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二五四章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曹三喜捧着盒子笑着说道。
之前杨庆的贷款已经落实,李自成向南京监国移交了河北二府的控制区,当时杨庆在报纸上描述这件事情的时候就是用了秦王西征,收复汉唐西域故土的形容词。他是为了在民间形成这个认识,让老百姓回忆起曾经西域也是华夏之地,毕竟那里已经丢失很多年了,老百姓很难对那里有什么印象。但这正好给了东林群贤一个很好的遮羞布,说凑钱赎回皇帝无疑很难听,但凑钱帮助秦王西征就光荣得多,哪怕大家都明白怎么回事,终究面子上好看得多。
他是山西人,之前在关外做生意的,也因此搭上咱大清的线,不过只是个小角色,和范家这样的没法相提并论,而且随着局势改变,他的生意也濒临绝境。好在这时候一个新的商机出现,多尔衮为了养活北方的铁杆庄稼,在老百姓那里实在搜刮不出的情况下,只能从南方走私粮食。然后他将大量无法维持下去的晋商强制性吸纳入内务府,控制包括盐业在内的各种垄断行业,作为皇商一边搜刮民间财富,一边用这些财富转而从南方走私粮食。
当然,这不是皇上的赎金。
曹三喜长叹一声,然后忍着心头滴血的痛苦,又拿出了一个更小的匣子。很快两艘新式战舰一左一右从他的船队旁缓缓驶过,张开的炮门里面一门门大炮推出,在那些水手们惊恐的目光中,一个个黑洞洞的炮口对准了他们。
他的伙计小心翼翼地说。
他叹了口气,向旁边一招手,一个伙计赶紧把一个小箱子抱过来,这时候远处几艘战船出现,很快两支船队相遇。
至于杨庆在一旁看热闹。
但多尔衮也没办法,从浙江直接海船北运是不可能的,因为中间卡着登莱,北洋水师虎视眈眈,越过长山列岛的商船一律击沉,运河走私更不可能。陆路走私也很难,河南和鲁西缓冲区几百里无人烟,除了明军骑兵巡逻队更别没人,而从海州陆路北上过不了北边各关卡。
最悲剧的是多尔衮。
这是唯一选择。
王将军说道。
城内一处粮店后宅的客厅内,咱大清内务府包衣曹三喜不满地惊叫着。
他对面的老乡绅端着茶杯不慢不紧地说道:“如今朝廷正欲迎驾,那李自成开出一千五百万石的价,朝廷哪有这么多粮食,最后还是得在民间采购。别说我这里米价涨,就是京师的米价都涨到快一两了,还有价无市都屯着等继续涨价。我如今卖你们二两一石已经是良心价了,我可这是干的杀头买卖,要是被锦衣卫查到了得抄家的!”
突然间桅杆上的水手惊叫道。
绝大多数是不掏钱的。
曹三喜说道。
这画风真得很清奇,也很让人凌乱啊!
“又涨价?”
“东家,明军水师!”
然而他们却不是最悲剧的。
这个运输线很麻烦。
之前他都是以一两二的价格在这里购入,然后运到胶州,再转胶莱河出海走沿海浅水区,以此避开明军北洋水师在莱州湾的巡逻,一直将粮食运输到天津,然后以二两的价格在北京出售,但现在这个价格……
哪怕掏钱的也都扣扣索索,任凭张国维等东林群贤,不断派出亲信到各地游说,在他们控制的报纸上鼓吹大义……
在千万巨资的逼迫下,江南士绅们迅速开始明确立场。
别的他根本不管,只要能给他弄来粮食,爱卖什么价随便,不这样那些皇商也没有走私的动力,他们跑到明军控制区走私,一旦被发现只有死路一条,不让他们赚足油水,他们哪个会真心为大清办事?
和崇祯的收获一样多。
这里是咱大清海上粮食走私的主要出口地。
不得不说南京群臣和北京群臣的节操也就都这么多了。
曹三喜喝道。
其实他纯属勒索,虽然米价有所上涨,但也只是涨到八钱,当然,他做这种抄家灭门的生意,不赚个一倍以上的差价那就没天理了。
那军官满意地笑了。
“曹老弟,咱们都是老交情,我给你说个实话,这个价你们买就买,不买咱们也别废话,我屯着等朝廷做出决定也一样少不了赚钱,那钱赚得少点也安心!”
“可我这次就带了一万两银子,我带不回粮食,弄不好也是要砍头,您老就通融通融,实在不行一两半也成啊!”
他们的口号是捐钱支持秦王为大明西征,收复汉唐西域故土。
可以说耗时耗力而且效率低下。
“回去卖三两半吧!”
“怎么卖?摄政王只要粮食,他才不管价格呢!回去卖三两一石,爱吃不吃,正是春荒时候,不吃这个就让那些官老爷们和穷鬼一样出去啃树皮挖野菜!银子可不能当吃的。”
的确,他也一样有涨价资格。
“走!”
他只是对着一艘战舰甲板上的军官打开了匣子,里面几颗宝石反射璀璨的光芒。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