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一百四十一章 他来
“爹发现又如何?别忘了,你和我可是爹的亲生儿子,自从那小杂种死了后,爹将来能依仗的也就只有我们兄弟二人。”那人道:“再说了,谢家和沈家本来就不对盘。你以为,爹会为了一个不对盘的沈家去告发自己的亲生儿子么?”
谢长朝沉着脸,似乎对她无动于衷的反应十分不悦,道:“你为什么不怕?你还在等谁来救你么?”
谢长武便道:“也好,还是三弟想的周到。既然如此,我们也先出去,省的令人怀疑。”二人说完后便离开了。
沈妙垂眸,袖中的手却是暗自摸到了那把带着勾的簪子。这两天她也没有闲着,每天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毅力慢慢的反手用簪子磨手脚上的绳索。她估摸着到了眼下,手脚上的绳子都只剩下一点点相连的地方,只要轻轻一挣就能挣脱。到时候,她就用簪子刺瞎谢长朝的眼睛。
文惠帝得知了此事也是勃然大怒,抛开对沈信的成见不提,有人在天子脚下掳走官家嫡女,尤其是在秦国和大凉的使者未离开的情况下,岂不是明明白白的昭示着定京城贼子作乱,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因此倒是默许了沈信这大张旗鼓的寻女动静。
外头没有任何声音,什么都听不见。沈妙之前被打晕,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不晓得罗潭逃出去没有,给谢景行的话有没有带到。
沈家的兵在定京城马不停蹄的搜寻,可愣是没找出一丝半点的线索。那些人仿佛就凭空消失了般,平头老百姓家都已经搜过了,街头小巷也查的差不离,总不能去搜那些官家的府邸,便是他们想,也没这个权力。
罗雪雁登时就道:“原又是个庸医,丘儿,你再拿你爹的帖子去请大夫。”
“不用。”谢长朝道:“绑着她,她又不是没嘴,你不觉得,让一个千金小姐学狗一样的吃饭,公主殿下听到心中也会欢喜的多么?到了那时候,公主心喜,替咱们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也是好的。”
昏暗的光线下,那人对上沈妙的目光,倒是怔了一怔,随即笑了:“这几日每次来你都装睡,怎么今日不装了?”
谢家?谢家!
只是……沈妙心中狐疑,这两个人的声音怎么听着有些耳熟?可她眼下是在装睡,不能睁开眼去看。
“自然安全。”谢长朝得意道:“有谁会想到,那沈家的小姐会藏在咱们府上?再说便是在这府上,这件密室知道的人也不过你我二人罢了。就算沈信真的得了陛下的口谕,福至心灵的搜到咱们府上,我也保管让他铩羽而归。”
沈妙在密室了呆了两日,她虽然不知道具体时间是多久,由送饭菜的次数却能够猜到,一颗心不由得往下沉,已经两天了,这些人既然没有动她,说明沈信的动静真的很大。可是弄出这么大的动静都没人找到这里来,只能说明谢家兄弟的筹码是正确的,很难有人想到这里来。
他猛地扳过沈妙的头,拇指在沈妙的脸上摩挲,面上升起了些迷醉的神情,却是令人作呕。
是以,只能是那些有一定官位,却还极端渴望着向上爬的更高,甚至连自己的性命都不顾的人。明齐的官僚中,谁是这样的人呢?沈妙一时半会儿倒也想不起来了。
可将定京城掘地三尺,都未曾发现沈妙的下落。
就仿佛那些人凭空消失了一般。百姓家都挨家挨户的查过了,接下来要查,便也只能查到定京城的那些官户,可官户间关系各自错综复杂,一个不小心便会引起极大的混乱,文惠帝也不肯。
沈妙目光微沉。
……
时日过的很快,一连就是两日过去了。
沈丘命自己的手下拿沈信的帖子去宫中请太医了,众人围在罗潭的床榻之前,罗雪雁眼眶都红了,道:“是谁干的?竟然这般心狠手辣!”
临安侯府是明齐的世家大族,便是庶子,那也是胜过许多官家的嫡子,谢长武和谢长朝所做的事情一旦被揭发,整个临安侯府都要被毁了,这两个人是疯了不成?
这世上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所谓的绝路,也不过是没有勇气去试一试罢了。
“是吗?”
“行了,”谢长朝道:“公主想看的无非就是沈妙被人侮辱,虽然我们将沈妙送不出去,却可以把人送进来。临安侯府招些粗使下人,从嬷嬷手里买人,不犯法吧?也没什么可疑的吧?”
罗雪雁仍旧有些犹豫,沈信却已经往外走了,他走南闯北,知道有些有本事的人大抵都有些古怪的习惯。而且医术这一回事最怕外传,想来高阳是怕被人瞧了去。
似乎极为满意沈妙这副姿态,谢长朝凑近沈妙,几乎是在她耳边以一种诡异的音调低语道:“早上我吩咐管事嬷嬷去招几个看院子的大汉,要身强力壮的庄稼汉那种,你说,过了今夜,你还有力气瞪我么?”
待外头再无声响后,沈妙缓缓睁开了眼睛。
“那就好。”谢长武松了口气,道:“此事在成在败,都是一念之间,不可出一点纰漏。等外头风声一过,就速速把人送出去。”
沈妙好容易才摸出簪子,谢长朝背对着她,脸埋在沈妙脖颈间就要扯开她的衣衫,沈妙目光冷然,扬手就要对准他的后背刺下!
不过事关明安公主,沈信做起许多事情来都未免牵连麻烦,不知道为什么,沈妙第一时间想到的,竟然是若是谢景行出手,应当能很快找到她。想想也是了,谢景行还有个沣仙当铺,沣仙当铺的情报四面八方,若是掳走她的人在定京城哪里都熟悉,沣仙当铺在明齐做了这么多年的生意,更是四通八达,焉有落败的道理?
屋子里就只剩下高阳和床榻上昏迷不醒的罗潭。高阳将自己的医箱放下来,一边打开一边喃喃自语道:“这些都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倒成了出力的人了。”
沈妙不言。
门被打开了,似乎从外头走进来人,听脚步声不止一个人。
她倒是没想到,掳走她的人竟然是谢家人,那人叫另一人“二哥”,毫无疑问,这二人就是谢长武和谢长朝!
众人都目光炯炯的瞧着他,半晌,高阳才摇头叹息道:“气息微弱,脉象紊乱,伤口太深伤及肺腑,又流了不少血,难。”
面前的地上摆着两只碗,一碗是清水,另一碗是。万幸的是谢长武和谢长朝没拿更恶心的东西让她吃。
她又不是没吃过,冷宫里的残羹冷炙里,甚至还有发馊的饭菜,那又如何?为了活命,人的尊严其实是可以暂时放下的,只要有一日有了机会,再报复回来就是。
另一人回到:“慌什么,现在人在我们手上,避过这阵子风头再送出去也不迟。”
沈妙心中便也只得希望谢景行能尽快发现她了。
其中一人道:“沈家动静太大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把人运走?”
那是她特意做的,重生以来,为了避免发生各种意外,她特意做的簪子。簪子的尖端弯成了勾,千钧一发的时候,大约还可以用这个来刺瞎对方的双眼。这是她前生在宫里学到的手段,只是眼下,用来磨一磨绑着手脚的绳子也是可以的。
角落里的沈妙睫毛微微一颤,难掩心中的震惊。
是两个人。沈妙心中盘算着,听对方的口气,如今在这里只是暂时避避风头,到最后还是会将她送出去的。明安公主能将她送到什么地方,总归不是什么好去处。心中稍稍宽慰的便是沈信的动作极快,如今全城都备严,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下,对方想要将她送出门去未免也有些困难,至少在短暂的一段时间里,她不会有什么危险。
刚想动手,却听得外头传来人的脚步声,沈妙心中一动,迅速将簪子塞回袖中,靠墙紧闭双眼,装作还未清醒的模样。
“当初谢景行那个小杂种似乎对你有些不同寻常。”谢长朝笑的有些下流:“他那个人,我同他做了十几年兄弟,最是了解不过,你和他之间怕是不是普通关系。怎么,沈小姐是谢景行的姘头么?”
沈妙目光平静,却是算计着在什么时候将簪子戳进谢长朝的眼睛,又如何再刺瞎他的另一只眼睛。废了他一双招子,看他如何横行!
但她没想到,明安公主竟然这么快就在定京城里寻了帮手。显然,明安公主不会亲自动手,便是皇甫灏也不会允许明安公主这么愚蠢的手段。而当日掳走她的人竟然能混在冯家的护卫中,对冯家有所了解,对她和冯安宁的行程看来打听的十分清楚,尤其是当时驾着马车飞快甩掉冯家护卫,走进了荒无人烟的小巷,一切的一切,无不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昭示着一个事实,明安公主找来的这个帮手,对明齐的各处路线都熟悉得很,显然是土生土长的定京城的人。
她费力的将手往袖子里缩,对方绑绳子绑的极紧,沈妙几乎是将手腕都磨破了皮才探到了袖中的簪子。
来人一身白衣翩翩,手持一把折扇,若非背着的医箱,到好似哪家温润如玉的王孙公子,不像是来救人,倒像是来赏花的。
那位传说中的高太医倒是十分知晓世事,先是被人迎进来,派头摆的很足,走到昏迷中的罗潭身前,替罗潭把脉。
却在余光扫到门口时蓦地停手。
谢家人倒是另辟蹊径,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这样一来,事情反倒是棘手了。
两日里,宫中的那位高太医,的确是展示了卓绝的医术。在一众大夫都一筹莫展的时候,高阳施了两次针,让人给罗潭煎药喂了两碗后,罗潭的气息渐渐平稳下来,脉象也比从前有力的多。换了个大夫来看,便也说至少命是保住了。
只是谢长武和谢长朝的话,终是让她慢慢的蹙起了眉。
“若是再耽误一会儿,在下也束手无策了。”高阳道。
“叫醒她现在吃么?总不能把人饿死了。”谢长武问。
罗雪雁和沈信就目录怀疑之色。虽然高阳在宫中医术令人称道,可宫中那些看病的,都是妃嫔女子,女子总喜欢些华而不实的东西,谁也不能说未必就不是因为高阳长得好看,众人才夸他医术高明的。而且对于医者,世人大抵都有一种想法,便是年纪越大的,医术越是卓绝,至于年轻的,不过是只懂些皮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