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零四章 要善于发动群众
另外还喂养战马。
“一个祖宗可不好使,得有地有佃户才行,大族族长有最多的地最多的佃户。而且佃户很多都是同族,可以租到最好的地,甚至在年景不好时候,主家会以宗族给些钱粮帮助,族人佃户自然听话。再用族人佃户管着异姓佃户,族里谁不听话集齐佃户过去一顿棒子打倒行家法就行。外人若有侵犯到族中利益,比如说争水源之类,族长一声令下集齐各家佃户,摆开阵势械斗就行。那打起仗来丝毫不输咱们在战场上,几百上千人大战都不算稀罕的,尤其是江南一带,几千上万人的大战都有呢!
宣城。
“忠勇侯,你不会真不知道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士绅控制地方靠的是什么?”
那是族长啊!
手工针织羊毛线袜子在大明已经开始流行,虽然这东西在目前欧洲也是上流社会的配置,但忠勇侯已经下令为北方军配备,在这个冬天里因为驻扎期间冻伤,可是让河南驻军减员不少。以南方人为主的第一,二两个主力军尤其严重,骑兵军和第四,五两个军因为是北方人为主,相对来讲这个问题还好些,而这些冻伤里面又以脚指头冻伤为主,这样是很难继续向北向更冷的地方进攻的,必须得解决他们的防寒问题。
此刻看着不务正业的监国。
甚至就连女人都从淮西学习了新式织机织布。
据说这里只是开始,而淮西那些辽民和南京周围那些原本京营的庄子去年就开始了。
黄蜚说道。
王四尴尬地说。
他是山东胶州人,万历年间的进士,如果加上可以忽略的泰昌,已经可以说历经五朝,算得上此时朝廷的元老级大臣,解学龙虽然年龄比他大一岁,但中进士比他晚,所以他虽然和东林党不一伙,后者在朝中却必须对他保持尊敬。原本历史上清军攻破杭州后,他把自己随行的孙子托付给门客,《国榷》的作者谈迁,然后自己绝食而死。不过这时候因为崇祯南渡后,他作为南京户部尚书,也是六部中唯一与东林党无关的尚书,一直受崇祯的信任,始终就在户部尚书这个重要的位置上。
结束朝议之后,史可法和高弘图做最后努力,试图把明显要玩火的杨庆拉住。
这让王四艳羡不已。
“阁部想说什么?”
“你是蓄意玩火啊!”
那是三叔公的爹考上进士后,从上门巴结他的宣州卫指挥使手中半买半收的啊!而且不只他那三十亩,光他知道的就一起买了一千亩,不仅仅是他,他们宗族绝大多数人都知道这件事。
“你不会真想把那些地收回来吧?”
一时间在宣城各地造成轰动。
佃农王四好奇地看着出现在村子里的一队民兵。
杨庆说道。
“忠勇侯,此事需慎重!”
最大地主的族长是统帅,族内小地主是将军,族人佃户是家丁,异姓佃户就是炮灰兵。
他堆起笑容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问一个认识的民兵。
这意思很明白了,杨庆的目的根本就不是田产,他搞事情的目标根本就不是为了清查被侵占的官田,他就是找这样一个借口,然后挑起自己和江南士绅的斗争而已。
杨庆笑着说。
但是……
“宗族。”
他长叹一声说道。
这些民兵实际上就是之前宣州卫的军户,但按照新政改革,原本宣州卫所属军户,再加上一部分山中因为招入山地军而出来的棚民亲属,统编为一个个皇庄。他们除了种原本宁国卫的土地,还在附近开辟了一些过去无法种粮的土地,然后大量种植地瓜和卢穄之类,不交任何税,只交一成到最多四成的地租。除此之外还在建一座水泥厂烧水泥,还有酒坊,山里还有烧炭场,所产的都运到南京去换银子。
高弘图是懒得关心了。
“刘三,你们在做甚?”
这样的豪绅别说是跟别家争水源这种小事,就是看县太爷不顺眼,集齐几千族人和佃户把县太爷打出县衙都行。若是再有功名护身或者家里有人做官,随便找同科好友上个弹劾说县令激起民变,那反而县令倒霉,这样的豪绅那真得就是土皇帝了!”
所以今年冬天来临前,杨庆要给每一个驻扎北方的士兵都配上棉鞋和羊毛袜子。
黄蜚说道。
而且皇庄的庄头居然不是朝廷任命,而是锦衣卫监督着,由皇庄的庄民男丁在一起推选,每三年重新再选一次。皇庄里还在修学堂让庄民的小孩免费去上学,还有一个叫做卫生所的东西,以后生病了就由那里的大夫给治疗。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