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一九一章 我可以拍着自己的黑心讲……
或者说托架式信号装置。
虽然他们都知道杨庆其实是别有用心,但杨庆的确说出了这些精通杂学的读书人心声。
要知道哪怕宋应星也一辈子没考上进士,哪怕傅青主四十多了也只是个廪膳生员,哪怕顾炎武也只是个监生,还是买的监生,他们的才华绝对算得上此时顶级人才,甚至还都是世家子,傅青主也是官宦人家。但即便这样他们也依然走不通八股文这条路啊,那么如果给他们一条八股文以外的科举之路呢?让他们考工科医科农科别说进士,三甲都唾手可得,那么那些文臣们就成了他们的拦路石,忠勇侯反而成了他们的希望。
杨庆愤愤不平地说。
既然你们自己很多事情都比不上别人,那为何非要拦着不让别人干只有他们才能干的事情呢?”
而你们那些圣贤书却根本解决不了。
“诸位,河南大捷,骑兵军和第一军于铜瓦厢大败建奴,斩首一万,俘敌八千,河南是咱们的了!”
另外还得利用慈幼局集中培养各地的接生婆。
这个时代新生儿死亡率太高,必须以更科学的手段,对那些接生婆集中培养,甚至由慈幼院专门负责管理这件事,而号称明末清初一代医圣的傅青主无疑也是最合适的。
基督山伯爵就那么干过。
它可以让拿破仑在巴黎当天就知道普鲁士军队攻破一千多里外慕尼黑的消息,紧接着下达命令组织起反击重新夺回,这种简陋的信息传递装置使用了半个世纪,直到有线电报发明才把它淘汰。
八股文进士和工科进士一个起点。
那些文官又不傻。
这样舆论权就到手了。
他收买转发站发假信息最后坑得仇人倾家荡产。
另外还有一点。
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而且还可以在其他城市办,同样通过这套系统传递内容。
以工科为例,那些八股文书生哪个能考过匠户子弟?废除户籍限制后工匠子弟又不是全不识字,人家也不是说都天生愚钝,泰州学派创立者王艮还是煮盐的灶户呢,那些八股文士子哪个敢说学问上压倒这个灶户子弟?
傅青主是山西人。
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
事实上欧洲各国原本历史上在出现这种东西后,基本上能传递的东西都用它传递……
宋应星尴尬地笑着,倒是一旁傅青主笑得颇为赞同。
江南百姓的识字率还是很高的。
那好办啊!
锦衣卫去下诏狱,随便找个杂科佐贰官代理,当全国官场充斥这一类佐贰官后,哪怕杨庆就是想来一场彻底的清洗,文官们也没能力抗衡,地方上他有皇庄民兵,官场上他有这些杂科进士,他就建立起一个完全撇开文官的政权体系了。
宋应星略显尴尬地说。
“呃,忠勇侯,我可没反对您!”
就在这一片诡异的沉寂中,一名军官策马而至,将一份公文呈交总长。
他紧接着举起公文说道。
依靠这种快速而且廉价的信息传递手段,杨庆就可以办报纸了,他可以说掌握了唯一的新闻发布权,他可以在南京办一份类似某报一样的权威性报纸,通过这种发报机传来的内容发布各地的新闻。除了他谁都不可能最短时间内知道这些事情,也就是说他的报纸发布的就是最信实无疑的消息,那么这份报纸未来将变成所有人讨论国事的依据。
现在的科举制,确保了文臣对官场的彻底控制,杨庆的确可以改革可以控制朝廷的权力,但他是在文臣还能捏着鼻子忍受的情况下,本质上新政顺利推行,是文臣在外部压力逼迫下默认甚至配合的结果。如果他继续得寸进尺,文臣们忍无可忍会和各地官员联合起来,把南京变成一座政令不出城门的孤城,他们很容易做到这一点,地方官员都和他们一伙,杨庆不可能把所有地方官抓进狼穴,那会使整个国家瘫痪。而科举制延续就代表着以后这种格局延续,因为官员的选拔权终究在文臣手中,毕竟无论杨庆怎么折腾,都改变不了官员得从士子们中间挑选这一点,他无论怎么改都逃不出文官的牢笼。
想架空杨庆?
也叫法国高塔。
话说我就很好奇,你们儒家是如何走到今天这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鄙视其他一切行业的?真以为圣贤书无所不能了?工匠能做的你们做不到,原本还有个君子六艺,现在儒生估计一千个里面没一个能拉开弓的,至于种地更是笑话,你们读了那么多诗书,哪一本教过你们治种子?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