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27章
逝 , 我又是男子 , 不好教导她 。 以前想着大娘子由族人教养 , 以河东柳氏的家风 , 当个王妃也容易 。 但看到陡下和你夫妻相处 , 唉 , 恐怕大娘子再端着世家女儿的矜持 , 会遭楚王不喜了 。“
柳亨在李玄霸和李世民去晋阳成亲的时候 , 就站队了李玄霸和李世民 , 敲定了侄女和李智云的婚事 , 算是李世民的元从和李玄霸的友人 , 说话倒也直白 , 没有拐弯抹角 。
李玄霸笑了笑 , 没有评价自家弟弟的后院 。
小两口的事 , 他不会指手画脚 。 不过柳亨求了 , 他就指点了几句 , 说了一下弟弟可能喜欢的女子性格 。
其实只要弟妹能够更洒脱一点就行了 。 关上门 , 一家人别那么多礼数 , 就算耿直一些 , 自家弟弟也会高兴 。
不过他也理解柳家对女儿的教导 。
只是自家特殊 , 所以对妻子的要求特殊 。 若嫁入寻常人家 , 女子恪守礼数温良 , 把握住主母的分寸 , 才能过得更好 。
柳亨心里也忐忑 。 他不知道自己给侄女支招是对是错 。 只是看到皇后和晋王如那肆意的模样 , 又看着侄女落寞和羡慕混杂的神情 , 他不由心软 , 不想让侄女被家族束缚太多罢了 。
河东柳氏有自己在朝为官 , 侄儿也不是无能之人 。 他们不必要把希望压在侄女身上 。
再说了 , 楚王由陛下和晋王亲手带大 , 说是兄弟 , 其实父子 。 就算河东柳氏想以楚王外戚的身价做什么 , 楚王也不会上当 , 只会徒生厌恶 。
柳王妃与河东柳氏的女眷断了联系 , 与皇后 、 胶王妃亲近 , 这就表达了河东柳氏的讯号 , 以后柳王妃只是李家妇 , 不是柳家女了 。
当然 , 这不是说柳王妃要与娘家断了联系 , 只是表明 「 立场 “。
李智云给李玄霸写信 , 说妻子的名字居然是取自 《 诗经 》“ 有匪君子 , 充耳琥莹 , 会伯如星 「 中的 “ 珑莹 “, 不知道自己在已经去世的考丈人眼中 , 算不算得上 「 有匪子 “。
看着李智云在信中的长吁短叹 , 李玄霸便知道他开始与妻子交心了 。 柳亨也松了口气 。
但松了口气的同时 , 他也十分庆幸自己醒悟得快 。
楚王居然现在才问侄女的名字 , 这 … 唉 , 果然侄女出嫁前家族对她的教导 ,
还是让楚王不喜了 。
其实河东柳氏倒不是真的想通过族中女子从李智云那里获得什么 , 只是寻常教导而已 。 不过长孙康宁和宇文珠都不像是寻常贵妇 , 才显得柳琏莹比较别扭 。
不再操心侄女的事 , 柳亨倒是有心情去嘲笑山东世家的 “ 门第钱 “ 了 。
“ 他们做梦都不会愚到 , 抨击他们门第钱的居然会是琅琊王 「 和陈郡谢 。 “ 柳亨嗝啄道 ,“ 琅琊王和陈郡谢确实是有资格骂他们 。“
李玄霸失笑 。
柳亨疑惑 :“ 晋王殿下在笑什么 “
李玄霸道 :“ 没什么 , 确实 , 确实 , 他们两家非常有资格 。 就是这话你可别在两家族人那里说 , 小心挨援 。“
柳亨仍旧不懂 , 李玄霸也不回答 。 柳亨离开时心里一直惦记着此事 , 郁郁许久 。
薛元敬得知柳亨的郁闷时 , 直说柳亨活该 。 谁不知道晋王殿下喜欢欺负友人 ,
常说话说一半 , 就平白让人郁闷 。 柳亨就是自找的 。
柳亨便更郁闷了 。
这件事传到了李世民耳中 , 李世民也好奇 , 李玄霸在笑什么 。
李玄霸无奈 :“ 我就不能天生爱笑吗 7“
这群人真无聊 , 为什么自己笑了一声 , 都要琢磨这么久 。 据说京中都传出什么
“ 晋王一笑 “ 之类的趣谈了 , 怕不是将来会成为奇奇怪怪的典故 。
李世民道 :“ 我还不了解你 你肯定心中有事才发笑 。 快说 , 是什么趣事 7“
李玄霸翻了个白眼 : “ 不算趣事 。 只是想到了后世吹啄世家清贵 , 世家女连皇帝都不嫁的笑话 。“
李世民想着至今各个世家都还在试图给自己后宫塞世家女 , 哪怕没有名份也塞 , 歪头疑惑 :“ 啊 7“
李玄霸道 :“ 最常提起的论据 , 一是侯景向梁武帝求娶 「 王 、 谢 「 二家女 , 梁武帝说 「 王 、 谢门高非偶 , 可于朱 、 张以下访之 。“
李世民脸上露出的笑容 , 居然和前几日李玄霸在柳亨面前的笑容无二 :“ 哇唛 。
李玄霸道 :“ 柳嘉礼说羡慕 「 王谢 「 清贵自矜 , 我就笑了 。 嘲 , 就是像你现在这样笑了 “
李世民 :“ 哈哈哈哈哈 , 他要是在 「 王谢
「 二家面前说羌慕此事 , 肯定会被掖 。“
李玄霸和二哥一起露出了恶意的笑容 , 并和二哥说起其余几个世家女高贵的论据 。
梁武帝说王谢门第高 , 不给侯景说亲 。 侯景之乱时 , 王谢两家被报复性屠戮满门 , 只剩下小猫小狗三两只 , 从此一蹲不振 。
现在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还有族人出仕 , 但实质意义的 “ 琅琊王氏 “ 陈郡谢氏 “ 两个世家门阗其实已经不复存在了 。
所以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确实最适合骂山东郡姓世家卖女 “ 门第钱 “。
看看人家 “ 琅琊王 “ 和 「 陈郡谢 「 , 宁愿灭族都不肯自降门第嫁女 o(y ) y 。
“ 第二个论据是 「 元超三恨 。 啊 , 元超就是薛收的儿子 , 现在还没出生 “
“ 元超三恨 “, 一是没参加科举 , 二是没修国史 , 三是没娶山东五姓七望世家女 。
因薛元超娶了李唐宗室女 , 却愧悔没能娶五姓女 , 被后世当作唐初李唐公主也不如五姓世家女高贵的证据 。
但薛元超的妻子可不是一般的李氏宗女 , 而是李元吉的女儿 , 和静县主 。
唐太宗把侄儿都杀了 , 对侄女倒算不上苛待 。 养了一阵子后 , 都还是找了像模
像样的人家 , 封了县主嫁了 。
只是唐太宗再大度 … 咳 , 李元吉是后世段子里 , 唐太宗 「 愚到李建成心中还是有点愤惜 , 但一愚到李元吉也死了就忍不住大笑三声 “ 的那个超级搅屎棍弟弟 。 薛元就算不在意婆了李元吉的女儿的政治影响 , 只说有李元吉这样风评的考丈人 , 就足以让他郁闷 。
而对世家而言 , 修国史就罢了 , 科举可不是世家推神的东西 , 他们还是认为门荫入仕更高贵 。 所以薛元超是在向皇帝隐晦地表忠心 , 并委婉地表示不愚要李元吉这个考丈人 , 但又不好直说自己对婚事不满而已 。