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六十五章 兰闺人在
铜环已经不会再去劝她巩固嫡子位分了,因为往日种种,他们都瞧在眼里。如今她想做什么,大家都由着她的性子。她早就涤荡了刚出降时候的孩子气儿,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人生,所做的一切决定也有她自己的道理。
金石笑道:“殿下的好意,回头只怕害了他们。皇上眼里不揉沙,谁敢临阵脱逃,还能有他的好果子吃么!”顿了顿又道,“殿下不愿意麻烦别人,臣都知道。可锦衣卫没有殿下想象的那么娇贵,水里来火里去的,摁下就是一枚钉子,四海为家是咱们的命。”
路上且耗了一段时候,将至九月方回到南苑王府。
婉婉忽然红了眼眶,他就算再糊涂,到底是自己的哥哥,这种血脉里的牵扯,是永远化解不开的。
那些心思,她没有同任何人说起过,只道:“我已经想好了,就这么办吧。不论有没有这一层,他都管我叫额涅……其实不过是个名头,没什么要紧的。”
澜舟不言声,眼神愈发温暖。半晌从怀里掏出个纸包儿来,小心翼翼打开了,双手呈敬上去,“这是合意饼,据说是唐代宫廷流传下来的手艺,儿子特特儿带回来给额涅的。”
他犹豫了很久,欲语还休。她瞧出来了,觑着他的脸问怎么了,他闪躲着说没什么。半晌又忍不住,坐在那里,拿脚尖一下一下搓着地面,自言自语式地嘀咕着:“趁虚而入的人,我生平最瞧不上。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本无可厚非,可明知名花有主,还爱横插一杠子,这就是人品低劣!”
澜舟忙张罗着引他们进门,一面笑道:“太太盼了那么久,总算盼到额涅回来了。上回接了信儿,说朝里放了恩典,她老人家高兴得什么似的。今儿一大清早就催着我和亭哥儿在外头候着,连进去喝口水,都惹怹老大的不痛快。”
她笑起来,良时呲哒他:“见谁都是这两句,你就没有新鲜点儿的说辞?”
她听后飞红了脸,“是,都好。还要谢谢你,和我说了那么多,给我鼓劲儿。我听你的,可算等到了。”
婉婉歪着脖子,脸上神色凝重:“不管是不是玩笑话,坏处总没有的。我那一胎儿子没作养住,觉得很遗憾。澜舟是个好孩子,如今瞧着愈发进益了,要是额涅和王爷不反对,就这么办吧,我瞧也甚好。”
“额涅怎么做了这个决定?是因为小弟弟的事儿么?”
男人和男人之间的较量,有时只需一个视线的碰撞。金石深知道这位藩王的城府,于他来说,驸马不过是一个附加的头衔,他无论何时都代表着称霸一方的强权。他对属于自己的东西有很深的占有欲,这样也好,柔弱的公主需要强大的靠山,保她不受风吹雨淋,保她岁月无惊。
阔别已久的门庭,再见就如跨越了前世今生。她站在台阶下,看着那巨大的匾额愣神:“我回来了,回来了……”
她又瞧瞧澜亭,唤了声二阿哥。这哥儿是个污糟猫,个头见长,心智大概还和原来差不多。冒冒失失嗳了声:“额涅,咱们哥们儿天天想着您呐。”
以前住的地方,阔别了两三年,再回来依旧纤尘不染。她抚抚那紫檀的书案,又抚抚玉石镇纸,然后推窗看外面景致,秋天来了,树叶都焦黄了,枯败地挂在枝头,被风一吹,岌岌可危。
皇帝这回说话算话,命人备了宝船,容许他们择一日上路。对于他们这一行的安全问题,他也相当上心,长公主府原来戍守的锦衣卫依旧让她带上,出于何种考虑她不清楚,也许还是有防备的心。但是据皇帝说,公主自己手上有人马,那是公主自己的底气。万一驸马对你不好,干了对不起你的事儿,只要你愿意,可以命人闹他个底朝天。慕容家的女儿,不能吃别人的亏。
良时并不是武夫,并非那种除了打杀什么都不会的男人。他可以创造南苑的繁荣,当权谋时权谋,当高雅时亦高雅。婉婉精通的东西他虽稀松,但也懂,比如音律,两个人仰在床上吹埙、吹洞箫,他知道唐代乐府,也了解胡旋舞和《踏娘谣》。婉婉和他讨论这些的时候他都接得上话,婚姻里的女人大概深有体会,鸡同鸭讲是很可悲的事情,找到一个和你灵魂有共鸣的人难能可贵。
良时握紧她的手,给她肯定的微笑。这时门里奔出来两个锦衣少年,高高的个头,已经超过她了。只是身板还没长结实,有些青涩,一纵到了她跟前,马蹄袖啪地一扫,就势打千儿:“额涅一路辛苦,儿子恭迎额涅回府。”
他握住她的手,吸了口气道:“倘或这样能叫你喜欢,那就依着你。横竖儿子多了不用愁,这府里的孩子都是你的,记名不记名,并不重要。”
良时长揖,表示领命。转身在她背上抚了抚,“时候不早了,咱们该上路了,额涅还在等着咱们呢。”
良时却懂她,她甫一提起,他就知道她心里藏着事儿。她太细腻,她的内心深处谁也进不去,即便对着他,她也不是全无保留的。
这个消息很快传到澜舟耳朵里,他忙过了外头的事就上她这里来。来时婉婉正歇午觉,他在抱厦里等了很久,等到她起身,他才进来给她请安。
婉婉失笑,抱着他的胳膊轻摇,“这模样,也是你们宇文家的老列儿来着?要不是皇上下了令,人家未必会到南苑来。往常你不在,好些地方得人家帮衬,人情总还留着三分的。过河拆桥,岂不叫人心寒?”
随行的人都在准备行李,婉婉到前院遛弯,金石正命人装车,回头瞧见她,直起身来,微微冲她笑了笑。
宝船在通州码头,赶至那里转水路,人就安顿下来了。从北到南,要行十几日,路上的时间很充足,可以尽情厮守。
“就因为你觉得他是好人,才不让你见他。”他气咻咻说,“锦衣卫臭名昭著,是当朝第一大弊政。这样出身的人最是无情无义,你看不透他,误以为他良善,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反咬你一口。我上回见他和你说话,瞧他那双贼眉鼠眼,就这么巴巴看着你,连自己的本分都忘了。那是僭越,够杀他十回头的了!总之往后你不能给他好脸子,笑也只许对我一个人笑,记着了?”
她一点他的卯,他顿时红了脸,腼腆笑着,应了个是,“额涅,儿子在。”
她斜着眼睛看他,“不啊,我过得很好,有花有月还有酒。”
他看了她一眼,满脸怨怼,“我想了很久,这话还是得和你说。那个金石,往后不能再见了。”
婉婉哀声道:“您别这么说,我也对不住王爷和您。是我无能,留不住孩子……”
她笑着替他正了正衣襟,细声说:“我省得了,往后不必我抛头露面,何用再上二门外头去?你也是,瞧着办大事的,这上头竟耿耿于怀……”
金石仔细看她,原本视线不该在她脸上逗留,这是犯上,是不允许的。可人难免有情不自禁的时候,真有些忘分寸了,他问她,“殿下好么?”
他过去,不动神色将婉婉圈在他的势力范围内,“该筹备的都已经筹备好了,随时可以启程。”语毕对金石拱手,“这一路就劳金大人多多照应了。”
既然如此,自己小肚鸡肠未免可笑。他是场面上行走的人,即便酸得入骨,脸上依旧十分和煦。
说起皇太后,婉婉也觉得很遗憾。皇帝对她完全没有半点母子之情,只不过因为自己的生母早没了,让她捡漏,白得了一个太后的封号罢了。他甚至正大光明命内阁拟定谥号,追封徐贵妃为孝贤德皇后,这对于皇太后来说是个颇为尴尬的境地。皇太后一怒之下堵了慈宁宫的宫门,从此吃斋念佛,再也不问俗务了。
锦衣卫必须随行,婉婉并不反对。其实金石为人不错,他在戍守长公主府的两年多里,基本没有难为过她。时间愈久,就像朋友一样,她还是很信得过他的。
婉婉怔了下,打量那两个孩子,知道是澜舟和澜亭,但没想到他们已经长得那么大了。
太妃叹息:“旁的没什么,我就是觉得怪难为你们的。”
“我原说不要的,你们都是有家有口的,让你们上南苑,恐怕家里放不下。”
将近三年,记忆还停在初离开南苑的那时候,澜舟带着哭腔,拽着她的衣袖说“额涅别走”。不过一晃眼工夫,他们已经成了大人,身形变了,连眉眼也和原先不大一样,乍一见竟觉得陌生不已。
婉婉没有应他的话,只道:“你不是管我叫额涅么,现如今真做你额涅,你倒不情愿了?咱们有缘,我很喜欢你。我二十岁了,膝下犹空……”说着被自己逗乐了,又整整脸色道,“瞧你的意思吧,倘或不乐意,我也不强逼你。”
太妃问她在京的点滴,对她滞留北京表示了怜惜,对皇帝的不满也呼之欲出,“殿下好性儿,自己的亲哥哥,自然没什么可说的,我老婆子却不高兴。女孩儿出了阁,就是人家的人,再舍不得,也没个留人不放的道理。你瞧瞧,弄得夫妻分离,什么趣儿?才大婚半年非让回去,一留这么久,大好的三年就这么白糟蹋了,多可惜!”
小小的饼子,原本不值什么,可是孩子掖在怀里,是他的一片心意。这饼的名字也应景儿,他虽什么都没说,看意思是愿意的。婉婉捏起一块咬了口,十分领情,澜舟这孩子,将来必然很孝顺……
太妃点头,“但愿如此吧,再有下回,我可要上京理论去了。和皇上说不上,我就找太后,请她为咱们评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