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印尼小说网】地址:https://m.ynxdj.com
首发:~第88章
在涿县停留短短几天之后,苏启就踏上了回蓟城的归途。
之所以要在涿县多停留几天,而不按照当初的想法,主要是在涿县大营之中,苏启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几乎算是已经彻底被发明出来了。
在苏启观看下,负责研发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克隆人们反复演示了如何造纸,如何让印刷,可以说,这两个发明的实验室阶段已经完全通过了,现在就差进行临床试验,然后将它们投入到生产生活当中去了。
想要在古代搞教育普及,就要克服三大困难,第一,纸张,第二,印刷,第三,教书先生。
没有造纸术,严格来说,是没有改良以后的造纸术,会让书籍的成本十分之高,根本不利于普及教育。
就算是有了造纸术,但是没有印刷术,那么书籍的传播就是以手抄为主,也会大大增加书籍的成本,不利于书籍的普及。
就算前两者都有了,教育也不一定能够向普通老百姓普及。
真实历史上,这两样东西在宋朝时就已经完全普及了,但是寒门依旧难以出贵子。
原因不外乎有三,统治阶级不重视,普通人请不起教书先生,有学识的人不屑于教那些泥腿子。
而苏启要推行的教育普及,是像后世那样的义务教育普及,所以不仅对社会习俗有巨大冲击,也对朝廷财政有巨大冲击,在普通的情况之下,这种事情根本不可能出现在一个科技落后的封建王朝。
但是,苏启有克隆人,大部分问题早已迎刃而解,摆在眼前的最重要的就是财政问题。
理想再丰满,准备再充分,没有钱,一切都是空中楼阁,没有意义。
这一条无论在何时何地都灵验的终极真理现在正摆在苏启的面前,让他脑袋十分之大。
他好像明白了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但是,青铜时代的经济建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些都没有讨论或者思考的价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总之不管如何,他都应该好好的搞一搞这个国家图书馆的项目,因为国家的软实力是交流的第1步,也是无法取代的。
像这种国家的软实力,无论是在外交上,还是在普及教育中一定都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苏启的打算,以后可能还会再建立一座太学。
这个太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太学,而是一种红色主义的研究基地。
本来说起想就在国家图书馆里面研究,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他实在没有想到县令能收集的书居然如此之多。
因此他也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是将图书馆和教育分开,因为图书馆的藏书不一定是符合书写的红色主义的性质,但是其他的书籍也不能再荒废掉。
苏启并不想效仿秦始皇那样焚书坑儒,而是想效仿汉武帝那样霸处百家独尊儒术,或者说更加放松一点,只是确立他的红色思想,为唯一的治国理念,而对其他的学派并不采取打压的措施,只是不能让他们做官。
这样自然而然的,红色学术就会成为主流,而那些不想做官或者对红色学术不感兴趣的,也能在诸子百家中的其他流派找到自己精神的寄托,如此才是苏启真正想要弘扬的东西。
但是一种新兴学术,想要弘扬并且成为治国的指导方略,就必须在从教育抓起。
离开涿县的同时,他也让大营中研究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工程人员随行,一同返回国都。
在几层的南门尚书令陈谦带着燕国所有的官员列队欢迎,浩浩荡荡的车队径直开赴南门。
“恭迎丞相”百官们齐声说道。
悲伤的小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印尼小说网https://m.ynxd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