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四七四章 工业文明的朝阳
“工业化才是未来!”
改变旧的土地控制权,使农民耕者有其田,大明农民自耕农化,让他们可以吃饱饭,能够生产出余粮来购买其他东西。一万万个农民一人买一身衣服,就能让一百座这样的纺织工厂日夜不停,同样能让这些工厂的所有工人有工钱可拿。
广州的血汗工厂的确人工成本更低,可后者本地购买力惨淡,完全依赖出口。
只要有足够的原料,我们可以让整个世界都穿我们的衣服。
杨庆并不担心自己的这些土改队长们……
在他的兵工厂里,甚至连蒸汽动力镗床都开始使用,下一步的攻关重点是蒸汽动力车床,按照杨庆的计划未来十年内,争取让他的军工生产进入蒸汽动力时代。尤其是相对来讲有些高端的蒸汽动力鼓风机,因为有这个他就可以造转炉了,使用水力鼓风是无论如何吹不动里面铁水的。这不是为炉火鼓风让它烧得旺一些,而是直接往铁水里吹,让它自己借助里面的氧气反应自己给自己加温以达到完全的液态。只要把转炉炼钢解决,那大明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目前的钢铁业不行,本质上与欧洲并无太大区别。
它无所不能。
当别人还在费力地转动一台几十个锭的手动纺纱机时,当别人因冬天河流结冰而停下那些水力织机时,我们的工厂里,蒸汽机带动几百上千个纱锭日夜不停,我们的织布机同样日夜不停。那尖锐的汽笛声,那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轰鸣声,那钢铁部件的运转摩擦声,呐喊着全新时代的降临。每一座工厂都是一头巨兽,它不断吞噬着棉花,然后吐出一捆捆棉布,一座工厂就能满足一个府的穿衣,十座工厂就能满足一个省的穿衣,一百座工厂生产的布匹咱们大明所有人都穿不完。
包括对付反抗的经验。
至于以这个标准分完剩下的,也就是那些薄地,则是留给未来南方公田法后补偿那些南方地主的。虽然棉花其实很需要水,这些土地的产量肯定不高,但这关杨庆屁事,反正他们都有钱,多买点奴隶,然后拿鞭子抽着修渠道呗!话说护国公已经开始研究水泵了,相对简单的螺旋泵已经开始应用,弄台蒸汽机驱动螺旋泵从河流提水到高处,再通过高架渠流到棉田的灌溉沟。这种级别的水力工程投资完全是南方地主老财能承受,北方更是遍地煤矿,煤炭也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实际上这些土改队都是全副武装的,装备水平丝毫不输于海军陆战队的精锐,甚至还都配有马匹,其实准确说他们都是龙骑兵。
可以说我们的未来,大明的盛世就建立在让农民吃饱饭的基础上,或者说土改的基础上。”
那些土改队长神圣的使命感油然而生。
不过南都还好些。
也就是有坩埚钢的优势而已。
参观完工厂,感受了工业文明洗礼的土改队长们,紧接着踌躇满志地北上,接下来他们将在原本清军控制区进行彻底的土改。把所有良田和适宜耕种的旱田,进行全面清查,然后根据各地人口,以每口人不少于一亩水浇田,四亩旱田的标准,对这些农田进行均分。无论这些田产原本属于谁,哪怕就是那些没有做过汉奸的地主的,都一样重新分配,然后统一编入皇庄……
污染最狠的其实是上海。
他们也会用脚选择。
所以必须让农民拥有足以养活自己和那些非农业人口的耕地。
这是他的样板工厂。
事实上锦衣卫的内部纪律正在向钢铁同志看齐,而且狂信徒程度超过钢铁手下那些,锦衣卫内部可都是把杨庆当现世神来看待。别说是违背杨庆的命令,就是这种念头生出来都会陷入深深的羞愧,曾经有过锦衣卫因为害怕死后会受惩罚,忍受不了内心煎熬,主动跑去向南衙自首的例子。
粮食。
真正财富的气味。
当然,这时候没人在意这个。
比如为国家征战四方。
蒸汽机几乎可以解决我们目前需要解决的一切,陆地上火车在铁路上风驰电掣,大海里蒸汽船同样在乘风破浪,矿山里蒸汽机驱动凿岩机捣碎坚硬的矿石,磨坊里蒸汽机驱动磨盘磨出精细的面粉……
这已经很高端了。
那里才是最大的纺织基地,同样也是印染基地,黄浦江水已经不复清澈,在港口大量引入蒸汽动力的吊臂之后浓烟也开始污染天空。偶尔刮东北风时候,还会把江北廖角嘴炼油的烟吹到那里,总之开始大步迈入工业化的大明,也在不可避免地告别青山绿水。
有一样任何机器,任何工厂都不能。
等蒸汽机推广开以后,就更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了,广东的水力机械完全无法与这种东西竞争,他们再降低工人工钱也没用,更何况那些工人已经快忍无可忍了,这时候就已经开始出现往雷州跑的了。
粮食只能从土地种出。
粮食才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粮食工厂就是一堆废铁,财富就是一堆废纸,没有粮食,纵然富可敌国也只能怀金玉而饿死。所以做任何事情最先考虑的是粮食,在粮食的供应面前其他统统都必须靠后,赚钱不是最重要的,吃饱饭才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吃饱饭是一切的基础,只有让所有人都吃饱饭了,我们才能谈工业发展,谈财富,谈花前月下,否则什么都会在饥荒冲击下荡然无存。
整个世界的财富都会涌来。
木允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