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八十五章 美人,来十个大腰子
“要说咱们大明的盐法,于国而言就太祖洪武爷的最好,盐商从内地运粮到边镇,从边镇领盐引,再到盐场支盐自己运卖,不但边镇不缺粮,还逼得商人自己去边镇开荒,这兵有粮野有人,什么鞑子来都不怕,繁衍下来用不了多少年就与关内无异了。”
他和杨庆还有曹友义重新叙了交情,曹友义大哥,他老二,杨庆三弟。
黄蜚冷笑道。
杨庆笑着转头对着那群文官们喊道。
而且低下的效率还会影响偏远地区的食盐供应。
“爵爷,您要的烤腰子!”
这里是新任吏部主事郑元勋家的影园,他是去年才中的进士,而且和他侄子郑为虹同科,当然,郑家叔侄的特殊之处并不是因为这个,而是他爹郑子彦是盐商祭酒,相当于后来咱大清的商总。郑氏兄弟乃是目前扬州盐商之首,在中了进士后更是成了官商一体的士绅首领,而这是他代表扬州士绅在影园宴请随驾的文武官员。杨庆作为崇祯身旁炙手可热的三巨头之一自然也在宴请之列,不过王承恩并没有来赴宴,实际上王承恩基本上不接受任何外臣宴请,他是几乎跟崇祯形影不离的。
“小美人,去给我弄只烤羊!”
杨庆端着酒杯感慨道。
到如今不过几十年工夫就都富可敌国。
“那再给我烤十个大腰子,七分熟!”
杨庆说道。
紧接着他低声笑着对黄蜚说。
“盐商目前分两派,一派是西北的,这是旧的盐商,过去输粮时候山西和陕西商帮控制盐业,但折色法之后徽州盐商崛起,这时候已经隐然压倒了西北的盐商。不过后者从洪武年间就干这个,在扬州的实力庞大,尤其是还控制着向草原和建奴的贸易,故此也不是那么容易认输,双方之间斗得厉害,去年因为商籍还闹得很大。而郑家就是徽商,他虽然是扬州人,但实际上籍贯徽州歙县长龄,不过兵备道马鸣录是陕西人,他是西商的首领。”
黄蜚指了指不远处一个文官说道。
“一席百羊,只吃羊唇,这些家伙还真奢侈啊!咱们皇上过的日子和他们相比那就是个要饭的啊!可怜咱们皇上连肉都舍不得吃,衣服还都得缝缝补补,而他们一顿饭耗费一百只羊就为了道菜?这真该让咱们皇上来看看,看看咱大明的盐商是多么奢靡,话说他们是怎么赚的这么多钱?”
他对那小丫鬟说道。
黄蜚说道。
除此之外还有总理盐务的大太监杨显名。
但最后改成折色法就彻底坏事了。
身旁小丫鬟那柔柔的声音响起。
他无语地扯过身旁小丫鬟的袖子擦了擦嘴,然后活动一下身体,看着前面荷塘边几个文官依然在继续的高谈阔论,他们正在研究到底什么地方的泉水泡茶最好喝,杨庆睡着前就已经在研究了。而另外一桌上宋权和几个文官正在研究扒灰公的大作,不远处一个名妓正在抚琴,悠扬的琴声配着炉中香气让杨庆的眼皮又要沉下去,不得不说这精致的生活不适合他,就像桌子上同样精致的菜也不是很符合他胃口。
杨庆满意地看着她把十个烤腰子放到自己面前,然后趁机拍了一把她的小屁屁,在那熟悉的惊叫声中,很是开心地拿起一串递他二哥……
淮南盐场原本也是只供应淮南和江南,那么打掉陕西和山西盐商就不会造成什么麻烦了,而且这个行动肯定会得到徽商的支持,打掉他们,抄家的银子归崇祯,留下的市场归徽商,这样就可以做到皆大欢喜了。事实上盐商在目前的条件下还是有存在必要的,理论上食盐国营是最好的,但目前的大明根本不具备这个条件,皇权不下县的时代,想官营这种东西的唯一结果,是制造一大堆贪官污吏。
黄蜚立刻来了精神。
“他们这商道可够远的!”
黄蜚说道。
“朝中衮衮诸公赚不到钱啊!
盐商至少可以解决供应问题,但需要扩大供应源,让各省都能拥有就近的食盐供应源,比如说湖北的井盐,江南沿海扩大盐场数量并且改革制盐技术增加产量,从而改变盐商集于扬州的局面。最终变成各地都有类似的交易中心和各自的贸易网络,这样扬州盐商的畸形繁荣也就可以落幕了,要不然这奢靡之风会愈演愈烈的,大明可不需要一群一顿饭吃一百只羊的家伙。
盐商拿银子换盐引就行了,他们不再需要粮食换盐引了,那么他们在边镇的那些屯田就没有任何用处了,这些屯田本身产量就低,那些盐商也不可能愿意把产业放在关外,于是那些屯田全都废弃,边镇除了当兵的屯田收获外,就只能完全依靠关内运输了。
“那为何不行了呢?”
“玛的,还没扯完犊子!”
这的确得弄一弄,不弄盐商完全天理不容。
“怎么弄?”
盐引是从边镇发出的,就算有油水可捞也是边镇捞,没有中间的朝中衮衮诸公们什么事啊!
但这样还是有点粮食的,毕竟只要有盐商经营,就仍旧需要输粮才行,他们后来多数粮食都是在边镇屯田,然后跟户部过个数,这些粮食依然就近送到了驻军手中,虽然在边镇的屯田产粮少,但对于盐商来说这也没什么,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换盐引,他们把屯田的损失从卖盐的利润上找回了。
“忠勇伯喜欢那是她的福分,等宴后在下就派人连卖身契一起送到圆圆姑娘那里。”
“谢了。”
然后他们想办法弄成了到户部纳粮支引。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