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7章
他现在的治理模式,都是依靠武力征服有才能的人,让他们替自己干活。
这就造成一种局面,管理层认为老板是草包,只不过是钱多而已,就会从心底里看不起这位老板。而且,这位老板的年纪还太小。
人都有一种特性,就是会潜意识里看不起年纪小的,苏启深有体会,以前他读高三的时候,就有些瞧不起刚刚进入学校的高一的,如果这些高一的居然胆敢坐在他的头上,不管他们有多么谦虚,都会引起苏启的反感。
他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却没有任何办法,人的天性就是如此吧!
但只有一种办法能消除这种根深蒂固的偏见,那就是这位年纪小的拥有惊为天人的才能,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试想,如果一个高一的学生参加高考就考了满分,不管他有多么嚣张跋扈,都是有人为他辩解的,甚至所有人都会产生一种羡慕感。
苏启将这种现象称为打不过就加入原理,当对方实力远大于自己时,人们往往不会感到冒犯,真正让人会心里不爽的是,他只比我好一点。
虽然才能在官场上的决定性强度要小于年纪和阅历的,但那是普通人的仕途,苏启与他们不一样,他某种意义上算是开国元首,手里握着所有的军队,这样的人如果有才能,就足以征服任何人。
但问题就在于,苏启并没有显现出任何才能,官制改革和军队改革的成效周期太长,好处不明显,根本不足以让人觉得他很厉害。
这样就让大部分人有一种错觉,他们会觉得苏启德不配位。
处处针对苏启也就有了原委了。
只是他们在被自己的优越感麻痹的同时,也忘记了苏启手握生杀大权,拥有军队。
苏启并不喜欢用武力胁迫别人,所以他没有像历史上董卓那样,让自己的西凉兵在街市上横行无阻,不时还要乱杀一些达官显贵,以求威慑。
对比这一点,苏启不免显得软弱,所以让某些人产生一种错觉,觉得苏启就是一个普通的丞相。
人类从历史上学到的唯一教训就是他们没有学到任何教训。前有何、陈二人的血泪教训,现在居然还有人敢乱搞,简直不可原谅。
苏启站在涿县的城门前,思绪翻涌不止,纹丝不动,让迎接他的官员们心中不停的打鼓。
没想到经过战阵的历练,这位丞相居然有了这样的定力和城府。
涿县令是一个聪明人,他能看清楚局势,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他还是觉得除了苏启再也没有人可以拯救燕国了。
所以他心底里已经暗自下定决心,以后在官场上,为苏启马首是瞻。
摆在眼前的事实也证明,他的决定是明智的,苏启前途不可限量,以后决定不会止步于小小的燕国丞相。
气氛有些紧张,苏启笑了笑,说了几句缓和气氛的话,然后一一像前来迎接的官员和豪杰们问好。
流程走完之后,苏启对着涿县令问道:“学宫之事,办得如何了?”
县令答道:“丞相,已经准备妥当,征召了六千民夫,正在夜以继日地修建,年底就能竣工了。”
他好像又想起了什么,接着说道:“从民间收集来的书也整理得差不多了,下官将涿县以前的库房整理出来,专门用于藏书?”
“哦?是吗?一共有多少卷?”苏启随口问道。
没想到县令想也没想就脱口而出:“十三万五千八百二十六卷,其中大多数诸子百家的著作,还有一些是先周时期的天文历法史书等等,凡是能找到的书籍,下官都收来了。”
“居然有这么多?你小小的涿县放得下吗?”苏启吃了一惊。
这个时代的书都是以逐渐的形式保存的,一卷就是一个竹简,虽然写不了多少字,但古人惜字如金,能留下来的都是保质保量的存在。
“下官征用了许多民房,又在西城搭建了许多棚子,完全没有问题,不过这些书中,有许多是重复的,下官人手不够,整理不过来。”
苏启深吸了一口气,这可是华夏文明至今为止全部的精华所在,马虎不得。
他又想起了著名的永乐大典,不由得心头一震,当下立即决定,要编撰出一部永乐大典一样的书。
悲伤的小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