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三五一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荷兰人偷回种子后,也是先在暖棚里培育,虽然荷兰纬度比南京要高不少,但气候差异不算大,至于以后这个只能种云南,中国的咖啡引种最早台湾,最远都到山东,但真正稳住并形成产业的只有云南。
对付他们根本不需要大炮。
唐王同样幽怨地看了他一眼。
杨庆说道。
“监国播种有些累了,正在房里休息,由我和昭仁公主招待二位,咱们都不是外人,也无需那些俗礼,二王远来辛苦,先请坐吧!”
唐王看着不远处一间玻璃罩着的温室疑惑地说。
我们这是为国为民,我们这是为大明江山勇斗奸臣。
那他为何不让东印度公司多劳动一下?和五万金路易相比,东印度公司死几个雇员算什么?给他满世界顺手搜罗些作物种子算什么?给他辗转几万里运几匹马更是不值一提,话说第一批夏尔马一个月前应该已经在伦敦起航了。
“大王,黔国公,末将其实正想提醒你们的!”
大明的邮政体系基本建成,目前来讲除了极其偏远地区,绝大多数的县都能通邮车,虽然只是通到县城里面,而且有些地方因为道路没有修缮邮车很长时间才能有一趟。但这些秀才也不是那些穷乡僻壤的泥腿子,他们都是有头有脸的,学政那里有固定联系的,想写信回家然后让家里寄钱至少操作上很容易,邮局又不是没有汇款业务。
二十几倍的暴利!
花你们点钱算什么?
杨庆看着他俩拱手笑道。
杨庆说道。
张名振凑上前诚恳地说。
唐王疑惑地说。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钱袋?
宫里向外卖的是种子。
这个早期还是在暖棚保险。
“有总比没有好!”
唐王和沐天波眼神多少有些复杂地看着他,很显然杨庆在这个问题上的坦荡令他们意外,这时候他们都不知道杨庆是真问心无愧,还是目空一切了,话说这个……
张名振同样不客气地拉过一张藤椅在这里坐下,事实上只要不是正式场合,在大殿或各种仪式上,无论杨庆还是坤兴公主,都习惯于这种简单的方式,包括皇宫里面很多繁文缛节也直接取消了。而第一次遇上这种接见大臣方式的唐王二人,犹豫一下才在太监搬过的藤椅上坐下,然后带着疑惑看着前方。在他们前方的御花园已经完全没有了花草,事实上这里是一片耕耘过的土地,一些太监和宫女正在地里种着什么。甚至在这些人里面他们还看见了袁太妃,后者并没有过来见他们,继续带着宫女往地里播种。
“大王率领一个旅走运河,带着第一笔四十万枚金币先启程,这时候到徐州基本上黄河凌汛期也结束,然后继续走黄河到洛阳。李自成的人在洛阳接收,您和他们核对这笔金币的数量并继续在洛阳等待,剩余的银币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分批运输到洛阳。不过需要扣除两百万,这两百万是李自成在咱们这边采购粮食的,这是他们的人自己用掉的,这些粮食同时北运,您需要的只是和他们核对好一千三百万的金银币。总计这一千三百万全部交付,您再从洛阳启程前往长安接驾,至于陛下愿意到洛阳沿黄河而下,还是出商洛道南下进汉江这个看陛下的意思。”
杨庆说道。
不得不说老钱也是破家为国。
有多少银子统统往外掏就行。
他们等了一下,很快有太监传他们到御花园。
话说杨庆也是煞费苦心。
他们俩身上佩戴的各种零碎瞬间就被一扫而光,甚至马车上的行李都消失在人海,连他们的家奴都惨遭波及,无数只手在他们混乱的惊叫中从他们的身上撕扯着,恍如生化危机里的经典场面。可以说犹如秋风扫落叶般,转眼间当一片青色退去后,这一个藩王一个公爵就还剩下身上的官服,头上带着的官帽还在了,但也皱巴巴仿佛被狂揉一顿的狮子狗。他们就那么石化般站在突然空荡荡的街道上,欲哭无泪地看着远去的青色,后者则欢呼着扬长而去,隐约间还听到有人在说什么如花之类的。
东印度公司为了给他弄不到一斤咖啡种子,那是死了两个雇员的,因为阿拉伯人禁止咖啡种子出口,熟咖啡豆要多少都行,敢带走种子那是要砍死的。欧洲唯一一个盗走种子的是荷兰,同样荷兰人也不会给别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摩卡港花了巨大代价才弄出一批种子,然后分给了他这么一斤。毕竟杨庆要是以宫廷丝织品专卖权为交换,葡萄牙和西班牙商人肯定也会给他去偷,这东西产地大家都知道,摩卡港不远的农田里就有,那地方甚至南洋公司自己都有商船开过去。只要豁出去代价,总会弄来一些的,甩出去一万龙元,当地保证有人充当卖国贼,既然杨庆知道这种东西那么英国人就阻挡不住他获得,而大明宫廷丝织品可只有杨庆自己一家卖的。
毕竟有个神秘噱头,那么身价瞬间提升,甚至都有自己培育类似的优良品种冒充皇种的,这极大促进了种子的改良。比如这时候南京的厨房里就已经出现了比较符合现代审美的西红柿,而通过英国人从北美殖民地引入的辣椒变种再经人工培育,已经让它不是那么辣了……
可怜唐王和沐天波哪知道进南京城首先得防火防盗防青虫啊!从沐天波掏出钱袋的一刻起,他们俩的悲剧就已经注定了,转眼间超过两百如饥似渴的云南籍秀才就淹没了他们。
咖啡。
所以去哪儿接朱慈烺,对他来说并没有本质区别,话说就是跑到长安去接他都敢,就是不知道李自成敢不敢。
他们向家里要过几次之后早就已经没脸再要了,现在很多人就靠打秋风过日子,别说是那些客商,就是那些同籍的文官都烦他们。这些家伙最主要就是找些八竿子打不着的朋友乡党姻亲之类关系,跑到他们府上去打秋风。
他们只好又到御花园。
这些青虫早就臭名远扬了。
据说为了节省开支,以示勤俭节约的美德,懿安太后一声令下,把本来就荒废的御花园该铲的全铲了然后种菜,这座皇宫荒废两百多年,虽然有太监留守但很多地方实际上也早变成荒地。不仅仅是这里,皇城的很多空地也同样改成了菜地,里面种的都是如今流行作物,比如番茄之类,而且这些比外面的个头大,卖相好,传说是因为沾了皇宫的龙气。
的确亏心,他的家底可不厚啊!
“信公到何处接驾?”
这些东西的种子那也是沾了皇宫龙气甚至信国公仙气的,当然也不是凡品,皇宫里面种的这些东西是给宫里还有外面那些学生吃的,但种子总不能都吃了种了。有多余的就被那些太监宫女偷偷拿出去卖了,买走的人种上之后,因为的确好,那么就可以冠上皇种之名出售……
最后基本上都扔秦淮河了。
当然,不是说皇宫往外卖菜,杨庆虽然奸商但也不至于到这地步,皇宫里就算有多余的蔬菜,也是运到城里的各处慈幼院。
警察的防暴弹就足以。
然后他站起身,四十五度角仰望着朗朗清空……
总之在外面市场上极受追捧。
“信公,这是种的何物?”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