是秦始皇求仙的地方。
刘邦是既过眼瘾又过手瘾,他抚摸着那些精美的装饰赞不绝口,望着墙上女娲补天的壁画,不由自主脱口而出:“我这是做梦到天宫了吧。”
没错,这里就是秦始皇求仙修道的地方,布置的恍如天堂。
紧挨着“兰池宫”的是“上天台”,这里是秦始皇和天对话的地方。古代人迷信,认为天之骄子可以与玉皇大帝对话。
过了上天台,是秦始皇的寝宫,也是秦二世曾经居住的地方。这里虽然少了些仙气,多了些实用,其奢华程度甚至超过了“上天台”。
刘邦放眼望去,地上铺着柔软的毛皮,金玉打造的摆件随处可见,精美香炉中升腾着袅袅香烟,散发着沁人心扉的芳香,桌椅皆用珍贵的楠木打造,精美雕刻美轮美奂,上面还镶嵌着宝石和珍珠。
龙床上悬挂着华丽的帷幔随风舞动,如梦如幻,龙床上铺着一整张老虎毛皮,既威风又暖和。
此时刘邦太疲惫了,如果不是这些美景的吸引,他现在应该在大帐里睡觉。
眼前就有龙床,我何不享受一下帝王的生活。
刘邦往龙床上一躺,差点兴奋地跳起来。
太tm舒服了,谁设计的,这么有才。
刘邦只感觉自己身体各个部位,像被水包围按摩一样,又像无数少女的手在拿捏,简直舒服到了骨髓。“艳都”里的帝王服务不过如此吧?
“还是一条龙服务。”刘邦自言自语道,他一看龙床的旁边是豪华浴池,可以想象出,秦二世和美女们玩累了,“扑通、扑通”跳进去洗个鸳鸯浴的场景。
刘邦只是躺了一下龙床,就触发了他许多感慨,怪不得人们都想当皇帝,就算让我少活十年,我也要当一天的皇帝。
如果之前刘邦只是羡慕秦始皇,当他躺在龙床上,就下定了决心要当皇帝了。
【约法三章】
刘邦在这里品尝帝王生活的时候,萧何正在忙着搜罗秦国的各种文书,比如秦国的地图、法律、土地、人口等各种数据书籍,要建设一个新的国家,这些资料必不可少。
所以说萧何比刘邦想得更远,既然认定刘邦当皇帝,就不能没有长远计划。
从刘邦进入皇宫的那一刻起,或者躺在龙床上那一刻,刘邦就下定决心做皇帝,对于“关中王”这个头衔,刘邦根本不屑一顾。
称帝的刺激深入到刘邦的骨髓里。
萧何光顾着抢救秦国文书这些事,猛然发现三天不见刘邦踪影了,萧何就问樊哙:“你连襟上哪去了,三天不见他的踪影?”
樊哙娶了刘邦小姨子吕媭为妻,所以萧何称樊哙和刘邦为连襟。
“我也不知道他去哪了,我去找找他!”
樊哙转头去找刘邦。
樊哙左找右找,终于在阿房宫龙床上找到了刘邦。
“我说哥哥,你是不是昏头了?跑到这享受帝王生活来了。”没人的时候,樊哙称刘邦为大哥。
“你不知多舒服,来,你也享受一下。”刘邦说着把身子往一边挪了挪,腾出个地方让樊哙舒服一会。
“你知道秦朝是怎么亡的吗?你也要走老路吗?现在外面乱成了一锅粥,你还有闲心在这里睡龙床!”
还别说,一个杀狗卖肉的屠夫都比刘邦的境界都高,大概这就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吧?
“你知道有多少皇帝死在了龙床上吗?贪图安逸是这些人丧命的原因。”这些话也许是萧何教给樊哙说的。
刘邦舍不得离开龙床,也舍不得眼前的美景。他对樊哙说:“兄弟,你让我再享受一会儿吧!一会儿我洗个澡就出去行不?”
樊哙揶揄道:“要不要我给你找几个妃子陪陪呢?”
刘邦想说也行,但是看到连襟睁着大牛眼狠狠看着他,话到口边又咽下去了。
你现在就跟我走,刘邦磨磨唧唧不想走,樊哙脾气上来了,扛起刘邦就往外跑……
刘邦见到萧何一下子蔫了,心说免不“政委”给我上课了。刘邦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是控制不住那种诱惑。
萧何刚要给刘邦上政治课,刘邦“啪啪”扇了自己两耳光。
“冷风一吹,这会我清醒多了,啥也别说了,接下来咱该干嘛干嘛吧!”刘邦一下子振作了起来,回想那三天犹如做了一场梦。
此时张良献计道:“沛公,当务之急就是约束士兵,不准再打砸抢,然后还军灞上,约法三章,封存阿房宫,等各路诸侯到来再做处置。”
看到了吧,还是张良懂政治,约束士兵不准打砸抢,是维护咸阳城的秩序,仁义之师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约法三章”是把工作落到具体。另外还军灞上,有防备任何不明势力进入的意思,居高临下虎视整个咸阳城。
张良和萧何制定政策,然后政令再由刘邦发布出去,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加人们对刘邦的崇拜,树立刘邦的威信。
到了第2天,刘邦召集咸阳城的三老以及各级官员,宣布他们官职不变,各负其职。同时废除了秦朝的严苛律法,只保留了三条简单明了的法律规定,这就是历史上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刘邦这一举措,赢得了民心,对刘邦这支军队充满了感激和拥护。人们也早就听说了“先入关中者为王”这一说,城中百姓心都盼着刘邦留下来任关中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